首页 > 《敛财人生之重启》作者:林木儿 > 第528章 静待花开(57)

第528章 静待花开(57)

2025-04-03 17:23:41

这事四爷能假装不知道, 但是金思甜不行。

到医院了,确实不是装病的。

真就是嘴歪了,手也抖起来了。

中风了!但是医院给的结论是:还不太严重!坚持锻炼, 节制饮食, 正常生活没什么问题。

要是能叫中医针灸给配合一下,恢复的能更好一些。

这个也确实有, 恢复的好的, 都不大看的出来中风过。

那肯定是好好治病, 对吧!老金急着说话,呜呜啦啦的,也说不清楚。

徐芳在边上才说呢,治病的钱得叫人赔。

今儿老金心里本就不痛快, 晚上了,在家里用电饼铛给烤点腰子、鸡胗还有菜蔬吃, 就不用去外面吃烧烤了嘛, 撒上辣椒面孜然, 跟外面的味道是一样的。

几个老头从下午五点,吃到晚上八点。

喝的也差不多了,几个老头要回去。

老金下楼把人送走,结果转身踉跄了一下,跟一个送外卖的小哥给撞上了。

对方的电动车蹭了他一下!也没事, 当时是站着的。

然后两人掰扯起来, 对方又热又累,又急着往上送餐,说话也不是太好听。

吵吵起来, 对方说叫我上去送餐之后咱俩再掰扯,老金堵着门不叫对方进, 就这么推搡了起来,老金喝了酒,本就不是很稳当,那个是年轻人,一点力直接就给摔了,这一摔可坏了,等保安喊了徐芳下来,老金这嘴已经歪了。

如今那个送外卖的,还在派出所呢,已经报了警了。

老金躺在这里,嘴里呜呜啦啦的,意思是叫对方赔偿。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金思甜的意思呢,这肯定是两人都有过错,等治疗之后,报销完了,把后续的理疗费用也都算上,两家各认一半。

她还去咨询人家大夫,就是说这个费用下来得多少钱。

这种中风,其实很大程度还在于自己的锻炼,费用倒是花费不了多少。

人家就说,两万块钱差不多就够了。

金思甜的意思是,叫对方拿一半,人也叫从派出所给放了吧,私了就得了。

人家出来挣辛苦钱也不容易,咱不为难人。

她跟刘大山在电话里就是这么说的,刘大山觉得这样就行了,那送外卖的也是倒霉,怎么碰上这么一茬呢。

俩口子打电话,徐芳不小心给听见了。

她心里不大乐意,治病花费两万,那边只认一万。

想啥美事呢?她没法说人家闺女,在金思甜过来的时候她拉了金思甜在外面商量,我知道你们挺忙的,忙去吧,你爸这也没大事,我照看就行了。

守这么些人能干啥?你家里还有孩子呢,离不了人。

有事我就给你打电话了。

金思甜觉得徐芳这人其实还行,从不打着老金的招牌给人添麻烦。

不像是有些没轻重的,今儿给子女打电话,说你爸要去哪。

明儿又打电话,说你爸想吃啥了,想买啥了。

很多人家家里的老头那后找的老伴,都是打着老人的旗号张嘴要东要西的。

但是徐芳却没有这个毛病,几乎是从不打电话给她的,这次的给她打,是这几年来的第三次还是第四次,之前都是因为过节问是否要一起吃饭的事。

这次还是老金真病了!咱不能把人往坏里想,反正在金思甜看来,徐芳不算是给添麻烦了的。

想到之后还要人家伺候一个行动不太便利的人,她就攥着手机,然后进里面,跟老金把话说前头:大病花钱,你手里有。

当初咱们就说好了的,看大病的钱从思业给的那么一大笔钱里扣。

不过呢,我还是会给徐阿姨一万,这不是给你看病的钱,是徐阿姨接下来要格外的费心照看你,我给她的补贴……说着,就直接给徐芳转账了一万。

徐芳马上道:你看你这话说的,这么见外干嘛!你这孩子,就是嘴硬心软……我跟你爸是一回事!说着,戳了戳老金,意思是他别说话,孩子说咋办就咋办。

给我的不就是给你的吗?所以,别再呛呛把人给惹恼了。

老金闭嘴了,他也觉得是女儿掰不开面子,借着给徐芳来补贴自己呢。

徐芳左右看看这父女俩,就笑着跟老金道,我想叫思甜先回去,国委还在家呢,那可是咱家的宝贝蛋蛋,马虎不得。

这里有我就够了!事又不复杂,我还处理不了了?都守在医院,也没啥用处,除了熬着年轻人,耽搁工作,没法照看孩子,别的也没用处不是?我这身体照顾你,现在还没问题,别的忙帮不上,这点该我干的事,不能推给孩子,是不、老金点头,算是应承了。

既然这么说了,那金思甜就没停留,真就回家了。

徐芳收了这一万,等老金打针之后睡着了,她去处理跟人家的纠纷去了。

反正是中风了,以后会咋样不好说。

她就跟人家那边的家属说了,……是每年我从你们拿治疗费营养费和护理费呢?还是你们看着一次性给了?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

怎么着都行的……听起来是很通情达理!可哪里敢叫你每年从我们拿钱!人老了毛病多了,都说了是中风了,这个肯定做不了假的。

这老人中风的后遗症,其实就是无底洞,明知道治不好要是偏要去治,这得多少钱?今儿要护理费,明儿要理疗费,啥时候是个头呀?这不是给自己找个爹回去吗?能一次性给了就给吧!这小伙子的媳妇就问呢,看多少钱这个事能了了。

徐芳一副不好张嘴的样子,这往后躺在床上,说是要中医针灸理疗,你们也知道,现在这扎针,一次没有八十不行吧?这得天天坚持去,来回打车算五十块钱,不多吧!一天这就是一百三了!这还没算医生给开的药,这钱一天二十不算多吧?这就一百五了!我还没算营养费呢!只这些一天就一百五,一月就是四千五。

每天给你们算营养费这是欺负人,但每月给五百的营养费不能算多吧,这五百也就够定个牛奶吃个鸡蛋的钱,我没瞎算吧!把这些加起来,一个月这就是五千,一年就是六万!可中风的后遗症一年能恢复成啥样我也不知道,说不定能好点,到了明年一月花不了五千那么多,也许一两千就够了,那要不然,先把一年的计算了,剩下的咱们以后慢慢算……这媳妇一听,就道:阿姨,我们真没那么些钱,这样,我们手里积蓄有四万多,我再借点,我们家再凑凑,赶在明早八点,给你凑够八万,这事就这么一次性的了了,成不?徐芳一脸为难,但还是点头,……我都没跟儿女商量,我家一个儿子俩闺女呢……那更不能商量了!年轻人冲动上来,肯定不会那么容易松口的。

阿姨,明早八点,钱肯定到账。

不由分说的,就这么给定下来了。

然后八万把这事给私了了!对方觉得这阿姨好忽悠,徐芳也觉得对方不难忽悠!一路都可高兴了,回去之后跟老金是这么说的,我把事给了了!从对方要了两万。

这次的治疗费就从这个钱里出了。

老金觉得要的少了!徐芳就把金思甜之前只打算要一万的事说了,……思甜心善,想着对方挣钱不容易,我也理解这种想法,可我也不想叫咱吃亏不是。

不过想想年轻人的不容易,我也没要多的。

咱看病大夫说就是花费也就是两万上下,那咱就要两万,也不跟人胡搅蛮缠。

你说呢?老金不言语。

徐芳就又道,关键是,对方也真没了!媳妇还抱着个三岁的孩子,说是再逼就得跳楼。

我一看那孩子,跟咱家国委一样大,我这心就软了。

这两万我都觉得要的多了!我跟你说,这事跟思甜说的时候,还得你说……我怕思甜误会我……就说只要了一万!老金含混的这么说。

徐芳‘嗯’了一声,咱是俩口子,你说的我总是听的,往后我靠你的时候多了。

说着就道,哥呀,这次我可吓坏了。

医生可说了,得饮食节制了,酒是绝对不能碰,烟也不能抽了,就是肉也尽量得少吃或是不吃……为了身体,咱得听大夫的。

以后就是素菜,青菜豆腐保平安!哥,不是我舍不得叫你吃,实在是得叫你多陪我几年,咱得听话。

嗯!肯定配合!如今一说话还流口水,话也说不清楚,把人吓的够呛。

金思甜白天跑来,才说看完了之后去处理纠纷呢,谁知道这边都给处理好了,给赔了吗?老金点头。

赔了多少?金思甜也没往心里去。

老金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金思甜就点头,可以了!那我就不再跑一趟了。

嗯!你忙吧。

林雨桐也是从辛年那里知道情况的,反正就是住了半个月,能出院了。

走是能走,不过是一条腿不灵便了。

嘴不歪着呢,但是一条胳膊也不能说彻底的放下去。

就是这么一种姿态。

本来,一般这种的病人,很多都会转到中西医结合这边来,针灸一段时间,走路看起来能好上很多。

但是人家老伴儿并没有那个意思,只表示每天都会陪着晨练的。

晨练这个倒是没马虎!老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晨练专往广场这边来。

从他们所在的小区走到广场,得小二十分钟,这是正常人的速度。

像是他这种状况,路上不停,也得走四十分钟。

来了之后,坐在石凳上歇一歇,然后就在小区的广场上转悠。

老林和老孙他们,可都在广场上练呢。

暑假在家,早起桐桐和四爷也乐意带俩孩子去广场上,瞧瞧人群,多好的。

然后,这就不期而遇了。

他那样的走路姿态,表情有些木呆了,又盯着孩子一个劲的看。

就把正玩着的俩孩子给吓一跳。

林墨拉了林砚撒丫子就跑,跑过来跟大家告状,那个老爷爷要把我们卖了……一看,是老金!得!还是别在这里玩了,咱换地方吧!带着孩子从小区走到将要上的小学门口,叫他们得记住这条路径。

肯定还得有家人接送,但路得他们认识。

丁帆他媳妇就在这里教书,这里的老师,八成都是中源集团的子弟。

因此,大家彼此都算是认识的。

这一段路走着不算近,得十来分钟。

每天来往一趟,就得走半个多小时,早上晨练这效果也算是达到了。

反正不管老金是什么目的,连老林都躲了,咱不去跟你碰面,这总行吧。

今年还有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老太太八十五岁了。

顺利的冲过了八十四这个大关,大伯的意思呢,想在老家给老太太好好的过个寿。

族人在老家,为了热闹,当然还是回老家办。

大伯提了,那就听大伯的。

老太太的生日在九月一日之前,刚好赶上老师开学之前,那要办就办吧。

藤藤跟林雨桐商量,这个生日咱们怎么弄。

林雨桐就说,我这边才说给大伯一万块钱,酒席这一类的花费……省的他自己承担。

也行!我也给一万。

藤藤就说,我想给奶奶买身唐装,姐,你呢?我给买点首饰吧。

藤藤也不争,收入不一样,各自尽心吧。

大龙家的媳妇蓉蓉也是打了电话来,意思是想给奶奶买点啥,我想买一对金耳环……林雨桐就说,那我买镯子吧。

买个金镯子就行。

防着小龙家的媳妇也要买金首饰,总不能叫她买镯子,自己买项链吧。

镯子比项链肯定是贵很多的。

结果人家随后就打了电话来,桐桐,我已经买了金镯子了。

人家先挑了贵的买了,那行吧,林雨桐给买了个金链子带着翡翠坠子的项链,这个也行吧。

要回老家了,都先上这边来。

先打扮老太太,里面穿的内衣是大伯娘给买的,脚上穿的事林妈给买的。

外面的衣服是藤藤给准备的,拐棍是小姑给买了个根新的。

首饰也都是孙辈孝敬的,早早拾掇起来,嗯!这就是一红光满面,体体面面一小老太太。

大伯娘早几天就回去收拾去了,今儿剩下的人一起回。

聚到一块了,在路上小龙的媳妇红霞就凑到林雨桐边上,桐桐,正想着求你件事。

嗯!你说!为了孩子上学的。

红霞就指了指她闺女,我们俩口子都没城里户口,房子也还没买。

如今住的还是租的房子……说是农民工子女上学跟城里是一样的,其实还是不一样嘛!早前找了不少学校,交了资料等审核,结果不成!又找了关系,花了七八万了,说是一定能送到区三小,结果到现在了,钱不说退,关键是娃没学上!你看林墨和林砚那个学校能把娃塞进去不能?藤藤就有些不高兴,自己所在的小学,是个城中村小学。

学生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民工子女。

你跟我说我直接给你办了!孩子放在我眼皮子底下,我能不照看吗?说到底,肯定是看不上自家那学校吧!小姑瞪了藤藤一眼,不叫她做那副怪样子。

人家为了孩子的,想给孩子找个更好的学校,何错之有?是!红霞就是那个意思!她想给孩子找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比较好的学校。

桐桐家俩孩子都去子弟学校那边上学了,那应该不差。

差是不差,但肯定也不是太好的学校就是了。

不过现在都是按照片区划分的,折腾来折腾去的,干啥呢?没必要嘛!只是一个小学而已。

但对方提了,也没找藤藤,那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藤藤那边。

到现在了,她都不着急,那肯定是觉得有藤藤那边打底,实在不行,再去藤藤那边。

行吧!那还能说啥?林雨桐就拿电话打给丁帆他媳妇,问问情况。

那边就笑,别人要问,肯定说不行,你问了,能说不行吗?每年都有这种找到教育局,然后再由上面塞过来的人。

补办嘛!再说了,自家学校本就招收这个片区的农民工子女的,明儿叫学生家长把材料带上,直接上学校来就行。

来之前你给我打个电话,我在学校等着。

红霞松了一口气,得亏有你,要不然这孩子上学真还把人给难住了。

蓉蓉撇嘴,把脸扭向一边。

给她闺女上学,白花了七八万,呵呵!大龙瞪她,关你啥事,少管闲事。

没人爱管闲事,但是一样是孙媳妇,你买了金手镯你提前告诉我一声,我跟你买个差不多的不就行了。

我这边买了耳环了,那边你说你买了镯子。

故意显出你的能耐还是咋的?她抱着闺女,她家闺女叫林琳,林琳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

这会子不老实坐着,要找林砚和林墨玩,伸着手一个劲儿的叫哥哥。

林墨从包里拿了巧克力给妹妹递过去,乖乖的,一会儿再带你玩!巧克力送给妹妹之前,把乔合里的包装纸拧了拧,叫它更难被打开,妹妹吃这个不好。

然后林琳果然拿着巧克力奋战去了,虽然给了吃的,但是估计是吃不到嘴里的。

蓉蓉就笑,哥哥真是个好哥哥,是不是?嗯嗯嗯!然后藤藤抱着的王丫丫才刚能说话,哥哥哥哥的叫个不停,林砚拿个奥特曼,不停的逗丫丫,这丫头笑的嘎嘎嘎的。

红霞摸了摸自家闺女的头,鼓励说,去跟妹妹玩呀!这孩子将脸扭到一边,不理人了。

车到村口了,小龙就说,我下去给买几个冰激凌,谁吃?故意问继女呢,结果这个叫郑晨曦的小姑娘,谁也没搭理。

林砚倒是积极响应,二舅,我要!不许!妈妈扭脸看他,肚子疼忘了?跟哥哥分一个!那也不行!小龙就笑,二舅给你买别的。

小卖部里可吃的东西不多,买了几包薯片,虽然是垃圾食品吧,但:这个每人只吃一包,没事。

都高兴了!连林琳都知道这玩意可好吃了。

拿着袋子不给妈妈,而是转身先递给林墨,哥哥给开……打开……红霞拿了一袋,塞给女儿,吃吧,烤肉味儿的。

这孩子拿起来砰的一扔,正好朝林墨和林砚飞过去。

一袋薯片,那种没拆开的,鼓鼓胀胀的,轻飘飘的,砸到身上了也砸不坏的。

大人紧喊慢喊,还是砸过去了,打到林砚的背上。

林墨和林砚两人正研究着给林琳拆袋呢,没注意――然后砰的一声,砸上了。

肯定没疼,要不然林砚早委屈上了。

林砚伸手捞出一袋薯片,还以为谁又给了他一包,他迷蒙了一瞬,我有了,不要!想看看到底是谁的薯片。

下车的时候见郑晨曦没有,又递给她了,你吃吧!我有!郑晨曦躲了一下。

林砚不是很明白,你不爱吃烤肉味儿吗?我这个是原味的,我跟你换。

然后把原味的给她塞过去。

林墨还记得后院的石榴,就喊林砚,摘石榴了!喊完了又问:大姥爷,石榴熟了没?你自己个瞧去,想摘哪个叫你大舅给你摘,不许自己上树。

红霞推她闺女,找他们玩去,以后在一个学校上学,是同学呢,去吧!这小姑娘不去,低着头就守在她边上。

林雨桐都替对方难受,大伯娘进进出出的,并不搭理红霞。

有事没事就喊蓉蓉,抱着林琳亲的不得了,就跟没看见红霞的女儿似得。

藤藤低声道:这事也说不上来怪谁,反正当时她不该瞒着。

是!当时小龙提前打电话给家里,说是处了个对象,对方离过婚。

大伯娘虽然不满意,但也没那么膈应,谁叫儿子已经跟人家处对象了嘛,离过婚就离过婚。

但是有孩子,会叫家庭变的很复杂。

家里的意思是,离过婚,这个可以接受,但是有孩子,却不行。

小龙当时也说没孩子,一再保证,他详细的问过了,肯定是没孩子。

这事上小龙没撒谎,可后来突然冒出来一个孩子,这是领证以后小龙才知道的。

知道了,怎么办?小龙只能自己认了。

跟家里说的时候,只能说是他自己怕家里不答应,才没跟家里说实话。

他把什么都认了,但是不等于家里就信了。

反正小龙干了几年餐饮,手里攒了二十多万,家里准备再添点钱交首付的。

他跟红霞结婚了,说是彩礼啥的都没要。

但是先是红霞父母做手术,十多万贴进去了。

房没买成,结果听那意思,为了孩子上学的,又搭进去七八万。

咋说呢,红霞每天是在朋友圈里晒幸福。

离过婚带个女儿,嫁给了没结过婚的丈夫,还被各种的宠爱,看起来是幸福感满满,她自己大概也觉得很满意甚至有些得意,但从婆家人这边看,说实话,家里人对她都挺有距离感的。

就像是如今回来,自家姐夫带着王若,跟村里的人族里的人,坐在院子里侃大山,孩子们撒欢的在院子里跑。

大表嫂进进出出的,跟村里的大娘小婶子的说说笑笑,只红霞拿着手机这里拍拍那里拍拍,没一会子朋友圈就发了图片,带着文案:奶奶大寿,跟老公回老家给老人家办寿宴。

或许这就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吧,反正跟这个家有点不搭就是了。

小龙急着抢他妈手里的活干,大伯娘却不搭理,反正就是不正眼看。

特难受!林妈就劝:这么多人呢,别老这么着。

我看见他娶的那媳妇,我就来气!大伯娘气哼哼的,也不是个啥过日子的人!这是擎等着人养呢!咱家这小子姑娘,哪个不是教他们得靠自己个呀!思业那么能挣钱,桐桐不也得去上班?这自己谋划着过日子,就不一样,对不?可人家呢,结婚也小两年了吧,天天都喊着备孕呢,没法上班!那咋的?怀上以前是备孕,怀上之后是养胎,生下之后是养娃……呵呵!那人家现在好些年轻人就是这么过日子的!要养媳妇就算了,半路上接了那么大一个孩子来?现在这养孩子是给口饭吃就行的?说啥是个闺女,不花多少钱?放屁!养闺女比养小子少花在哪儿了?一样吃饭一样上学,就是一个算是娶媳妇,一个是嫁闺女。

可有条件的人家,嫁闺女花钱花的少了?没少!这就属于没法劝的!有客人进进出出的,林妈终止了这个话题,咱不说这个!绝口不提,行不?今儿是老太太过寿,林家族里很给面子,晚辈一串串的都过来,按照辈分给老太太磕头拜寿,然后照全家福。

或是这一房那一房的,跟老太太合影。

最后了,老太太抱着几个孩子不撒手,四世同堂了嘛,要跟几个孩子照相。

怀里抱着王丫丫,前面站着林琳,林砚和林墨站在老太太边上,咔嚓连着几声响,照得了。

欢欢喜喜的过了个寿,晚上就回来了。

孩子跑了一天也累了,老太太更累了,洗了澡就睡下了。

林雨桐看了俩孩子,给把被子盖好,从里面退出来,电梯就响了,林妈就从里面出来了,朝林雨桐招手。

咋了?林妈拿着手机,叫桐桐看。

是红霞发在某视频平台上的一段视频,穿着睡衣,哭的眼圈和鼻头都是红的,本来呢,我不打算说的,可是我实在是睡不着,太委屈了!我是二婚,二婚嫁了头婚,带着我女儿改嫁的。

结果,我老公的奶奶过寿,我给买了金镯子诚心的给老人家过寿去了。

可是呢,最后合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忘了我女儿。

我看见我女儿可怜巴巴的站在边上,没人搭理,我当时心里别提多难过呢。

我奉劝那些带着孩子改嫁的女人们……估计后面还有,但是她不太会剪辑,也没算时间,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

林雨桐:……老太太过寿,她那么大年纪了,之前就是过年的时候见过你带来的女儿,那孩子跟谁也不说话,为什么都得记的她呢?老太太想跟她的第四代子孙合个影,她招谁惹谁了?当时你跟小龙上去跟老太太合照,带着你女儿的,谁不让照了?真逗!林妈就不能理解,这种事发到这个上面是为了叫咱们看她的委屈?那谁知道呢!小龙这孩子挺机灵的,怎么找了这么个祖宗回来?林妈又从楼梯上下去,行了,睡吧!我知道你没工夫刷这个,我就是叫你看看,以后她再求你干啥,你离她远点。

这回是给孩子上学的,是正事,管了就算了。

以后可不能管了。

结果林妈拿去再想给老林看的时候,人家给删了。

不知道是自己想通了,气消了,还是小龙说她了。

可能是这种的家庭结构林雨桐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怎么的,就把人给伤着了。

可说良心话,家里人是恶人?是不能容下一个孩子的人吗?不是吧!可叫家里人去习惯一个明显是生人的人,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忙忙叨叨的那么些人,招呼这个招呼那个,谁还细致的去想有没有照顾到你们的情绪。

这是情人所难呀!因此,林雨桐觉得还是保持距离的好,剩的不知道哪里就把人给伤着了。

真的!家里人都是觉得应该保持距离的。

但是孩子一开学,完蛋了!林妈逃脱不掉,到了接孩子的时候了,红霞打个电话,二婶,我赶不过去了,堵车了,你能先把晨曦接过去写作业吗?随后我去接她。

那你说不接吗?能把孩子扔在学校不管吗?再生气,你不能拿孩子撒气呀,得了!接回去吧!回家第一件事,先去洗手洗脸,出来就喝点水。

自家俩孩子没有这个点吃东西的习惯,得先去写作业。

兄弟俩一人一个书桌,谁不干扰谁,自己有自己的位子的,那晨曦怎么办?为了照顾这个孩子,干脆算了,反正三点半就放学,天还很亮堂,那就在户外的亭子里写吧。

亭子当初四爷改造的很成功,夏天挂上竹帘,里面也带着空调,很凉快。

冬天呢,有壁炉,玻璃门关上,在里面观雪景都行的。

座椅也能调节,孩子在这里写作业完全OK。

二楼的空间私密,另外有思业的书房,里面的东西不能随便碰,因此,二楼一般不叫人随便去。

林砚和林墨如果回二楼,单留人家孩子,还怕伤了这孩子的自尊心。

那就在外面写吧。

结果隔壁住着的小姑娘回来看见这边在外面写字呢,也吵着要过来。

三个孩子当时读一个幼儿园,这孩子的父母都挺忙,跟爷爷奶奶在这边住着呢,有保姆司机照管。

如今读小学了,人家孩子找个好一些的学校,跟林墨和林砚不在一个学校念了,但还是幼儿园的小伙伴。

放学回来还可以一起写作业呀!顺带的连父母请来的家教都拐来了。

老林和林妈跟隔壁的老两口子也认识,偶尔还在这边的棋牌室里打牌的。

孩子过来了就过来吧,四个人面对面写作业。

家教老师看看这个的看看那个的,她就发现这个绷着脸写作业的小可爱,这字板板整整的,而且从头写到尾,没有用到橡皮。

落笔就正确,这可了不得。

另一个写的也挺认真的,用橡皮是用橡皮的,但是字很好。

两人先后写完了,完了就收拾了书包,拎着就跑回家去了。

他们还有别的作业呢!开学前就说好的,回来最多花费一个小时,得把作业写完。

写完之后去写一页毛笔字,然后练琴半个小时。

之后两人完成英语对话,彼此用英语告诉对方,今天都干什么了。

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不高兴的事,老师上课怎么样,等等等等。

随便聊,聊到吃饭时间。

桐桐回来第一件事,当然得去看孩子了。

下来的时候哥俩一直在用英语说话,隔壁的小女孩在边上也搭话。

三个人都说学校的事,说学校有什么,同桌叫什么,说学校的午饭吃的什么,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

郑晨曦就在边上坐着,红霞并没有按时来接孩子。

带着孩子上去吃饭,上电梯的时候,隔壁的宝琼问林雨桐,林阿姨,她为什么都不说话?她指的是郑晨曦。

她不太熟悉,熟悉了就好了。

把几个孩子往出带。

宝琼看对方,她听不懂我们说英语。

林雨桐赶紧拦了,她很聪明,那是因为她没学,学了就会了。

她为什么不学?宝琼说着就看过去,你为什么不学?我的老师是外教老师,你要请她吗?我可以给你她的电话!林雨桐就打岔,今儿家里做了蟹黄包,你要留下吃饭吗?宝琼很高兴,好啊!张阿姨做的蟹黄包比我家做的好吃。

然后又拉郑晨曦的手问她,你爱吃蟹黄包吗?其实蟹黄烧麦也很好吃,我会叫我家的阿姨明天做,给你带好不好?郑晨曦一下子挣脱对方的手,低着头只管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