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衡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人。
先皇有心培养他,自然是给了他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西席,因此他无论文采还是武艺,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但在洛平看来,这远远不够。
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修养自身,而是是把握人心。
百姓、朝臣、后宫,处处都是等着他勘破的人心,而这一点,恰恰是久居深宫、未曾经历过风浪的周衡最欠缺的。
他有心帮他,奈何官阶卑微,根本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好在小皇帝似乎是受到李元丰等人的点拨,对他这个侍诏还算看重。
那日洛平捧了大堆的文书送去国子监,回程路上碰到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还不太认识他,拦在他身前犹豫地问:请问这位大人可是洛平洛侍诏?正是,不知公公有何事?皇上有请,请洛大人随我来。
洛平颔首:是,有劳公公带路了。
出乎洛平的意料,小太监没有把他带去真央殿,也没有把他带去朝阳宫,而是领着他去了宫中极偏僻的一个地方——浮冬殿。
洛平心中一凛。
这是周棠曾经生活的地方,小皇帝约在这里见面,是何用意?浮冬殿这几年都是闲置的,如今皇帝驾到,当然已被打扫得纤尘不染。
洛平进屋后被指引着落座,此时小皇帝还没有来。
少顷,小皇帝迈步进来,身后只跟了两名内侍。
洛平连忙起身行礼:微臣洛平拜见陛下。
周衡扶他起来:此处不是朝堂,洛卿不必多礼,朕只是想找人说说话。
是。
洛平揣摩不出周衡的用意,便不敢多言。
周衡先开口道:洛卿,你定然觉得奇怪,我为何把你叫到这里来吧?洛平不点头也不摇头:还请陛下明示。
这里曾经住着与我最亲近的皇叔,那时候他们都说我那位皇叔是灾星,千万不能靠近,否则很可能会害死我。
可是我一直觉得,那个皇叔并没有什么坏心眼,他只比我年长四岁,分明也还是个小孩子,为什么大家要对他那么苛责呢?洛平静静听他说着,没有插话。
几名内侍都已退出门外候着,看来这位小皇帝要说的是较为私密的话。
那时候我有皇爷爷的庇护,宫里的人都把我捧上天了,我看着他总是伶仃一人,就觉得很可怜。
现在我倒是体会到了,那种被人孤立的感觉确实不好受,但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而是能让自己走出来的支撑。
洛卿,你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很多人说你是个极度贪权的人,但是我知道,你虽然贪权,可从不畏权,你把权势握在掌心里,而不是做它的奴隶。
我明白地说吧,偌大一个秣城,敢与皇叔他们公然对立的没有几个人,即使是我堂堂天子也奈何不得。
二皇叔和三皇叔都以辅佐新帝为由要求摄政,洛卿,我需要你帮我。
洛平恭敬道:微臣位卑言轻,恐怕难以担下如此重任。
周衡了然:我知你不满现在的官职,你可以安心,不出一个月,李宗政等老臣便会为你在通政司谋得职位,届时你大可放心施为。
陛下,微臣有一点不明白。
但说无妨。
陛下为何如此信任微臣?微臣身负先皇罢官十年之惩,也未曾给陛下做过什么,陛下不信任自己的亲叔叔,反倒将辅政的重任交予一个外人手中,当真放心得下?听到洛平这么说,周衡竟微微红了脸。
少年天子显得有些腼腆:其实我对你的了解都只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小时候在朝阳宫常听见少傅他们说,朝廷里有个……有个目中无人的官员,自幼就被称作神童,年纪轻轻便博得功名,仗着皇上的宠信,谁的账都不买,甚至还当众顶撞皇上。
我很好奇,什么样的人居然敢忤逆皇爷爷,也曾经跑去真央殿偷听过你和皇爷爷的交谈……洛平讶然,他没想到自己的斑斑劣迹会给小皇帝留下这么深的印象:那时微臣年少轻狂,做事情没有分寸,让陛下见笑了。
不是的。
他们都说你为人冷漠无情,但是我听到你跟皇爷爷说的话了,那句话我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微臣……说了什么?你质问皇爷爷,‘长子继承的法令已经拟好,但皇上可曾问过终日被关在朝阳宫中的皇长孙的意愿’……我想,你大概是唯一一个在意过我的想法的人吧。
这样的人怎么会冷漠呢,所以我隔天就向皇爷爷央求让你来做我的西席。
洛平不由得笑出来:只可惜我不久就要被罢官,先皇定然不会答允你。
周衡嗯了一声,又道:不仅是这样,还有七皇叔。
越王?洛平也没有想到,周棠会跟他提起自己。
看得出来,七皇叔真的很喜欢你,那时候他总说你是个无可救药的官迷,又死板又无趣,但是当你被罢官之后,他好久都没有来过朝阳宫。
我一直听闻七皇叔与你之间有嫌隙,似乎是因为争皇爷爷赏赐的事情,他时常捉弄你。
不过后来我明白了,是你在意过他,回应过他,让他不再是孤单单一个人,他才会那样把你放在心上。
洛卿,我是在下赌注。
如今我也面临孤立无援的困境,那时候你会关心七皇叔,我相信你也不会丢下我不管,对不对?洛平无言以对。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那样了解周衡。
因为这个孩子被高墙挡住了视线,便用自己的心去看人,他很单纯,也很聪明。
今日我派人去越州送了诏书,召见七皇叔回京述职。
洛平心里一沉:该来的躲不掉。
他在宫外没有府邸,我只好破例让他暂时住回宫里,我想他应该住得惯吧。
陛下有何事要召见他?洛平明知故问。
是皇爷爷的遗诏。
周衡说,七皇叔能回来,我很高兴,就亲自来看看他以前生活的地方,命人打扫干净。
临别时,洛平看着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单薄的背影,不知怎么的,竟真的想起了那时的周棠,忍不住伸手拂去他肩上的一片竹叶。
周衡脚步一顿,睁着大眼回头看他。
只一瞬,洛平便回过神来,指尖衔着那片竹叶说:那竹林陛下还是不要去的好,里面有毒蛇,很危险。
周衡笑了:你跟七皇叔说过的话一样呢。
……我就是想去看看那竹林到底有多可怕的。
周衡接过那片竹叶在手里把玩,那里是很阴森,不过,没有龙椅下的庙堂可怕。
就是这句话,折磨了洛平的良心。
作为小皇帝现在满心信任的人,他不知道将来要用何种面目去帮周棠夺他手里的江山。
这个孩子信错了他,也信错了那个儿时的玩伴。
他们都是他龙椅下的毒蛇。
但有一点他说对了,扼住了洛平的七寸——洛平无法丢下他不管。
他此次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周棠。
————果然,不到一个月,洛平便从小侍诏一跃而成通政司副使。
这在吏部是从未有过的事,在他的身上却发生了。
连跳数级,真正是平步青云,洛平的仕途,从来都是惹人非议又让人眼红的。
调任洛平,是趁着小皇帝的二皇叔宁王与三皇叔瑞王互相倾轧之时钻的空子。
宁王棋高一着,硬是把瑞王排挤到了沛州帝陵,让他给先皇守孝三年,而瑞王的亲弟弟、小皇帝的六皇叔延王则被宁王扣下当做人质。
正当宁王大胜而归之时,陡然发现自己的眼皮底下又多了根钉子。
尽管在早朝时脸色很难看,但宁王十分能忍,并没有发作。
他认为,就算这个洛慕权再怎么有本事,也无法阻止他摄政。
只是他没有料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洛平还没有被解决的时候,越王周棠又被小皇帝急召回来了,用的还是先皇的遗诏。
越王明日入京,随行一千兵士,自称南山军……洛平把这份兵部和礼部联名送来的汇报放在一边,手中握着笔,想要写些什么,结果笔杆空悬了很久,却是一个字也没写下。
墨汁滴在纸面上,晕开点点黑印。
回到秣城后,他忙于应付小皇帝的重托和宁王的压迫,努力把周棠的事抛诸脑后,然而一旦静下来、想起他,才发现自己心里竟是一团乱麻。
他知道自己那样丢下他会让他多么愤怒,尤其是自己主动与他亲近之后。
洛平独自在通政司待了一夜,一夜未眠。
朝阳钻进窗棱的时候,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整好官服,赶赴早朝。
三月未见,不知那人怎样了呢。
有没有,怨恨他的不告而别呢?周棠入殿时,带着一身风尘仆仆,面色也有些灰白,确实有点大病初愈、又马不停蹄赶回来述职的样子。
尽管如此,满朝文武看见他时还是齐齐一怔。
——那真的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七皇子吗?高挑的身形,俊秀的面容,眉宇间颇有先皇的丰姿,漆黑的双瞳中不见昔日的乖戾,取而代之的是沉静和内敛。
他紧紧抿着唇,大步走到阶下向小皇帝行礼。
对自己的侄子躬身,也未见丝毫拘泥。
自他出现,宁王的脸色就不大好看,眯眼盯着他,讶异于自己竟忽略了他这么多年,此时不得不在在心里给这位七弟重新定位。
周棠的目光在朝堂上迅速逡巡一遍,看到洛平时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
洛平暗暗吁了口气,收起多余的担心。
仅仅三个月,他的小棠又成长了不少。
越王恭敬地向小皇帝陈述了这几年越州剿匪的各项事宜,以及此前越州天灾的应对方式和结果。
小皇帝听了之后大为赞赏,说他治理有方,问他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越王谦道:父皇仙逝之时我未能伴其左右,实在不孝,为皇上分忧本是为人臣子该做的事,带罪之身不敢要什么赏赐,只有一事相求。
七皇叔请讲。
臣为了清剿越州山匪,曾临时征集了一支南山军,如今这些兵士出生入死换来百姓安宁,却没有正式编制,不能领到朝廷军饷,臣对他们深感愧疚。
想请陛下准许他们正式编入兵部军籍,以犒劳他们安邦之功。
至于先斩后奏之罚,由臣一力承担。
七皇叔哪里话,你尽心尽力帮朕安定天下,何罪之有?军籍之事,朕定会……请陛下三思而行!兵部侍郎上前一步道,越王私自征兵,就算是为了剿匪,也与理不合,若是给南山军入编,地方军队以越王马首是瞻,则可能对陛下不利啊。
朱大人是怕本王拥兵谋反吗?周棠厉声反问,把那兵部侍郎说得一愕。
他本是在宁王的授意之下如此谏言,没想到这越王的气势如此咄咄逼人,而宁王似乎还没有要帮他说话的样子,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臣是为了您着想啊。
两方僵持,小皇帝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不禁向洛平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洛平回了一个让他安心的微笑,拢袖正要上奏,突闻一声冷哼,阻住了脚步。
越王有话要说。
那两人互换的神色刚好让周棠瞧见了,他微微皱了眉,剜了洛平一眼,便朝着兵部侍郎冷冷道:朱大人是忠君之臣,有此顾虑实属正常。
本王的南山军人数本就不多,千人军队已被本王悉数带来了秣城。
本王只求让兵士们生活无忧,本来也没想让他们继续效力于自己。
此番前来,便是把这支部队交予皇上作禁卫军调遣使用。
本王不日离京,也不再带他们离去,这下朱大人可放心了?此话一出,众人骇然。
他们明白了,越王不是来讨赏的,他是来送礼的。
他把这支南山军精锐送给了小皇帝,既表明了自己忠君之意,洗脱谋反之嫌,又公然给了宁王一记下马威——要打小皇帝的主意,先过我这一关吧。
最终兵部不得不收下这份赠礼,洛平始终旁观,敛目不语。
下朝后,洛平回了通政司,越王被安排在浮冬殿休息。
各自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闲言碎语:双更就不预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