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之重启》作者:林木儿 > 第339章 这代人呀(60)

第339章 这代人呀(60)

2025-04-03 17:23:35

四爷说话了, 桐桐就没再言语。

四爷也知道,桐桐未必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她也不是全放心。

一是她绝对自信, 因为她从不把孩子和保姆单独放家里。

二是她不在乎那点钱。

她甚至都想着, 大不了我以后给你涨工资。

一部分抵债,一部分你留着, 别叫你儿媳妇知道, 自己偷偷留着养老。

她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觉得出不了大事。

再则, 确实是找个好些保姆太难。

也确实,以桐桐的本事确实未必就一定出事。

可是吧,往后随着这位阿姨家的孙子慢慢长大,接送孩子, 孩子上辅导班,孩子生病等等的, 事情越来越多, 她的年纪越来越大, 精力有几成能放家里?咱是找保姆,不是你心软做慈善的。

这不,桐桐这会子在心里肯定想着怎么解释不私人家钱的原因呢,人家就先乐意,银行能贷款?不是!我们这贷款交了首付还得贷款按揭。

那你们这选的新房子可不便宜。

可不!就是那个可贵的地产商, 精装修好的房子。

现在就能搬过去?不能!人家第一期的卖好了, 咱们卖的是第二期。

说是后年年底交付。

刚赶上孩子上学。

我的天呀!那你家这消费真的有点可怕。

现在的房子卖了,新房子还有两年才交房。

也就是你们一家除了吃喝拉撒之外,还得交房贷和房租, 另外还得还信用卡。

儿媳妇不上班,家里还有个孩子得养。

儿子的工作一般, 要不然两口子不会这么辛苦。

这么一算,紧紧巴巴都不足以形容之后的生活。

所以,四爷的顾虑是对的,钱这东西真能把人逼疯了。

林雨桐就接了刘阿姨的话,这个信用卡,可以用你和叔叔的。

至于按揭贷款,当然要放在小两口子名下了。

刘阿姨脑子转了一圈,这就明白了。

房子要写上儿媳妇的名字,当然以后这按揭她就得负担一部分。

要是她啥都好,自己挣的有多了,还了信用卡之后还有剩余的,给他们补贴一点也行。

要是没有多余的,或是她还是闹腾,那就她自己想法子去。

也不能惯得啥事不干就知道找事。

她觉得林雨桐是为她想的,当即拍板:那就这么办!就是不知道好办不好办。

现在这信用卡用的人其实不多,不同的银行,申办的条件也不同。

刘阿姨其实是有劳务公司的,而劳务公司愿意出具收入证明的话,这东西其实也没那么难办。

反正四爷开车带着她出去跑了一圈,隔了半个月,给办下来了。

这都到了年跟前了。

林雨桐趁机就说,今年我们得回老家。

这不是我大哥和我大嫂领证之后还没办婚礼吗?我们得提前回去预备,家里就不留人了。

您也回去好好过个年去……甚至把别人送给她的许多补养品都给保姆带上。

刘阿姨走前还问,那我啥时候过来呀?林雨桐想了想就道,到时候我给您电话吧。

我妈说不定过完年得过了住几天……刘阿姨当时没多想,因为她所有的休假都是带薪的。

哪怕不去,工资没少她的。

她也乐意这么着。

人一走,四爷就换了锁,把家里大门的锁整体给换了。

林雨桐就唏嘘,其实挺好一人。

遇上那么个儿媳妇,你说咋办?林雨桐没太拖着人家,毕竟过年之后更好找活嘛,她怕耽搁人家工作,在年前回老家的时候就给刘阿姨打了电话:阿姨呀,不好意思呀,过完年,要是有合适的活儿,您就接吧。

我这边呢,我妈的意思她过来帮我带孩子。

毕竟孩子慢慢的就得学走路了……我爸和我妈都过来……刘阿姨那么大年纪了,哪里能不懂啥意思。

她虽然也不愁找工作,但是想碰上个事少活少,人厚道的雇主而已不大容易。

她当时就道,小桐呀,是阿姨哪里没做好还是咋了?咱娘俩处的不错,有话你直说。

林雨桐就道,阿姨,真不是您哪没做好。

是我家的事!我爸那人您见过,他那人嘴上回嘚吧,就是做生意不行。

开了个农药化肥种子店,结果了,全都是赊账。

年底了,这收不回来了,他那人又抹不开面……咋办呀?家里的地种着收成不行,又没啥其他营生。

两人说想来城里打工,买个早饭呀,去工地上看门的……你说我能叫他们去吗?那不能!我就说,干脆来给我看孩子吧,两人开一个人的工资,好歹先把人给糊弄住。

阿姨呀,回头等我把家里都安顿好了,或许我爸我妈以后还有别的啥想头呢,到那个时候,我给您打电话,您再回来。

咱娘俩处的不错,有啥难处,您给我打电话。

刘阿姨一想,人家林家老两口,确实可能来。

人家儿子在城里上大学,闺女如今挣的也多。

孩子会走路,确实累人。

长了腿的小东西,完全不由大人。

得是她想去哪就得去哪,这两口子管孩子,是管不过来。

她只能叹气,行!回头要是有用的着我的,你也打电话来。

好的!客客气气的,顺势把人给辞了。

辞了之后,两人真的带着孩子回老家了。

这次带上的除了老三和程丹,还有金思恒和柳芽。

老家在腊月二十九这一点,在镇上的酒店里办酒席,开了十六桌,算是金家的大儿子也结了婚了。

这两口子其实一直在宿舍住着呢,新房子还不能住人。

金双喜和苏环两人在宴席结束之后就赶人,说金思恒:带着柳芽回去,家里还有奶奶呢,你们不在家,留老人家过年,过啥意思嘛!赶紧去,年前了,有啥打扫之类的重活你就干了。

下午三点客人走干净,四点就把今儿做主角的两口子撵走了,叫他们回去陪柳家奶奶和柳妈妈过年。

柳芽能不感激吗?抱着苏环的胳膊偷着塞给苏环一些钱,妈,过了初一我们就回来。

不着急!把老大撵走了,又说老三,叫人家程丹不黑不白的跟着你,啥意思呀?赶紧的,买车票,跟程丹回青省去。

今年就在那边过年!是说去女方那边过的明路。

程丹红着脸,低声道,没事阿姨,不要紧……我家里还有俩弟弟的……很要紧!苏环二话不说推老三去收拾东西,利索着点,别耽搁。

连老三也打发了。

转脸看桐桐,桐桐就笑:妈,我去我娘家转一圈,回来把你们捎带上。

咱们都去城里,今年在城里过年。

苏环这回没反对,成!那今年就在你们家过年了。

儿子家,她家,她分的特别清楚。

林雨桐还想说看林成河这两口子去不去,住肯定能住下,男一屋女一屋,还热闹呢。

结果林成河在有些事上坚持的很,不这女子就不懂嘛!谁家老丈人去女子家过年?叫人笑话!人家那老话都说透了――在儿家炕上长展脚,在女家炕上蜷缩着。

谁不叫你展着腿脚?谁又叫你蜷缩着?林成河自己都哈哈大笑,这是先人留下的老话么!得听哩!平时去你那边住住都行,就过年不行。

你要叫你公婆去住哩,不敢学的不懂四六。

张巧凤也这么说,自古以来就这样,在儿子家有理气长,不一样么!过年这些蒸碗啥的我都给你弄好了,放后备箱里,吃的时候热一热就行,保姆也得过年,家里啥活还得你干。

这些东西就能凑活,省的你还得下厨。

反正是林雨桐和四爷带了一后备箱的年货来,换了一后备箱的年货再走。

临走林雨桐留下一沓钱,那边突然又想起来了,蒸的馒头给带了吗?哎呀妈呀!忘了!赶紧拿去呀!林雨桐说不用了,真心吃不了。

林成河拎着两袋子馒头就来了。

椿子说拦呢,不用了,我姐也不缺馒头吃!没地放了!给拿着吧!不用!正争执呢,被她爸抱怀里的金豆豆伸出手,拽着她舅手里的透明袋子,里面的馒头看的清楚的很,她的手指扣着袋子上特意留出来的小圆孔,往怀里扒拉,皱着眉,一脸的急切,另一只手还给她舅指了指车,示意舅舅赶紧给放车上。

显然,跟舅舅更熟悉。

林成河给乐的,拿上拿上!给我豆豆娃拿上。

馒头一上车,小丫头就催她爸,朝巷子口指,指完还拍车,意思是快点开车走吧。

车一走,林成河就跟邻居炫呢,我家这豆豆精的很。

邻居说:一个女子三个贼,都给拿去了?拿了!来也拿的不少!他跟人就细说,都拿啥拿啥了,人家面上应着,背后却说,一个外孙女,看把他两口子稀罕的。

老话咋说的?老话说的是,外孙是个狗,吃了他就走。

再稀罕顶个屁用的,人家金家的娃,跟他姓林的有个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