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番外1

2025-04-03 14:20:25

爵位尘埃落定,赶在朝廷下达的最后期限前,曹立昂带着妻子走马上任。

在此之前,柳娘主持分家。

安氏嫁进来不久,就要随丈夫去一个更偏远的地方,路上忍不住抱怨道:还说什么一视同仁,父母在不分家的规矩都顾不得了,为什么是你到开平卫去?永宁卫才是曹家的根基呢!二弟才多大年纪,他懂什么文武军事,怎么不让你在永宁卫帮衬?还说看重你,家产你得了不过九牛一毛,南北汇大名鼎鼎的不敢想,可开平卫的商路走得分一条给咱们吧?安氏一路喋喋不休,坐在马车里也忍不住伸出头来抱怨。

曹立昂瞪了她一眼,闭嘴,前两天还一口一个母亲仁慈,那才是为人儿媳的典范。

不许胡说,我心里有数,娘亲绝没亏待我。

唉,和你说你还不听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看是你被小恩小惠收买了,我就说哪儿有嫡母这般维护庶子的,你进来,我和你细说……曹立昂带队走在外面,安氏虽然不时伸出头来嘀嘀咕咕,可属下、仆人都以为他们夫妻话私房,识趣避开,马车上也没有丫鬟随身伺候。

看环境安全,曹立昂才翻身下马,坐到了马车里。

随行的亲兵飞快跑上来牵马,又脚踩风火轮似的跑开,隐隐还听着队伍里有人打趣大爷到底是新婚啊!听着,这话我只说一遍,日后不许再提!你喋喋不休的家产母亲绝没有亏待我,母亲名下是由很多产业,但那是她的嫁妆。

当年嫁给父亲的时候就有契书,这些东西一半要传给三弟,三弟姓王,继承母亲姓氏。

给我的家产已经是曹家的一半,比按规矩分得还多,足够厚待我了。

你也永远不要忘了我是庶子,爵位、曹家的基业理所当然该是二弟的,母亲器重我,倒让外人有了非分之想,你不要做这个不明事理的外人。

二弟年纪也不小,正是执掌家业的时候,我当年初次披甲上马和他一样的年纪。

退一步说二弟有什么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还有母亲辅佐呢!当年也是母亲扶着我上马,才守住了永宁卫。

自你嫁进来,母亲不曾让你立过规矩,亲闺女也就这样了,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难得寡言的丈夫长篇大论,安氏沉默一会儿才道:母亲待我自然是好的,可我总担心……不必担心,好男不吃分家饭,我才二十出头就坐上了指挥使的高位,日后难道不能给你挣一个夫人的称呼?且看着就是。

到底疏不间亲,安氏长叹一声,道我知道了。

知道了就好,日后不要说那种话,母亲对我有教养之恩,恩重如山,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

曹立昂反复叮嘱。

从永宁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一行人车马繁多,又有女眷,第一天的适应期没走多远就停下来了。

刚好曹家在城郊有一个小庄子,分家的时候柳娘特意把这个小庄子分给了曹立昂。

安氏指点丫鬟仆人收拾出个暂住的地方,又安排官家多关照住在外院的亲兵随侍。

大爷去哪儿了知道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吃饭?安氏问道。

奴婢不知,外院的小哥儿传话进来,大爷不回来用饭了,请奶奶先用。

安氏嘀咕两声,安享美食。

吃过饭天已经完全黑了,安氏坐在椅子上等夫君回来,一等二等等不来,推窗一看已经月上中天,也不知曹立昂干什么去了。

安氏惊醒的时候发现在即正被曹立昂抱着,原来她等得睡着了。

安氏不好意思挣脱下来,自嘲道:怎么就梦周公去了,脖子都歪了,你……你怎么了?安氏突然发现曹立昂眼眶通红,好似哭过。

怎么了?遇上难事儿了,你和我说说……安氏话还没说完就被曹立昂一把拥入怀中,安氏赶到颈窝一阵湿润,心里更没底了。

你别,别啊,男儿有泪不轻弹,要不我们不去了,回永宁卫?母亲总有办法的。

我爹是御史,朝上也能说几句话,你别急啊,我马上就给娘家写信……安氏语无伦次的安慰着,曹立昂半响才从她的颈窝中抬头,怔怔看着她,半响道:母亲慧眼,为我定下你这个贤妻。

不等安氏说什么,曹立昂取下屏风上的大氅披在安氏身上,拉了她的手,温柔道:我带你看样东西。

曹立昂屏退下人,亲自提了灯笼,牵着安氏的手,一路到了库房,暗下库房机关,一条暗道出现在眼前。

曹立昂走在前面点燃墙壁上的油灯,一路牵着安氏走到暗室之中。

这……这……安氏又结巴了。

不是她没见识,实在是眼前的情景太过震撼,太过耀眼,整个暗室金光灿灿,堆在地上的箱子全部打开,里面全是黄金!所以我说母亲从未亏待过我们。

曹立昂轻轻抚过那些金锭子,缓缓和安氏讲了当年曹爽在狱中托付给他的事情。

父亲一生未对母亲敞开心扉,可惜了母亲这样的人物。

父亲自出狱后,再也不提当年说过的事情,特别是我进入军中之后,小庄子还暗中加强了守卫。

这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不是没对母亲敞开心扉,是任何人都不曾走进他心里。

我已经点过了,这还是整整一万两黄金。

可父亲为了攀上石家的大树,四处撒钱,这里的财富至少用了一半出去。

如今还是整数,金锭子上也没有标记,我知道,是母亲补足的,且不愿让我知道。

父亲防得紧,母亲不知军中事,自然也不知我早就知道这里的东西已经用多了。

母亲,可惜了!曹立昂一声长叹,即便是亲儿子他也要说一句父亲配不上嫡母的品行。

曹立昂感动又钦佩,惭愧又激动,道:所以,我不会走父亲的老路,我们夫妻是要一辈子扶持走下去的。

我的事都不瞒你,我绝不辜负你。

安氏猛得扎进他怀里,满室金光都化在她的泪珠里,不辜负,不辜负,我们会白头偕老的,一定会!自此,夫妻二人同心,安氏再也没有说过柳娘半句不是。

曹立昂更是感动,在开平卫也常常打点礼物过来,奉养柳娘至诚至孝,全了一段母慈子孝的佳话。

柳娘感受到曹立昂夫妻的态度,又结合属下传来的消息,自信一笑:归心矣,再无后患。

武苹挺着高高的肚子陪她说话,主子总算苦尽甘来了,大爷是个孝顺的。

柳娘微微一笑,武苹嫁给曹爽武将手下之后,这些机密事就没让她参与了,武苹知道的也是表面消息。

算是吧。

柳娘不置可否他,她这一生何其艰难坎坷,如今走到这步,只能说一切尽在意料之中,无可赘言之处。

武苹看出柳娘不想说这个,笑着转移话题道:咱们二爷真是能干,小小年纪就能把永宁卫防卫打点得妥妥帖帖,每次出战都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士兵同吃同住,真是一员虎将!虎父无犬子嘛~柳娘笑道,毫不芥蒂,十分认可曹爽的军事才能。

主子还说呢,当初大家伙都以为您要在幕后辅佐呢,何曾想您如此大胆,居然就放手任二爷施为。

阿弥陀佛,二爷头一回上战场的时候,我担心得整夜都没睡,一直求菩萨保佑呢!他哪儿是第一回 上战场,以前就跟着观摩过多次了,不过是第一次指挥,依样画葫芦也该会了。

柳娘轻描淡写道。

也是您教导有方啊!武苹道:三爷今科秋闱榜上有名,四爷也有了功名,咱们武将家也出了文曲星,真是给咱们九边重镇长脸。

看朝中那些人还动不动就说咱们西北人有辱斯文,三爷、四爷真是争气!少爷们都是麒麟儿,小姐们都是贤妻良母淑女典范,各个不仅有本事,还孝顺,主子真是有福气啊!武苹体贴会意,把柳娘的儿女夸了又夸,就是两个嫁出去的也要说一声柳娘教导有方。

你呀,说了多少次别叫旧日称呼,唤我一声夫人就是,咱们的关系不再称呼上,而今要避嫌啊!柳娘语重心长和她分析了朝中形势,有板有眼的样子十分唬人。

送走武苹之后,柳娘对她的内管家道:日后少安排与武苹的独自会面。

当初能干体贴的武苹已经成了官夫人,一心为小家考虑,把她教的体贴细心都用在夫人外交上,再不是过去的武苹。

是。

内管家爽朗答道,她已经是第三任内管家了。

不过内管家也为难,小声敲边鼓道:三爷特意交待,要留人陪您说说话,您看?柳娘一叹,她一生四子三女,亲生的养育的,最了解她的还是立言。

立言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深刻知道自己在这世上的孤独,即使远在京城也如此担心。

柳娘看着窗外的柳树发呆,回想自己的一生,当初她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用的就是柳条筐。

南京的柳树和北方的柳树不一样,可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父母怨恨自己不顾家,亲生兄长指责自己摆架子,就是待自己最好的姐姐也不理解。

自行商以来,遇到的背叛和陷阱不计取数,嫁给曹爽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多少次在夜里,柳娘睡不着,恨不得立刻杀了曹爽,只在狱中断了他生育能力怎么够!可她没办法啊!孩子还那么小,曹爽一死,曹家立刻分崩离析,寄人篱下,或者一生寄托在长子曹立昂的良心上。

柳娘一路走来,为的不就是不依靠任何人吗?不能鲁莽杀/人啊!最终曹爽死在了最合适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而今,柳娘终于不用依靠任何人了!看着一直等着自己回答的内管家,柳娘长出一口气,笑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

不用人陪我聊天,没有人真的理解我,我也重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