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又见荔枝

2025-04-03 14:23:49

秦凤仪回家后, 竟看到家里还有半碟子荔枝, 不由问媳妇, 怎么还没吃过?隔夜就要坏的。

李镜道, 父亲母亲已是吃过了,每年宫里的荔枝都是有数的, 皇子们估计也就是这么一碟子, 这次皇后大方,怎么给你这许多?秦凤仪一面换衣裳一面把自己那套好人有好报的理论欢欢喜喜的同媳妇讲了, 秦凤仪道,可见皇后娘娘知道我的好意了, 不然,她如何会给我荔枝啊。

你快吃吧,我都吃两碟子了, 这碟子就是送回家来给你和爹娘吃的。

李镜惊道,不是就赏了这一碟子么。

她问过揽月的。

秦凤仪嘿嘿笑,小声与媳妇道, 我看这一碟子不过二十几颗, 咱们一家子吃可不富余, 就叫揽月把这一碟子送回家, 我傍晚陛见时去陛下那里吃的。

你赶紧吃吧,这东西在京城稀罕,可别放坏了。

说着还给媳妇剥了一个。

李镜道, 你也吃。

不行, 我吃太多了, 可是一个都吃不下了。

秦凤仪喂到媳妇嘴边,李镜笑着吃了。

俩人吃完荔枝,晚上没什么休闲活动,沐浴后便早早睡了,李镜还是提醒了自己的傻丈夫一声,别以为皇后给碟子荔枝就是知你情了,说不得是做给陛下看和呢。

秦凤仪根本没把皇后这样的老娘们儿放眼里,道,管她呢。

一妇道人家,无甚要紧。

我又不是跟她好,我是跟陛下好。

他跟着陛下吃饭的人,管皇后做甚?秦凤仪嘟囔一回,便与媳妇早早睡了。

秦凤仪当天在陛下那里蹭了两碟子荔枝,还想着第二天继续蹭呢,结果,第二天就遇到了麻烦。

景安帝似是心情不大好,又有程尚书求见,秦凤仪想着,干脆甭想荔枝了,就欲同二皇子一道告退。

景安帝心情不佳时,还挺喜欢看见秦凤仪,觉着这小子会讨自己开心,且二皇子也在宗人府这一二年了,景安帝便与他二人道,你们现下都在宗人府,也听一听。

其实哪里有笔墨可服侍啊,秦凤仪就站在一畔服侍罢了。

程尚书来说的是宗室开销渐大的事,程尚书道,四体不勤,而享高爵厚禄,且如今宗室十万之众,每月开销便多达五十万白银,长此以往,怕是户部都难支撑。

景安帝道,祖宗家法如此,朕也无奈啊。

又问二儿子,二郎,你有什么话要说不?二皇子想了想,道,儿子也觉着,开销挺多的。

可是,要是裁撤,宗室怕要不满。

儿子愚钝,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二皇子能这般说话,已是大有长进。

景安帝颌首表示满意。

秦凤仪不必人问他就说了,是啊,给人东西,人都高兴。

这往回要,就得罪人了。

秦凤仪道,不过,宗室难不成是白拿钱,不干活么?景安帝道,祖宗家法,宗室出身,五代内皆有官爵传承,有官爵的,自然自官爵禄出。

便是普通宗室,一人每月亦有二两银子。

程尚书补充一句,便是有官爵的,又有几人能为朝廷效力,无非是情吃俸银罢了。

要依臣的意思,这些只有官爵而无实差不办事的,俸禄裁撤一半!秦凤仪想着,唉哟,我程叔叔平日里瞧着和气,这说话可真硬啊。

程卿莫急嘛。

景安帝道。

程尚书且然为此事闷气久矣,故而,御前说话也不是很好听,他道,臣怎能不急,此次太后千秋,诸藩王来京,又是成百上千的官爵位要放出去,户部银钱本就吃紧。

陛下,不是臣刻薄,实在是倘不为后人计,以后朝廷只发宗室的俸银怕都要入不敷出了。

秦凤仪跟着劝程尚书,尚书大人莫急,陛下是天下第一聪明的人,肯定能想出好法子的。

景安帝听这话都想翻白眼了,道,朕没法子,你这天下第三聪明的人给朕想个法子吧。

我关键是不知道宗室是怎么样的,而且,这干拿钱不用干活的事,我也没见过呀。

秦凤仪一摊手,表示自己的无奈。

程尚书道,这有什么没见过的,就是不干活,干拿钱。

要是会投胎,还有官儿做。

秦凤仪大为诧异,还有这等好事?我看几位皇子到了年岁都要做点事的啊。

程尚书道,可不就有这等好事么。

秦凤仪程尚书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这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说相声哪。

秦凤仪其实心里鬼主意多的很,他那俩眼珠子一眨一眨的,景安帝就看出来了。

景安帝命马公公打发了闲杂人等,对秦凤仪道,说吧说吧。

程尚书有些奇怪,这是个什么样的默契,怎么陛下就突然打发了宫人内侍,清场后就让秦凤仪说了,这是叫秦凤仪说什么啊。

秦凤仪郁闷,陛下都把我看穿了,这以后咱们俩之间就没有秘密了啊。

咱们之间还要有什么秘密吗?景安帝心说,就你那直白脸,看不出来的都是瞎子。

(于是,瞎子一:二皇子……;瞎子二:程尚书……)既是陛下叫他说,秦凤仪一向是什么话都敢说的,他道,这事儿有什么难的啊,就是有点儿得罪人。

银子还是在陛下手里的,陛下当然不好直接就减,不然,就太失人心了。

尚书大人也不要急,那些要官要爵的,无非是讨个官封,以后多份收入。

可这官封哪里有白讨的,我们翰林做官,还得秀才、举人、进士一轮一轮的考过来呢。

陛下随便寻个由头,考校一下在京的宗室子弟。

有好的,给些甜头,有些四六不通的,直接就黜了去。

还要想官儿,想要官儿让他明年重考,什么时候考上了,什么时候再给官儿。

三次不过,官爵就此甭提。

您还得拿出春闱的严格来,不能让人舞弊。

宗室到年纪可讨官封的,三年考一次。

这还愁什么,有本事的,给个官封也没白糟踏了银子。

没本事的,不给他银子,他能怎地?秦凤仪这摆明了是要欺软怕硬的。

景安帝与程尚书对视一眼,都不能相信这小白痴是真有主意。

好吧,景安帝也没觉着秦凤仪是小白痴,但也没想到,他竟真有个不错的主意啊。

景安帝道,凤仪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又不用怎么想,那当初我考功名,不就是为了证明我聪明,可以做官吗?可见,这能做官的人,起码得是个聪明人才行啊。

宗室要做官,自然是一个道理。

不过,我也没听说哪个宗室官儿做得不错的,是不是宗室都不大成啊?景安帝道,宗室中亦有贤德之人,只是,他们多在封地罢了。

秦凤仪就不大懂这里头的规矩了。

程尚书连忙道,依臣看,秦侍读的主意不错。

秦凤仪连连摆手道,可别在外头说是我的主意,我前些天才受过刺杀。

外头就说是陛下的主意就行啦。

程尚书暗想,阿凤人当真是聪明,就是年纪尚小,御前随意了些啊。

景安帝叮嘱几人道,此事暂莫要往外说,朕得思量一二。

三人自然都允了的。

景安帝依旧留了秦凤仪用膳,还很大方的与他道,荔枝管够,只是你也莫要多吃,那是个上火的玩意儿。

一会儿给你两碟子,带回家去,与你父母同享,岂不好。

秦凤仪嘿嘿直乐,陛下圣明,那实在太好不过了。

景安帝还吩咐道,老马,去御膳房说一声,做几年淮扬小菜,要凤仪爱吃的。

马公公去了。

秦凤仪与景安帝道,陛下太客气了,我要知道您为这事为难,我早帮您相法子了。

陛下待我这样好,我也得更好的回报陛下才行。

景安帝笑,有许多人,不见得没想到这法子,只是他们都不比凤仪你心思纯净,他们怕得罪人,不敢与朕说。

这有什么怕得罪人的啊。

您刚还说宗室里颇有贤德之人呢。

只要是贤德的人,想一想也得知道,官爵皆是有才者居之的道理。

再者说了,要是这么多人干吃饷不干活,也不是什么好事。

朝廷有钱,还是要用在刀刃上才好。

朝廷好了,宗室自然好,不说别个,仗着这姓氏,做什么事不便宜啊。

倘朝廷不好,就是公侯王爵,于宗室,又有什么好处呢?如凤仪你一般明白的,又有几人?便是有明白之人,谁家没几个子孙,为着儿孙之利,也就情愿糊涂了。

所以说,他们没有咱们好啊。

秦凤仪笑嘻嘻的,能帮到陛下,他也很高兴,他还说呢,其实,如果是我啊。

就是普通宗室,老弱病残这样的咱们可不能袖手,管一辈子是应当的,每月发银子,好叫他们生活。

但是年轻的宗室,出生起一有份钱粮,这无妨,这不是宗室么,原也该有些好处,不然,岂不白姓了国姓?我看京里很多大族人家,皆有自己的族学。

这宗室里的人吧,小时侯该出叫他们去上学。

若是有出息的,想科举只管科举,但有得中者,也可为陛下效力。

陛下看,我是二十岁中的进士,就以二十岁为标准,二十岁之前,给银给粮,去当地官学也不收束修,待得过二十岁,银粮便不能再给了。

堂堂七尺男儿,难道没这几斗粮食就要饿死,该叫他们自行谋生。

他们总归是宗室,起码徭役赋税就比别人轻松许多,这在民间,便是了不得了。

若是七尺男儿,手脚俱全竟没个谋生本事,活该饿死,那也是他的命。

当天傍晚,秦凤仪提着一个红漆描金的食盒回了家,跟家里显摆,陛下赏他四碟子荔枝。

这回荔枝多了,秦凤仪粉儿大方地,这东西不能过夜,给岳父送两碟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