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山记 > ☆、第193章 吴

☆、第193章 吴

2025-04-03 13:48:34

过了上元节,看过灯会,各位小伴读就位,大郎二郎三郎就正式上学了。

头一天上学,五皇子用过早饭特意教导了儿子们几句,无外乎,认真听先生讲课,好好念书的话。

因是孩子们念书的日子,几位侧妃也一大早的过来,送儿子们上学……五皇子叮嘱儿子几句,因是第一天,特意亲自带儿子们过去学堂,侧妃们便留在长春宫陪谢莫如闲话,四郎、五郎、昕姐儿、六郎几个不用上学的也在,昕姐儿与六郎是养在谢莫如这里的,当然,俩人的情形也不同,昕姐儿是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孩子,谢莫如偏疼她些。

尤其昕姐儿是女孩子,为了日后册封,就养在谢莫如跟前了。

六郎是因为凌霄不乐意养孩子,谢莫如是嫡母,孩子们名义上都是她的,也就放她这里养的。

谢莫如对昕姐儿道,去你母亲那里,跟她说说话。

徐氏见女儿迈着小步子过来,将女儿抱在怀里,笑道,每天都见的。

一面抚弄女儿的脸颊,可见对女儿是极喜爱的。

凌霄一脸淡淡,自进屋起也没正眼看六郎一眼,谢莫如便也没说什么。

苏氏笑指了凌霄道,六郎,你母亲在这儿呢。

凌霄仿佛没听到苏氏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反应,更没有给六郎一个眼神。

六郎在孩子里排行最末,如今也才两岁半,还是懵懂的年岁,咬咬手指,看向凌霄,又看看谢莫如。

谢莫如抱了六郎在膝上,摸摸他的小脸儿,六郎团团的小圆脸儿对着谢莫如笑,奶声奶气的叫她,母亲。

谢莫如笑,真乖。

于氏笑,一转眼孩子们就大了,大郎他们念书,四郎羡慕的了不得,跟我絮叨了好几日。

四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觉着,我也是大人了。

谢莫如对孩子们都有耐心,笑道,你大哥他们上学了,弟弟妹妹们得有个做哥哥的照看哪。

我看了又看,就得四郎你才行哪。

四郎立刻觉着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昂着小脑袋道,母妃放心吧,我一准儿把弟弟妹妹们看好。

谢莫如道,那我就把他们托付给四郎啦。

嗯!交给我吧!谢莫如笑,好啊,那就交给四郎了,你带着弟弟妹妹们跟纪先生去玩儿吧。

四郎就带着弟弟妹妹们玩儿去了,虽然哥哥们都去念书了,让四郎有些寂寞,但一下子,他成了小团体中的老大,还被母妃委以重任,又让四郎的心里有些美滋滋,于是,就扬着小脑袋,腆着小胸脯,十分昂扬的带着一串弟妹们玩儿去了。

诸人们都有些忍俊不禁。

谢莫如这才说起正事来,谢莫如道,下月就是我母亲的祭日了,我想着,抄些经文供奉,偏生我不信神佛,抄来怕是不灵验。

听说苏氏你颇通经文,你就替我抄上一些吧。

苏氏脸上一白,连忙起身道,是。

又问,不知娘娘要抄什么经书,要抄多少?就抄金刚经,能抄多少抄多少,也别累了你,倒叫我心疼。

苏氏柔顺的应了。

略说几句话,谢莫如就打发她们下去了。

苏氏的脸色有些白,徐氏于氏暗自庆幸自己谨慎没有多嘴,王妃待她们一向和气,各项用度也都是份例内最好的,但王妃可不傻,再说王妃的手段,只看她们几个侧妃现在的处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苏氏竟然敢在王妃面前挑拨……于氏悄看向凌霄,凌霄还是那幅冷冷淡淡的样子。

谢莫如未将苏氏放在心上,但她不会当看不到,此时不警告一二,怕苏氏的心就太大了。

谢莫如打发了侧妃们走,就令紫藤去吩咐,单独预备出个小院来给谢芝和吴氏住。

谢太太来信里说了,谢芝的年岁,亲事再不能拖,跟吴国公府商量了,在帝都代娶,成亲后就送吴氏过来。

谢芝现在级别不高,与人同住一院。

吴氏若来了,小夫妻俩得有个单独的院子才成。

再者,二月中是靖江世子的生辰,也要准备贺礼。

谢莫如这里成天的事情忙不完,五皇子根本不晓得苏氏抄经的事,就是晓得,五皇子估计也没啥反应。

本来就是,妻子要管着一府的事,还要操心孩子们,哪里还有空抄经。

反正侧室们闲的很,抄一抄也没关系啊。

好吧,这就是五皇子的脑回路了。

龙抬头那日,五皇子沐浴更衣带着驻地官员、王府属官与妻子去庙里给岳母做法事。

靖江王依旧派了长史过来祭奠,谢莫如依旧让钱长史带了给靖江世子的生辰礼回去。

龙抬头之后,二月底,谢芝的新婚妻子吴氏被送到闽地来与丈夫团聚。

吴氏来之前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藩王府是个什么规矩,她是知道丈夫住在藩王府的,也知道因品阶关系,是在藩王府与人同住。

吴氏来前,她娘还悄给了她银钱,说要是藩王府住着不便宜,待些日子在不得罪谢王妃的情形下,自己在外头寻处宅子也是一样的。

倒是太婆婆与她说,都安排好了。

吴氏出身国公府,嫡亲的姐姐做着太子妃,自然不差银钱。

主要是谢莫如名声在外,而且,丈夫毕竟是庶出,好在夫家这一代只有谢王妃一个嫡姐,而未有嫡子,不然,吴国公再不能提起这桩亲事的。

因为谢家的情形,吴国公府也看得明白,是不可能有嫡子的,谢芝这庶出的,地位也就是嫡子的地位了。

就是因谢莫如与谢芝一嫡一庶,吴氏心下也存了三分小心。

倒是来了藩王府,便有侍女引她到了一处小小两进院落,院子不大,坐北朝南,方位很正,而且是一溜五间正房的院子,很是干净齐整。

廊下一株桃花已结了点点粉嫩花苞,进得屋去,家俱摆置皆是清一水的黄花梨。

能让吴氏这国公府出身的看得雅致,可见屋舍委实不错。

吴氏先同侍女道谢,有劳姐姐了。

又请侍女坐了。

都是奴婢份内之事。

紫藤笑,娘娘接到家里太太的书信,就命奴婢挑了这处院子,这儿离薛长史的院子不远,出门就是就是甬道,大爷当差,大少奶奶去娘娘那里说话,都是极便宜的。

因知大少奶奶必要带自己的东西来,屋里略收拾了些,大少奶奶瞧着安置吧。

又介绍了屋里的两位侍女,碧桃,春江原是娘娘那里的侍女,娘娘说大少奶奶新来,对藩王府不熟,让她们过来,待大少奶奶熟了,再叫她们回去是一样的。

吴氏又谢过谢莫如的照应,紫藤说着话,谢芝就来了。

谢芝与紫藤是熟的,紫藤是谢家的丫头,自小就在谢莫如身边服侍的,谢芝笑,紫藤姐姐来了。

知道大爷事忙,我来陪大少奶奶说说话。

紫藤起身见礼,谢芝既来,紫藤就告退了,笑道,娘娘也记挂着大少奶奶这一路辛苦,奴婢先回去同娘娘说一声,娘娘也就放心了。

谢芝起身相送,道,你跟大姐姐说,我们一会儿过去给大姐姐请安。

紫藤应一声,恭敬退下。

俩人成亲,还是第一次见。

吴氏面儿上微红,倒是丫环有眼力,上了茶就退下了。

谢芝年岁长些,妻子年岁小,这一路过来,虽有忠心家仆护送,一个女子,也不容易了。

谢芝问,累了吧?倒也还好,大爷今儿还当值的吧?吴氏也会找话题,总不能夫妻俩干坐不说话。

谢芝笑,朝廷成亲也得有三天婚假,我早与上峰说过了,就是不知你具体哪天到。

要不,我就出去迎你了。

吴氏听了心下也欢喜,这会儿俩人要说有什么深厚感情也不可能,但俩人都是想往一处亲近的,有亲近的心,俩人性格都不差,待到谢莫如那里时,举止眉目间就很有些意思了。

对于吴氏,谢莫如本就是大姑姐,新婚头一次见面,也要见礼的。

待吴氏行过礼,谢莫如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又问吴氏路上来的事,走了多少天,路上可还顺遂,和气又亲切。

最后,谢莫如道,这一路车马劳顿,你们先回去歇着,明儿过来,咱们一道吃饭,过几天就是上巳节了,我这里有宴会,你也过来,认识一下闽安的各位夫人太太。

谢莫如的安排,简直体贴又周到。

吴氏与谢芝回了自家小院都说,大姐姐给我这样贵重的东西。

这样的一套红宝石赤金头面,吴氏的出身也觉着贵重了。

谢芝笑,大姐姐给,你只管收着。

谢莫如同谢芝几人的关系都不错,小时候谢芝可能还觉不出来,待大了,谢莫如能给的机会,从来没有吝啬过。

至于生母的问题,宁氏被关起来时,谢芝年岁还小,谢尚书谢太太又不是傻子,自不会留下这等后患,早同他分说明白了。

谢芝是男人,也没谢莫忧那般总与宁家和晋宁侯府来往,倒是觉着自己生母有些对不住嫡姐。

毕竟是生母先起了心思,论身份,也是生母不对在先。

谢芝是长孙,被教导的很好。

来了闽地,五皇子谢莫如都肯照应他,他也不是不识好歹。

何况,这等出身的子弟,难道放着这么个位高权重的长姐不亲近,那就是傻瓜了。

谢芝明显不傻,不然,家里不能为他的亲事百般筹划,给他定下国公府出身的妻子。

谢芝二十几岁的人,已经知道体谅人了,何况妻子年岁小,谢芝道,闽地不比帝都繁华,咱们在一处,我平日里要去当差,搁你一人在家,我也不放心。

如今在藩王府,同大姐姐在一起,你闷了只管过去找大姐姐说说话,她是极照应咱们的。

吴氏笑应了。

她大家出身,家族来往什么的,自然不陌生。

小夫妻初见,倒是有许多话说,及至晚上圆了房,不过两三天,愈见亲密。

谢芝也是个会做人的,上峰下官都知道他媳妇来了,谢芝还在休沐时在自己的小院摆了两席酒。

这些事自有吴氏张罗,谢芝出面相请,大家都肯赏光,只是随丈夫前来闽地的妇人不多,且这些太太奶奶们,论出身真比不得吴氏。

不过,人家丈夫官职多比谢芝高些,吴氏很是随和,遇着年长的妇人,也很尊重人家,说话也客气。

再加上谢芝吴氏小夫妻毕竟是小外戚,能如此做人,颇令人称道。

吴氏来的事,谢莫如也同五皇子提了一句,五皇子道,是啊,阿芝年岁可不小了呢。

说来他这亲事真是颇多曲折。

谢莫如道,他是长孙,家里期望也高些,原是想着先进学,亲事且不急。

二叔成亲也晚,所以阿芝的亲事定的就迟,原是定的现在靖江吴巡抚家的姑娘,可惜那姑娘命薄,地动那年过身了。

终归是有婚约的,阿芝为吴巡抚家的姑娘守了一年,后来吴国公见阿芝厚道,两家也有意,就定了现在的亲事。

谢莫如递了盏茶给丈夫,道,弟妹年岁小些,千里迢迢的过来,离娘家人就远了。

倒是吴巡抚离得近,亲叔父家,原也该多走动的。

吴巡抚一地大员,不好来闽地,弟妹也是女眷,也不方便去靖江。

我想着,让弟妹写封信给吴巡抚,也是告诉吴巡抚一声,王爷说如何?五皇子听到最后,唇角直抽,险喷了茶。

忙忙的咽下嘴里的茶,五皇子笑,我的王妃呀,有话你就直说。

这弯子绕的哟。

谢莫如拍他一记,也笑了,我还没说完呢。

五皇子拱拱手,打趣,请继续请继续。

谢莫如笑,我是想着,一来也是让弟妹同娘家叔叔走动一二,二则,倒是有件事同吴巡抚打听。

都说靖江王偏爱三子,世子虽早立,不如三子更受靖江王宠爱。

吴巡抚毕竟在靖江也有些年头了,就是不管啥事,这些事他也应该知道的吧?你是说挑拨挑拨靖江世子与靖江王的关系。

不知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就让吴巡抚试一试。

谢莫如道,靖江世子是受朝廷册封的,让他知道,朝廷是支持他的。

靖江王再偏爱三子也没用!他受挑拨很好,不受挑拨,也没关系。

这倒不错,就是不知吴巡抚乐不乐意?吴家毕竟是太子妻族。

谢莫如微微一笑,要说吴家,先帝时就是最忠心的,后来,先帝崩了,他们同辅圣公主关系也不错。

至陛下亲政,陛下都乐意同他家做亲家。

凡世家大族,关系总是复杂的。

殿下别忘了,最先要同我娘家做亲的,可是吴巡抚。

只是事出不巧,才换了现下的亲事。

其实,说来说去不都是吴家么。

五皇子也就不废话了,道,谁去送信?让行云去吧,她最知我的心意。

五皇子想了想,五月是靖江王的寿辰,再等一等,五月张长史去的时候,让江姑娘跟着一道去。

谢莫如没什么意见。

五皇子想到一事,与谢莫如道,对了,大哥要过来给咱们送装备,你叫人收拾出个好院子来,给大哥住。

大皇子亲自来?五皇子也是无奈,是啊。

刚收到四弟的信。

从袖子里取出给媳妇看。

谢莫如将信看过,一时也无语了。

夫妻二人相视无言,委实想不到,今时今地,他们也成了叫人刷好感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