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 曹操到。
秦凤仪与章知府也不过是说了几句海港的事儿, 秦凤仪并没有同意建港哪。
闽王的长史便到了南夷城,给秦凤仪送年礼。
长史说了, 我们王爷听闻凤殿下到了南夷, 甚是欣喜。
原本王爷就藩闽地, 甚是孤单, 如今与殿下做了邻居,王爷每想至此,便觉着亲切。
如今年下将至,着小臣来给殿下送些年货。
秦凤仪令赵长史收了,笑道, 你们王爷可好啊?闽王长史笑,劳殿下记挂, 王爷都好。
哎, 他现在肯定在笑我吧,当初豁出命来宗室改制,如今我自己倒也成了宗室。
秦凤仪问那长史。
闽王长史连忙道,殿下说笑了, 王爷每想到宗室里有殿下这样出众人物, 备是欣慰哪。
绝不能承认, 当初晓得秦凤仪身份, 然后,秦凤仪还被今上发配到南夷时,王爷连看了三天歌舞、新收了一房小妾的事儿啊。
秦凤仪一幅完全不信的模样, 你就别骗我啦,还不晓得他在家如何看我笑话哪。
行了,你一路过来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息两天。
本王这里不及你们闽地繁华,但也有些个土物,一事不劳二主,过两日你一并带回闽地,算是本王给你们王爷的年礼,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王。
闽王长史便退下休息去了。
秦凤仪待这家伙下去,方与赵长史道,瞧见没,我这前脚刚来,后脚细作便到了。
赵长史笑,殿下多心了,估计闽王一则着麾下长史过来给殿下送年礼,二则就是在南夷城逛一逛。
要不说这是细作呢。
秦凤仪轻哼一声,端起茶呷一口,随他逛去吧,甭看咱们南夷城如今热热闹闹的,这里头啊,不知道多少别有居心的。
只要他们不生事,我也懒得理。
赵长史看秦凤仪嘀嘀咕咕的,心下啥都明白,只是一笑,便不再多说了。
秦凤仪早便有这样好处,心里比谁都明白,却又能心胸宽阔,寻常小事不会动他的心。
秦凤仪把闽王礼单拿给李镜,让她比照着备一份回礼。
李镜笑,闽王还真是周全。
咱们刚来南夷,眼下乱七八糟,我倒没顾上与藩王走动年礼之事,倒是他先打发人给咱们送来了。
他不过是借这么个由头,过来南夷城瞧一瞧罢了。
秦凤仪道,不备礼他,把年礼备好,我就打发他家长史官回闽地了,还叫他长长久久在咱们这里呆着不成。
闽王的事,秦凤仪只是略念叨一回,他就问起那些个孤儿饥民来,当时跟着秦凤仪他们南下,还有一千多的乞儿,说来可怜,小的还有六岁的,都是被大孩子背过来的。
不过,大多是在八岁往上,十二岁往下的,这么远的路,竟也跟了下来。
给口粮食,给口热水,那些孩子便如草地上的野草一般,坚韧的活了下来。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得秦凤仪令张羿多顾看他们些。
男孩子还好说,小些的先去念书,大些的习武,以后服兵役。
女孩子的话,秦凤仪便交给媳妇来料理了。
李镜的意思,若是有根骨好的,也让她们习武无妨,倘是无此根骨的,便教些纺织刺绣之事,倘有别个上头出众的,再说。
所以,李镜这到了南夷城也完全没有闲着,与大公主一道见各官员的妻室,还要帮着秦凤仪管这些个孤儿孩子们。
李镜道,都安置好了,先慢慢学些规矩,学着做活吧。
秦凤仪点点头,道,养是养不起的,得叫她们多少做些活计,只是,看年纪都不大,也不要太繁重的活计。
李镜就知秦凤仪这样的心软,一笑,我晓得。
让秦凤仪好笑的是,这闽王长史一来,明知道自己不待见他,还特爱往自己跟前凑。
非但爱往自己跟前凑,还爱打听东打听西的。
闽王长史就打听了,听闻殿下要新建王城,不知殿下可选好地方没?秦凤仪道,干嘛,本王建王城,还要与你这傻蛋商量不成?闽王长史被称傻蛋,面儿上很是有些个过意不过,连忙道,殿下就是会玩笑,小臣来前,我们王爷吩咐了,看殿下兴建王城,不晓得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有,怎么没有,差五百万银子,也不要你家王爷白支援,要不,我打个欠条,你把银子给我送来。
闽王长史吓死了,五,五百万!你以为哪!建城不要钱的吗?秦凤仪道,对了,这事儿你回去与你们王爷那老狐狸好生说说,我这儿可就等他的银子开工啦。
我想好了,你们王爷最有钱,跟他借五百万,顺王越王蜀王各一百万。
你们各家都给我出点儿,我这新城就齐活啦。
把闽王长史吓得,接了秦凤仪给的年礼后便忙不迭的跑回了闽地,生怕秦凤仪再跟他提借钱的事一般。
闽王心情好的不得了,尤其是知道秦凤仪就藩南夷之后。
就是因心情大好,这不才让长史官过来给秦凤仪送年礼,顺道看看秦凤仪的惨样。
是的,在宗室里一向德高望重的闽王,其实就是这么个小心眼儿。
说来,闽王也是二十年的媳妇熬成婆啊!甭看现下闽王在宗室地位极高,那是因为与他同辈的哥哥弟弟的就剩一个愉亲王了,与被留在京城的愉亲王不同,闽王当年被打发到荒僻的闽地就藩,他又不是秦凤仪这等离奇身世,可见当年的闽王多不受自己个儿亲爹待见了了。
当然,闽王自己倒是挺生财有送,到了闽地后不少钱,他便折腾出了泉州港,自此便脱贫致富了。
而且,他寿数长,待哥哥弟弟们死得差不离,就剩他与兄弟里最年轻的愉亲王还活着时,闽王竟成了宗室里一等一的长辈。
这事儿闹的,一来二去的,竟赞了些德望出来。
但,辈份再高,也改变不了闽王其实是个小心眼儿的事实。
秦凤仪就与李镜说过,闽王这人心胸不大,不说别个,当年宗室改制,闽王是宗室里一等一的人物啊,结果,他反是先被秦凤仪气病,然后,不露面儿的那个。
你一带头人,说倒就倒。
当然,宗室改制这事能办得顺遂,与闽室病倒有直接关系。
不过,由此也可见,闽王为人了。
如果秦凤仪的话,自己是个带头的,必然要为宗室争取利益到最后一刻啊,哪里能像闽王这般。
所以,自宗室改制时起,秦凤仪就没将闽王放在眼里了。
因为,在秦凤仪看来,闽王固然身份尊贵,心胸着实有限。
如今更瞧出来了,瞧瞧闽王这个二百五长史吧!闽王长史走的时候,秦凤仪还与他说了一句,回去同你们王爷说,我新城就在敬州,便是为了离你们王爷近些。
那什么,银子的事儿别忘了同你们王爷说一声啊。
把个闽王长史吓得不轻。
章颜与赵长史见秦凤仪作弄了闽王长史一回,心下皆觉好笑。
闽王长史原还想多在南夷城看一看,结果,给秦凤仪这借钱的事儿,硬是吓得没敢多呆,便火烧屁股的跑回闽地去了。
回去跟自家王爷一说,闽王正在廊下看鸟笼中的小鸟儿,问长史,你怎么回的镇南王?镇南王,秦凤仪的封号。
长史道,这样的大事,岂是属下能做主的。
属下自然说要回来禀明王爷,听王爷吩咐。
闽王道,五百万两,他倒是胃口不小。
长史道,此次,小臣也是奉王爷之命,过去南夷城。
那里虽则常听人说极是贫困,这回小臣去,瞧着倒也热闹,人口不少,较一路上别个州府好的多。
那毕竟是巡抚衙门所在州府,如何能一样呢。
闽王问,镇南王气色如何?气色倒还成,就是言语怪诞,无法形容。
闽王一笑,他年纪轻,惯常爱作弄人,性子也不大稳重,当年在京城,还与顺王曾打过架。
想是捉弄你了。
小臣倒是没啥,无非就是叫小臣一声‘傻蛋’。
长史期期艾艾地,就是,对王爷,言语间不大敬重的样子。
闽王来了兴致,把个给鸟儿添水的金壶给了身边儿的心腹内侍,转身坐在一把摇椅中,笑问长史,他怎么说本王的?长史道,说您是‘老狐狸’,还说您打发小臣过去,是去看他笑话来着。
闽王大笑。
闽王与长史官道,你不晓得,去岁在京,宗室改制,镇南王那叫一个积极啊。
恨不能同内阁穿一条裤子,死怼我等宗室。
谁能想到,这才不过一载光阴,他竟是这等身世,不晓得他如今有没有后悔当年他一力主张的宗室改制,而今,自己倒也成了宗室。
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闽王说着,又乐了一回。
长史官也陪着闽王乐一回,闽王又问他秦凤仪新城之事,长史官道,镇南王说是要建在敬州。
不过,他那人说话,下官还不敢轻信。
闽王想了想,道,镇南王别看年轻,为人十分狡猾,他的话,的确不好轻信,再看看吧。
长史官悄悄同闽王打听,殿下,那,镇南王说借银子的事儿……闽王嗤道,借银子?借他个鸟毛!!老子还想找人借个五百万花花呢!就秦凤仪随口一句五百万,闽王私下嗤一回不算,还在给景安帝的折子里提了一笔,话里话外的让景安帝多给儿子些零用,看把镇南王殿下穷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