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亮的一丛长发被窗外阳光正正照着,露在一床破絮外,从炕沿垂下来,纹丝不动。
门锁开了,有人进了屋,走到炕边,她还是静静蜷着,像没了活汽。
他看见那漆黑长发像缎子一样铺散着,暗自屏了气,走上前,撩开发丝想看一看这女子的脸,悴不及防地,棉絮一翻,眼前一花,热辣辣的脆响落在脸上。
滚开!缩在棉絮里的人披头散发坐起,露出一双亮得逼人的眼睛,恶狠狠透着惊恐愤恨。
似乎这一耳光挥出,耗尽了她的力气,蜷在炕上微微发抖,声音也嘶哑,目光却毫不示弱地盯着他,充满幼兽般的凶野。
这一耳光将他打楞了,还没反应过来,跟进来的看守已一把将这女子拖开,厉声骂道,撒什么泼,苏参谋是上面派来的,你把罪行好好交代了,不许胡来!另一个跟进来的临时看守,是个老乡,看不惯这般撒泼,便去拉扯她身上棉絮。
别,别。
他忙拦住,叫老乡去外面拿个凳子,再打一壶凉茶进来。
待看守放下东西都出去了,他拖过凳子挨着炕边坐下,你是沈雨林吧,我从师部来的,我叫苏从远。
他摸了摸脸,好在她没力气,打得不重,但被女人扇耳刮子,还是生平第一次。
她抬起眼,冷冷打量他。
他打开跨着的军绿色旧布包,拿出笔记本和笔,还有一叠记录她供词的纸,低头翻着,随口用四川话问,你是四川人?她不说话,一脸警戒地看着他。
我也是四川人,不过出来很多年,家乡话说得不大对味,你别笑话。
他笑笑,拿粗陶茶碗倒了两杯凉茶,一碗搁在炕边,一碗自己端起两三口就喝完。
真解渴。
他又倒一碗,见她目不转睛盯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赶了一上午的路从师部过来,还真渴了……这凉茶挺够味的,你不喝?他端起另一碗茶递给她,来,接着。
她从棉絮底下伸出手,接过茶毫不客气,大口大口喝下去,显然也渴得慌了。
他看着她喝水的样子有些好笑,却一眼瞥见那细瘦手腕上,缠在伤口的布条,血迹已干涸成褐色。
没出息。
听见他说话,他顿住,抬眼定定看他。
最没出息的人才自杀。
他看了她手腕一眼,板起脸说,你才多大年纪,多少有意思的事还没经历过,遇上一丁点委屈就寻短见,惭愧不惭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爹娘要知道了,会准许你割手腕吗?真是不像话!提到爹娘二字,她死死咬住嘴唇,仿佛就要落泪,但睫毛颤了又颤,倔强地扬起脸,哑声反问,你们诬陷我是汉奸,说我通敌,要判我枪决,这叫一丁点儿委屈?他皱眉说,事情还没有查实,没有谁能不问青红皂白判你的罪,团部个别同志可能存在工作态度鲁莽草率的毛病,这个我向你道歉。
这次师部责成专人调查,就是怕下面虐待了俘虏和犯人,政委再三强调,决不能再有犯人自杀。
这次有什么委屈你都可以申诉,我会向上面如实反映,如果你真是清白的,我们一定会还你公正。
她冷冷一笑,还有什么公正,罪名一条条都拟好了,说了实情也没人相信,不说便是隐瞒……横竖不过是一死,我的清白我自己知道,我的家人也迟早会知道,这就足够了。
沈雨林,我看过你的档案。
苏从远的目光凝在她散乱长发遮掩着的脸上,你说你是四川人,这我不信;你说你是个中学英文教员,我也不信——连自己身份都是说谎,让人怎么相信你为日本战俘稍带书信出去,还是清白的?见她沉默,苏从远不紧不慢地说:你被卫生队的人救下时,身无分文,一个人从日占区逃过来,当时只穿着一身大衣,没有别的行李,对不对?他提起那件大衣,她的神色微微有些变了。
你在私藏战俘信件被捕之后,就将自己的大衣送给了同监牢的女犯,因为你知道那是唯一有可能曝露你身份的东西。
苏从远盯着她的眼睛,笑着说,那件大衣虽有脏污,好在还看得出来,是正宗的法国货,不只价钱贵上了天,这年月一般人有钱还买不到,更莫说一个贫寒的中学教员。
她的目光藏在散乱的发丝后面,深深盯着他。
你的家庭非富即贵,你本人也受过良好教育。
苏从远顿了顿,沉声说,你很谨慎,也很聪明,如果不是那个同牢的女囚也自杀了,我们不会注意到你留给她的大衣,也不会发现你的身份本身就有极大疑点。
她肩膀一颤,仿佛太过震惊,骤然开口,你说谁自杀了?苏从远想,原来他们还没透露这消息给她,现在告诉她也好,试一试她的反应。
是和你同牢的女犯,白兰香。
他沉声说,你割腕自杀,送去卫生院抢救的第二天,这个白兰香救用衣带把自己吊死了。
她没有反应,仿佛不能相信,又仿佛是意料之中,一双乌幽幽的眼睛睁得又空又大。
看到她这个样子,苏从远有些后悔,又有些不忍。
她却怔怔笑起来,笑了一阵,木然道,她只是一个妓女,字也不识,跟着三浦能做什么恶?如今三浦死了,她又能回哪里去……我原本答应三浦先生,如果我能活着回去,就带她一起走,给她寻个活路,想来她是以为我死了,再也没有希望,便跟着三浦去了吧。
苏从远听她主动提起那个名叫三浦的战俘,便追问,三浦秀正,你说这个日本军医官曾经救过你?她冷冷转过脸,审讯的时候已经说过,我没必要再说一遍。
他沉默片刻,看着手中供词上的内容,眉头越皱越紧。
这上面记载着,沈雨林供认自己曾作为一名英国记者的助手,进入日占区拍摄日军屠杀暴行,却一同遭到逮捕。
入狱后,那英国人设法找到他在日本游历时结识的朋友,现在已是少佐军医官的三浦秀正,请他设法营救。
沈雨林在三浦的安排下,离开牢狱,却在明明可以脱险离去的时候,杀死了一个日本人,被迫再次逃亡,辗转来到这里……被问及那个英国人现在何处,是否可以作证时,她却说他还在狱中,没能逃掉,无法作证。
这个三浦秀正救了你,却没能救出他自己的朋友,用你的话说,是那英国人自己舍弃逃生的机会,叫三浦先带你走?苏从远看着此处供词下面粗重的红杠,显然此前的审讯人员根本不信者说辞。
她咬着唇,不出声。
你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刚从监狱逃生,却又杀了一个日本人?为什么?苏从远越发感到匪夷所思,在这个名叫沈雨林的女子身上,似乎隐藏了太多的谜团,处处都显出蹊跷,所作所为全然不像一个普通女子,甚至于这披头散发的憔悴模样,也掩盖不住她身上的傲气和高贵……是的,这裹在破棉絮里的女子,竟让他有一种高贵的错觉。
他出身川中盐运豪绅之家,也是见过世面的,从前淑媛小姐识得不少,却没见过像她这样的女子,说高贵却又凶野,说乖戾却又从容。
苏从远盯着她的脸,心底强烈的直觉在质问自己,这样的女子,会是汉奸么?她靠着身后土炕的墙,仰脸也不说话,过了好一阵,在他以为她已打定主意不开口时,却低声问了一句,白兰香葬了没有?火化的。
他迟疑了下,听说村子里正有疫病,乡亲们怕不干净,火化后的骨灰收庙里,日后她要是又亲人,也能找到。
她点了点头,语声沙哑得像是再也说不出话来,我原以为她罪不至死,总有一天能活着出去,谁知比我还先走一步……她不是个坏人,三浦也不是。
苏从远皱眉,就算三浦真的救过你,他也依然是个侵占中国领土、杀害中国人民的日本鬼子,对你一个人的小恩惠,能凌驾于亿万中国人的仇恨之上?她转过脸,目光闪闪迫人,日本人里面也有好坏之分,三浦原本只是个医生,被征召入伍做军医不是他自己的意愿。
起初她带我出狱,是朋友所托,后来我杀了那个禽兽,他本可以逮捕我去请功,也可以当场杀了我。
可他却帮着我逃走,送我上火车,让我藏在运煤的车厢里……她倾身迫视着沉默的苏从远,哑着声音,缓缓说,再后来,他随队到了这里,跟白兰香一起被活捉,成了俘虏,在牢里得了伤寒,送到卫生队来,恰好就遇上我。
她笑着,目光清寒,笑容冷冷刺着他的眼睛,你是不是也想说,哪有这种巧事,全身我胡编?苏从远微微皱着眉头,没有回应她的话,只问,之后呢?她目光一黯,惨然而笑,没什么之后,他得的是伤寒,救不了,没几天救死了……死前把遗书给了我,托我战后转交他的家人,就这么一点愿望,我该拒绝么?就因为收下这封遗书,我成了通敌的汉奸,百口莫辩,这不荒诞么?从临时关押重犯的女监出来,录下了新的供词,照说苏从远的差事就算办完了。
风尘仆仆赶了大半天路来到这里,眼前过了晌午,再不动身天黑前救回不去师部了。
苏从远却索性不回去,就在老乡家里住下,到夜里又去了那个粮仓改建的牢房,也不进去,救站在一堵土墙外边,不知听什么听得专注。
老乡也跟过去,依稀听见关押在里面的女犯哼哼唱唱,在唱着什么歌。
苏从远一声不响地听了许久,转身走开。
老乡追上去问那女子在唱什么呢,苏从远笑笑,只说没什么。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暗哑幽微的歌声,却断断续续,一直徘徊耳边。
她唱的是《满江红》。
回到屋里,苏从远在炕上坐下,就着一盏昏灯如豆,翻看原先的审讯记录。
的确是太巧合,也太匪夷所思,叫人如何能凭一面之词信她。
若说不可信,萦绕心头的那双眼神,徘徊耳边的歌声,又扰得他不能安宁——倘若这真是一桩冤案,倘若真是如她所言,好端端一个人的清白蒙尘,他也绝不能坐视不理。
月上中天,窗外寂静,苏从远披了外衣,拿起油灯出门。
到了门外,听见她还在唱,直到听见开锁的声音,骤然停了。
油灯灯芯很短,豆苗似的一点火光,照不到缩在炕角的人影。
但他感觉得到她从黑暗里投来的警戒敌意目光。
为什么一直在唱《满江红》?他拿着灯,温和地问她。
她不回答。
他又问,岳飞冤死在风波亭,你反反复复唱这个,是想借此陈冤?她却一声嗤笑。
苏从远到炕边放下油灯,正色说,你既认为自己是被冤的,我也愿意听你陈述实情,这当先第一桩,只不过是要你交代清楚身份来历,什么家庭,什么职业,你若心中无愧,这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白天劝了那么多,你还是不肯说,凭这一点,我就没法再帮你澄清冤屈,你就算唱一整宿的满江红,也无济于事。
冤?什么冤?她地笑出声,语声全不掩讥讽,我说过要杀就杀,犯不着陈冤求情,这《满江红》只不过是我幼时所学的第一首歌,是父亲一句句教会我唱的,我想起他,念起他,唱一唱这首歌又怎样?说到最后一句,竟自哽咽。
苏从远怔住,只见她伸手拨开脸上散乱的发丝,倔傲地扬起脸,下巴尖削,轮廓分明,清瘦苍白的一张脸,修眉浓睫,眼睛又深又亮,你要问我是什么出身来历,我就告诉你,我的父亲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英名容不得半点玷污,我宁可一死,也不会叫你们把诬陷我的罪名栽赃到他的姓氏上,他的名讳,你也不配听!屋子里一时死寂无声。
只有油灯的一小簇光微弱跳动,映得大片浓重阴影不住伸缩,像伏在角落里的一只异兽,随时会将那伶仃身影吞没。
苏从远清楚看见灯光照耀之下,她脸颊闪闪的水光,以及肩膀剧烈的颤抖。
他再也没话可说。
也知道从她口中是不会再问出什么来了。
已入秋的天气,深夜的屋里潮气极重,阴嗖嗖的凉意令人手脚发僵。
看着她只有一件单衣蔽体,破絮御寒,苏从远叹了口气,褪下披在肩头的外衣,放在炕沿上,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