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平阳……你不许在我面前提她!安乐公主又是生气又是委屈。
崔进之听得无奈。
今日这又是怎么了, 十回宫宴上有九回安乐公主就因为李述闹脾气。
开开心心地来, 怒气冲冲地走。
李述私下还跟他说过,说安乐像个河豚一样, 一戳就要炸。
崔进之叹道,公主何必总是跟平阳过不去。
崔进之知道李述,她性子冷, 若非安乐主动撩拨, 李述一般都懒得理安乐。
她嫌安乐幼稚。
什么叫我跟她过不去?安乐一听更恼了,红着眼从石头上蹦了下来,谁稀罕跟她过不去!明明是她惹我, 凭什么你觉得是我跟她过不去?崔进之听得忙拱手,公主息怒,是臣失言。
跟安乐没什么好争执的,就像没必要跟小孩争执一样。
争不出个对错。
他急着去找李述, 此时不想跟安乐纠缠过久,拱了拱手,臣还有事, 先告退了……安乐见他果断就要走,仿佛跟她多呆一刻都是煎熬, 愈发觉得心酸。
没忍住,蹲在地上又开始呜咽, 凭什么……凭什么你们都喜欢平阳……凭什么?她把我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崔进之无奈,转过身子,见安乐蹲在地上怪可怜的。
他亦蹲下道, 公主……你这是什么话,平阳她什么时候抢你的东西了?安乐见崔进之回来,抬起脸,脸上犹挂着泪痕,一脸委屈,跟平素里那个嚣张骄纵的公主完全不一样。
她把父皇抢走了……她向崔进之告状。
崔进之:皇上怎么可能会被她抢走——她就是抢走了!安乐打断崔进之,父皇原来最疼爱我了,可今日呢,他都不理我,还把平阳单独叫过去说话。
崔进之揉了揉眉心,心想你是不知道你父皇跟平阳说了什么。
抱怨的话一出口就止不住,还有太子哥哥,从前都对我很好的,可今日就是因为平阳,他、他骂我没用……他怪我不如平阳聪明,没法在朝堂上帮他……崔进之又腹诽,心想你是不知道你太子哥哥要平阳做什么。
安乐越说越来气,还有你!她也把你抢走了!当初……当初明明是我先喜欢你的,要嫁给你的人也是我,才不是平阳。
她说到后面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五年,但安乐至今都无法释怀。
谁知崔进之闻言却立刻冷了脸,他站起来道,公主慎言!这种话怎么能说出口!若是被别人听去了,传到杨方耳朵里,让杨方怎么想!以后还让他们怎么同朝为官?!幸得此时周遭无人,下人们早被安乐轰地远远的。
但安乐才不管什么慎言不慎言,见崔进之吼她,她登时就不高兴了,腾一下也站了起来,我不要慎言,这本来就是我的心里话!我喜欢你,她把你抢走了,这本来就是事实!她把我身边所有的东西一样一样都抢走了,我讨厌她!安乐几乎是尖叫着喊出了这句话。
她就是讨厌李述。
时至今日,她都无法释怀崔进之与李述成亲的事情。
说不清是因为对崔进之的喜欢太过深切,还是对李述的怨念太过强烈。
也许这两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在时间的推移下,让她对崔进之的喜欢越来越深,对李述的怨意也越来越盛。
崔进之是李述从她这里抢走的第一样东西。
那年她十四岁,和崔进之的婚事差不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等她及笄就能嫁过去。
可一夜之间,父皇忽然就下了旨意,要让平阳公主择日和崔进之完婚。
天翻地覆。
时至今日安乐都不明白李述使了什么手段,好像她勾勾手指,动动嘴皮,就轻轻松松地把崔进之抢了过去。
她好厉害,她也好可怕……安乐明明比她出身高贵,可却在她面前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一年一年过去了,她先抢了崔进之,又抢了她的父皇母后,抢了太子哥哥,还抢了她的地位。
如今说起大邺的公主,第一个想起来的都是平阳,而不是她。
她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抢过去了。
那么总会有一天,李述会把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抢过去,到那时候,她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安乐害怕这一天的到来。
于是她每次见到李述的时候,只能摆出一副声色俱厉的模样,恨不得把她立刻赶走。
就像是……像是守着最后一点财产的小狗一样,没有反击之力,于是只能装出凶巴巴的样子去吼人。
她讨厌她,害怕她……也嫉妒她。
讨厌她抢她的东西,害怕她抢的东西,也嫉妒她有能力抢她的东西。
这么多年的怨气积攒在心里,安乐咬了咬唇,看着面前的崔进之,冲动之下做了个决定。
她一下子扑进了崔进之怀里,把他紧紧抱住。
她也要把崔进之抢过来,让李述尝尝这是什么滋味。
崔进之没料到安乐竟然能做出这种事。
李述可是她的庶姐,算起来他是安乐的姐夫!崔进之就算是再浪荡,都不可能做这种事情!崔进之连忙伸手就要去推安乐,此时却听身后有人道,杨驸马?声音遥遥地传来过来,崔进之一时没有听真切,那仿佛是李述的声音,可缥缈的……仿佛又不是李述的声音。
他推开安乐,转过身去,见远远的小山丘顶上的凉亭里,隐约有个人影。
从那个角度,湖畔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杨方刚走进御花园,找了半晌安乐,没找见她在哪儿,正要往湖畔走去,忽听身后遥遥有声音传来。
杨驸马。
他转过身去,见远处凉亭上有个人影。
隔得远,他看不清,只是看着那身织金牡丹华服,估摸着那是平阳公主。
李述站在山巅凉亭上,看着杨方往这边走过来。
杨方涉阶上来,李述也下了几阶,在山腰处和杨方会和。
站在这里往湖畔看去,视线恰好被假山与树挡住。
——不知为何,她并不想让杨方看到那些事。
杨方笑了笑,见过平阳公主,公主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杨方相貌并不出众,只能算得上是端方持正,他在礼部行走,主司典乐礼教等事,与人斗心眼的时候不多,大多数时候都钻进故纸堆里。
大抵是礼部与世无争,不磨人,杨方笑起来的时候还带一分少年的青涩。
李述对他回以微笑,我不喜欢看戏,太闹了,所以一个人到这儿来躲清静。
杨方闻言就笑了笑。
平阳公主和安乐真是截然相反的性格。
安乐素日是哪里闹腾就往哪里跑。
想起安乐,杨方忙问道,不知公主有没有看到安乐,她一个人跑出来许久,我半天没寻到她。
李述的目光落在湖畔,很快收了回来,我方才倒是没注意。
她对身旁红螺道,你下去找找,看安乐公主在不在这儿。
红螺似有些不大乐意,闻言迟疑了片刻,看了看湖畔,又看了看杨方。
安乐公主明明……和驸马爷在一块呢!公主干嘛替他们瞒着?就应该把这件事告诉杨驸马,看安乐公主还有什么脸面!红螺愤愤地想。
李述见红螺不动,冷声催促道,还不快下去找找。
红螺闻言只能点头,心知公主是要自己去提醒一下驸马爷和安乐公主,别搂搂抱抱了,该擦眼泪的擦一擦。
杨方对李述道了声谢。
李述道,不必客气。
她看了看杨方,忽然道,你对安乐真好。
杨方闻言笑了笑,他向来口拙,这样的话也不知该怎么附和。
幸得平阳公主也并不想跟他聊天,她目光空落落的,似乎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安乐有时候骄纵,难得你宠着她。
若是换个人,怕是都不能这样好好待她。
杨方便道,我比她长几岁,总是要让着她些。
他语气虽无奈,但那股喜爱之情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
李述听了只在心里微微一叹。
叹安乐不知福。
当年她能搅黄安乐和崔进之的婚事,崔进之做过的风流荒唐事自然是一个原因,可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父皇疼爱安乐,要给她找一个好夫君。
不必是百年世家出身,不必是家财万贯,也不必是英俊潇洒。
只要是真心喜爱她,能一辈子待她好的人就行。
于是正元帝挑中了杨方。
正元帝待安乐才是一片慈父心肠,可惜安乐始终觉得杨方比不上崔进之,这么些年了心里仍旧有怨言。
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叹安乐刚还和太子抱怨,说人人都不疼爱她。
其实人人都疼爱她,李述能从安乐手里抢走的,都是些不重要的东西。
二人随意说了一会儿话,就见红螺引着崔进之和安乐往这边走来。
杨方连忙下了台阶,李述却站在原地不动。
隔着十几层台阶,她冷淡地俯视着崔进之,然后偏过眼去,不屑再看他一眼。
崔进之见杨方过来,忙解释了一句,安乐公主在湖畔,我正巧路过。
杨方没有怀疑他的话,他全部心神都在安乐身上。
她眼眶似有些红,刚想问问怎么了,安乐就瓮着鼻子道,我被风迷了眼。
不许他再多问一句。
于是杨方只得住嘴。
众人都上了台阶,崔进之路过李述身边时迟疑了一下,伸出手想要牵着她,跟她一道上去。
可李述好似没有看到,径直忽视了他。
于是崔进之只能收回了手,自己往凉亭上走。
杨方牵着安乐往上走,安乐却在李述身边停了下来,她绷着一张脸,我有话跟你说。
听着语气不善。
于是半腰的台阶上只剩她们二人。
安乐咬了咬唇,看着李述,你是不是都看见了?李述冷淡地瞧了她一眼,我方才看见的东西多了,你问的是是什么?李述比她高半个头,于是安乐不得不仰望她。
这让她心里不大舒服,安乐上了一阶台阶,犹嫌不够,又上了一阶台阶。
这样才俯视着李述。
她微仰着下巴,我不管你刚才看见了什么,反正……反正都是真的。
她盯着李述,你把他抢走了,我现在要抢回来。
这话理应说得有气势,可安乐眼睛红得像兔子,于是怎么听怎么像是外强中干。
李述只是轻笑一声,不屑一顾,噢……你想抢便抢=吧,只要你有这个本事。
于是安乐像个被戳了一下的河豚一样,登时又生起气来。
她要是抢得过……要是抢得过,当初李述就不可能嫁给崔进之!她根本就抢不过。
她连怎么抢都不知道。
方才她做了这辈子最大胆的一件事,去抱了崔进之。
可崔进之立刻就把她推开了,不仅推开,还厉声呵斥她。
安乐公主,你今日糊涂了!我是个大活人,没有谁能抢得走我,若是要抢,那也是我心甘情愿的。
从头到尾,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你,李述她又何谈抢走一说?!她从没见过崔进之那么冷厉过。
李述见安乐哑口无言,又轻嘲了一声,安乐妹妹,你要是想抢走崔进之,那就快些动手。
不过……她挑了挑眉,往凉亭上的杨方身上看去,我今日才发现,原来杨驸马是个周正人。
咱们俩不妨打个赌,是你先把崔进之抢过去,还是我先把杨方抢过来?嗯?安乐登时就急了,喊了一声,你敢!你不许打他的主意,杨方是我的人!杨方正在喝茶,不知道安乐怎么忽然蹦出这么一句,登时一惊,喷了一口茶出来。
杨方连忙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崔侍郎,我失礼了。
崔进之坐在他对面,默默抹了一把脸。
安乐三步作两步跑上了台阶,站在杨方面前,护食一般紧紧瞪着李述。
李述慢慢走上了台阶,瞟了安乐一眼,又瞟了杨方一眼。
行了,瞧着还是有点感情的。
不枉她说方才那番话。
知道李述对杨方有意思后,安乐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把杨方的头脸罩住,不让李述看他一眼。
她拉着杨方就往台阶下走。
杨方不明就里,只得临走的时候朝李述歉意地笑了笑。
结果安乐跑得更快了。
李述目送着他们远去。
她不是想帮安乐,只是想帮杨方一把。
那样一往情深的人,她总是希望他们能有个好结果……别像她自己一样,这么些年了,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凉亭上一时只剩李述和崔进之二人。
崔进之走了过来,站在李述身边。
他知道李述看到了方才的一切,有心想要解释,却不知话要从何说起。
于是开了口,谈的又是政事。
太子说,皇上要你给二皇子借粮。
他们之间好像只能谈政事,除此之外,就是无穷无尽的沉默。
李述点了点头,也不看崔进之,只是嗯了一声。
崔进之道,你是怎么想的?李述闻言这才抬眼看了看崔进之,今日头一遭正眼瞧他。
她是怎么想的?崔进之站在太子这头,她原本没得选择。
在父皇那里咬着牙没松口放粮,逼得父皇脸色铁青,对她万分失望。
可是到头来,她也不过是一条狗。
我的态度,已给太子说过了。
父皇让我借粮,我没有答应。
李述冷淡淡地看着崔进之,你问完了?还有什么话要替太子问么?没有的话,我累了,想一个人呆一会。
说罢她转身就往阶下走去。
崔进之看着她走了几步,只觉得口齿生涩,半晌忽然开口,我跟安乐没有什么。
真的没有。
这句话带着一分难以察觉的仓皇与惶恐,重复了两遍,怕李述不相信。
李述停了停脚,却没有转身。
湖上送来夏风,将她的声音送了过来,缥缈又冷淡。
我不在乎。
无论他们有没有关系,如今她都已经不在乎了。
李述再不管崔进之,挺直脊背走下了台阶,到最后一层的时候,她终究是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
崔进之站在高高的凉亭上,目光一直追随着她。
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最终一句都说不出口。
李述最后一次仰望他。
是他教她读书识字、人情世故、朝堂谋略,从前她用这些替他谋划,今后她将用这些与他抗衡。
今日她站在凉亭上,仓皇无依地等着他来,可他却忙着安慰别人。
无论是不是一场误会,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需要他,可他却没有出现。
那么从今以后,她再也不需要他了。
长日漫漫,她可以自己熬过去。
从前李述站在太子那头,一半是为了崔进之,一半是因为太子能做未来的皇上。
如今她已不在乎崔进之了,至于太子……李述冷笑了一声,原本是因为太子能做未来的皇上,所以她才想攀附他。
可是……太子就铁定能当皇上吗?她李述是一条狗。
可太子别忘了,狗一旦咬起人来,蚀骨见血,毫不留情。
红螺,李述吩咐道,一会儿你趁着无人注意,去找含元殿的刘凑公公。
你就给他说:雀奴听话……只是怎么借粮、何时借粮,雀奴有自己的法子。
既然逃脱不了被人利用的命运,那么被父皇利用,总好过被太子利用。
*一场宫宴,最终在各怀心思中散去了。
太子犹不放心,散场时又叫来崔进之质问,你问平阳了么?这件事她到底打算怎么做?崔进之:她会站在您这头。
太子怀疑,当真。
崔进之心里有几分不耐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子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当真。
虽然他与雀奴在感情上难以言说,但是涉及到政治,崔进之总是无条件地相信李述。
他相信李述,她不会背叛他。
于是太子这才放崔进之走了。
崔进之匆匆出了宫门,想去找李述,可却发现她的车架早已经离去了。
她根本没想等他。
崔进之按了按眉心,只觉得一团一团的政事在他脑子里搅着,让他不得安生。
他不想回府。
回府之后他只能一个人呆着,便是去找李述,同她之间除了政事也不知该说什么。
政事一件一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只想有一个能彻底逃离的地方,哪怕是片刻也好。
崔进之上了马,犹疑了片刻,没有往十三王坊的方向走,反而从含光门右拐,进了延康坊。
他给青萝买的宅子就在延康坊。
作者有话要说: 沈孝:我可能是个假男主。
明天他出场!不久还要和李述撕X!从本章之后,他的戏份就多起来了!他们俩终于(快)要站到同一阵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