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县隶属于梁州,处苍梧西南边陲, 左邻黔安下邻柳地, 乃三郡交接、蛮人杂居。
从本朝起, 那处县令就时有时无,常做官员流放之地。
朝廷的实缺官,从来僧多粥少, 似窦元福这等捐官, 一世都休想从举人进士嘴里抢肉。
可这石竹县, 便是人饿死别处, 都不愿去的。
张明蕙眼泪唰的就下来了, 带着惊惧的神情道:我听闻那处的蛮人苗子常年生吃活人,与汉人最不对付, 你怎么去得?窦元福咬牙切齿的道:文书已下, 不去便是抗旨。
被罢官事小, 就怕那厮抓着把柄,闹出其它事来。
你是不知, 近来雁州盐矿总有生人探头探脑, 只怕就是洪让的人。
他现手可通天,诚心整我们家, 又能如何?张明蕙恨声道:我们这等人家, 岂能入世家子弟的眼,必是前次管平波非要留下陆观颐之故!窦元福心中不安,总觉得事情没那么轻巧,倒没怪在管平波身上。
一个官奴, 没了也就没了。
休说有个表弟做了驸马,便是亲弟,失了贞的女人,本家不认的多去了。
不过是留根线头,有备无患。
张明蕙见丈夫不说话,哽咽着问:此事阿爷知道了么?窦元福吐出一口浊气道:暂未知晓,是我在衙门那处的一个熟人看到了,悄悄告诉的。
眼看要过年,衙门都封了印,最快得过了初五再提。
他的意思是,趁着过年,或是打点,或是陪情。
能逃过此劫,丢再多的银钱都是划算的。
张明蕙绞着帕子道:你是长子,比别个都扎眼,故偏叫你去,好借刀杀人治死了你。
我们快去告诉阿爷,叫他想想法子。
再有,万别露一丝风声,省的二房知道了,反做手脚,他们便可坐享渔利了!窦元福听得此话,突然心中一动,露出三分笑意来。
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抚道:也不是全无法子。
张明蕙眼睛一亮:你快说说。
窦元福高深莫测的笑了笑:且试之。
此事你休管,我自有主张。
沈家小姐进门要紧。
张明蕙心中惴惴,满是担忧的道:有事千万告诉我。
窦元福点了点头,转身出门。
十二月十九,是窦家长孙窦正豪与沈家小姐结亲的大日子。
一大早窦家上下都喜气洋洋,沈家更是天不亮就张灯结彩。
打五更天起,一船一船的嫁妆就从城中出发,运往君山岛上。
鞭炮沿途而放,引的无数百姓出来瞧。
窦家族人并出嫁的女儿纷纷赶往窦向东家,能干的族人媳妇团团聚在后院,洗菜的洗菜,煮茶的煮茶。
这般动静,与管平波那时简直天差地别。
不独鞭炮不绝于耳,特特请来的鼓乐分了好几班,从五更天起,至中午,竟是不曾停过。
沈家的嫁妆晒在院子里,因下着雪,院中搭着喜棚,光线便不如以往,却依然能看见开着的箱笼中金碧辉煌。
沈家珠宝起家,陪嫁女儿的首饰匣子一色的红木,摊了一排在院中,什么杂宝项圈翡翠镯子,看的人眼花缭乱。
沈家伙计拿着大红洒金单子一项一项的念着,把窦家族人羡慕的直吸凉气。
连陆观颐都叹道:陆家算是大族,当日我姑母出嫁时,也比不过如此景况。
练竹悄悄笑道:不怕妹妹笑话,我等商户,就只剩钱多一项了。
天下至富不过商贾,窦家又做了官,沈家哪会小气。
窦家一溜媳妇,沈秋荣的家世嫁妆算头一份,还未进门就压过所有长辈一头,沈家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至于窦家,谁嫌媳妇嫁妆多?端的是皆大欢喜。
沈秋荣嫁妆丰厚,先来瞧的人啧啧称奇,少不得各自找人传闲话。
引得窦家亲眷一层层的来瞧热闹。
又有诸如肖、张、练、贺、胡、候等亲家来贺喜,少不得赞一回嫁妆丰厚,窦沈两家都觉面上有光。
至下午,众人过足眼瘾,肖金桃方命人把嫁妆收好,在沈家人的见证下,抬进了东边荷花池前的一处小院,恰与二房做了邻居。
窦家能干的媳妇们起出库中的大圆桌,因来客颇多,见着空地就摆。
饶是窦家宽阔,亦摆的满满当当。
威风堂前更是堆满了各处来的贺礼。
上回程知州与洪让已打过机锋,此次便只派人送礼,并未亲来。
倒是官阶低些的与衙门中的小吏来了个齐整,皆往正院花厅的戏台子下,按着官阶品级一一坐下。
同是富商的客人则把演武场占了,族亲只好东一桌西一桌的凑活。
幸而吃的是火锅,茶又添的勤,倒也不觉着多冷。
黄昏时刻,突然鞭炮大作,唢呐齐鸣。
几个青衣小厮扶着帽子跑来道:来了,来了!众人探头望去,只见四个身穿喜袍的轿夫,一颠一颠的抬着个花轿,旁边是胸前挂着彩绸的窦正豪骑着马,一并往正门来。
管家杨兴旺领着人拿着线香,点燃一串串的鞭炮,迎接新人。
鞭炮响的震耳欲聋,陆观颐秉性怯弱,只觉震的双耳发胀,胸口似堵着一团棉花。
再有鞭炮炸响后的硝烟弥漫,呛的她泣涕横流。
紫鹃忙忙的替她擦泪灌水,幸而烟气甚大,众人里不乏狼狈的,又看不清彼此,皆糊弄了过去。
好容易等窦正豪把新人扶下轿子,鞭炮才渐渐停歇。
新娘跨过火盆门槛,夫妻两个拜了天地,新人送往新房,窦家近支女眷纷纷赶往新房瞧新娘子。
新房内早有治通与则雅兄妹在床上闹做一团。
沈家的送亲娘子见兄妹两个生的白净漂亮,心中十分喜欢。
众妇人皆调笑窦正豪加把劲,明年也生一对金童玉女,那才好看。
乡绅人家结婚,图的是个热闹。
热闹太过,则庄严不足。
掀起盖头,新嫁娘羞涩的与夫君对望的戏码是没有的。
窦正豪才拿起秤杆,屋内已一阵欢呼怪叫。
待沈秋荣露了真容,又一叠声的说新娘生的好,盯着夫妻两个喝了交杯酒,就把窦正豪撵出新房,女眷们团团坐在新房喝茶吃瓜子,不时与新娘谈笑。
窦家四个孩子并近支的孩童在新房内窜来窜去,叫声不绝于耳 ,吵的人脑仁儿都要炸裂了。
最令陆观颐惊愕的是,新妇的新房时不时有半大的男丁闯进来,看一眼新娘的模样,又跑出去。
整个新房闹的好似杀猪场。
陆观颐忍不住低声问管平波:巴州风俗果真不忌男女大防?管平波笑道:只怕唯有你们家才讲究,天下百姓都没几家不让小叔子小侄子瞧嫂子婶娘的。
窦家已算文雅了,到我们乡下,说着摇头,新婚三日无大小,我不好说的污你耳朵。
陆观颐难以置信:我听人说过,只当是假话,果真那般……不顾礼义廉耻?管平波低声道:你知一村光棍有多少么?一辈子就只能靠别人结婚蹭一点便宜,他们还不疯了去。
谁同你说礼?越是穷地方,越是赤裸。
我原先在刘家坳时,一年也不知听多少因通奸闹出的故事。
吃饭穿衣睡女人,本就是生来带着的欲望。
大家公子不缺女人,自不会不要脸皮。
就好似你从小山珍海味培着,吃饭就比我文雅数倍。
我饿极了,当真是逮什么吃什么,甚餐桌礼仪,统统剁了喂狗,扔了筷子上手抓的时候都有呢。
陆观颐点头道:礼不下庶人,倒是句实在话。
管平波笑了:管仲他老人家那句仓廪足而知礼节,再不错的。
新房里的人叽叽喳喳,无人注意到管平波姑嫂说的悄悄话,再则她们二人用了官话,旁人更听不懂了。
练竹方才还在新房里打了个花胡哨,此刻也走去了外头待客。
陆观颐不知道的是,窗下已躲了十来个少年,预备听墙角,好明日耻笑窦正豪的。
地方上听墙角,可不是京中豪门那般,听得差不多便一哄而散,多是听一整夜,还有舔开窗户纸往里瞧的。
似窦家这般有钱的还好,无非是隔音差叫他们听个动静罢了。
家里穷些的,没有两层幔帐,再赶上月光好的时候,真真是被看个正着。
一径闹到亥时初,正院里官老爷们并富商方酒足饭饱的往客院去歇息,自然少不得美貌婢女服侍。
家族亲眷就四处安顿,有些在窦向东家与人挤一挤,有些则往亲近的人家过夜。
按例明日早起还能吃一顿大户,大伙儿都是恨不得多留两日的。
二房也来了亲戚,练家、胡家整家子的女眷都在此。
练竹只好打发管平波与陆观颐睡一张床,令紫鹃睡在她们姑嫂那拔步床的床平上,雪雁则在对面的榻上。
如此西厢腾出了一间房,安顿了几个女人,胡三娘的东厢、管平波的房间亦叫人占了去。
只把陆观颐看的个目瞪口呆。
窦家下人本就不多,亲眷一来,更是忙的飞起。
管平波不与厨房争热水,自架了个盆坐在大火上烧,又把隔壁借住的亲眷看了个眼热——实在太浪费炭了。
陆观颐从五更天被闹起来,到此时困的两眼冒泪花。
偏生亲眷多了话就多,吵吵闹闹的没个安生。
陆观颐幼时养尊处优,睡眠最好,打雷都不醒的。
自打籍没后,日日心惊胆战,到如今,凡有一点动静就醒。
吵成这样,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怎生都睡不着。
只得坐起来发呆。
偏亲戚们闹起来一点节制都没有,竟还自掀帘子进屋来借茶杯。
昏暗的灯光下,偏那人眼尖的了不得,见了陆观颐就赞道:哟,好漂亮的娘子,也是二老爷家的屋里人吧?陆观颐:……紫鹃正要辩驳,胡三娘一脚踏进来,拉着那女人的手道:要多少杯子没有,偏到别人家来借。
又对管平波道,管妹妹对不住,我家里人多,着实照应不来。
管平波还能说什么?那女人却是个自来熟,大着嗓门道:哎哟,你跟我们姑娘一样啊?怎不见你娘家人?都是亲戚,请出来大家伙彼此认认。
亲戚嘛,越走越亲香,不走便是陌路了。
胡三娘想起管平波的战斗力,唬的脸色发白,生拉活拽的把自家亲戚拖走。
到了外头,大嗓门的亲戚嚷道:到底是大户人家,他们有个娘子,生的比画上的观音还好看!看胡三娘的水准,就知她家亲戚是什么模样的了。
此言一出,不独胡家,连同练家的都好奇起来,呼啦啦的往陆观颐屋里冲。
练奶奶也是个不省事的,闻得紫鹃说是肖金桃的干女儿,再看陆观颐的模样,当下急的差点抹脖子上吊,一叠声的问陆观颐怎么不说亲。
一语引起了广大妇女同志的共鸣,陆观颐屋里登时变成了逼婚现场。
陆观颐被一群大妈弄的泪目望天,绝望抓住管平波的手,用官话道:陛下,您快登基吧,妾着实受不住了。
管平波噗一口茶喷在地上,不厚道的捶桌爆笑。
陆观颐一定是头一个被亲戚看的想造反的人!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