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仪根本没大皇子似的想这么多, 愉亲王早便跟他提过去宗学看看的事, 秦凤仪自来京没一日得闲,方一直耽搁到现下。
不过, 大皇子直接把别个皇子都张罗来, 秦凤仪又不傻, 不必思量都看出大皇子的用意来。
秦凤仪还与妻子道, 你说,大皇子是个什么意思?李镜笑,我不信你看不出来。
他呀,早就是个惯爱出风头的,也出惯风头的。
别人略要压下他一星半点儿去, 他便心下不痛快呢。
秦凤仪心里明镜一般,却不再多言大皇子之事。
他这马上就要回南夷, 仍是有不少人上门, 有些个人,秦凤仪便令赵长史帮着接待了,有些个旧交,却是要秦凤仪亲自出面。
而且, 秦凤仪发现, 相较于先时南夷用人的窘境, 这回竟是有不少人家想送子弟到他身边来。
这回来的, 就是个必要亲见的人。
此乃桓国公府世子柏世子,与柏世子一道过来的是其三子柏衡,也就是秦凤仪的连襟, 娶了李镜的二妹李玉如然后婚后还闹出桃色新闻的那样。
当然,现下柏衡一幅好人模样了,与媳妇长子都生了的。
柏世子是想让三儿子跟着秦凤仪去南夷谋个职司,柏世子说的客气,叫他跟着殿下跑跑腿,也长见识呢。
秦凤仪道,我那里正是用人之时,衡弟肯去,我高兴还来不及,只是咱们不是外人,丑话得说前头,我那里,百废待兴,何况,南夷是什么地界儿,想来您也打听过,我的凤凰城六月有佳荔节,不谦虚的说,现在凤凰城虽还差扬州一些,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只是,用人的地方,可是苦地方。
那乡下地方,我头一回去还挨蚂蝗咬下呢。
衡弟可受得?柏衡跟他爹过来,自然是做好准备的,道,殿下都可去,我更不能惧辛怕苦的。
秦凤仪又看向柏世子,柏世子更是正色道,倘殿下碍于亲戚关系便给他安排些清贵职司,我便不来求殿下了。
阿衡这样的年纪,正当历练,殿下瞧着,只要是他能做的差使,不论大小,不论艰难,只管叫他做去。
咱们既是亲戚,他更当给殿下做脸。
秦凤仪笑,既如此,我可就不客气了。
您可千万别客气。
柏世子道,我想着,介时就叫他媳妇随他一并去。
这样好,夫妻总归是要在一处的。
秦凤仪道,正好,小舅子们和三妹妹也要与我们同去的,这回他们兄弟姐妹在南夷就齐全了。
柏世子笑道,这可好,我听闻这次不少人要随殿下一道参加佳荔节。
是,再有俩月便是六月了,他们随我去,我总能看顾一二,待得佳荔节后,七八月间便要押解秋粮了,他们便可一道随车船回京。
秦凤仪道。
把柏衡去南夷的事情定下来,略话几句闲章,因着秦凤仪这马上要回南夷,必是忙的,柏家父子未曾多留,便起身告辞了。
秦凤仪亲送至仪门。
秦凤仪回头与媳妇道,差使什么的,咱们南夷有的是。
阿衡这个,不怕别个,可得叫二小姨子看好了他。
这要是在咱们地盘儿上,二妹夫出什么不雅的事,可不好。
李镜道,这个不必你担心,我自会同二妹妹说。
秦凤仪点头。
接下来,还有襄永侯府崔家、以及郦国公府,都有各家子弟想谋个实缺之类,秦凤仪都有些受宠若惊了,晚上与妻子道,我这还没去宗学讲演,怎么这些个豪门就来真的了啊。
李镜好笑,你这就是当局者谜了,你便是去宗学讲演,与京城豪门又有何相干呢。
他们送人过来,无非就是先在咱们这里下上一注罢了。
秦凤仪挑眉,我这都是藩王了,亏得他们还敢下注。
李镜道,京城豪门,哪家不是族人上千上万,就是直系子弟,各家总有三五个儿子,十来个孙子的,待到重孙辈,更不知凡几,更不必提旁支了。
他们到了南夷,起码都是实职实缺,只要肯干能干,以后也不愁前程的。
若是都留在京城,也不是各家子弟便都能安排到好差使的,与其在京城弄个虚衔,要我说,还不如去南夷搏一搏,咱们那里,别个不说,以后战事就少不了,正是用人的时候。
你不必将他们太放在心上,得用便用,不得用,再打发回京便是。
秦凤仪大半日就是接待来客了,待第二天穿戴整齐,便与愉亲王去了宗学。
秦凤仪到的时候,大皇子几人亦是到了的,六皇子还带着有些懵懂的七皇子,连闽王听闻风声,也带着世子来了,大家打过招呼。
另则便是一些主动过来的宗室,与宗学的先生们,这些人多是翰林院的翰林,秦凤仪翰林出身,多是熟的。
有几个面生的,一打听,是后几届的翰林,倘自春闱科考论先生,还得给秦凤仪叫一声前辈呢。
大皇子既是到了,秦凤仪自然是请大皇子为先的。
大皇子谦道,我们今天是来凑个热闹,镇南王与他们说一说吧。
秦凤仪道,还是殿下先请,您可是皇长子。
愉亲王与闽王都道,该以大殿下为先。
大皇子还是先谦让了闽王愉王二位长辈一番,便当仁不让了。
秦凤仪与其他几位皇子坐下一畔,另则宗室与宗学的先生们各有座位,大家一道听大皇子跟宗学的小学生们讲些忠君爱国的章程。
秦凤仪心说,大皇子这话,还真是换汤不换药,三年前宗学开张时,说的就是这些个,如今再听一遍,记忆更深了。
秦凤仪发现,这不失为洗脑**啊。
大皇子大概心里别着些苗头,讲的颇是不短,足讲了半个时辰,这会儿已进夏日,眼瞅着太阳升起来,秦凤仪心说,幸亏有个大礼堂啊,要不然,他就不用讲了,晒也晒死了。
待大皇子讲完,秦凤仪见小学生们都要睡着了,他方起身上去。
秦凤仪笑眯眯地,三年内刚进学的学生,估计不认识我。
要是在宗学念书三年以上的,咱们是好久不见了呀。
当即就有人笑出声来,底下小学生们还交头接耳的说起话来。
另则有些胆大的便说,我们听说大执事你打了胜仗,都为你高兴来着。
秦凤仪哈哈一笑,道,我在宗学时,你们可是没少背地里骂我的。
如今看来,咱们还是有些情分的。
这年头,做先生的,身居上位的,哪里有秦凤仪这般爱说说笑笑的呢。
他这里一放松,宗室子弟不同于寒门子弟,他们算起来,都是太\\\\祖皇帝之后,故而,哪怕如今各家爵位不同,在这宗学亦是有几分傲气的。
秦凤仪这里一说一笑,小学生们也便不绷着了,气氛一时活泼不少。
秦凤仪继续道,我就藩前,在宗学上所用心血最多。
故而,这次回朝陛见,就想见一见你们,再来宗学看一看。
愉爷爷说,让我跟你们讲一讲,我想着,可讲什么呢?刚大皇子一讲,我一听,嗬,他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我就更不晓得说什么了。
逗得小学生们一阵笑。
秦凤仪道,我在外这几年,经了一些事,也见到了一些人,有一些感悟,正好,我这年纪也比你们长几岁,这便与你们说一说吧。
我就藩的地方在南夷,要是年纪小的,怕是都不晓得这是在哪里。
我告诉你们,比闽王的封地更要往南的地方。
就藩前,京城里有人说,南夷啊,那是个连瓷器都没有的地方,人们吃喝,用的都是土碗陶罐。
待我去了,发现,瓷器还是有的,就是略粗糙些罢了。
吃穿用度,还是不愁的。
最愁人的是,本王的封地,号称全国最大封地,结果,本王一去,只做一半的主,另一半,还叫山蛮占着哪。
秦凤仪说的风趣,小学生们更是哄堂大笑。
见小学生们笑得欢喜,秦凤仪话音一转,这便是此次本王回朝献俘的缘由了!给这些小学生们能讲什么呢?讲大皇子说的那些个大道理,可那些大道理孩子们哪里又听得少了。
秦凤仪便给大家讲了讲信州之战,讲了讲国泰民安之外,还有战火硝烟之地。
秦凤仪一向口齿伶俐,把一桩战事说的引人入胜。
待讲过信州之战,秦凤仪方道,以往总是想,大丈夫当建功立业。
可这几年,我在南夷,因屡有战端,我这想头儿与往时也不一样了。
我等在外征战,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让你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以往,我为宗学大执事,盼着你们以后能有一番作为,能有大出息。
现下见到你们,却是想说,在这太平岁月间,你们可以读书,成为一方名士,亦可以习武,保家卫国,也可以沉浸于琴棋书画,成为一代才子。
就是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做纨绔,也希望你们成为纨绔中的翘楚,莫要给纨绔丢脸才是。
我在外征战,就是为了,让你们能在这太平时光中肆意成长。
秦凤仪最后说的颇是煽情,秦凤仪的讲演很短,也就一柱香的时间,却是先听得小学生们无比向往,后听得小学生们颇是感动。
主要是,秦凤仪这等容易儿女情长、婆婆妈妈的,委实稀罕。
秦凤仪讲完后,道,咱们也这么久没见了,光我说也没意思,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没?只管问来便是。
孩子们好奇的就是信州战事,还有一些南夷的传说,如佳荔节什么的。
另则亦有人打听景云凡景云睿等投奔到南夷去的几人。
秦凤仪道,云凡在学里时,成绩是拔尖的,现下勉强可做个文职,今次征信州,他在后勤帮着调运粮草,先时无品级,今信州大胜,他可得七品职。
云睿念书不大成,不过,他武功凑合,此次征信州,斩首五人,可得百户衔。
景云凡文职,大家还罢了。
听说景云睿斩首五人,顿时惊讶的了不得,纷纷赞叹起来。
秦凤仪将手压了一压,底下声音便小了些,秦凤仪道,我还没说完呢。
他们头一年去,先干了一年巡街,白天巡街,晚上还有课业要学。
为什么这次只有他二人得了实职,因为他们四人中,独他二人完成了我交待的课业。
别以为景云睿斩首五人,威武的不得了,他身中两刀,估计现在还养着伤呢。
他娘知道他受伤的事,眼睛哭的跟个烂桃儿一般。
如果,他的武功能再好些,何止斩首五人!所以我说,你们以后想征战沙场的,武功必要操练起来,不然,一到战场,刀枪无眼,自己个儿烈士了,旁人也没法。
秦凤仪过来随便讲演了一回,半句没提让小学生们上进之事,结果,据说现在整个宗学向学之风,昂扬的不得了。
让秦凤仪更意外的是,除了一些豪门要往他这里塞人,有些宗室都准备大包小包的跟他一道去南夷了。
秦凤仪原还以为自己魅力大至于此呢,后来方晓的,人家是另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