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吃海鲜的好地方

2025-04-03 14:23:52

范正是与秦凤仪同过窗的, 秦凤仪自认为对范正很了解啦, 但秦凤仪发现,人真的是多面性的。

秦凤仪就跟他媳妇说, 唉哟, 就是那个老范, 范正, 你还记得吧?记得,就是与你同科的传胪,你们同做庶吉士时,晚上让小厮去看你屋里灯几点熄的那个同窗,是吧?李镜的记性一向很好。

秦凤仪拿块蜜糖糕掰开半块递给媳妇, 自己拿了剩下的半块吃,秦凤仪道, 他现在可不是以前的犟驴了。

现在可机伶啦, 都会给我送礼的。

这蜜糖糕就是他送的。

李镜听秦凤仪竟说别人是犟驴,心下深觉好笑,嘴上却是道,你们以前是同窗, 如今你过来做藩王, 他自然带二斤点心给你也没什么啊。

你不晓得, 他现在都会做生意啦。

秦凤仪这才跟媳妇说, 原来,人家范正除了修路除了想弄些饥民过去,之外, 范正还带了县里的好些个百姓与商家过来,这些人,带来了县里的粮食、水果、土酒、土布,反正是啥都有,就是听说现在南夷城热闹,来做生意了。

秦凤仪道,以前我看他怪笨了,没想到现在做几年官儿,人机伶许多。

李镜道,范知县也是正经二甲传胪出身,哪里就笨了。

以前挺笨的,现在机伶的不得了,你不晓得,在我跟前还声情并茂说自己个儿从县里出来,路如何难走走了两天,其实,他是因为带有人和东西太多,才耽搁了行程。

秦凤仪笑,那家伙,来的时候带着车马队进城,守城的兵士就不会收他带的那些个东西的税了。

李镜道,这位范大人倒真是为百姓着想。

那是。

不然依他那犟驴样,能亲自带着这些百姓商家过来卖东西么。

我估计,他是先看看南夷城的情形,若是形势好,少不得还要组织的百姓过来卖东西的。

秦凤仪巴唧巴唧的吃了半块蜜糖糕,拿起一畔的茶水喝了半盏,道,现在南夷城的商贾多了,真是各种物什价钱飞涨,连房舍的价钱都涨的飞快。

就这么,还供不应求呢。

现在米价多少了?一两银子有八石米了。

秦凤仪道,你不晓得,南夷的东西便宜,先时刚来的时候,本地大米一两银子有十石的。

忽啦啦来了这么些人,粮米肉蔬都紧张,米价才涨了起来。

其实,即便是涨,较之扬州也不贵,我记得有一回听娘说,寻常白米一两银子七石。

虽不知现在的米价,可见,纵本地米价略涨了些,却也不离谱。

有两湖粮商不停的往这里送呢,两湖是鱼米之乡,他们的大米一到,粮价估计还能降些。

李镜点点头,秦凤仪不知道的是,现在当地南夷人都把好大米不吃了,以前是好大米自家吃,主要是,卖也卖不出价,索性就自家吃了。

现在不是,现在当地百姓都是把好大米卖出去,自爱换了陈米来吃。

反正只是味道上差些,当年的新米可多卖银子。

除了卖米的,每天推车进城卖菜的,挎着篮子卖水果的,卖小吃的,反正是各种小生意都火爆起来了。

秦凤仪先把城里的城门收费制度给改了改,挎篮子走路进城做生意的便算了,不必再收进城的银子。

那些赶车的,继续收费便好,反正收费也不高。

另则,做小生意的多了,有些比较有财力的商贾便在城中开起店铺来。

秦凤仪与章颜再一次精简了城中商税,一些个小本生意便罢了,像那种街头摆摊卖早点的,无非就是每天收个摊位费算了。

像些个针头线脑的小生意,直接将税减到每月三百钱,算是每天十个大钱的治安费便罢了。

有些规模的生意铺子,介时再接利收商税。

至于农税,秦凤仪也分了三等,别个苛捐杂税,一庆废除。

秦凤仪这一明列税费的举措,更是鼓励了城中商贾,因为,亲王殿下收税收的,实在是太优惠了。

当然,秦凤仪也不完全就是个菩萨,小商贾那里收也收不了多少钱,亲王殿下是盯着大头哪。

譬如,城中大粮商、大布商、茶商、酒商,这些,才是亲王殿下税收的大头,而且,亲王殿下还问章颜,咱们这里,盐课收入如何?章颜,殿下,咱们南夷临海,大家吃盐,在海边晒些也就有了。

秦凤仪:……秦凤仪感觉就是当头一盆冷水浇下啊,秦凤仪道,那这么说,咱们这里没有盐课收入啦?也可以把沿线海滩都圈为殿下私产,殿下再高价卖盐。

章颜道,不过,我劝陛下莫要如此?秦凤仪还真想把海滩圈起来卖盐,他道,说说看。

章颜道,一则海边有不少渔民,便是靠海为生。

先时他们活得苦,如今咱们南夷城热闹了,他们把家里存的些海里的干货带过来卖,刚能收入些个,殿下便要圈了海,这便断了他们的生计。

他们世代为渔民,便是迁他们到内陆,授田授宅,可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打渔的,根本不会种田。

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殿下初来南夷,当行仁政行仁术,南夷百姓原本吃盐便宜的很,殿下刚一就藩,便驱散渔民,大生盐财。

如此,眼下大好局面顷刻逆转,于殿下声誉有碍。

秦凤仪道,世间行商四大利,盐茶丝酒,盐照你一说,咱们这里就别想了。

茶,也没听说南夷有什么名茶。

丝,我只听说过湖绸湖丝;现在开的几家酒行,我看就是在卖土酒。

略好些的酒,还是我过来时随行的商贾们带过来的。

难不成,就指望着收这些商税过日子。

章颜一时也没什么好主意,章颜来南夷两年,他也知道南夷穷,也知道圈起海滩卖盐能赚钱,但这些百姓平日里够苦的,章颜实在做不出圈海卖盐的事来。

只是,秦凤仪问他生钱之道,他也想不出来。

章颜道,咱们南夷的茶虽不出名,但味儿也不错。

下官还命人将一山野茶认真打理,只是,名气尚小,咱们南夷本地人吃一吃还罢了,想卖大价钱,怕是不易。

便是商税,殿下怕也要等一等了。

待南夷更加繁华后,商税方能初见规模。

也就是说,一时半会儿的,商税也有限的很。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秦凤仪道,茶行丝行酒行,皆要各征其税。

尤其酒行,要记住,外地来的酒便按酒行的税征收,若是本地酿酒,需要买扑。

秦凤仪这话,并不过分。

因着秦凤仪是商贾出身,他对于世间商事了解的极为清楚,盐茶丝酒,的确是世上四大利润最高的生意,如扬州之富,便富在盐上。

秦凤仪原想着来南夷也靠盐发一笔,却是忘了,南夷临海。

秦凤仪犹是不死心,道,难不成,南夷百姓吃盐都靠晒的,我听我爹说,晒盐可慢了,要是用海水煮盐卤,则多费柴薪,反是更贵。

章颜道,晒盐虽慢,他们只是自家吃,是足够的。

再者,现在南夷的盐便宜,他们不会自己晒盐。

可我前任巡抚,曾实行过盐课专卖,他们便自己晒盐了,便是晒盐慢,南夷没主儿的树多的是,山上砍些柴来,自己煮盐卤,也不必去花大价钱买了。

而且,弄的百姓怨声载道。

章颜这样一说,秦凤仪也便死了这心。

秦凤仪琢磨道,便是如今咱们城里人热闹了,可即便收税,也不能收重税,这个时候,得优容着些,不能涸泽而渔啊。

便是商贾多了,一时的商税怕也就是个三瓜俩枣,得想个法子,生出些银子来。

秦凤仪左手无意识的敲击着膝盖,道,我从南到北,再由北到南,就觉着,各地有各地生财的法子。

京城自不必说,这是皇城,官员权贵都在那里,自然穷不了。

自京城往南,先是晋冀二地,晋地商贾最是有名,因为经商的多,所以,晋是财主最多。

冀州是沾京城的光,也是军政重镇。

再往南就是豫州与鲁地了,这二者,皆有盐铁之利不说,沃野千里,日子很是过得。

继续往南,湖北、安徽、淮扬,一个是产粮大户,起码饿不着,徽州的徽商、徽纸、歙砚,皆极有名声,更不必说淮扬,你在扬州两任知府,我是在扬州长大的。

就是江南道以西的江西,还有个烧窑的浮梁,人家的瓷器好啊。

连闽地那要的穷地方,靠着泉州港过得顺风顺水的——说到泉州港,秦凤仪眼神蓦然一亮,问章颜,你知道泉州港不?自然知道,泉州港虽则低调,闽王一直说泉州赚不了多少钱,实际上,泉州极是富庶。

下官有个同窗在泉州任知府,书信往来时,他便说过,泉州之富庶风流,不让苏杭。

章颜见秦凤仪两只眼光散发着金子一样的光芒,心下一动,道,殿下莫不是想建港?秦凤仪自己先是一阵笑,继而正色道,我说老章,你也是状元出身,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建港岂是容易的?何况,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泉州港这样的繁华,闽王不痴不傻的,他能坐视咱们这里建港?再者,先时宗室改制,我把宗室都得罪完了的。

我要一说建港,他得跟我拼了。

章颜却觉着这主意不错,劝秦凤仪道,他管他的闽地,也管不到咱们南夷来!殿下有所不知,泉州港这样的繁华,但,每年泉州市舶司上交朝廷的税银不过百万两左右。

若咱们这里建港,倘能多给朝廷上税银,朝廷如何能反对呢?建港的银子哪里来?我与你说,我来的时候朝廷拨给我五十万银子,现下,又要修路、又要建王城,我这里还要建港,朝廷不会再有任何一分银子给我的。

秦凤仪笑眯眯道。

一说到银子的事情上,章颜先是傻眼。

秦凤仪道,这个先不提了,反正现在银子还够用。

对了,咱们南夷的地形图拿出来,我想好在哪里建新城了。

章颜连忙取出地形图,秦凤仪细细的看了这地形图几眼,笑道,听说老范知的那个番县,以前是个州来着。

章颜道,是,后因人渐稀,便降州为县。

正好老范在南夷城,告诉他,番县所有土地房产禁止买卖。

同时传谕给番县边儿上的三界县,平乡县,都是如此。

本王的新城,若无意外,就在这里。

秦凤仪素白的指尖落在三江汇合之处,南去便是海……章颜只得做睁眼瞎状的拍马屁,殿下好眼光!我看你到时建不建港,你不建港,你把新城建在这出门便到海的地方!章颜实在受不了秦凤仪这口是心非,便打趣一句,这地方好,吃海鲜可方便了。

秦凤仪脸皮八丈厚,仿佛没听出章颜的弦外之音,秦凤仪只是嘻嘻笑,有理有理,想不到老章你还是个吃货啊~章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