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公死了我登基 > 第110章 人质

第110章 人质

2025-04-03 13:49:03

朝阳升起, 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暮春的树木青草在阳光下绿意盎然。

原该热火朝天的春季农忙被马蹄踩在泥土上的隆隆巨响取代。

那连绵不绝的声响,压的人胸腔发胀, 喘不过气来。

登高望远, 万里无云的剔透天空下,是人马扬起的漫天尘土。

及至应天城外六十里, 姜戎方才停下脚步, 就地扎营。

区区六十里, 战马全力奔袭, 仅需两刻钟。

而他们安营之所, 离江北大营更是只有四十多里。

双方都是十几万的人马,这等距离,几乎可称得上比邻而居。

双方的探马在草地上驰骋,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信息。

就在此时,姜戎的几十个轻骑朝着江北大营呼啸而来。

江北大营屹立在应天城外被江水冲出来的沙洲上,足足二百八十亩的土地四面环水,其间工厂良田密布。

横跨在长江上的浮桥有重军把手,乃不逊于应天城墙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为首的姜戎骑兵正是碎奚, 见此地形, 心里闪过不安, 面上却不露声色, 运气大喊:不忠不孝的狗贼孔彰,你的家眷尽在我手,限你三日内投降!否则休怪爷爷不客气!浮桥上端起武器戒备的虎贲军战兵怔了怔, 忽闻尖锐的哭喊声破空而来。

姜戎兵竟在马后的口袋里拽出个小娃娃,隔得远,看不清男女。

小娃娃约莫五六岁的年纪,手脚并用的拼命挣扎。

三叔救我!三叔救我啊!小娃娃撕心裂肺的哭喊,刺痛人的耳膜。

浮桥上的某个战兵飞快的跳下阁楼,往营中狂奔报信。

没等他踏上岸,小娃娃的哭喊声戛然而止。

战兵本能的回头,就见方才哭喊的娃娃被长矛向天捅了个对穿。

鲜血顺着长矛淅沥沥的往下,剧痛下,娃娃发不出声音,唯有手脚还在不停的抽搐。

虎贲军心中腾的蹿出火气,碎奚随手把长矛扔在地上,朗声道:几十口子人,孔彰不着急,我们慢慢杀!阁楼上的小队长王飞被挑衅的额上青筋直跳,断喝一声:放!已经上好弦的踏张弩咻咻飞出,碎奚却是久经沙场,反应极为灵敏,舍下小娃娃的尸体,溜之大吉。

不等人跑远,王飞喝令队员道:范彬去看孩子,周朗去叫军医。

二人跳下阁楼,朝两个方向狂奔。

岸边鲜血晕染了土地,身上插着长矛的孩子痛苦的蜷缩成团。

他的脸色发青,已然是出气多进气少的模样。

孩子的脸颊布满了泪,颤声呢喃:三叔救命……初为人父的范彬心痛的险些提不上气。

腹部的贯穿伤,便是军医来了,也是回天乏术。

孩子的余光看见了范彬,求生欲指使他伸出了手,却因失血过多没了力气,半途中,稚嫩的小手颓然落下。

血腥味越发浓郁,范彬闭了闭眼,而后抽出佩刀,果断结束了孩子幼小而痛苦的生命。

鲜血停止了流动,范彬抱起孩子,才发现他的脸颊尤其的细嫩精致,袖口的一圈茉莉与小猫的花纹,竟是个小女孩。

消息层层传递,比范彬更快的抵达管平波跟前。

管平波脸色发沉,低声道:先把孩子带进来。

何忠厚担忧的道:陛下……太监跟老妈子差不多,管平波不用听后半截便知他要劝什么,摆摆手,示意他闭嘴。

作为贴身伺候的大太监,管平波的发家史铭记于心,知道她当年怀着甘临时,亲自上阵杀敌都无事,一个女童尸首,断不至于受甚惊吓,不过是走个过场,表表忠心罢了。

不多时,范彬与孔彰前后脚的抵达主帐,孔彰就着范彬的手,在女孩子血肉模糊的脖子上扯出根丝线。

丝线下面坠着个云纹白玉的小长命锁,背面有个极小的篆书写就的沫字。

孔彰与衍圣公家血缘已经十分遥远,辈分自成一系。

三点水正是他下一辈的小名偏旁。

离家太久,五六岁的小辈不曾见过,然看其模样,有几分肖似大堂嫂,便知是长兄的老来女。

伸手接过孩子,抱在怀里,低声对范彬道了声谢,沉默的坐在了角落里。

暮春的天气不算冷,小侄女孔沫的身体尚有余温。

管平波打发走了范彬,走近孔彰时,见到了他眼底泛起的红色。

无论多少家仇国恨,稚子从来无辜。

管平波轻声问:你家有多少人?孔彰哑声道:我不知道。

孔彰憎恨把自己当做投名状的亲族,却至多不愿来往。

冤有头债有主,祖父已丧,再多怨念,烟消云散。

他把孔家当路人,终究因血缘,连累了他们。

此时方知,来往与否,在外人眼里,没有区别。

管平波转头吩咐何忠厚:去请张金培。

孔沫慢慢变得冰凉,孔彰也冷静下来,唤来随从,命他们送孔沫去后勤讨个小棺材,好让小侄女入土为安。

管平波比较省俭,主帐并不大。

她盘腿坐在地上,过了好半晌才问:没事吧?孔彰道:亲生的都死了四个,不差个侄女了。

孔彰的话很平淡,语气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生平最恨拿孩子做法的畜牲。

有什么事冲他来,真刀真枪的干,愿赌服输,死伤不论。

可布日古德一次又一次朝孩子下手,简直禽兽不如!他与布日古德原不如绍布亲厚,此时当真想对他千刀万剐!帐外的报告声打断了孔彰无声的诅咒,张金培掀帘入账,胡乱朝管平波拱拱手,盘腿坐在了她对面,问道:何事?管平波眼神扫了扫孔彰,道:都知道了吧?军中消息最快当属夜不收,张金培自是知道方才营外的事故,问询乃因手头事太多,不确定管平波问哪件。

待见管平波的眼色,便知是什么了。

遂点点头道:要我做什么?管平波道:姜戎十几万兵马,我们可有混进去的人?张金培摇头:他们是姜戎,膘肥体壮的都有数,军奴我们的人可装不像。

不过他们安营扎寨,少不得要问周遭的百姓收稻草铺床,选几个瘦子装作百姓混进去便是。

管平波道:行,此事交给你办。

明早之前,我要知道他们抓了多少人质。

有可能的话,探查出营救路线。

张金培怔了怔,十几万人中营救老弱病残,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个不好,他手下的精锐尽数折了进去,且人未必能救回来。

尤其是孔家,两地消息远做不到密不透风,明知孔彰已成梁朝郡王,依旧固守家乡,不曾来投。

两下里关系如何另算,至少这判断力落在乱世里就是嫌命长。

如此浅显的道理,孔彰亦心如明镜,摇头插话道:时也命也,莫强求。

布日古德既想拿孔家威胁他,必有万全之策,去救人相当于送死。

于是看向管平波道,我不便指挥,以免扰乱军心,唯请陛下亲自坐镇。

战争容不得半点分神与犹疑,即便孔彰心如铁石,底下的将兵军心不稳,如何打仗?布日古德用此毒计,为的正是搂草打兔子。

汉人讲究孝悌友爱,一个全然不顾亲族死活的主将,又能对将兵如何呢?亲族皆困于敌军,主将是否真的能做到不管不顾呢?与其让不安的情绪蔓延,不如交出指挥权。

临阵换将乃大忌,然换成管平波,谁敢不服?管平波没有答应,反而面容严肃的道:我虎贲军治下几十万兵,谁没有家眷亲族?我既能在有人违纪时连坐其三族,就必要护的他三族周全。

便是今日被威胁的不是你孔彰,而是区区个小兵,我也不会撒手不管。

尽人事听天命,我去救了,救不了,问心无愧;可我若只算计个人得失,至百姓生死不顾,那是枉做帝王!一席话掷地有声,震的账内的人久久不能言语。

张金培蓦地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孩子,帝王为万民之父,孩子被人绑了,谁家父母能坐视不理?哪怕禽兽如姚青山,他绑了他儿子,不也乖乖拿钱来赎么?立刻站起身道:趁着天早,我这就派人办事。

管平波嘱咐道:千万小心。

张金培应道:知道。

说毕,风风火火的撩起帘子,大踏步走了。

孔彰听见张金培的脚步消失,才道:我想单独与你说说话。

管平波挥退左右,压低声音道:说吧。

毡子帐篷不隔音,你不想人听见,声音放小点即可。

孔彰定定看着管平波,欲言又止,过了不知多久,才道:你方才的话是真心的么?管平波轻笑:哪次大战当前,我没有先安顿百姓?哪次战兵亡故,我没有照应家属?孔彰平静的道:训一个夜不收,至少三年。

精锐更是从小精心培养。

而孔家满门腐儒,捆起来都不如一个夜不收值钱,你当真舍得拿那般精贵的夜不收去送死?你当真不怕夜不收心生怨言?看舆论往哪方带了。

操作不好,自是要被人说我宠你太过,不顾手下死活。

操作的好,立刻变成心系天下苍生。

管平波漫不经心的道,唐志敏这点本事都没有,我撤了他。

为什么?孔彰问的不是唐志敏,而是为什么要去救他的家人。

管平波恍然间想起前世,为什么要弃文从武?为什么能悍不畏死?回忆如同温热的蜂蜜水,缓缓划过心田,滋润着来到古代后千仓百孔又冷硬如铁的灵魂。

我与你成为袍泽,至今刚好十年。

十年前的你问过我,当兵是为了什么?管平波缓缓的道,为保家人同胞的岁月静好,我愿历经磨难、负重前行。

我不曾忘过初心,孔将军,你忘了么?十年军阀,登基为帝,心黑手狠的管平波早不是前世那个单纯的军人。

可是这一点点执拗的、幼稚的坚持,才无愧于巨人的肩膀。

后世的教育,教会她的从来不止行军打仗、谋略治国。

红宝书里,最重要的是浪漫与理想,是我的前路,义无反顾!身在乱世,她已经妥协的太多,如若连现代人最宝贵的灵魂都丢掉,那她与寻常的政客,还有什么区别?何况,钢铁之师,要的正是心怀天下。

先贤的选择不会有错,相信先贤,亦相信自己。

十年风雨,孔彰亦不是当年耿直单纯的年轻人,但……他突然扣住管平波的后颈,将人带到了怀里,在她额上落下一吻:无论哪种理由,我都谢谢你。

十年间,管平波有太多算计与欺骗,然十年间,管平波是他尚在人世的亲人里,唯一能如此顾及他的感受,纵容他的矫情之人。

手指深入管平波柔软的发间,如果这便是帝王的气魄,他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