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暗中计划

2025-04-03 14:20:51

尚永泰对其姝的行为大为光火,打算狠狠地惩罚,可又不舍得责打、罚跪娇滴滴的小女儿,最后决定用吓的。

翌日早起,他便寻乔太夫人商议,到京城后请身为首辅夫人、经常与官宦人家女眷们应酬的二嫂霍氏来教导其姝升官图,正式开始为她相看人家。

接下来的旅途在其姝数次抗议无效中结束。

尚家在京城杨柳胡同有一间祖宅。

在地方常驻执掌兵权的将领和藩王一样,无诏不得进京,家眷也都带在身边。

所以尚家这间宅子当年置来只为给定北侯进京面圣所用,地方不大,只四进,一大家子根本住不下。

好在尚永泰时常到京城的票号处理事务,也置了一间宅子。

他手头宽裕,置下的宅子地方也大,前后五进还带个小花园。

二老爷尚永安是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入阁,在京也有数年了,妻子儿孙都随他住在杨柳胡同。

他们肯定不能搬。

按理说乔太夫人和长房都该住在祖宅里,可她如今一心想要弥合与小儿子间的裂痕,儿孙们又孝顺,觉得应当让她住的宽敞舒服,便商定她到尚永泰在灵泉胡同的宅子去。

三房自然也随了去。

这些当然都是暂时的。

大家还商定由对京城较为熟悉的二房与四房分头寻找适合的大宅,来作为定北侯府新址。

一切安置妥当,在旅途中提议的事也要步入正轨。

到京城的第二天,二夫人霍氏就依婆母的安排,亲自到灵泉胡同来,教导侄女升官图 。

说是升官图,但不是图画而是一本册子,也不是只有做官才有用。

里面按品阶记载着朝廷命官和世家大族的嫡系旁支、门生故旧种种联系。

但凡有些底蕴与地位的家族,姑娘媳妇也要倒背如流,才不会在出门应酬时得罪了该交往的,冷淡了该亲热的。

其姝学东西本就快,上辈子说亲前又已学过一遍,自是一教就会,轻轻松松将其中千丝万缕缠绕不清的关系数得头头是道。

她放下书册,转头去逗霍氏带来的尚承恩。

承恩是霍氏的孙女,夏天时刚满两岁,脸蛋圆圆白里透红,大眼睛彷如宝石,小胳膊小腿全肉嘟嘟藕节似的,一直趴在临窗炕上好奇地看她们上课。

其姝从攒盒里寻了软糖来,一定要承恩亲她,才奖励一块。

承恩乖得很,甜甜喊着姑姑,直接扑到她怀里蹭来蹭去,半点不认生。

其姝不由心下微酸,上辈子家里出事后,小小的承恩也没能幸免,被送去了教坊司。

后来,听说二姐夫从江南赶来,想尽办法打通关节将小承恩赎了出来。

咦?她怎么听说呢?她不是和大家一起死了吗?正纳闷着,霍氏轻拍她肩膀道:既然你今天的内容你都会了,就帮其姿温习一下,我去你娘那里看看。

原来其姿学了许久也不入门。

霍氏自己是个伶俐人,对着脑筋不那么灵光的其姿难免没什么耐心,便想出这个办法来。

谢氏许久不在京城,正在平常起居的东次间里看家里开销的账册。

霍氏掀了帘子走进来,她少不得连忙让座,又吩咐翡翠去准备茶点果品招待客人。

她们妯娌间来往甚多,相处不错,霍氏说话就没那么多顾忌:从前听你说其姝怎样聪慧,我只当夸自家孩子总有三分夸大。

今天她当了我的学生,我才知道你也实在太谦虚。

她那点小聪明算得什么。

谢氏少不得更谦虚些。

我就是看着她那么聪明,觉得有点可惜。

霍氏直言不讳,你们这样……是决定给她说亲事,让其婕当守灶女了?谢氏知道尚永泰此次安排还是惩罚其姝的成分多,并非真的做了抉择,只是打算先帮她选选,这婚姻大事是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嘛。

其婕这孩子也是命苦,她今年十五了,可偏偏姨娘没了,给生母守孝怎么也得守足三年,这期间要是出去相看说亲,岂不是让人看着德行有亏,怎么可能说到好人家。

可过了三年,她年纪也大了,到时候……姑娘十八岁才开始相看,也不可能说到什么好人家了。

照这势头,还真就是她了。

霍氏觉得其姝又聪明又漂亮,三年时间肯定能找到如意郎君,那么大的家业,全交给庶女,你真的放心?要是庶子,或许不放心。

女孩嘛,就好很多。

谢氏对着霍氏也不瞒什么,何况,泰哥只是想着我们没有儿子,将来他百年了,家里总得有个人给女儿们撑腰。

所以从三个孩子里面选出各方面都比较强的,他也不指望一个大姑娘能把隆盛发扬光大,有掌柜的、管事们协助,能守住家业,让姐妹们别被人欺负就行。

等她们姐儿几个也没了,那些孙子孙女们的,我们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回廊下,其婕慢慢收紧拳头。

她本是来给嫡母请安的,走到窗外却听到这样一番话。

其婉婚期都定了,其姝也快要说亲事。

姐姐妹妹都嫁了,守灶女她不当也得当。

可她真的不想再走上辈子的老路。

翡翠端着招待霍氏的果品从小厨房过来,远远见到其婕便同她打招呼:三姑娘,外面风大,您怎么不进屋。

翡翠姐姐,我听到母亲那里有客人。

其婕扮作无事一般应答。

是二夫人,快进来吧。

翡翠笑着携她进屋。

其婕进了东次间,规规矩矩地向嫡母与二伯母福身行礼。

霍氏本是过来摸鱼,与其婕聊上几句,便起身告辞,留她们母女独处。

谢氏让其婕在身前的绣墩上坐了,随意问她些日常起居的事情。

我看你这些日子瘦了不少。

好孩子,我知道你挂念你姨娘,可你若不能好好的,你姨娘她在下面也不能安心,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母亲说的是。

其婕眼中汪起一泡泪,是我不懂事,还带累母亲为我操心。

只是……我时常梦见姨娘,她说她死的冤枉,戾气缠身,被鬼差锁在十八层地狱,不能转生。

母亲,虽知梦境做不得准,我还是为此寝食难安。

十月初二姨娘七七,届时我想去庙中为她祈福。

若是母亲觉得如此不方便,让我去庵堂小住礼佛也行。

其婕是没出嫁的大姑娘,没有长辈带着,当然不能出门。

可若是旁的事由谢氏或尚永泰带着也就罢了,去寺庙给郑姨娘做法事却不行。

天底下没有男主人与正室给姨娘上香祭拜的道理。

谢氏也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去庵堂小住。

别说其婕本身是尚永泰看重的女儿,就算没有这一层,一个在她跟前长大的刚失去生母的孩子,谁能放心她一个人带着仆妇住在外面。

她略做沉吟,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我看不如这样,九月三十是药师佛圣诞,你祖母向来信佛,少不得要去大相国寺转转,到时候咱们也一起去,你正好可以给姨娘点一盏长明灯。

其婕驯顺地点点头,表示赞成,多谢母亲。

其姝得知要去大相国寺礼佛,一点也不觉意外。

因为上辈子她们也在那天陪祖母去了大相国寺,并且遇到了长林县主。

长林县主看中了其姝,把她说给了她的外甥,卫国公的嫡次子李惜文。

李惜文家世好、学问好、品行也好,对她更是体贴周到。

可是,尚家出事的时候他一点忙也没帮上。

其姝这辈子不想再与他有牵扯。

并非因为怨怪他,别说李惜文那时身上还没有差事,根本没有能力相帮。

就算有,通敌抄家这么大的罪,一个不小心,他们一家也会被连累。

换了其姝自己,也未必愿意不计得失到为了一个没过门的未婚妻赔上整个家族。

然而道理讲得通,感情却难接受。

其姝还是打从心底里希望,将来的夫婿,不论出身才干如何,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不离不弃,她也会同样对他的。

不过,其姝没打算不去。

反正她记得是什么钟点在哪里遇到长林县主,只要避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