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去了燕京会馆, 没瞒着人。
林雨桐和四爷得到信的时候,桌上重新摆上了放,在船上吃的那一顿, 摇摇晃晃的早消化了。
这会子正饿着呢。
蒋平去了燕京会馆?知道了!四爷对外说了一句。
报信的是金老三的人, 他在马场驿站,不起眼, 但是认识的小人物不少, 门口上进进出出的, 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但这猛不丁的,冒出个人,不站出来,谁也不知道她想干什么。
且看看吧, 看看再说。
燕京会馆,低调的进了一位客人。
客人特殊, 要见的人也极为特殊。
奉命打理会馆的掌柜点头哈腰, 只能道:您请稍等, 小的这就去通传一声。
实在是对方是女眷,这个时间,不大方便。
应该的!也不是不能叫人知道的事。
可谁知道,跟着掌柜的下来的,是个极为艳丽的女子。
这女子二十许岁人, 当真是世所罕见的绝色。
尤其是灯下看美人, 更添了三分动人之处。
这掌柜的事不敢看的,将人带下来,介绍说:这便是国公爷要找的董姑娘。
蒋平被惊艳之后, 微微皱眉。
一个这样的女人,寄居在燕京会馆, 怎么看怎么不同寻常。
他的大半生都在边关,边关那种地方,什么人都有。
老妪一般的刺客,妇人和孩童做奸细,不知见了多少了。
但凡这种女子孩子独行的,都不是简单人。
女人颜色多,别管多大年纪的男人都爱。
可有些女人能要命!他分的清。
因此,他心里警惕的很,看向对方,董姑娘?是!这姑娘福身见礼,小女姓董,名玉璇,见过国公爷。
蒋平的心里在思量,哪个有名有姓的人家姓董,能出这样的女子。
可在脑中思量了一番,还是想不出有此一家。
他也懒的费思量,只接问说,姑娘的琴可是‘比钟’?如果是,那就再谈;如果不是,哪怕再像,也不是皇后要的,也就没有再谈的必要了。
谁知这姑娘直接点头:是!此琴正是‘比钟’。
可老夫若是没记错,这琴最后的主人还是前朝汝南王老王妃。
只是不知,这琴为何在姑娘手中。
董玉璇脸上露出几分苦涩的笑意来,看的在场的男人不由的心生怜惜。
就听她道,国公爷,此琴乃是老王妃所赠。
这不可能!随即,蒋平眼睛一眯,他想起来了,老王妃姓董,唤作明月。
而这姑娘,也姓董?又说是老王妃所赠,敢问姑娘跟老王妃是何种关系?董玉璇沉默了,半晌才道:国公爷屈尊降贵,我想,该是宫中贵人在找寻这把琴。
说着,她就又福身,您稍等,容小女片刻功夫。
而后,这姑娘果然抱了琴匣出来,请国公爷验看。
蒋平也没见过此琴,只扫了一眼便罢了。
姑娘可是有为难之事要办?要不然好端端的跑到长安做什么,老王妃的娘家……自来也没听说过,但蒋平不敢说没有。
毕竟,谁也不会是石头缝里蹦出来。
一个美貌的姑娘,带着这么一个东西来长安,又在贵人云集的时候奏响了这琴,特地引人关注,总归不会是没有缘由的。
这话一出,这姑娘果然一脸赶紧,转瞬便已泪盈于睫:国公爷大恩,铭记于心。
小女此次来京,也是迫不得已,听说京城之中名医汇聚,小女此次便是来求医的。
若能引荐名医治好小侄病症,小女感激不尽。
那掌柜的忙道:董姑娘孤身一人,只带了两位老仆连同两个孩童。
小的只见过一小姑娘,六七岁大小。
另一个孩子一直被老嬷嬷抱着,看不清年岁。
似是有些病症。
这样吗?蒋平留下名帖,姑娘想找谁求医,拿这名帖尽管去便是了。
想来,该是没有哪个大夫不卖老夫这个人情。
先不说蒋十五的医术如何,就只管着医药这点事,这天下的大夫便没有不给蒋家面子的道理。
不管跟老王妃是否有瓜葛,跟宫里是不是有什么过往,这跟他都无甚关系,示意随从带着琴直接走便是了。
这董玉璇只朝边上让了让,而后保持着福身恭送的姿态,目送蒋平离开。
掌柜的回来,董玉璇还在。
他忙拱手,姑娘快去歇吧,蒋家的名帖是及其好用的。
这姑娘也笑,小女初来乍到,多亏您照佛。
家中侄儿要养病,总在会馆住着也不是办法。
既然有望求的名医,少不得搬出去住。
掌柜的可有相熟的牙行,麻烦您帮我问问,可有合适的房舍供我们安身。
小事而已,包在我身上了。
掌柜的比之前更热情,这姑娘闹不好还真有一门贵亲。
贵亲?蒋平的手拨弄了一下琴弦,说不好!不好说!他将琴检查了一遍,确实没有藏什么不好的东西,也叫儿子检查了,谨防上面抹药或是其他,确保没问题了,顺手将琴盖子合上,明儿进宫,看宫里怎么说。
蒋十五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蒋平叹了一口气,你呢……别太木讷了,多哄哄郡主。
你看金嗣冶,他那样的出身,可就是能哄的那位小郡主高兴。
郡主高兴了,公主夫妇就多宽待他两分,便是宫里,也是喜欢的。
夫妻和顺,夫妻一体,彼此一心,才能万事顺遂。
这道理你当明白才是!也不要整日里钻到故纸堆里,或是在药房里不出来,闲暇了陪陪公主听戏听曲,出门游乐一翻,消遣消遣……有时候,郡主为家里说一句话,抵得上咱们家辛辛苦苦半年的努力,这个道理,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十五唯有讷讷。
蒋平略有烦躁的摆摆手,去吧!世林的教养,面上我不再插手便是。
郡主对此事不愉,可见娘家在其心中的地位。
女人嘛,嫁人了,从身到心都该是夫家的。
夫家荣辱与她是一致的。
这个道理你得慢慢的叫她知道。
她的心若是全在你身上,很多事情便不同了。
蒋十五心里皱眉,却还是没有应这话。
只欠身从书房退了出来!夜里的风很大,他裹了裹斗篷,走向郡主府的脚步有些沉重。
回来了?柳儿跟往常一样,在灯下等着他。
她手里拿着针线活,这些年,孩子的里衣,他的里衣,都是她一针一线缝的。
他应了一声,解了斗篷,拍了身上的土,热帕子就递过来了。
擦了脸,雪白的帕子上有了一些土灰色,又起风沙了?!怪不得桐儿说要种树,多种树。
一年起几次风沙,这一点确实不如南边。
她将帕子洗赶紧搭起来,可用过晚膳了?没有!半下午吃的那一顿早消化了。
但他素来注重养身,晚上是能不进食是尽量不进食的。
但今儿他说了一句,要是有粥,半碗就好。
柳儿愣了一下,叫人去拿粥,我也要半碗吧。
难得的,夫妻两人相对而坐,一起用宵夜。
拳头大小的碗,大半碗粥,两人都吃的特别慢。
柳儿没抬头,只开口问道:可是有话要说?蒋十五停了筷子,今儿父亲出城了一趟……哦!去从一个姓董的姑娘手里拿到老王妃曾经封存的‘比钟’……柳儿只愣了一下,然后抬头,老王妃是姓董,但我从未听过董家还有其他人。
或是有的,但我并不知道。
老王妃待桐儿比对我亲近……她说着,便深吸一口气,就是这样。
说完,她放下碗筷,我吃好了,相公慢用。
郡主!蒋十五起身喊了一声,手里还拿着碗筷,我不是跟郡主打探什么……他解释的很笨拙,我只是想告诉郡主这件事罢了,其他的,郡主自己判断。
郡主是我的妻,世林是我儿,那边府里是我的父母兄弟……我很难!柳儿顿了一下,只‘嗯’了一声,抬脚走了。
蒋十五默默的放下碗筷,懊恼的捶在桌子上,类似这样的对话两人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每次都是如此,无疾而终。
第二天再想找郡主谈,结果却被告知,郡主一早便出门了。
知道去哪了吗?没说!柳儿能去哪?一大早就过来找林雨桐,这董家还有人?那琴可是老王妃给董家了?林雨桐哪里知道?她皱眉,做出一副思索的样子来,我倒是不曾听老王妃说起过。
这事只怕还得去问问娘。
结果没等两人出门呢,宫里宣召了。
是叫林雨桐的,但林雨柳在呢,就顺道跟着去了。
去的时候蒋平也在,彼此见了礼,孙安平才道:过来,看看这把琴。
林雨桐会弹琴,五弦琴七弦琴都会,不过没四爷弹的那么好便是了。
而且,好些年不弹了,生疏的很了。
手指放在琴弦上随手一扒拉,是那种会弹但生疏的质感。
这个,不奇怪!林雨桐让出位置给林雨柳,姐姐试试,确实是把名琴。
这琴的琴弦应该是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一上手就感知到了。
林雨柳倒是抚琴技艺娴熟,只是不焚香便抚琴,她不住的摇头,暴殄天物。
她也只搭手试了试,而后摇头,琴是好琴,只是不适合我。
这琴非一般人能驾驭!孙氏在一边就笑,傻话!这琴是乌四海为天母娘娘做的……天母娘娘那般的女子用这样的琴,倒也合适。
只是当年你们外祖母用这琴的时候年岁还小,怕也是不能驾驭。
后来老王妃跟我提过一句,我也以为这琴就收起来了,老王妃怕睹物思人不肯再拿出来……却不想给了别人。
什么时候的事我都不知道……听这语气,是笃定这把琴就是‘比钟’。
孙氏看桐桐,你可听说过关于这琴的事?桐桐摇头,便是听过,那不甚要紧的事我也忘了呀!这琴就算是现在拿出来……又怎么了?看对方求什么应了便是了,还能翻出什么浪来?便是老王妃的什么人,又怎么了?老王妃作古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早不在五代之内呢。
那乔家姐妹还在长安呢?这个关系总亲近吧?又如何呢?理她作甚!孙安平哈哈就笑,对蒋平道:听见了吗?理她作甚。
蒋平也跟着笑,小郡主说的是,臣知道了。
说笑了两句,蒋平起身告退。
剩下自己人了,皇后才出来。
手放在琴弦上,眼里有些怅然,而后推给林雨桐,我也没这个弹琴的雅兴了,你带回去吧。
这就完了?林雨桐乐了,那我可真带回去了?给你便是你的了!皇后又看林雨柳,回头把凤尾琴给你,那个适合你。
林雨柳赶紧应了,很欢喜的样子。
孙氏才道:外祖母的娘家……皇后轻笑,这时间真是可怕,没有什么真相是不能掩埋的。
这琴也不是因为我弹过,老王妃才封存的。
恰恰相反,我翻出这东西的时候,它本就是封存起来的。
我找出她的时候很诧异,就跟桐儿刚才一样,随意的扒拉了一下,琴声惊动了我母亲。
她训斥了我,大发雷霆。
从此以后,都不许我学琴了。
不独我,是府里不能见琴声!你都不会弹琴,那你之前找这把琴干什么?皇后就笑,有人想试探我究竟是谁!进贡的东西样样俱全,但就是没有琴。
便是凤尾琴,也是我说要找琴之后,才有人进献上来的。
而后,这把琴就出现了。
孙氏把目光落在这把琴上,这琴的背后,还有事?皇后的手摁在琴弦上,没叫琴发出声响,我也是当年从一些老仆的嘴里知道一些往事。
当年,你外祖母确实有个妹妹从老家来投奔,不知道最后怎么就恶了她……据说被你外祖母强行婚配了出去,婚配的人选颇为不堪……她轻笑一声,沉吟片刻就又道,当年不过听闲话,这些事你外祖母不让人说的。
如今看着这琴,我想我知道为什么了。
你外祖母的妹妹一定非常美貌,在你外祖母身边,进出宫廷自如,而后怕是跟乌四海有了情愫……此人一定非常擅琴,乌四海不惜将给天母娘娘的琴赐给了此人。
此事,便被你外祖母知道了。
她对天母娘娘有多忠心,你该知道。
连这个亲生女儿都能舍,还有什么不能为天母娘娘舍的。
若亲妹妹勾引了天母娘娘的丈夫,两人有了苟且,那我母亲对她妹妹做出什么事我都不奇怪。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此物在王府,却一直被封存不许人碰触……只是后来,她老人家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把这东西又给人家了,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这也是往事了,知道不知道的,有什么关系?也影响不了现在!为这个把我们叫进宫?怎么那么闲呢?!白眼狼!叫你们进来,是问你们,南山围猎,你们去不去?!秋猎吗?去呀!林雨柳沉吟了一瞬,我就……去吧!孙氏就皱眉,你一天天的,躲在府里做什么?当年的事该过去就过去了,笑就畅快的笑,哭就畅快的哭。
若是蒋十五对你不好,便是和离也只有你开口的份。
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个不爽利的丫头来呢。
整天的端着!越说越过了!林雨桐赶紧拉了林雨柳就走,不听娘嗦了,姐,咱们走!然后一手抱着琴,一手拉着林雨柳直接出门。
姐妹俩出去了,孙安平便道:当年这婚事到底是错了!爹,您说什么呢?孙氏就道,这什么婚事不得自己经营呀?事本也没那么复杂,她若是能好好的跟蒋十五沟通,两口子能拧成一股绳,蒋家便是使出浑身解数,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她怨这个怨那个,唯独没想着问题该怎么解决。
有些事上能依靠,有些事上依靠谁也不成,别人越是插手越是坏事。
也是当年……跟着她大伯娘说的大家宗妇之道,如今换了身份了,她倒是做什么都做的不像了。
说是宗妇吧,做不到笼络亲族。
说是皇家贵女吧,又张扬肆意不起来。
反倒是不如桐桐,做媳妇像媳妇,做贵女像贵女。
林雨桐在马车上也这么说林雨柳的,至亲至疏是夫妻。
可到底是至亲还是至疏,不是一方能决定了。
他若不善交流,那边得有人主动去交流。
两口子之间,彼此抻着,那又何必呢?林雨柳看着窗外,突然问了林雨桐一句:你说当年早产,他当真不知道吗?想知道,你便去问。
林雨桐就道,把你心里那些所有的不痛快,都说出来。
不要放在心里猜疑!你问了,他答了。
他答的是真话,那事就过了。
他答的便是假话,你也不能知道。
但只要他说出口,那你就去信他。
等哪一天发现他撒谎了,那便该决断了。
而不是这么着吊着,谁看着都难受。
林雨柳没说话,只笑了一下,人跟人不一样。
我不是你,也成不了你!我们不是你们,也成不了你们。
谁的经验都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林雨桐:……这话还真有道理!就是吧,看着人难受!得!那就不说了。
她先把林雨柳送回去,结果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看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口,马车上没标识,她也没管。
许是谁家的管事来送帖子的也未可知。
她坐在马车上直接进了侧门!结果才坐稳,外面就来禀报,说是客人拿着蒋家的帖子在门口等着呢。
之前已经来过,递了一次了,当时就告知她人不在,结果人家没走,只在外面等着,如今又递了帖子进来了,您看,见是不见。
拿着蒋家的帖子?林雨桐便觉得有意思了,请她进来吧。
不用问都知道是谁了,必是那位董玉璇姑娘,上门求医来的。
自己会医术这事不是秘密,宫里用的养生方子也丸药都是出自自己之手,这个是瞒不住宫里的太医的。
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这些年一直在研习医术,很有些建树。
但就是不对外看诊,不过医术是很不错的。
这名声在一定的圈子里都知道。
因此,这位拿着蒋家的帖子找上来倒是不出奇。
林雨桐没在金家接待,去郡主府吧,将人带过去,我换身衣服就过去。
她在家里随意惯了的,换了身家常的衣衫,到的时候对方已经在客厅里了。
一个漂亮到精致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更精致的女娃娃,后面跟着个老嬷嬷,怀里抱着个包裹的很严实的孩子。
对方一见来人,立马站起来,见过郡主。
免礼!林雨桐进去坐在主位上,别的不多问,只招手,把孩子抱来我瞧瞧。
董玉璇抱了孩子赶紧过去,劳烦您了。
包被里的孩子有个两三岁大小的样子,面黄肌瘦的。
又外人靠近的时候也只是掀开眼睑无力的看了一眼,就又闭合上了。
林雨桐皱眉,而后搭脉。
孩子的脉不好摸,那得看是谁摸了。
她摸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收了手:这孩子是早产来的!是!七个月多一点。
你不是孩子的母亲!林雨桐笃定。
董玉璇红了脸,这是小女的侄儿侄女……孩子的母亲出身不干净吧?她这么问道。
董玉璇这次是真愕然了,您……您知道?水银之毒,胎里带的。
董玉璇抱着孩子扑腾就跪下了,求您救命,这孩子是董家唯一的男丁了。
林雨桐摆手,他是谁对我来说不重要,你是来求医的,他是病人这就足够了。
但凡疾厄求救者,医者不问贫富贵贱,不看长幼妍蚩,不论怨亲善友,尽皆待之如亲。
说着就起身,你跟我进来吧。
里间更暖和。
把孩子放在榻上,包被衣服解开。
林雨桐说着,就去取了银针。
董玉璇没有半点反应的时间,只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转圈圈。
林雨桐下针,行针半个时辰。
然后开了方子,这方子三天可见效,五天便基本能拔毒。
可孩子尚幼,胎里带来的病症非一种。
其母是服用过绝子汤药之后意外得此子的,本身母体受损,在受孕之后坚持服用了避子汤时间太长,这孩子能保住命当真算是命大。
但也差不多毁了孩子的根基了。
需得慢慢调养!若只是调养的话,善于调养的大夫很多,你可以博才众人之长试试。
毕竟一些老大夫见过的病症多,我只能说,这个孩子的命我保住了。
其他的,找些擅于小儿调养的……长则十数年,短也得五六年才能将之调养过来。
但终其一生,他都比别人孱弱一些,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董玉璇连忙道谢,郡主的意思小女知道了,能救回他的命,小女已是感激不尽。
说着,就又跪下叩首,还拉着一直乖巧的站在边上的小姑娘,快!给恩人磕头。
小姑娘眼睛乌溜溜的,睁大了眼睛看着林雨桐,而后跪下叩首,谢恩人。
林雨桐笑了笑,受了礼,把孩子包好叫她们抱走,孩子需要休息,我就不留姑娘了。
董玉璇把孩子给嬷嬷,嬷嬷带着孩子现去马车上等着,我随后就来。
那嬷嬷应了一声,接了孩子抱了,那小姑娘听话的自己拽了嬷嬷的衣襟,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里面没人了,董玉璇才道:小女求郡主一事。
林雨桐皱眉,没言语。
董玉璇从袖子抽出一个册子,这是连同‘比钟’一起东西,是老王妃赠与我家曾祖母的。
她老人家过世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将这东西交还给庙学。
只是不巧的很,祖母才过世,家兄便一病不起,家中无人支应,又有两个稚子需要照顾,便一直没机会。
本应给当地的庙学分学的,可这东西……太多了,财帛动人家,我怕……因此,暂且留在手里。
没几年,家兄也去了,只留下我连同侄儿侄女……正好,要为侄儿求医,这东西就顺手带来了。
林雨桐翻开册子看了一眼,也不由的侧目,这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矿山好几座,店铺田产盐场!这本是属于庙学的东西?那东西不是传给自家外婆了吗?怎么这里又出来一份?或许当年老王妃将其一分为二了?林雨桐递给董玉璇,这东西我不沾手了。
但我会将此事告知范学监。
姑娘有什么话直接跟范学监说更好。
这姑娘如今的作为,像是要拿东西换庙学的庇护。
合情合理!果然,董玉璇浑身的松懈了,多谢郡主成全。
送走了此人,林雨桐没多关注,却没想到秋猎的时候,见范学监的身边带着一个孩子,不正是董玉璇那天带的那个。
这是董清欢。
范学监一脸的宠溺。
林雨桐叫人拿了表礼给了这孩子,先生收徒了?我这把年纪,收这么一丁点的弟子做什么?她说着就叹气,我这身体是走下坡路的,庇护不了这孩子几年。
我叫六娘收下她了,平时多在我身边带着。
吴六娘的弟子。
范学监有话跟林雨桐说,就打发这孩子,去玩去吧。
别怕,你出身庙学,比谁都不低一头。
这孩子重重的点头,奔着宝珠几个小姑娘那边跑过去了。
这是去南山的路上,中间扎寨安营,四爷带着人看周围的护卫情况,林雨桐下来走走,这不就见范学监了吗?孩子在一边玩,两人站在边上说话。
范学监朝孙氏那边看了一眼,我收了这个孩子,你娘发了好大的脾气!我也不爱跟她掰扯。
我收总归是有我收的道理的!你可知道,她手里的册子,其实是天母娘娘的私产。
什么?范学监笃定的点头,确实天母娘娘的私产。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咱们也无从得知。
可这东西能回到咱们手上……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么一份产业,难道换庙学一个庇护换不来吗?林雨桐没有说话,对方若是什么也不做,真的没问题,或者你没发现问题,你就不能说范学监这么做做错了。
况且,便是董玉璇有问题,可那么大点的孩子,有什么过错呢?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
这么做,救人一命呀!她只点点头,天庙的决定别人无权过问。
您觉得没问题,您就收着吧。
范学监就道:那些产业里,长安城这边正好有一处宅子,前面带着铺子。
在老城,我将其赠给对方了。
这是把人留在眼皮子底下。
但前面的铺子我叫人租下来的,经营绣品。
那姑娘并不知道租铺子的人是庙学的人。
顺带监视了!林雨桐明白了范学监的意思。
她自己擅画,擅绣……打算在家里带几个学生,赚些束银子,我也应了。
不是什么大事。
林雨桐正要说话呢,就听见孩子的哭声。
她赶紧看过去,就见扯着嗓子哭嚎的是平王府的慧姐儿,正是孙重海和杨氏的闺女。
她疾步走过去,只要是怕宝珠失了分寸,手重了伤着人家孩子。
结果还没走过去呢,宝珠一下子扑过来了,娘!保住她的腿不住的摇头,眼睛一眨一眨的表示:不是我!不是我干的。
她把孩子抱起来,怎么就哭了呢?杨氏和文氏也都赶过来了,文氏报了她家的圆姐儿,那边就剩下三个小姑娘。
一个是孙重海家的慧姐儿,一个是孙秀云家的如姐儿,再就是范学监养的那个小姑娘。
这姑娘叫什么来着?范学监也快步走过来了,清欢……怎么了?这姑娘大眼睛水汪汪的,眼泪蓄在眼眶中强忍着没叫掉下来,这会子只倔强站着,双手不停的来回搓着。
别说范学监了,就是文氏也看的不忍了,没事,姐几个玩闹呢,这会子恼了,过会子就又好了呢。
宝珠在林雨桐耳边低声道:……我们玩毽子呢,我用爹爹给我做的那个,她们都觉得好,都要玩。
我说一个一个来,换着玩。
就先给了圆姐儿了……圆姐儿玩了又顺手递给那个新来的……如姐儿就说,‘谁家的孩子都敢跟咱们抢’,然后慧姐儿就过去一把新来的手里的毽子打掉了,说‘哪里的野孩子都敢跟凑过来’,新来的着急捡毽子,把刚好过来捡毽子的如姐儿撞倒了,慧姐儿要打新来的这个,被刚好起来的如姐儿给撞了下巴,然后牙齿咬到了舌头,如姐儿说流血了,然后慧姐儿就哭了……人家这孩子没啥错呀!反倒是这个如姐儿,大这几个孩子好几岁呢,到底是有心眼,挑事的就是她。
林雨桐就皱眉,范学监,带孩子去马车上吧,这孩子人生地不熟的,怕是吓着了。
她蹲下,把宝珠放下。
宝珠却挂在娘的脖子上不松开。
林雨桐只能任她挂着,然后叫这个清欢,过来,我瞧瞧你。
这孩子朝林雨桐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怯怯的喊了一声:恩人。
林雨桐拉她的手,被打红了。
慧姐儿留了指甲,把这孩子的手背也划破了,疼吗?这孩子摇头。
林雨桐揉了揉她的小脑袋,你是好孩子,没事,别怕。
这么一说,这孩子的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只掉泪,却不出声。
范学监什么也没说,只拉了这孩子的手,走吧,去马车上。
这孩子看着林雨桐,一步三回头。
走的老远了,范学监见她还在看,也顺着这孩子的视线看过去,就见林雨桐蹲在那里,她家那胖丫头也不小了,搁在她怀里就跟拧麻花似得,娘俩在那边腻味的不行。
她顿时鼻子一酸,想娘了?这孩子没言语,只吸了吸鼻子,然后摇头。
范学监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要不,叫你师父来?师父不是娘呀!她上马车的时候回头又去看了一眼,那胖妹妹的爹爹也来了吧,她还被她娘抱着呢,胳膊却伸过去抱着她爹爹的脖子。
那个胖妹妹――什么都有!真好!这边四爷也当是自家孩子闯祸了,急匆匆的过来了,发现没事。
得了!其他事也不管了。
他把孩子接了,要不要跟爹去转转?要!骑大马去?不要!不要那个大马!人家自己跟胖猴似得,骑他爹脖子上去了。
林雨桐也不管,不等她走,杨氏红着脸过来,正想问那孩子是谁家的?我该赔罪的!我家这孽障,太不懂事了。
刚才发生了什么,周围总有下人知道的。
一问什么都知道了!杨氏尤其生气,自家的闺女傻憨傻憨的,如姐儿是你的谁呀你那么护着她!她比你大好三呢!那都是大孩子了,要你护着?傻不傻?林雨桐就道:庙学的弟子,刚收的。
这样吗?杨氏还没说话呢,永安从后面过来,该是听到林雨桐说的话了,就皱眉看如姐儿,跟我过去赔礼道歉?不要怵在那里了!几个姑娘中你最大,照顾不好妹妹们,怎生还挑起事端了?这是哪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