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2159 更新时间:07-11-10 02:50咏临刚回宫还没两天,好像一头栽进了黑胡同,在内惩院和亲哥哥狠打一场,接着收拾善后,迷迷糊糊过了一个白天。
淑妃宫的侍卫们赶去内惩院,把他押回母亲那边,进门的时候,才看见内惩院的头子张诚已经被淑妃召过来了。
此刻跪在阶下,哆嗦得不成样子,拼命磕头,小的该死,小的没长眼睛,竟然一个不留神,把咏临殿下当成了咏善殿下,就糊里糊涂让他进牢房里去了。
娘娘您也知道,咏善殿下有令,牢房里面除了他,连小的都不许进去一步。
总之是小的该死,没有拦住咏临殿下,小的瞎了狗眼……好了。
淑妃沉着脸,里面也没出什么事,不就是脖子上面弄了点伤嘛。
只不过叫你过来问问,用不着这么哭哭啼啼的。
记住,以后把咏善咏临分清楚点,你这双眼睛再瞎一次,我就叫人把它给挖出来。
是是,小的再也不会错认了!淑妃一扫眼就看见咏临被抓回来了,却没有做声,打发了侍女们从里面取出两锭金子赏给张诚,吩咐道,日后办事小心,太子不会亏待你的。
今天里面的事,都有些什么人知道?禀娘娘,内惩院的人都不许靠近那间牢房,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小的手下们口风向来都紧,不会乱说话的。
淑妃笑了一声,也不怕他们乱说话,本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太子审个犯人,别说弄点伤,弄死了也不算什么。
是是。
回去吧。
打发了张诚,淑妃转身进了内房。
咏临今天犯了大错,多少有些不安,低着头跟在淑妃后面,见淑妃坐下,一言不发,脸色和往常大不相同,心里知道母妃这次生气得厉害了。
他小心凑上去,低声叫了一声,母亲……淑妃没有理会,隔了一会,咏临又尴尬地叫了一声。
这次淑妃像是听见了,眼睛缓缓抬起来,往咏临脸上看了看,叹了一口气,豆大的眼泪忽然从眼眶滚了出来。
母亲!咏临慌了神,双膝跪下,结结巴巴道,儿子不孝,儿子该死,母亲千万……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要打要骂,都是儿子的错……淑妃也不理他,拿手帕死死捂住嘴,狠哭了一会,才收了声气。
瞅咏临一眼,冷笑道,我怎么敢生气,你越发有出息了,天不怕地不怕,在我的宫殿里闹事打人还不足,还要到内惩院去。
母亲,我不是去闹事的,我只是想见见咏棋哥哥。
您不知道,他在里面被欺辱得……我才不管咏棋怎样!淑妃呵斥一声,顿了一顿,盯着咏临的眼睛,压低声音问,你对你亲哥哥拔剑了?咏临一愕,低头不吭声。
有没有这事?淑妃抓住咏临的手,用力收紧了。
细长的五指,骤一看去,像要掳夺猎物的尖爪。
咏临不敢直视淑妃,把眼睛垂下,点了点头。
淑妃仿佛吃了一惊,蓦然松开了他的手,沉默下来。
母亲,我不是有意的。
儿子再也不敢了,你原谅儿子吧。
淑妃像第一次看见他一样,深深地打量着他,不是有意的?她轻轻重复了咏临的话,脸上浮出一丝不安,这事有人知道吗?当时都有些什么人在场?只有我,咏善哥哥,还有咏棋哥哥。
没有外人知道,咏善哥哥的伤口是我包扎的,血,我也抹干净了。
咏善哥哥说,今天的事,谁也不许说。
咏临试探着靠过去,今天母亲生气得厉害了,连他都有点害怕。
幸好,淑妃没有像咏善一样冷冷地推开他,她伸出似乎正在颤抖的双手,像小时候一样把他的肩膀轻轻搂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淑妃抱着自己的小儿子,叹着气。
大雪停了,天却越来越冷。
她早预备着儿子登上太子位,难过的坎会越来越多,想不到,第一道坎,就应在这个小孽障身上。
刺杀太子,这是什么罪名啊……今天的事,太阳还没有下山,我就已经知道了。
淑妃缓缓地吐着气,我这边知道了,保不定谨妃那边,也会有消息。
安静的内室,回荡的低低的声音有点阴森。
谨妃?咏临吃惊,内惩院里面,怎么会有他们的人?能有我们的人,怎么就不能有他们的人?说不定,还有丽妃那边的人呢。
淑妃冷笑,双手却极温柔地抚摸着怀里的儿子。
很奇怪,这一对孪生儿子,一个仿佛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长大,大到永远无法搂着抱着。
另一个,却又仿佛永远无法长大。
只要她这样搂着,就会觉得这个小儿子,永远都需要亲娘这样呵护着,不受外面那些龌龊的人们的伤害。
咏临,要是这事传出去,你知道会怎样吗?知道。
咏临沉声道,我会死。
伤害太子,是绝不会赦免的死罪。
但是母亲,他在淑妃怀里抬起头,眼睛里装满了期待,咏善哥哥说了,他不会让这件事传出去的。
就当从没有过这事。
能够不传出去,当然最好。
可要是保不住密呢?咏临怔了怔。
淑妃轻笑起来,慈爱地看着他,别怕,孩子。
这一刻,她感觉像又回到了很久以前。
咏临偷偷转进父皇的书房,打破了父皇最心爱的砚台,他仓皇跑回来告诉母亲时,也是这种希望事情永远保密的天真单纯。
淑妃的声音,在四方垂下的丝绸中轻轻缠绕,像一缕若隐若现的烟。
要是传出去,会有人死。
但死的那个,不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