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之重启》作者:林木儿 > 第270章 百味人生(39)

第270章 百味人生(39)

2025-04-03 17:23:33

金元福说的事在四爷这里先不了了之了。

反正郭庆芬没找来, 那就当是不了了之了吧。

四爷不太在意。

他最近有点忙,学生里里有一个提出了温室种植,这玩意现在确实是个新鲜的提法。

容易试一试的, 还是要试。

只有试了, 试验田才有意义。

这孩子是本地人,刘三的亲弟弟, 算是拉的上关系的那一类人。

他家兄弟多, 这孩子叫刘五。

后来入学的时候, 还是桐桐跟办的户口迁移,写名字的时候给‘五’字加了个偏旁,改为‘伍’,这孩子机灵的很, 在户口上顺便给改名了。

刘五成了曾用名。

他家那条件,真就是哥几个合穿一条裤子的那种, 要不是刘三混着弄点吃的用的, 日子更难。

那几眼, 刘三跟四爷和桐桐熟悉了,回去常念叨,读书人有心眼。

刘五记住这个话,跟村里的知青学,把小学的书翻出来看。

他那么一丁点, 就在生产队喂牲口。

那里安静,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就点着马灯,在马棚里看书。

不会的就问,愣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之后, 自学了七八年,赶上高考了, 他也十七八了,人家偷摸的报名考试去了。

他还务实的很,知道水平不济,从来不想什么大学。

就在中专里找!中专现在类别也多,他只在师范和农林一类里找。

而师范类中专,本县没有,得在临县去读。

他干脆第一志愿就报考了本县的农校。

分数险险过了,要不是成分实在是好,往上数八倍都是贫农,他还真未必能上。

在同等分数下,他优先被录取了。

进了学校,学的也吃力。

但这小子有眼色,肯干活。

有点空闲就往四爷边上凑,只要没别人就一口一个金四哥的叫着。

有啥重活他都利索的给干了,有啥不懂的都问四爷。

四爷和桐桐还在村里的时候,院子里种菜,爱给上面盖塑料。

村里那屋子里暖和的人家,到了冬天都爱养点青蒜之类的,这回见四爷又把化肥塑料内瓤往家里拿,就动了心思了。

先趁着周末回了一趟家,然后找刘三给弄了两桶雨挑着一直给桐桐送到厨房。

然后才在家里问四爷:哥,您说,这盖上塑料种菜……这种模式,能实验能推广吗?能啊!太能了。

等到包产到户了,这东西自然就有人推了。

主要是现在农资塑料不好买。

刘伍一边给四爷翻家里的菜地,一边道,哥,中专两年就毕业了,我这已经上了一年了。

他特别坦诚,哥,分配工作,我想留县城。

我三哥说回头求求您跟四丫姐,可我想着,啥也没有,也是难为你们。

哥,你说,我要是提出这个模式种植,在毕业的时候能不能好点。

他低着头,我家兄弟七个,我大哥三十了,还没娶媳妇。

我三哥跟菜花姐当年都好上了,菜花姐家嫌弃我们家穷,嫁矿上了……我家小六也十六了,在公社上中学了,家里快支撑不住了。

小七也十四了,上回我回去,说是他上去矿上去……上中专也是有一些生活补贴的。

这孩子把他的补贴送回家补贴家用,又背着野菜团子来上学。

他在试验田干活,四爷把试验田边一个小杂物间叫他用,里面有炉灶,混着试验田里的一些吃食,他才能混饱肚子把学上完。

话说到这份了,四爷就明白了:你安心上你的学,成绩漂亮这很重要。

你提的这个,我会帮你促成。

刘伍哽咽的应了,然后四爷就真当正事去办。

找人家能生产薄膜的厂家专门生产这种东西?可以!你得公对公,你得有这笔资金。

现在上哪给你弄这笔资金去?又联系几家农场,咱们这种就算种两亩,那也是实验,对不?关键是这些单位,想种西瓜早成熟,明年就需要地膜,咱搭个顺风车,都给我挤点出来也行。

四爷又得跑主管部门,得了同意了,又去找人家厂子。

拿明年的农场早下来的西瓜跟人家换薄膜。

一罗圈的跑,最后不花钱弄了七八亩薄膜。

这玩意可不能放在荒郊野外那片地去实验,得在农场里面。

现在这就是宝贝!一说种这个,这一届的学生都往这边跑。

本来都不咋往前凑的小姑娘又往前凑了。

这天就是,想搭个种韭菜和青菜的棚子,这种棚子不用多高,人能弯腰就足够了。

省农资也更保温。

但就是进去干活费劲。

四爷只指挥,干活有这些学生了。

天凉了,落雨了,毛毛雨,不影响干活,他站在地头就没动地方。

结果人家姑娘撑着伞站在边上,把伞举头顶。

四爷就说了,来了就是干活的。

不干活的,就不要过来碍事。

现在这薄膜质量不行,尽可能做的厚呢,还是一扯就完蛋。

所以这玩意拱棚得特别密匝,还得光滑没有凸点,费事的很。

回头还得考虑天太冷,给盖上草棚子以及想法子给地升温。

事不大,絮叨的很。

这些娃们都没见过啥是温棚,所以得他给看住了。

本来就不耐烦,还是说怎么暗示都不懂的。

他就更不耐烦了!要不是考虑到这姑娘十八九岁还是个孩子,一个不小心就毁了孩子一辈子,他还真就直接摁下去算了。

人家姑娘怪委屈的,低声道:金老师,我那天看见嫂子了。

您别担心,我没别的意思。

我没想怎么样,就是在您身边就好……一块学习,一块干活……想留校呀?!姑娘,你这本事还不如刘伍呢。

刘伍人家好歹光明正大!你就是常来干活,回头求到我门上了,我能不搭理吗?再说了,想留我身边?你知道想在我身边的人有多少吗?四爷指了指边上砖摞子,过去拍一掌试试?啊?啊什么啊?四爷一本正经,不要求你多,你一掌下去拍碎三块砖,就算你第一个条件满足了。

什么玩意?听不懂?四爷呵呵一笑,我家小林同志,一掌能劈开十块砖。

这姑娘张着嘴,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四爷又指了指试验田边的一棵杨树,胳膊粗细的样子,看见那棵树了吗?爬上去折一根树枝下来,就算满足第二个条件。

爬树?对!爬树!我家小林三步窜上去,别说树枝了,她站在下面一脚能踹断这棵树……呵呵!你可真会开玩笑。

没人跟你开玩笑。

四爷又指了指墙,咱们学校这土墙,你找个梯子爬一个试试?翻墙成功了,算是满足第三个条件。

我疯了!我为啥要爬向!因为我家小林跳起来就能翻过来。

我这么降低标准,你都满足不了,你还敢凑过来?你真是人小不知道命可贵,不怕死?这姑娘心说,她就算了不起,她还来打我?我又不是要怎么样,我就是喜欢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也不是要破坏家庭,也不是要跟你谈恋爱,就是单纯的想在这样的人身边,我怎么了我?她本事大,她能来踹我一脚不?一张连掩饰都不懂的脸!四爷手里拿着做拱条的竹条,朝这姑娘指了一下,你该打听打听,我家小林同志最好的是枪法,全省公安系统,没一个干过她的!不是指女JING,是不分男女,没一个比她更准。

人这运道,有时候说不清楚。

就有那种倒霉蛋,或是被墙外一个砖头砸脑袋上,或是晚上走路上,不知道就被人给撞了还是怎么着了……听说大城市,现在治安特别不好……这前言不搭后语的,先还夸你媳妇呢,回头怎么说起治安了?才这么想完,这姑娘突然意识到不对。

然后抬眼看这个她满意到心坎的男人,瞬间白了脸,这是恐吓吧?真要是他媳妇这么干了……她真怕了。

然后不自觉的连连后退,然后扔了伞,撒丫子就跑,头也不回。

四爷:……就是吓唬吓唬,还真给吓着了。

要知道这招这么好使,早就这么干了。

这回是彻底吓着了,打饭的时候在食堂远远看见他,直接就躲了。

下班的时候他心情甚好,突然发现夜里的角落里,竟然出现了小摊位。

这个角落一个醪糟摊,那个角落出现个烤红薯摊。

这边的醪糟不加鸡蛋两分一碗,好些孩子等在边上。

那边的烤红薯摊位也还真有人,住单元楼的就是没法在家烤红薯,再加上如今也不是吃那个季节,也总有宽裕些的想吃一口,见有卖的自然就有买的。

这两个都没法买,如今是想给孩子买点零嘴吃特别难。

因着看路上偷偷冒出来的小摊,他推着车,没骑,一路慢慢走着。

不到家就天黑了!结果往从大街转进小巷子,就有个小伙子靠在墙上,跟他搭话:哥……哥……声音压的低低的,猪皮要吗?干猪皮!不要票,给钱就行!哎哟!这玩意还真不多。

肯定是屠宰场的人一点一点抠出来偷着干好拿出来卖的,这人可比栓子机灵,猪皮这东西……一头猪少那么一道子猪皮还真不大有人注意。

他停下脚步,货呢?对方把篮子脚下的篮子拿起来,您瞧瞧……哥,真是好东西,收拾的可干净了。

四爷扒拉了一下,大小不一的小片,看不分明,但手感还真是猪皮,多少钱?十块。

倒是不贵。

四爷摸了摸身上,掏出七块六来――不够。

尴尬!只得递了五块过去,我买一半!对方将篮子一递,哥,你肯定住这儿。

这东西碎的很,我也只一个篮子,没法分。

这么着,你把钱给我,东西您先拿回去。

明儿这个点,我还在这儿等您,您再把剩下的钱给我。

您放心,谁也坑不了谁。

能攒这玩意,不是我在屠宰场,就是我家里有人在屠宰场。

您要是发现我骗您了,您拿着这东西找单位去,单位一查,我不得倒霉吗?说着不由分说把篮子塞给四爷,四爷怕把东西撒了,赶紧腾出手接着。

一手钱一手篮子,自行车还在身上靠着呢。

对方特别贴心的把钱给抽走了。

四爷心说坏了,这是叫人给坑了。

这篮子里的东西绝对有问题!这不,车子还没扶稳呢,卖干猪皮的人跑了。

四爷:……没防备,还真被坑了。

四爷骑着车,但也没撵他。

觉得怪有意思的,提着回家叫桐桐看。

桐桐拿起来在灯下一瞧,假的!做的特别真就是了。

四爷估摸也是假的,他就笑,怎么分辨呀?桐桐拿着猪皮给四爷科普,其实最直观的就是如水煮一煮,禁不住煮的就是假的。

不过这个年代出现造假食物骗钱的,两人都很惊讶!真没见过!如今可不是随处能买到食用胶之类的年代,因此,这个骗子怕是真有几分本事的。

四爷扒拉着假猪皮,回头你帮着留心留心,看能不能找到这个人。

他或是他背后,一定有个懂些化工知识的人。

俩孩子白欢喜了,没有迟到猪皮。

想吃总能找到的。

林雨桐拍两人,睡觉去,回头给你们踅摸去。

没等去踅摸呢,四爷接到夏家小叔的电话,元民呀,上回跟桐桐通话,说是县城有票也买不到电视……现在怎么着?买到了吗?没有!一共来了七台,领导都不够分。

那你今儿就赶紧来,我这里一台,先给你爸带回去。

四爷没犹豫,马上应承,行,我三个小时左右就到。

顺手给桐桐打了电话,告知一声。

桐桐叮嘱,放钱的地方你知道,多带点。

柜子里一包袱棉鞋,顺便捎带过去。

四爷:……叫我带着个包袱去?还一包袱棉鞋。

成把!拎着个蓝底碎花的包袱,先上冶金大学。

就老太太在,其他人都上班去了。

老太太打开包袱才发现,每双鞋里都有字条,给谁的写的清清楚楚。

一大家子的都有,这多累的慌呀!就鞋面是桐桐做的,鞋底是林爱勤给做的,上鞋面是香草给做的。

后来叫修鞋的给鞋底订上脚掌,防滑又不怕鞋底湿,户内户外都能穿。

老太太给四爷下了一盆的手工挂面,打了三个荷包蛋,开了两盒子肉罐头,别管去哪,先把肚子填饱。

给四爷撑的呀,回头包袱里又被老太太塞了给俩孩子买的秋装和球鞋,再塞了四五盒肉罐头,中秋也不是周末,都得上班估计也来不了。

这是给孩子带的,孩子想要啥了,在县里弄不到,你就打电话。

你爷爷的学生现在都基本恢复工作了,都在位置上,说句话的事。

四爷应承着,表示下次带孩子们再来。

从这里出去,才往外贸厅去。

没错,夏文茂如今在外贸厅,这种精通好几种外语的人才慢慢露头了,老爷子当年的学生一个电话,夏文茂的工作一下子就不同了。

四爷在门房一说找谁,登记了一下直接就叫进去了。

夏文茂一瞧见四爷就笑,来了?他亲热的把手搭在四爷的肩膀上,从兜里掏出一张条子,拿着这个条子,去百货商店找邱主任,东西在他办公室放着,我都安排好了。

百货商店往下面调货,你搭车就回去了。

说着从兜里就掏出一个信封来,这个给你爸,中秋你们来不了,我们也回不去。

我在信上跟你爸说了一声,你代为转交吧。

手里这信封里,绝对不是信。

不定装的是票还是钱。

四爷没拆穿,假装不知道,好,我回去交给我爸。

夏文茂就把四爷往出送,元民呀,想过换个工作吗?您指什么?听老爷子说,你的外语底子也很扎实。

有没有兴趣过来?叔,您坐的稳了,发展的好了,什么时候我想换工作都不迟。

可如今……我就是有能耐,也有句话叫做举贤不避亲,可毕竟您调来的时间太短了……人事不算太熟,各方面都没摆弄明白的时候就把侄女婿弄身边,怎么说都不好听呀。

夏文茂愣了一下,他如今其实就是跟着领导主要负责翻译工作,手底下的人才少,他急需帮手这才想起元民。

想着能安排后辈,又确实不会耽搁工作,这才动了这心思。

至于说他自己的方向,他从没多想过。

可一句‘坐的稳’,叫他心里一动。

然后重重的摁在四爷的肩膀上,只回了一句:好!到百货公司的时候,谁知道电视的钱夏文茂已经付过了。

除了电视,还有一箱子干货!鱼干、虾干、干猪皮啥的,都有。

肯定是俩孩子给省城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一句买到假猪皮的事,然后夏文茂给准备上了。

得了!现在还说啥呀?反过来又被人家给照顾了呗。

回来的时候林大牛看着电视和信封,叹了一声。

把信封里的东西倒出来,发现是百货商场的月饼券,一共十斤的量。

另外还有成衣和日用品的。

他首先叮嘱了桐桐和四爷一句,你小叔给的东西……别在你小婶面前提。

肯定是背着媳妇补贴的。

林雨桐心里了然,小四婶她选了小洋楼,当时痛快了,小叔也没言语。

可心里到底是知道伤了人了。

那边没法说媳妇,这边心里又觉得过不去。

四爷当时没言语,可转天却回了村里。

找了一辆相熟的拉煤车,回来修整的那种。

然后从村里弄了些荆条筐子,从山上弄了些果子,什么苹果梨柿子的,一拉就是半卡车。

山上的地方大了去了,果子真挺多的,四爷花了钱买的,不过是价钱不高就是了。

然后又从村里养兔的人家买兔子,当时的种兔还是自家给出去的。

平时金家林家这些兄弟姐妹,进城的时候三不五时的带了兔子送来,倒也不缺这口吃的。

早前四爷就打了招呼了,多少各家都给他留些。

因此,养了这么久,那兔子多了去了。

一家少到十几只,多到几时只,四爷都给买下来,装车。

要走的时候天都黑了,四爷接着派出所的值班电话给省里打的电话,先打到夏文荟家,二姑,跟门口说一声,给我留门。

两小时之后就到!是有什么要紧事吗?夏文荟家里有电话,二姑夫的级别到了那个份上了。

送点东西,您给我留门。

……行!二姑夫见二姑挂了电话,就问说,县里来的?大哥那边有事?他放下报纸,那几年正难,多亏了大哥跟元民和四丫,没叫咱家那几个给饿着。

如今呢,别管啥事,不用人求,你多操点心。

我能不知道吗?那孩子说来送点东西。

秋收了吧?新粮食挺好的,吃着香。

背两斤小米来,都得郑重。

知道!夏文荟上厨房去,我给包点饺子,大晚上的别叫饿着。

收拾一间屋子,晚上就住下了。

行!包完我就去。

谁知道饺子包完了,房间收拾好了,二姑夫亲自去接了,是接了一辆车回来。

好家伙,这都什么呀?四爷从车上下来,司机帮着搭把手,从上面卸货。

各色的水果,一筐子一筐子的往家抬,这如今可稀罕的很呢,怎么弄来的。

还有那兔子,帮着腿了,都在篓子里放着呢,还都是活的,一篓子十只,姑父,给您留两百只,够吗?上面有领导,下面有下属,这东西送人不体面吗?二姑夫哈哈就笑,也不客气,够了!够了!这可太够了。

夏文荟赶紧叫两人进去,你这孩子……太实诚了!赶紧进来,二姑给你下饺子。

还有司机呢,这一路折腾的。

四爷不客气,一边吃饭一边跟二姑夫说话。

那边夏文荟拎了个大包,把家里的烟酒都往包里塞,看车上那些东西,估计是给文茂准备的。

这还得走呢。

这一走,住夏家老宅也不会再过来了,这东西现在就得给带着。

韭菜鸡蛋虾皮的饺子,四爷吃了一盘,司机可着肚子吃了四盘,他不好意思的笑,这边却不介意。

夏文荟还单给司机准备了一瓶酒一条烟和两斤的月饼票。

人一走,夏文荟看着东西就怅然,我大哥那人呀……他肯吃亏照顾弟妹,却不愿意沾弟弟妹妹一点光。

悖也得亏俩孩子疼他,处处都顾着他的体面。

说着话,两口子就算呢,给谁送多少什么,怎么算都觉得东西准备的富裕。

那边夏文茂家,其实还是空荡荡的。

客厅那么大,家具配不齐。

如今这常见的沙发,摆在这种大厅里,显的特备小。

小四婶拿着拖把来回的拖地,家太大了,打扫起来真能累死人。

她爸坐在沙发上说她,你要跟文茂好好说说,他现在那个单位那个职位呀,不能太老实。

哪里见过坐在那个位置上还买不到电视的?不是才去没多久吗?小四婶皱眉,他爸他妈那边的电视,还是他爸一个学生想法子给弄来的。

他要有那本事,也不用劳动人家,对不?这不是每月那票都按时拿回来交给妈了吗?她妈马上点头,文茂就这点好,顾家。

人也老实本分,这谁塞几张票给他,他都如数拿回来给我。

说着就派了男人一下,你着什么急呀?我瞧着文茂这样就挺好的,一步一步走的稳妥。

他家现在这个情况,谁家的日子都好过。

兄弟姐妹外甥侄女的是不少,可没拖累他,需要他贴补的。

就是手里有那么几张咱们不知道的票票,那也是孝敬他父母去了。

瞒着就瞒着吧,这事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较真。

她嗑着瓜子,笑眯眯的抬头看房子,有这房子就足够了,我跟你爸能在这里养老,做梦都能笑醒。

文茂啥话也不多说,本分工资拿回来了,额外的收入大部分也都是拿回来了,这就足够好了。

说着,又起身一步一步的丈量客厅,我就是想着,能不能叫他那侄女婿,想法子给弄些好木料……乡下还有老手艺人,给客厅里打一套大沙发。

我瞧他那侄女婿是个有本事的小伙子!咱家茉莉到现在都没对象,你哥你嫂子也不着急,要我说呀,给茉莉找对象就得可着这个孩子的样儿找。

小四婶沉吟了一下,打一套家具?对啊!以前没卖成套的,可不都是打家具的吗?咱给钱!就是劳烦劳烦他们。

小四婶摇头,这事别跟文茂说,他肯定不乐意。

别的事他不计较,再劳烦大哥那边,他真恼。

正说着话呢,听见门口有汽车摁喇叭,紧跟着,像是大门被敲响了。

小四婶拿着手电筒出去,一照,马上哎哟了一声,是元民呀!你小叔值班呢。

没说叫进去。

四爷指了指车上,不找小叔,捎带点东西,给卸家里。

小四婶用手电筒一照,马上笑开了花,把大铁门拉开,劳烦你们惦记了。

四爷给卸了十筐子果子,二十只兔子,摆摆手直接上车了,帮别人捎带的,还赶时间。

小四婶并不知道送给别人多少,若是单看,这东西当真不少了。

哪怕筐子没给搬到屋里,只在院子里放着呢,她也喜不自胜,忙叫父母帮忙:别人都说乡下的亲戚不好,我是巴不得多几个。

瞧瞧!我这一年到头,尤其是到了冬里,我日子过的不比谁舒坦。

人家这么大方,夏文茂的丈母娘也不好再提家具的事,真要开口,可就太过了。

四爷去单位找了夏文茂,跟他说了,家里放了一些,另外的都放老宅,您要用就跟大姑商量着用。

还有几十筐子果子,三四百兔呢。

爷爷奶奶的老朋友,还有一些学生,大姑和您估计得帮着跑一跑……夏文茂就明白了,给家里送的就是由着自家媳妇娘家那边霍霍的,自己这边――确实指望不上。

再多的东西也轮不到自己身上,老丈人还想再升一升呢。

或者干脆风干了直接邮到京城,给自家那大舅子送去了。

他也没客气,全盆接了。

叮嘱四爷,晚上住下,明儿再走。

四爷给老宅送了,也没住。

借的卡车,还要还的。

老爷子叮嘱着,你买票做火车,叫司机开车走。

怕路上不安全。

四爷应着,可上了路跟司机换着开,也没啥事,安全的到家了。

到家的时候半夜三点!半夜三点,听着女婿回来了,林大牛才放下的睡下了。

他不知道女婿是干啥去了,闺女只说今儿有事,许是都回不来。

他也没追根究底!可第二天一瞧烟酒,尤其是那烟,他就明白了,你上省城了?林雨桐这才笑,山上果子,各家养的兔。

给省城送了些!他们要总动的关系多,用的上。

林大牛的视线就落在泡在水盆里的脏衣服上。

女婿的衣服上蹭黑了不少,这是用的拉煤的车。

闺女说送了一些――这一些只怕不能少。

这俩娃就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他的想法感受,他们好似都能知道。

他们总是想法设防的叫他在亲人面前保持着体面。

怕他这个当爹的被人瞧不起吗?然后林大牛很快就成了学校的教导主任了。

怎么升上去的?如今的高中只到高二,林大牛带了一个学期的补习班,专抓几个有些外语底子的孩子外语,这里面有一半考上了大专,比其他文理科考上的总数都多。

这可是实打实的能耐。

再加上周鹏生的关系,算不上啥官吧,好歹算个头头了。

他今年的任务就是主抓补习班,高考成绩说话。

然后就发现,林大牛开始变的忙了,中午孩子还是会管的,下午放学自己回家,他得管学生晚自习,然后回来差不多就晚上十一点以后了。

这哪行呀?林雨桐就发现林大牛的奋发是阶段性的。

他惫懒一段时间,然后突然的就冒一下。

她无法解释人家这叫谋定而后动呢,还是纯属心血来潮。

就是担心这么个年纪了,人熬的受不了。

四爷给林大牛出主意,靠着您一个人,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您的任务是带出更多的好老师来……林雨桐在边上马上搭话,组织教学小组,您是管着学校的教育工作。

重点是提高老师的能力,不是叫您手把手教学生的。

就是要代课,您白天照样多给孩子们上课都行,晚上的自习,该叫新手老师多练练手。

是吗?没当过老师的林大牛觉得自家这俩娃说的都很有道理,那就……听你们的?乖嘛!这过了中秋,天马上就凉了。

冰天雪地的,可舍不得你半夜三更的往家里赶。

外面别管多冷,在家里看看电视,烤烤火,哪怕回来备课批改作业呢,咱也舒坦,对不?自家这俩娃也喜欢冬天,冬天有吃不完的好吃的就算了,最幸福的就是在热乎乎的炕上坐涮锅。

铜炉火锅放在炕桌上,锅里咕嘟嘟的冒着热气。

又是肉又是菜的往锅里一放,还有冰凉凉的汽水一喝,好爽呢!干猪皮泡发了也能涮火锅,而且特别吸汤汁。

两孩子特别喜欢吃,蘸着芝麻酱吃的香的很。

林大牛涮着绿油油的菠菜,问四爷,是你们那实验棚里出的菜?对!口感怎么样?林大牛扒拉了两下夹出来塞嘴里,客观的道:嫩,没露天的甜。

没错,就是吃个新鲜。

林大牛摇头,指了指外面,我看这天,怕是不保险。

那薄膜炕的住不?难不就难在这里吗?怕风也怕雪,因此,给那几亩地的四周,立起木柱子。

然后给四周和顶棚,都搭上草席子。

风来了挡风,雪来了挡雪。

太阳好了把草帘子卷起来,夜里气温降了,又把草帘子放下。

四爷就道:以后薄膜做的好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抗风抗雪是基本的。

现在只能用这笨法子了。

刘伍带着人看着呢,今晚他们睡不成。

真要落雪了,还得不时的清理草棚子上的雪,怕给压塌了把温棚给毁了。

林大牛夹着菠菜,光这份辛苦,这菠菜……得值多少钱?他觉得便是再好,可也还是菠菜。

没有肉的味儿,偏比肉还贵,真要推广这个,谁吃?菠菜种的不多,主要是韭菜。

这玩意年前出一茬,正月十五出一茬,过年包饺子,图个新鲜。

四爷也不跟林大牛细掰扯这些,只问他说,之前我二姑打电话,说是过年回这边过年。

估计是都回来……我跟农场那边买了一头猪,年前您得跟我回村一趟,咱请人把猪杀了带回来。

能买吗?私下里就敢这么买卖?林大牛被吓一跳,咱有啥吃啥,可别叫人给抓住把柄了?没事!能有什么把柄?收购站收毛猪才多少钱?可私下里买那价钱能翻一倍。

他们想法子也要私下里卖的。

今晚下雪,说不定就有羊被雪‘压死’了。

明儿谁知道猪会不会莫名其妙的‘病死’。

农场职工跟着多分红的事,上面连问都不会多问。

夏金吸溜了一口,听了这话连忙问爸爸,能今晚真叫羊被雪压‘死’吗?想喝羊汤了呢!上回还是三伯娘给了两斤羊肉。

四爷看闺女,明儿就想吃?嗯呢!好的!爸马上去你妈他们单位接个电话给那边打过去,今晚……羊圈肯定不会结实!俩孩子一嘴的芝麻酱,咧着掉了门牙的嘴巴朝爸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