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山记 > ☆、第8章 三老太太

☆、第8章 三老太太

2025-04-03 13:48:34

如果让谢莫如来评断百灵事件的话,她绝不会似宁姨娘这般东想西想,想个没完,结果把自己脸想绿了。

实在得不偿失,不就是一只鸟儿么。

当然,谢莫如是不会理解宁姨娘心中的悲苦的。

明明是青梅竹马,门当户对,两小无猜,结果家业一朝破败,便只能为人妾室,谁能明白她的苦楚!即便父亲日后沉冤昭雪,重立朝堂,可谢松已有正妻,方氏在一日,她便只能是妾,只能是妾!这么些年,她为谢家生儿育女,战战兢兢的在谢太太身边服侍,不敢出半点儿差错。

她不过是着人留意杜鹃院罢了,谢太太这是什么意思!谢太太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她不过是警告宁姨娘手不要伸的太长罢了。

并且,谢太太对宁姨娘隐隐有些失望的,以往看着也不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人,怎么越活越不成个体统,一惊一乍的哪里还有大家气派。

谢太太是当家太太,她对宁姨娘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在谢太太看来,谢家对宁姨娘已是不错,长房的儿子都是宁姨娘生出来的,长子除了她,再没别的妾室,如今宁姨娘在谢家,也不过就差一个正室的名分罢了。

杜鹃院的事,谢太太早警告过不许宁姨娘伸手,宁姨娘却还这样虎视眈眈,难不成想对方氏下手?她敢动一下,葬送了自己事小,连累谢家事大!谢太太对宁姨娘心生不满,却没想过,屁股决定脑袋。

宁姨娘出身不错,以往少时接受的也是正经大家闺秀的教育,但,正因如此,长久居于姨娘位置的宁姨娘对正室方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

这种渴望让她时时关注占据着正室之位的杜鹃院,即便方氏已然失势,可方氏一日不死,她便一日不可名正言顺!宁姨娘自觉已为正室做好万全准备:重归朝堂的母族,丈夫的情分,膝下的儿女,贤良的名声,以及方氏的失势。

可为什么,方氏就是不肯死?方氏不死,她便是妾,是妾!这种执念让宁姨娘时时刻刻、暮暮朝朝的关注杜鹃院,哪怕她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只要等待就好,只要耐心的等待就好。

退一万步讲,即便方氏不死又能如何,方氏没有儿子,这谢家,早晚是她的儿子的。

宁姨娘觉着自己够沉稳够从容,就如同她教导谢莫忧那般:不必在意,根本不必在意杜鹃院。

在意,就是抬举了她。

真的,不必在意……宁姨娘认为自己并不在意,可是,倘不在意,缘何一只百灵鸟便令她失态至此呢?宁姨娘不会想这些的,即便想了,她也不会承认她那般在意杜鹃院,她只需做好心理建设,第二日再到谢太太身边服侍罢了。

她足够年轻,她有儿子,她等得起,也一定能等到她执掌谢家的那一日。

谢太太没再提什么百灵不百灵的话,宁姨娘也愈发恭敬,听着谢太太吩咐明日宴请的事,帖子是早就派出去的。

今日是新科进士跨马游街,晚上御赐琼林宴,故而,酒宴设在明日。

谢太太道,莫忧年岁也大了,该学着接人待物,明儿个来的太太奶奶姑娘们肯定不少,姑娘们就叫莫忧看着一并说话玩笑,你安排几个老成的丫头媳妇服侍。

男孩子们就由阿芝阿兰他们兄弟招待着说话。

宁姨娘心下稍安,笑道,是,那一会儿着人去华章堂和族学说一声,孩子们明天都歇一日。

好。

明儿请的多是世交,要忙的事也多,你去吧。

谢太太吩咐大丫头素蓝,去杜鹃院说一声,明儿早上让莫如用过早饭便过来。

宁姨娘不知谢太太是不是特意吩咐给她听的,只是,谢太太哪怕是特意的,宁姨娘又能如何呢,也只能装作不知罢了。

谢莫如是中午放学回杜鹃院时方听张嬷嬷说起明日家中有宴请的事,她点点头,谢柏中了探花儿,家里没有不请客的,算着也该这几日了。

张嬷嬷笑呵呵地,她家大姑娘一日较一日的出众,家里人只要长眼的,都能看得到的。

一面服侍着谢莫如换了家常衣裳,张嬷嬷笑,大姑娘的衣裳首饰,我都预备出来了。

换好衣裳,谢莫如过去与母亲用了饭,回来逗了回笼子里的百灵鸟,命丫环在廊下置了竹榻,自书柜捡本书,便窝在榻上看书了。

张嬷嬷抱了床薄被过来给谢莫如搭在身上,絮叨,便是晌午暖和,还是有些风的。

谢莫如道,紫藤开花了,晚上做紫藤粥吧。

张嬷嬷自是无有不应。

张嬷嬷对于谢家宴会的热情是谢莫如的百倍,她非但给谢莫如拿了新做的衣裙,上次谢太太赏的紫晶首饰也全都取了出来,甚至连谢莫如梳什么样的发髻都想了大半夜才确定。

谁晓得,偏生遇着这么执拗的大姑娘,谢莫如道,梳个双丫髻便好。

张嬷嬷忙道,还是朝天髻大方,也方便戴首饰不是。

谢莫如,没那么多头发。

张嬷嬷笑,我早备好假髻了,用一点儿假髻,外头看不大出来,头发便好梳了。

谢莫如坚持,双丫髻。

张嬷嬷想上吊,再三道,双丫髻太寻常了。

谢莫如退一步,垂挂髻。

张嬷嬷这才肯了,想要给谢莫如上胭脂时,谢莫如又拒绝了,她气色不错,年纪又小,并不需涂脂抹粉。

张嬷嬷将谢莫如从头到脚的又打量一番,除了头上首饰太少,不肯用胭脂外,她家大姑娘委实出众。

真的,在张嬷嬷看来,大户人家的姑娘就得像她家大姑娘一般稳重端庄才是。

最后再取个银制的香薰球给谢莫如带身上,张嬷嬷道,姑娘不喜熏香,这里头我放了些蔷薇水,香的很,放在袖子里就好。

将谢莫如打扮好了,静薇紫藤两个亦换了干净的丫环衣裙,头上簪了一二绢花首饰,张嬷嬷叮嘱她们,一定要把姑娘服侍好。

两人柔声应了。

张嬷嬷看时候不早,便带着丫环婆子的服侍着谢莫如去了松柏院。

松柏院很热闹。

谢家三父子,谢太太,宁姨娘,谢莫忧,谢芝,谢兰,谢玉都在了,其乐融融的说着话儿。

谢莫如一来,室内的欢乐祥和明显瞬间冷凝,谢莫如深为自己有此威力而自豪。

莫如来啦。

谢柏一笑打趣,以往你可是最早的,是不是梳妆迟了。

谢莫如没什么幽默细胞,认真的说,还是一样时间出门。

也没人与她说要早些过来。

谢柏笑赞,今天这身很好看。

谢莫如微微一笑,给长辈问安,又与弟妹互相见礼,就在谢太太下首位坐下了,谢莫忧带着弟弟坐于其下。

谢太太对几个孩子道,今天来的客人多,你们要拿出咱们谢家的气派来,好生招待来的小朋友。

谢莫如几人皆起身垂手应了。

谢太太笑,好了,坐吧。

素蓝捧上一盏茶,谢莫如接了,慢慢的呷一口,置于手畔几上。

那种从容,淡定,哪怕谢莫如调整出微微喜悦的神色出来,似乎仍与这室内气氛不大相宜。

这就在谢莫如的能力之外了。

好在,她颇有种无视的本领,凭什么样的格格不入,她只当没瞧见,于是,谢莫如就维持着那种淡淡喜悦的神色,看着一屋子的不大喜悦,然后,她心里当真就喜悦了。

谢莫如并不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或者是我过不好你也休想过想、好,报复社会的性子。

她就是觉着,谢家这种既排斥又不得不接受的状态很有趣罢了。

谢尚书想到小儿子与他说的话,仔细打量了谢莫如一番,发现谢莫如眉毛都没动一根,还望他一眼,不禁问,莫如这些日子在做什么?谢莫如道,和二妹妹一起,上学。

谢尚书拈拈胡须,笑问,都学了些什么?女四书。

哦,女四书说了些什么?做人的道理。

谢尚书微微颌首,听有管事媳妇进来回话,棋子胡同三太爷到了,谢尚书便未再多问,带着两个儿子起身,与谢太太道,我们先去前头。

谢太太携孙子孙女送到门口,正好迎了三老太太进来,三老太太对着谢柏一通夸,谢尚书见三老太太身后跟着女媳丫环婆子一大堆,笑道,三婶屋里坐,我带孩子们去给三叔请安。

便带着两个儿子去前院儿了。

三老太太直将谢柏夸的天上有人间无,谢太太扶了三老太太进屋,笑,他呀,该长进的地方还多着呢,三婶就别一个劲儿的赞了。

三老太太笑,柏儿是咱们谢家的千里驹,我不是赞他,说的都是实话。

谢莫如带着弟妹给三老太太见礼,谢莫如绝对是三老太太讨厌名单上第一人,她老人家一见谢莫如便是大皱眉头,问谢太太,她怎么也出来了?谢莫如坐回椅中没说话,谢太太笑,孩子们都大了,该是见见世面的时候了。

三老太太将嘴一撇,接了素蓝奉上的茶,呷一口道,咱们自家说话,要我说,你啊,就是太心善。

谢太太都不说啥,她老人家也就识趣的不再说啥。

只是跟着三老太太进来的一大群女眷也就随着三老太太一般,眼里全当没看到谢莫如了,三四个女孩子只与谢莫忧一个说话儿。

谢莫如随手拿了手边儿果碟的一个桔子,慢慢的剥开了桔皮。

宁姨娘笑道,太太,让丫头们去里间儿说话儿吧,在长辈们跟前,怕她们不自在呢。

谢太太笑,莫忧,带你姐妹们去小花厅玩儿吧。

今天来的姑娘多,别怠慢了。

谢莫忧起身应一声,带着姐妹团走了,谢莫如悠悠然随于其后,她那闲适恣意的姿态,三老太太直接绿了脸,抱怨谢太太与宁姨娘,你们婆媳啊,都是这样烂好心。

宁姨娘连忙道,三老太太这话,我可当不起,您老别拿我打趣了。

三老太太微微笑着,如何当不起,我看就当得起。

宁姨娘虽觉着自己早当得起谢松正室之位,可三老太太这话儿,实在半点分寸没有,竟拿她的身份打趣,当真讨人嫌的很,忙寻个由头,出去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