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公死了我登基 > 第81章 入侵

第81章 入侵

2025-04-03 13:49:02

边将邵永元自打长子邵晖云枉死,朝廷又薄待了他之后, 便一直郁郁寡欢。

老健春寒秋后热, 他一个六十多岁的人, 在接连打击下, 身体迅速的衰弱。

连着城内的将兵们的精神气也没了。

物伤其类, 唇亡齿寒。

谁又不是有儿孙的人?一代名将邵永元都护不住最倚重的长子,其它人又如何?低落的情绪互相影响,邵永元愈发的颓然。

他和窦向东赵猛之流不同, 叛贼们固然各有烦心事,然则整体实力是向上的, 心里充满了希望与期盼, 自然能调节心态,于挫折后缓慢恢复。

邵永元则相反, 不管是家族还是朝廷, 都是看不到明天的绝望。

暮气沉沉的陈朝守军,在面对姜戎左贤王布日古德率领的两万骑兵的猛烈攻击时, 防守的异常吃力。

布日古德带领的是姜戎最精锐的中军, 那油光水亮的西域马,生生比中原养的马匹高出了大半个头。

骑兵对决时, 优势尽显。

自古中原与异族的战争, 除去那数得着的如同烟火般短暂的时光,绝大多数靠的是强大的后勤拖死对方。

文风日益浓郁的中原, 正面迎敌获胜的希望,趋近于渺茫。

然身后是无数的父老同族, 身为边将,再是艰难困苦,都得强打起精神应对。

长城就是用来抵御外族的,只要能守住,便是功绩。

姜戎人却希望诱得守军出城应战,方好歼灭守军的有生力量。

遂在城外激愤的叫骂,把端悫干的事抖落的干干净净。

陈朝这边打不过,骂架还是不怕的。

两边交道打的多了,伊德尔吞并其它部族干的好事也不少。

只诸如屠杀抢别人的女眷之类的事,于草原民族而言,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两边不停的对骂,守军特特学了几句姜戎的粗口,齐声吆喝,以壮声势。

姜戎那边却一反常态,竟学起中原那一套,讲礼义廉耻、仁义道德,控诉端悫心狠手辣,残害稚童。

偏偏就是这话,似一把尖刀直插邵永元心底。

孔博与孔娴死于京中,死于孔彰征战的时候。

前方在浴血奋战,皇家却对他们的孩子痛下杀手。

端悫因妒忌而杀人,晋王因夺储而陷害。

邵永元太理解孔彰为何投降。

若非他面对的是异族,大概也无心力去抵抗。

主将阵前颓废,结果可想而知。

混乱的火器抵御不住姜戎精锐的铁骑。

城门终是破开,姜戎骑兵如洪水一般直冲关内。

邵永元战死阵前,他守卫的边塞要地,至京城一马平川。

陈朝的驿站系统在要命的时刻发挥到了极致,战败的消息以最快的八百里加急飞驰入京,而紧紧咬在他们身后的,是如入无人之境的布日古德。

骑兵的马蹄轰鸣,沿路的官员百姓四散逃逸。

接到消息的京城,急急关闭城门。

京城驻守的五军与三大营疯狂的调动。

京畿直隶河东中原等地剿匪的将领,纷纷预备回京勤王。

各路土匪则蠢蠢欲动,想要趁火打劫。

百姓无法承受蝗虫一般过境的官军与土匪的劫掠,成为了一波波的流民。

北方打仗,流民只能向南逃窜。

期间数股势力崛起,抵死争夺着珍惜的物资。

整个北方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中。

布日古德率领中军抵达了目的地。

远远望着京城巍峨的城墙,露出一丝难以形容的笑。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陈朝的京城,传说中的富丽堂皇只有咫尺之遥。

只要打下了京城,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与温顺的中原汉女,唾手可得。

守城的将兵看着乌压压一片的姜戎骑兵,紧张的腿都在抖。

眼睁睁的看着姜戎人在城外安营扎寨,根本无人敢出城应战。

被人打到了家门口,圣上彻夜难眠。

他紧张的一遍遍的问询太监:勤王的将领怎地还不回朝?太监无法回答。

圣上也不指望从太监嘴里得到答案,他只是嘴里忍不住的念叨。

煎熬的一夜过去,次日一早,姜戎骑兵杀声震天的从四面八方朝城墙冲来!城墙上的守军在密布的箭羽下,一层层的倒下。

阳光照进了宫廷内,太监惊恐的发现,圣上昨日还花白的头发,竟是一夜之间变成雪白。

即将国破家亡的焦虑是何等磨人?皇后都已带着太子妃在房梁上挂好了白绫,宫墙被冲破之日,便是她们自绝之时。

皇宫内的气氛压抑的可怕,太子竭力的巡视着战场,不停的鼓励将兵。

不停的告诉众人以及自己,援军即将赶到,姜戎无后勤补给,定打不了持久战。

太子猜测的没错,姜戎尚未具备吞下中原的实力。

布日古德的进攻更像一场试探与预演。

他们早晚有一日,会把肥肉吃进肚子里,但就如陈朝太子所说,他们孤军深入,不可能直接摧毁伫立了两百多年的陈朝。

但姜戎落后野蛮,其将兵多嗜杀戮。

打起仗来,兴奋的怪叫不止!佛郎机的炮弹在战场上频频炸开,却封锁不住姜戎骑兵的步伐。

历史上数次战争表明,武器与科技的代差并不是全部。

先进文明无数次被落后文明侵袭蹂躏,昭示着战场上,可以扭转乾坤的士气,并不是奇迹。

会说汉话的姜戎人,在城下大喊:为迦南居次报仇!为孔指挥使报仇!晋王脸色煞白,一切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不堪。

他嘴唇颤抖的看着太子,说不出话来。

一日的激战,守军死伤无数。

但高耸的城墙保卫着京城,暂时挡住了姜戎骑兵的猛烈冲击。

难以入眠的熬过一夜,又是太阳升起时,姜戎再次进攻,险些杀到了城门外。

整个京城的权贵在巨大的压力下,几近崩溃。

求和之声从最初的微弱到响亮,至黄昏时,已成了朝堂上的主宰。

第三日,第一支勤王的队伍出现在城外。

然而圣上还没高兴半日,全军覆没的消息就砸的朝堂上一片死寂。

这帮连流寇都打不利索的朝廷军,如何是姜戎精锐的对手?布日古德站在高处,如鹰的眸子观察着几处战场。

他的嘴角勾起,十分愉悦的想,如若孔彰能降服住苍梧那股土匪,两面夹击的话,入主中原指日可待!勤王军队的尸体,被姜戎堆成了高山。

战场上,所谓尸山血海,是残酷,更是嘲笑。

昔年唐朝东征高句丽,战亡将兵的尸骸至多年后才因谈判而收回安葬。

这是游牧最喜羞辱中原的方式。

各路勤王军的士气越发孱弱,朝中好些大臣在金銮殿前把头磕出鲜血,大声疾呼:圣上!扛不住了!求和吧!圣上几日之内苍老了十岁的脸庞微微抬起,沙哑着声音问:求和……求和……他们肯干么?主战派抵死挣扎:姜戎没带辎重,至多再撑三日,他们定然退兵。

我泱泱华夏,怎能轻易谈和?今朝威严尽失,明日匪患纷至沓来,我们难道回回谈和么?朝廷又有多少钱财米粮去谈?北宋往事历历在目,诸位饱读诗书之士,怎能装作忘个干净!?主和派道:谈和不过损失些浮财,倘或叫他们破了城门,京城上百万的百姓必定生灵涂炭,你又于心何忍?主战派怒道:分明是你怕死!主和派回道:沽名钓誉,至百姓生死不顾,史书上也不会记你一笔好!圣人曰仁者爱人,亏尔等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圣人言都忘了吗?主战派哈哈大笑:平日作威作福不见尔等怜惜百姓,今日倒时时刻刻把百姓挂在嘴边。

当日孔家毒死姜氏以媚上,满朝不见弹劾之声,圣人言可就都收着吧!姜戎兵临城下,辱骂不断,薄弱的窗户纸早已捅破。

圣上废长立幼的私心、太子串联朝臣的反抗、晋王与朝臣的狼狈为奸,皆被摊在了阳光下。

圣上怒不可遏的喝道:够了!众人不敢再揭皇家的短,齐齐闭嘴。

就在此时,太监慌不择路的来报:圣上!他们打到城墙了!想起史上异族的残暴,殿内好几个大臣登时惊的抖如筛糠。

城中的百姓亦是恐慌到了极致。

到底是京城,有才之士颇多,立刻组织了百姓加入了城防的队伍。

万人敌轰炸的间歇,滚热的油沿着城墙泼下。

姜戎骑兵被硬生生的阻住了步伐。

但一股股勤王将兵的死亡,让姜戎的骑兵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士气,他们在仇恨与诱惑下,悍不畏死的向前推进。

朝廷终于支撑不住,于墙头喊话和谈。

布日古德并不指望对陈朝一击毙命。

他攻打京城的时候占主动权,然而真的打下京城,便极容易困死于此。

游牧民族本就不善于守城,在陈朝的几次哀求下,他从容不迫的开出了条件——白银三千万两,生铁五百万斤、布帛一百万匹以及端悫公主母子二人的命!锦衣卫冲进了淑妃的宫殿,端悫不敢相信她的父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放弃了她!把她当成了祭品,去平复姜戎的仇恨。

惊恐的望着淑妃,颤声道:妃母,我会死的……淑妃冷漠的看着女儿,一言不发。

被锦衣卫拖着向外的瞬间,端悫眼泪喷薄而出,她撕心裂肺的喊:妃母!救我,救我……妃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