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2025-04-03 15:33:25

盛俞屏退左右, 目露愧色:今日乃你大婚,是皇兄对不住你, 你与王妃别怪朕。

臣弟不敢, 为皇兄办事是臣弟的本分。

盛俞道:此事你听好了,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皇兄请讲。

盛俞深望一眼盛秀道:后日, 朕会在上林别院召秦王前去,届时十面埋伏, 秦王得知朕召他前去势必明白已在生死关头, 他一定会带兵马。

皇兄早说过秦王手里还有兵马,如今便是想借此机会收回那些兵力?盛俞颔首:自然。

朕要你接近五皇叔, 无论以何种方式, 一定要引他后日上青峰道, 朕在那里设下了埋伏, 只要他入青峰道,那势必成为他的死路。

盛秀沉思,颇有难色道:臣弟与五皇叔不算亲近, 臣弟如何能有法子让他相信臣弟的话。

皇弟一向机智,朕信你有法子办成此事。

通往上林别院的路有多条,若臣弟付出努力,皇叔却还是没有上青峰道呢?盛俞道:你既已努力, 朕便不会怪你, 若他不走此路,那便只能再寻机会。

盛俞眉间凝愁,远眺恭亲王府后山那片黛色山峦, 后日上林别院内朕有能力保护自己,却只怕隐患一日不除,便任他扎根入地,日后拔出,恐更艰难。

皇兄,你放心,臣弟定会誓死一搏。

兄弟二人四目相对,皆是动容。

盛俞嘱咐:快去陪陪你的王妃,朕回宫了。

秦王自此被拘留在王府内,盛俞已秘密安排好一切,只等天时地利与那份人和。

披香宫内,深秋的夜已十分凉。

薛盈沐浴罢,正从宫女手中接过巾帨擦拭沾湿水的发梢。

盛俞恰乘风入殿。

他停在珠帘后,朦胧里的人正穿一身霜色寝衣,长发散落双肩,面不染铅华,眸氲着秋水。

那眼波里一抹柔色落在他眼中,她缓步上前卷起珠帘,朝他绽起笑。

怎不进来?正赏景呢。

薛盈回头望了一眼,窗已闭。

她回身,在盛俞凝视她的眼眸里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她拉住他的手:我眼里的你,也是好风景。

盛俞抿唇含笑:今日在逗朕开心?薛盈凝笑未答,盛俞拿过她手上的巾帨为她擦发梢上的水珠,秋夜里寒,你少在夜里洗发。

我是沐浴时沾了些水,如今天凉,后宫里又该添置厚衣了,夫君记得也莫沾了寒气。

盛俞搂住薛盈的腰,低头靠近她:再叫一声来听听。

夫君。

她轻软的声音响在他耳侧,温柔地将脸颊贴在他心口,若明日秦王抗旨不去上林别院,或是没有带兵去呢?不会,他被软禁的两日里便明白朕早有防备,足矣守护好整个京城。

去别院面圣是他能寻到的唯一逃生机会。

薛盈还是蹙起眉,盛俞在这安静里知她所想,薛盈正问起:阿俞,恭亲王……真的值得信任么?盛俞淡笑:难道你看不出,朕此番便是在试探皇弟?薛盈一怔,盛俞敛了笑:朕早试探过秀儿多回,他恭谦守礼,审时度势,也知进退。

这样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完美到一定程度,并不寻常。

若此次他与秦王联合一忾,你岂不是有危险。

朕是皇帝,怎会让自己身陷险境。

盛俞搁下手中的巾帨,水汽都干了,咱们办正事。

薛盈轻抿着笑,殿内红烛静燃。

……第二日薛盈用过早膳在院中逗弄着那两只信鸽,忽听见一道熟悉的脚步声。

她回头见盛俞走来,诧异道:这个时辰陛下不是该在上林别院么?盛俞笑:谁说朕要亲自去。

他早已命人穿上帝王龙袍从建章宫乘御辇出宫去往上林别院。

宫中增加了不少禁军,两人在院中的茶寮里静坐。

风过,纱幔随风晃动,茶香袅袅四溢。

时光安静,这背后却是一番浴血厮杀。

午时过去,直到那盏茶水煮尽,宫道上铠甲摩擦的声音由远及近,终于传向这头。

来人噗通跪倒在茶室外:陛下,臣等已扣押住秦王所领的三千兵马,秦王已伏法,还请陛下圣裁!盛俞起身,薛盈忙为他挑起荼白纱幔,他步下石阶沉声问:三千兵马?是,秦王所带去的兵力共有三千一百余人,其中已加上暗卫死士。

盛俞眸光幽深,此事不对,秦王手里头不可能只有这些兵力。

他问:秦王在何处,如何伏法的?秦王已薨,是被……谁让你们杀人?盛俞已怒,朕没有说过不留活口,谁杀的人?是姚兆武,秦王抵抗中被姚兆武的箭误射身亡……姚兆武是盛俞的人,此人不会有问题才对。

事已成定局,盛俞想留活口问出那余下的兵力已再无机会。

他喝道:传朕旨意,缉拿秦王.府众人,一个都不能留。

盛俞面色凝重,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感到轻松欢喜。

他径直离开,薛盈俯身恭送他。

她懂盛俞,要秦王死有百种办法,可要拿回那部分兵力却不容易。

若非如此,盛俞不会拖到现在,此刻也不会这般凝重。

勤政殿内召开起紧急政务,重臣入内,殿门紧闭,等到日暮时分众臣散去,龙椅上的人还是面覆严霜。

他眸里沉思,直到薛盈走来殿中。

陛下该用膳了。

盛俞抬头:你吃过了。

臣妾陪您一同用膳。

盛俞食不言,一直都在思考心底那份不确定。

薛盈道:恭亲王没有辜负陛下,顺利完成了陛下的嘱托。

盛俞点头:是,他没有辜负朕。

那陛下所思的又是什么?今日,所有臣子都告诉朕并没有那九万兵马,包括你的外祖父也都告诉朕,承启五年间我军入侵东朝,朕所思的那些精兵半数战死沙场,半数归朝后被重整编入军队。

朕虽昏睡多载,却总有一个声音警示着朕,朕所思都是对的。

薛盈不说话。

盛俞望她:你不信朕?我信。

薛盈道,陛下因为一个梦便寻到盈盈,要对盈盈好一辈子。

陛下心里记着的那个声音也一定是对的,我信您。

盛俞终于有了些笑意:用膳,朕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是喜事。

翌日朝堂。

盛俞以秦王试图夺权篡.位为罪名,将秦王.府上下三百人判以死刑。

此事过去后盛俞再也没有提起秦王半字,似乎此事便这般被放下,盛俞已开始勤政,加练操兵,兴建好女学馆。

长京如今都为女学馆忙碌起来,一月过后,已无人再提起曾经那座荣华兴盛的秦王.府。

披香宫。

跟随太傅学习授课月余的九名贵女正在薛盈宫内与她交谈。

崔书玲有些紧张:臣女听说已有许多女子报名要念女学馆,那些人中有比臣女年龄大者,臣女们是第一次抛头露脸去授课,若教得不好,好担心……好担心会被嘲笑。

许如筠与杨招娴平素少言,一月多前自报名要当授课师傅后便与薛盈来往熟悉了些。

许如筠起身道:娘娘,明日你可否也去女学馆坐镇,若有您在,咱们便是吃了定心丸,多少有些底气了。

可不是。

杨招娴道,臣女本来不算紧张,但她们一个个说完臣女便紧张了。

她佯装抱怨,想缓和气氛,哼,都是你们。

薛盈浅笑:你们敢跨出第一步时便已想到了会面临如今的局面。

长京除了你们这样家世学识上佳的贵女,还有许多寻常府邸中的女子,她们不如你们富有学识,却跟你们一样,有愿意革旧改新的一份决心。

你们且把这些女子当成是友人,明日本宫会一同陪伴你们,众位妹妹都不要怕。

翌日。

建在长京朱雀街上的女学馆内,监馆司领着馆内众人恭迎薛盈与贵女们入馆。

贵女们准备妥,监馆司便命人开馆迎徒。

早已报名入学的女子们排成了长队,一个个期待而又紧张地暗暗打量她们的授课老师。

今日不授课,只是师傅与学生间的见面之礼。

入学者共有五十八人,众人坐在晴好的庭院中,听女师傅们谈论何为女学。

许如筠性子稳重,便由她说起:女学创立之初始便是欲让我们女子也能有念学入仕的机会,自古男子为家筹谋,可哪个女子不是在背后操持家务,为丈夫守得一方清净,才得以令丈夫为家奔波时没有后顾之忧,可女子的付出被视为是理所当然……许如筠言毕,崔书玲道:女学馆是当今薛贵妃娘娘的心血,这学馆是她一手建造的,你们身后站在当今贵妃娘娘,不要怕旁人异样的眼光……众学生已有澎湃之情,监馆司忽走来与崔书玲道:崔师傅,四杰在学馆门外,来恭贺咱们开馆之喜。

将人请进来。

学生们暂且休课,大家都围在庭院中,瞧着廊下走来的四位翩然公子双眸一亮,无不崇拜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