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氏的女儿,也就是萧德光的血脉,严格来说,这才是萧德光正儿八经的嫡长女,一旦萧姝的身世被人揭穿,为了名声,她也得把萧姝给认回来。
到时候,她女儿思安乡君岂不是要受委屈?更何况,萧姝竟然傍上了忠勇王府和二皇子,且从今天萧姝的反应来看,她八成知道自己的身世。
也对,辜氏那贱女人当年就是个硬骨头,要不是她用辜家人的性命相威胁,辜氏也不会那么轻易妥协。
辜氏把萧姝教养长大,怎么可能不告诉萧姝她的身世?说不定,萧姝在京城这么钻营,就是为了拉拢贵人上位,好报复她。
趁着现在萧姝跟二皇子关系一般,得赶紧把她除去!至于忠勇王府那边,敏慧郡主倒是不太担心。
敏慧郡主和姜氏一个看法,觉得万俟景淳能有现在,全是因为他背后有忠勇王府这个大靠山。
可惜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三番四次的闹腾。
他本就不受宠,闹腾到现在,指不定忠勇王一家子如何厌弃他呢。
听说他还不是忠勇王的血脉,要是这传言是真的,那就更不足为惧了。
等到了晚上传来明妃娘娘带人大闹忠勇王府,痛打姜氏的事情后,敏慧郡主的表情就变了,怎么回事?好好的,那妒妇怎么就闹到忠勇王府去了?忠勇王也不管么?姜氏可是超品亲王妃!别看敏慧郡主嚣张跋扈,这些年管萧德光管的严,别说小妾,连个略长得周正的丫鬟都不许往萧德光面前凑,但她却十分看不上明妃霸占皇上的行为。
她的想法很简单,萧德光是因为跟她成亲,才得了泰康帝看重,步步被提携,且她给萧德光生了一子一女,让萧家留下了根,萧德光自然要事事都听她的,以她为尊,并为她守身。
但明妃算什么东西,她就是出身再好,那也是臣子之女,能进宫伺候皇上就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更何况这么多年蛋都没下一个,凭什么霸占着皇上不放?至于明妃生的小皇子,被敏慧郡主自动的忽略。
来报信的人消息打听的十分全面,明妃到忠勇王府揍姜氏的事情并没有刻意保密,有点门路的人都能打听出来,据说是因为姜氏派人偷走了当年明妃娘娘生下来的那个小皇子,这么些年又苛待小皇子,差点把小皇子害死。
明妃娘娘知道后气不过,这才带人去王府教训了姜氏一顿。
什么小皇子?那妒妇生的那个孩子不是死了吗?说是被野兽吃了,怎么会好好的又蹦出来一个孩子?就算姜氏再蠢,也不会蠢到派人去偷明妃的心头肉吧?做为长公主之女。
敏慧郡主对当年的事情也知道的非常清楚,立刻就提出了质疑。
八成是真的。
今儿明妃娘娘和皇上从忠勇王府离开后,没多会忠勇王就去了刑部,向刑部尚书交代了当年姜氏做的事情。
据忠勇王所说,当年姜氏生下长子后,看长子体弱,怕长子活不长,故此在知道自己二胎怀的是个女儿时,才想着偷龙转凤,生产当日把女儿换成儿子。
这么一来,即便长子没了,有了次子,她也有依靠。
替姜氏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是姜氏从靖国公府带过来的心腹姜大。
碰巧姜大在去城外寻找孩子的途中,遇到了抱着小皇子去裴国公府别院求救的宫女。
当时宫女已经死亡,姜大看到宫女怀里抱的孩子后,就起了心思,把孩子抱了回去。
因为怕有后续麻烦,姜大就把那个宫女布置成失足落下山坡的样子。
因为那个宫女逃跑时穿的是普通丫鬟的衣服,姜大就没多想,跟姜氏说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
姜氏那阵子就快要生了,再加上忠勇王驻守边关,忠勇王府没有能做主的人,王府闭门谢客,外面有什么事情也没人报到姜氏跟前,等孩子生下来后,姜氏又忙着坐月子,月子做完了,小皇子失踪的事情也早就定了下来,故此,姜氏一直以为姜大给她抱回去的那个孩子就是普通的农家子,压根不知道昭武将军其实是皇子!说到这,报信之人也觉得姜氏太倒霉了些。
当年明妃娘娘遇刺,小皇子遇害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普通百姓虽然不清楚,但这些勋贵世家们却都知道一二。
正常情况下,依着姜氏的身份,这样的事情她自然也该知道。
只是偏就事情那么巧,因为种种原因,姜氏就被蒙在了谷里。
等事情落下后,为了遮丑,皇室给出来的说法是前朝余孽作乱,扮成山匪的模样刺杀明妃。
明妃受惊后小产,小皇子没保住,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就是清理几个后宫高位妃嫔的娘家人,也是打的勾结前朝余孽的旗号。
听完报信人的话,敏慧郡主身子晃一下,差点摔倒。
她下午才鄙夷万俟景淳不知好歹,没想到人家就蹦出个小皇子的身份来!那可是皇子啊,还是明妃的儿子!这么些年,为了明妃,皇上再也没碰过后宫其他妃嫔,导致皇上子嗣凋零,到现在才堪堪四位皇子,明妃入宫后,除了那个夭折的孩子,后宫就再也没有皇子出生!如果说明妃是皇上的心头肉,那这个小皇子就是那块肉上的尖尖。
明妃那女人护短难缠在勋贵圈子里可不是秘密。
有了皇上和明妃两个人做靠山,万俟景淳以后在京城横着走都行!听说万俟景淳十分看重萧姝这个救命恩人,有万俟景淳给萧姝撑腰,她真的能动萧姝?要是她母亲大长公主活着还好,至少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但是她母亲前年就因病去世了。
报信的人看敏慧郡主脸色不太对,忙问,郡主您没事吧?敏慧郡主稳稳心神,不行,不管怎么样,一定得把萧姝除掉!明妃这女儿护短又高傲,两只眼睛长在天上,等闲人都看不到眼里。
要是让她知道萧姝仗着救命之人赖在忠勇王府,为的就是嫁给万俟景淳,依着明妃那女人的脾气,一定会把这个意图攀附她儿子的贱民处理掉。
一个低贱的商户,连给皇子做侍妾都不配,更遑论做皇子妃了。
换成是她,她也会把胆敢觊觎她儿子的贱人除掉。
推己及人,几乎瞬间,敏慧郡主就想出来一条借刀杀人的计谋,叫过报信人来低声吩咐一番,……趁着现在事情多,各处都乱着,浑水摸鱼,赶紧把消息散布出去,小心别让人查到!报信之人是敏慧郡主的心腹,知道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
以为是萧姝打了敏慧郡主的人,敏慧郡主想要给对方一个教训,这样的事情太多,报信之人早就习惯了,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并保证把事情办好。
萧姝不知道敏慧郡主要让人编排她和万俟景淳的事情,从外面回到忠勇王府后,才知道了明妃让人痛揍姜氏的事情,且万俟景淳的身世也在王府里流传开了。
萧姝忍不住错愕,这事情发展也太快了吧?明妃娘娘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姑娘,将军传信回来,说让您去将军府等他,这边以后就不要住了。
您这边的东西,将军会让人给您收拾过去。
长平道。
萧姝眼睛瞥到一些丫鬟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瞅,里面还有冯侧妃院子里的一个丫鬟,立刻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万俟景淳的身世基本上等于公布出来了,一下子从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可怜孩子变成高高在上的皇子,王府里面那些人不知道该怎么忐忑呢。
这种时候他们不敢找上万俟景淳,定然会从她这套消息或套近乎。
她没工夫陪这些人虚与委蛇,干脆避而不见。
什么?她进了府又跟着长平走了?冯侧妃听着下面人报过来的消息,心头微微发慌,忍不住又问一遍。
今天下午王爷已经去刑部交代了姜氏偷龙转凤,派人抱走小皇子的事情,到现在还在刑部里待着没回来。
虽说皇上的处置还没下来,但这条坐实了,就够忠勇王府喝一壶的。
姜氏是肯定保不住了,至于忠勇王府如何,端看皇上的态度,或者说是万俟景淳的态度。
要是万俟景淳念着王府的养育之恩,向皇上求求情,说不定皇上会处置的轻一些。
王府的荣辱富贵系着他们母子的荣辱富贵,冯侧妃想不上心都难。
故此,她才想着从萧姝那打听一下消息,或者是让萧姝向万俟景淳求求情,让万俟景淳替王爷在皇上面前说两句好话,谁知道对方竟然避而不见,还是万俟景淳的人亲自把人劝走的!老三这是什么意思?!是的,夫人。
萧姑娘一进府,就被长平拦了下来。
不知道长平跟萧姑娘说了些什么,萧姑娘当即跟着一起离开了。
冯侧妃两眼发直,六神无主,一下子坐在软塌上,良久,恨声骂一句,都是姜氏这个祸害蠢妇害的!要是这么些年姜氏对老三好一些,事情也不会如此!正说着,府里又乱哄哄的闹腾起来。
冯侧妃气道,又发生了什么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一个个的不消停!大管事跑进来报,夫人,宫里来人了,说让王妃把这些年三公子孝敬给她的东西都交出来。
来人说三公子送回来给王妃的那些东西,是三公子用性命挣来孝敬自己亲生母亲的,姜氏不是三公子的生母,没有资格霸占。
这种话,还真是明妃那女人能说出来的。
知道不是什么旁的事情,冯侧妃松口气,看大管事吞吞吐吐的站在那,不悦道,还愣着做什么?明妃娘娘想要回那些东西,你就去带着人把东西找出来啊!在我这戳着,我能给你把东西都变出来?大管事硬着头皮道,可,可是三公子送回来的那些东西,王妃一件都没留。
要么打赏了下人,要么送了出去,还有一部分字画给变卖了。
大管事以前跟着姜氏做事,知道姜氏对三公子有多么厌恶,三公子送回来的那些东西,她看一眼都嫌脏,怎么可能留着。
说起来,这些东西里的一大部分还是经过他的手或送或卖出去的。
冯侧妃气笑,看着这个平日里跟在姜氏身边忙前忙后的大管事,讥讽道,既然如此,那你过来跟我说,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明妃娘娘既然派人来要东西,自然有个章程吧,比如说,东西不齐全了怎么办。
要是明妃知道万俟景淳送回来的东西被姜氏这么不当回事的给处理了,还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呢。
看着吧,这事没完,有姜氏受的!只可怜王府,又得因此受姜氏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