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的, 阿安顶着一头汗水快步进了寝室, 叹道:这鬼天气, 快热化了~你这么大中午的上哪儿去了?同寝室的朋友问道。
取票!上回在网上抢的国家博物馆特展门票啊。
阿安笑着从包里取除精致的门票, 得意的扬了扬。
给我看看, ‘帝王、将军、母亲’, 这是炎国开/国皇帝特展吧。
听说这回有许多从未面世的好东西,件件堪称国宝,国家博物馆和炎国沟通了好几年才定下的项目。
阿安的朋友翻看了票面上的说明, 赞道:真厉害, 可惜我没抢到, 不然咱们可以一起去看。
赶不上这回可以等下回嘛!大不了暑假的时候去炎国一趟, 据说他们哪里还要再搞一次, 展品应该大致相同, 现在都免签了,特别方便。
你要是想去,我们也可以约啊,这回去看了若是不过瘾, 我还想再看一次呢。
你知道的, 文物特展这种东西,还是要看解说。
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完全是不一样的。
阿安笑道。
好吧, 好吧,可别炫耀呢,否则我抢票了啊!同寝室的朋友佯装不忿道:我也特别想去看看呢, 历史上说的清清楚楚炎国开/国的乃是女帝,可市面上关于她性别的争议却一直都有,特别想看看这次的解密呢!我也听说了,这次有三件宝贝是必看的,一个是《海上旭日升图》,贯通中西。
一个是当年炎国与大明正式建交签订的国书,这可是炎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连这个都借出来了,可见国博这几年的功夫没白费。
第三件宝贝据说是神秘大礼,连神通广大的记者都没探出来。
我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了!阿安对特展如数家珍,看来网上真真假假的消息没少看。
等到了参访当日,阿安早早的起来。
她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了,结果国博的门口,已经排长队了。
等到大门一开,排在最前面的人百米冲刺,飞人一般往里冲。
知道的是去看展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捡金子呢!阿安原本还注意维持形象,可见大家都在跑,生怕自己落到后面去了,也赶紧跑了起来。
一不小心没刹住车,撞上了前面的小姐姐。
小姐姐高鼻梁、白皮肤,身材高挑,顺手拉住她,笑道:小心~对不住,对不住!阿安连连道歉,小姐姐却道:快走,不然占不到好位置了。
两人一边快走,一边沟通,你好,我叫阿安,你是留学生吗?也对女皇大大感兴趣?嗯,炎国来的,娘可以叫我阿碧,来看看女皇大人到底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小姐姐玩笑道。
我觉得她还是喜欢女人的。
毕竟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同性婚姻法,当年首相林峰的人就是男同性恋者。
女皇干嘛千方百计的推出这样的法令,肯定因为自己也是啊。
还有戚皇后,女皇登基之后,可没有再娶,肯定是因为怀念戚皇后。
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女皇大大是真做到了的!真不愧是女皇!阿安毫不见外的分享自己的见解。
戚皇后是民间称呼,当时女皇可没有正式追封她为皇后。
我觉得女皇大大在性取向上还是偏向异性恋的。
若要说她怎么一生不婚,肯定是女皇大大嫁给了国家,已经不需要任何人分享她的荣光、增添她的威仪。
《平海注》上写了,女皇当时推行发令,鼓励生育,兴办孤儿院。
她亲口说了,同意同性婚姻是给少数人的平等,是马路上的盲道。
大马路上,盲道又占多大的比例呢?可见女皇大大的心意。
这位外国小姐姐可不赞同她的说法。
阿安情绪有些低落,好不容易碰见个同龄人的同好者,结果不是统一战线的。
阿安简直要伸着脖子喊,不许拆我官配!不过看小姐姐随口就能引用女皇的原话,肯定也是为女皇粉,依旧高兴道:宣传上不是说了吗?有神秘大礼震撼面世,说不定能有答案呢?外国小姐姐也赞同,笑道:我们一起走吧~两人并肩快走,等到了展厅入口,正面墙上挂着的就是久闻大名的《海上旭日升图》。
阿安颇有兴趣的左右看了看,腹诽道:博物馆真奸诈!这幅图挂在这里,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流,左右两侧的通道突然之间就轻松起来,许多人都选择先去看其他的了。
三百多年过去了,画上的颜色还是这么鲜艳。
据说当时画画的时候,颜料是用宝石磨成的,在西式颜料之外,还有中式颜料画龙点睛,怪不得说它是国宝呢!阿安轻声感叹道。
是啊,据说这幅画是国博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借来的,为了借这个,我们以前从不外界的国宝的借出去展览了。
外国小姐姐阿碧叹道:你看,旁边还有收藏谱系。
阿安走近细看,因为时间只过了三百多年,很多信息保存得十分完整。
炎国开/国女帝画这幅画的时候,还只是大明的一个小官,与当时来大明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约瑟夫神父交好。
这幅画是给约瑟夫神父的临别礼物。
随画展出的还有约瑟夫神父与还是官员的女皇大大的通信,足以证明它的身世。
尔后是继任收藏着的签名,等到第三人收藏者的时候,上面就写满了感叹,因为那时候女皇大大已经称帝建国了,连带画也身价倍增。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幅画的地位不断提高,后来才成了国宝。
阿安不是专修美术的,但身为帝都人民,看多了艺术展,对油画也有一定的欣赏水平。
别看专业鉴赏师说得头头是道、专有名词一大堆,好像油画成了一门专业又艰深的艺术。
在一定创作上可能是这样,可艺术是相通的、是感染人的,只有让人发展美、感受美,感同身受才是好是艺术。
鉴赏油画不需要说出专业的名词,只要能感受到《海上旭日升图》那喷薄欲出的蓬勃生命力,就是感受到了精髓。
阿安回头刚好听见一位讲解员在小声的和旁边的参观者讲解道:这幅画手法精妙、光影协调、用色大胆又层次分明,表现力十分强劲,是一幅难得的艺术佳作。
更重要的是它运用手法的东西方交汇,象征着东西方的交流和世界文明的碰撞。
把这样弘大深远的意义囊括在一副小小的画里,需要多美精湛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
您刚刚问《海上旭日升图》几乎成了女帝陛下的代名词,甚至还有了第一的美誉,到底是这幅画成就了女帝陛下还是女皇陛下成就了这幅画。
就我个人见解而言,绝对是女帝陛下成就了这幅画!若是没有女帝陛下,或者我们假设这幅画的作者只是大明的官员黄柳。
多年以后,我们会惊叹这幅画的技艺是多么的纯熟,感染力是多么震撼,但绝对不会赋予它如此深刻的意义。
它而今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汇的见证,是女帝陛下赋予它的。
文物、艺术品之所以如此珍贵,并不仅仅在于年限和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历史、肩负的寓意。
阿安听了不住点头,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这样的大型展览,并没有安排统一讲解员。
说实话,能第一时间抢到门票的,谁不是女皇铁杆粉,说不定讲解员所的那些,自己都门儿清。
可阿安还是赞叹国博的讲解员,讲解深入浅出,说得清专业,也能引申出小故事,还能升华主题,不愧是我国博的讲解员呢!阿安情不自禁挺了挺胸脯,也不知在自豪什么。
等看完了这幅画儿,阿安和阿碧小姐姐就分开了。
我想先去看国书,你呢?阿碧问道。
我已经在网上看过影印版本了,现在心里猫抓似的就像去看神秘大礼。
阿安轻声道,对炎国的阿碧小姐姐来说,国书自然有不一样的意义,可阿安已经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了啊!那好吧,我们在这里分手,等会见~阿碧小姐姐挥手作别,当然这话也是客气话,这么大的展厅,谁知道还能不能碰上。
阿安从左侧通道走,顺着人/流往里面走,虽然阿安很想快些到最里面去看神秘展品,可两旁的小妖精们总是吸引他的实现。
当年的海图、当年的战船图纸、当年精美的衣饰品……天啊,还有当年炎国的《群臣图》。
油画!写实的!阿安在网上多次看到过影印版本,这可是头一回见真迹。
女皇大大威仪无比,年轻的容貌和高挑的身材都不是重点,她站在这幅画里,就没人能忽视她。
事实上女皇大大并没有站在画的正中心或者黄金分割点上,这幅画原名叫《佳儿佳妇图》,是炎国首相林峰和海军司令亚历山大的儿子的婚礼留念。
画的主角是两位新婚人,可是女皇站在那里,自然而言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绘画者还记得主题,没把女皇往最佳位置画,可依旧情不自禁在她身上着墨太多。
因为这幅画几乎汇集了当时的名人名臣,多大家就把它叫成了《群臣图》。
女皇大大果然胸不大,怪不得能女扮男装呢!阿安听到旁边一个男人轻叹,嘴角又抽搐起来,心说,仁兄你抓重点的本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阿安还待细细观赏,可突然听见里面传来短促的笑声和惊叹生。
阿安的好奇心又被挑起来了,参观时候轻手轻脚,不大声喧哗,这样的基本素质帝都人民还是有的。
是什么惊喜让人们忍不住发声,一听声音传来的地方,应该就是那份神秘展品了吧?阿安几乎是小跑着进了最后一个展厅,这里就是所谓的神秘展品所在。
一进来,阿安就明白大家在笑什么了。
原来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居然是女皇大大的《告后人书》。
原件是小小的一页纸,被投影放大在墙面上。
女皇大大说她有一次微服私访,在剧院里看到了以自己为蓝本的戏剧,她一会儿是男人、一会儿是女人,一会儿能降妖除魔,令九天神龙以龙吸水相庆;一会儿又温柔如水,俘获了诸多美人的芳心。
妖魔和神仙集于一身,还有诸多不合情理的地方,好像因为沾了女皇二字,就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女皇大大赞叹大陆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气魄,说自己实在害怕受人的想象力,不敢立无字碑,所以一定要说明一下。
阿安读到这里,以为女皇陛下是不放心史书对她的评价,要先自我评价一番呢!没想到转到另一个投影上,第一句话就笑喷了。
我是女人!我不是同性恋,只是我身边的人好像有些歧视我这个没有伴侣的人!旁边有佐证啊,是当年首相林峰写给好友的信。
好友问他,他和女皇大大患难与共、生死知交,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呢?林首相回答,性别不对。
好友又问,难道多年相依相扶的感情,不足以冲破性别阻碍吗?林首相的回答十分幽默,说,他这个同性恋者曾经被备受大多数异性恋者排挤,所以他决定歧视异性恋者。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
林首相不妥协的精神,让他从大明中层官员成为炎国开/国首相,也是历代学着百说不厌的话题。
林首相还说,女皇大大虽然在国事上说一不二,但生活中经常被嫌弃。
当时有一位从法国来的宫廷主厨酷爱做甜点,每次都做双份,因为他认为甜点必须和爱人分享。
据说每次上的时候都没有女皇大大的份儿,如果她不特意说明的话。
女皇大大有好几次都说,她再也不想在宫内看到情侣了,总是刺激她的小心脏。
阿安看得会心一笑,原来三百年前,女皇大大也是狗粮受害者啊!林首相的好友还问他,为什么女皇大大一直没有立皇后或者皇夫,难道和传言一样,真的忘不了原配妻子吗?林首相回答道:戚姑娘有心疾,恐其身后无尚飨之所,故怜之。
因为当时的风俗,没有出嫁的女子,是不能葬入祖坟享受香火的。
那时特别重视香火祭祀,女皇大大完全是出于同情和怜惜才娶戚姑娘的。
阿安心想,估计还有掩盖身份的也是,毕竟当时谁也没想到黄柳会成为女皇大大!阿安看到林首相和好友通信节选的最后一段十分绝望,因为上面说了,女皇大大一直称呼戚皇后为戚姑娘。
当年为戚家请封友善伯的爵位,也只是为了补偿他们被自己连累的十年。
阿安心里苦,被拆了官配,还是官配自己动手,心痛到无法呼吸。
阿安又看向第二块投影。
投影上是女皇《告后人书》的第二段,说自己毕生遗憾便是没有找到可相依相伴的灵魂伴侣,所以后人不要给她搭配任何的恋人。
哈哈,原本正儿八经的申明,怎么加了后面一句就变了滋味儿呢?这次给这句话的注解,是当时最有名的几部戏剧稿本。
那些剧情里,女皇的恋人有在海战中为保护她而丧命的将军,有一直隐于幕后为她出谋划策,身份不为人知的谋臣,甚至还有下凡历劫的神仙,或者干脆就是神龙,连地底的魔鬼都没有放过。
在众多赞美女皇的剧作中,也有诋毁她的,女皇在位时期,对炎洲土人实行压制,对外战争频繁,甚至有人创作《魔鬼献城》的画作,讽刺她与魔鬼做交易。
当然,我们女皇大大是谁啊!根本不在意这些好不好,最后《魔鬼献城》的画作还收藏在她的私人藏品中。
阿安只要一想到这个就忍不住更加敬佩女皇大大!扯远了,总之女皇之所以留下这句话,是怕了当时人们的脑洞,什么稀奇古怪沾边不沾边的搭配都能配出来。
阿安心想,今人也不逊色于古人啊,尤其看看近年的改编!第三块投影上的字更少了黄宇不是我的儿子!更不是我的恋人!噗嗤,阿安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年初播的那部大热剧,就说炎国的第二任皇帝是女皇的儿子!女皇恋人为救她而死,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而黄宇掩人耳目,以奴仆的名义养在身边,实际上是她的儿子。
电视剧里还举出许多例子,说当时有人就感慨,还只是秀才的黄柳对奴仆太好,不仅教授各种本领,还教他读书认字,要知道读书是当时士人阶层的特权。
当时电视剧宣传就是用这些证据,说明黄宇身份不一般的。
女皇大大也亲自书说过,她的本事学得最多、最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就是黄宇!现在被当事人打脸的感觉怎么样?阿安简直迫不及待想出去刷一刷网页了。
现在电视剧改编力度越来越大,真以为人家死了就拿你没办法吗?这回可好,棺材板儿都压不住了!博物馆为这句话配合展出的是当时史官的记载。
史官记载,在女帝陛下晚年,发生过皇位之争。
有两位继承人脱颖而出,但谁也不服谁。
一位当然是最后的胜利者,炎国第二任皇帝黄宇。
另一位是女皇大大的外甥,曹国长公主的儿子,威海公江星移的外孙,江洋。
江洋在当时是更被看好的人物,他自身血缘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加上他还有母亲、外公等强有力的臂助。
据说当年太后在世的时候,最疼爱的也是他。
众所周知,女帝是个十分重情的人物,若非机缘巧合、形势所迫走上了帝王路,应该是一位多情才子才女才对。
女帝对母亲和妹妹感情十分深厚,与危威海公江星移也是君臣相得,正史上多次有女帝解衣推食的记载。
据说女皇陛下得到大明使团进贡的精美丝绸之后,都是先封赏大臣家眷,才用在自己身上。
女皇有皇帝光芒做衣裳,不必任何精美织物为她增添光彩。
这是当时炎国宫廷尚服局一任官员的原话。
江洋是女帝陛下唯一的外孙,从小长在宫廷,也深的女帝陛下喜爱。
按理说,他怎么都会是最好的继承人人选。
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江洋三十多岁,黄宇四十多岁,女皇陛下又一样喜爱任用年轻人,很多人都认为江洋是必胜的。
何曾想是黄宇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拔得头筹!由结果倒推原因,也不是没有道理。
后人也有很多分析,为什么黄宇能打扮江洋成为继承人。
大约还是在感情和本事上吧。
若论感情,黄宇不必江洋差。
江洋是女帝陛下一手教养长大的,这句话有水分。
当时女帝陛下已经登基,每日朝政繁忙,教导的师父是女皇专门安排的,女皇只是检查监督而已。
而黄宇不一样,黄宇是真由女帝陛下亲自教导长大的。
当时女帝陛下还只是一个士绅,就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黄宇。
言传身教最重要,黄宇一直跟在女帝陛下身边,陪着她经历过太多事情。
女帝陛下一路走来,等能看到黄宇的身影。
这样资历老、战功多的黄宇,如何能不脱颖而出。
黄宇值得人诟病的地方,也只有出身了,他曾经是女帝陛下的奴仆,不是谦称,而是真正签下卖身契的奴仆。
现在人人平等没有这些讲究,当时却是他最大的污点。
可黄宇的户籍是女帝陛下亲自安排的,连姓氏都跟着女皇陛下,这个污点相当于被女帝陛下亲自抹平了。
黄宇在炎国开国之前就立下无数战功,后来为保卫疆土、抵御入侵也立下无数赫赫战功,堪称炎国的战神。
反观江洋,他最大的助力和最大的缺点都是出身吧。
因为出身和女帝陛下有天然的亲密,也因为出身只能在都城从事文职,曹国长公主不允许他以身范险,他的父亲就是在战争中牺牲的。
女帝陛下挑选继承人,看的是能力和心性,怎么可能因为宠爱而置国家于不顾。
看完了史官的记载,阿安对女皇大大更是敬佩,铁杆儿程度更深,虽然她亲手拆了她的官配。
本以为严肃的《告后人书》要为自己的功绩做说明呢,没想到女皇大大这么调皮,说的全是八卦。
阿安心想,这和则天陛下相比也是毫不逊色呢!女皇大大这样,又何尝不是立了一个无字碑,我的功过任你评说,我在《告后人书》里只说这些小事,因为我知道历史会对我的功绩有公正的评价。
阿安对这次展览十分满意,相对于女皇大大取得怎样的成就,普通人更关心的还是名人八卦。
这次女皇大大的《告后人书》现世,拍死了影视书画作品。
想想那些人生无可恋的脸,自己被拆官配的郁闷都减少了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