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山记 > ☆、第141章 庸人自扰

☆、第141章 庸人自扰

2025-04-03 13:48:34

太子妃的见识没什么出奇之处,甭说谢莫如不知道,便是谢莫如知道,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会这么说的人,太子妃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没几天五皇子回家就与她说,四弟问我藏宝图的事了。

谢莫如道,那该知道的,大约全都知道了。

五皇子恨恨地,不知谁这么可恨,老婆子嘴,有事儿没事儿的瞎往外叨叨。

你是好意帮父皇的忙,如今倒叫人百般猜疑。

倘是真的倒也罢了,如今是白担了虚名儿,还要受人这等怀疑。

替他媳妇委屈。

谢莫如一幅淡定样,还劝五皇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殿下不必理会这些个。

对了,刚三公主府来报喜,说是三公主喜得一女。

殿下记得,后天咱们去吃洗三酒。

五皇子点点头,坐媳妇身边道,你说人咋这么坏呢。

你生辰刚过,他们就传这样的谣言,说不得是嫉妒咱们呢。

殿下心里有数就好。

嫉妒是小,谢莫如也不怕人嫉妒,但那些在穆元帝亲政过程中得到好处的大臣们想必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五皇子思量道,你说,是谁往外闲说的?虽说三哥掌管刑部,我倒觉着三哥不是那样嘴碎的人,再者说,我与三哥是亲兄弟,关系一向不错,你与三哥是表兄妹,刑部还有太丈人在,这事儿不大可能是三哥往外说的。

谢莫如笑,这要想就没个头儿了,与我有仇与你有隙的,倘知晓此事,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三殿下与祖父自会严禁刑部泄露此事,但刑部的人多了,哪怕秘审,只要经了人,人便有嘴,甲觉着乙的嘴严密,悄与乙说,乙又觉着丁是老实人,再与丁说,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也就人人皆知了。

不过,倘此事经年方传出,倒可能是刑部泄密,但此事传得如此之快,反是洗清了刑部的嫌疑。

这事断不是刑部的疏漏,要我说,倒可能是刺客那方面的人呢。

刺客不是抓起来了么?抓完了么?抓干净了么?谢莫如斜睨着五皇子道,殿下不会还不知道当年引的是哪条蛇吧?五皇子自己也想过此事,搔搔下巴问他媳妇,当真与靖江王府有关?这里头具体的事我并不知晓,但哪怕有关,靖江王府也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秘仓之事,本就不算机密,只是前人故去,现在知道的人少了,遂成机密。

不说别人,世祖皇后二子二女,现今在世的宁荣大长公主、靖江王,肯定都知道一些的。

如此良机,他们怎么会不往外说呢。

他们略漏一丝风声,与咱们有仇有怨的人,哪怕知道不是真的,也乐得扇风点火。

五皇子深觉他媳妇说的在理,五皇子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道,他们扇风点火也是白费力气,这朝廷还不是他们做主呢。

五皇子好奇的要命,媳妇你是怎么知道秘仓之事的?他媳妇也就比他大一岁啊,他就完全不知。

谢莫如笑,我家里有一批藏书,书中不知谁做的标注,初时看的不大明白,后来我命人问了陛下,也就明白了。

五皇子咋舌,你叫人问父皇,父皇就与你说了?谢莫如淡淡的似笑非笑。

五皇子深觉自己问了句废话,他爹要是没同他媳妇说明白,俩人怎能设下这等计量。

外头神秘兮兮的流言颇多,五皇子是不会干吃这个亏的,第二日进宫就跟他皇爹唧咕了一回这事儿,穆元帝道,这事朕自清楚,不必你多言。

五皇子叹气,问他爹,父皇,你说这世上怎么小人这么多?穆元帝道,既知是小人传些闲话,何必还为此分心。

不必理会,谣言不攻自破。

五皇子真心道,我要有父皇你的境界,也就不必烦恼了。

五皇子在他爹面前向来随意,穆元帝与他说话也便透出些随意来,一笑,你是成天闲的没事儿,才会想东想西。

五皇子道,儿子忙着哩,也就是刚歇一歇,平日里衙门也不得闲。

一会儿忙一会歇的,倒不知听你哪句了。

穆元帝搁了笔,端起茶来吃一口,道,有个差使给你,前几天内务府来报,说是御林苑的行宫年久失修,你去瞧瞧,到底如何了?先时五皇子修缮汤泉宫的差使就办的很好,这些宫院修缮的事务,穆元帝觉着五儿子办得不错,且有经验。

故此,又将这差使给了他。

五皇子应了,道,御林苑行宫在林场那边儿,去岁儿子到林场狩猎倒是扫过一眼,外头瞧着有些陈旧,到底如何,儿子明儿就去。

穆元帝点头,下去吧。

五皇子进宫得了新差使,回家安媳妇的心,父皇心里是极明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有殿下在,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谢莫如听他说明日要去御林苑,便道,内务府那边儿可选好了人?咱们府里殿下准备带谁去?内务府还是上次随我修汤泉宫的许郎中一道。

府里的话,叫小英子跟着我,另外徐忠是常跟我出门的,余者再带二十个护卫就有了。

谢莫如想了想,一面吩咐紫藤去打点行礼,一面道,御林苑地方不小,查看屋舍怕是一日不够的。

五皇子道,我琢磨约摸三五日也就能回来了,最迟也误不了中秋,三皇妹那里,你代我说一声吧。

谢莫如应了,道,只管放心,三公主一向明理大方,这洗三礼,原就多是女人们的事。

殿下要是在帝都,做舅舅的,自当过去。

既有差使,我一人去也是一样的。

又问,殿下可同母妃说了?已说过了。

衙门也交待清楚了。

谢莫如便不再问了。

第二日,五皇子一大早就带着内务府的郎中匠人与侍从们出城,直奔御林苑而去。

谢莫如送走了他,瞧着时辰差不离,便收拾了去三公主府参加三公主长女的洗三礼。

谢莫如与三公主无甚交情,不过是面子情罢了,先与三公主说了五皇子不能来的缘故,三公主还在月子中,头脸收拾的整齐,腰后倚着一个秋香色的夹纱软枕,笑与诸妯娌姑嫂说话,道,五哥既有差使,五嫂来是一样的。

谢莫如瞧了瞧在悠车里的小娃娃,笑,这孩子生得可真好,三妹妹好福气。

四皇子妃胡氏笑,就知道你喜欢小闺女,我也盼闺女呢,这不早早的过来沾一沾三妹妹的福气,只盼我这胎是个闺女。

三皇子妃褚氏道,这孩子生得像三妹妹,可真俊。

大皇子妃崔氏道,眉心鼻梁似驸马。

她娘家与唐驸马家沾亲,崔氏是见过唐驸马的。

三公主是公主之尊,又是头一胎,儿子闺女的都欢喜,见大家都夸她家孩子,自然也是喜悦的,笑道,就是爱哭,晚上总要哭几回,声音响亮的只要掀翻屋顶。

崔氏笑,小孩子家,哪儿有不哭的,声音亮堂说明孩子壮实。

太子妃身份高贵,且住在宫里,故此来得最晚。

太子妃一身大红朱凤袍,头戴七尾凤冠,端的是威风八面,雍容华贵,她一进来,诸人纷纷起身。

太子妃是极随和的,摆摆手不必诸妯娌姑嫂见礼。

崔氏要让位给太子妃坐,太子妃笑,大嫂只管坐。

她直接坐三公主床畔了,三公主也十分客气,在床间做了个欠身的意思,道,小孩子家的洗三礼,怎敢劳动娘娘亲临。

太子妃在皇室素以爽俐闻名,笑道,嗨,这话就外道了。

三妹妹年岁小,你不知道,以往在宫外的时候,我是最爱热闹的。

小囡囡的洗三礼,我这做舅妈的怎能不来?太子原也想过来,只是又怕来了这个排场那个排场的,倒是扰得你们不能清静。

我说罢了,我去也是一样的。

听太子妃说的亲热,三公主自也欢喜,笑道,太子每日要随父皇理政,可不敢轻扰。

不过是洗三礼,娘娘亲自过来,我都受宠若惊呢。

太子妃又看孩子,狠狠的赞了一回孩子,道,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

长泰公主也说,是啊,姑妈知道三妹妹生了小闺女也这样说呢。

她家里也是不愁儿子的。

太子妃笑,我正说呢,怎么没见姑妈?这样的日子,姑妈又一向喜欢女孩儿,断没有不来的。

长泰公主笑,皇祖母宫里的内侍一大早上就到姑妈府里,想是皇祖母有事,姑妈进宫去了,临进宫前还叮嘱我把洗三礼带来。

既是慈恩宫有召,太子妃便不再多问,反是瞅着谢莫如打趣,五弟妹可听到什么新鲜事儿没?谢莫如笑,如今帝都城还有新鲜事?我倒不知。

太子妃玩笑似地,都说五弟妹手里有什么藏宝图呢。

谢莫如坐在四皇子妃的下首,双手叠放在膝上,听太子妃这话眉毛都没动一根,笑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太子妃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了?太子妃脸上的笑一滞,继而扬眉笑道,唉哟,叫五弟妹一说,咱们都成庸人了?谢莫如似笑非笑地望向太子妃,谁信谁就是庸人。

太子妃好悬没叫谢莫如噎着,好在她本就是个会圆场的人,嘻嘻一笑道,哎,就为了不做庸人,我也不能信的。

便将此事揭过去了。

永福公主道,倒不是咱们庸碌,是谢王妃太过英明了。

谢莫如笑,英明不敢当,只是倒还心静。

心静则少思,少思则没诸多想头儿了。

咱们不比外头的人,外头那些人,想着上进想着功名想着前程,想得多是好事。

在咱们皇家,想得少才是福气呢。

长泰公主听这话已是大有深意,忙岔开话道,唉哟,只顾说话,三妹妹,洗三儿的时辰快到了吧?三皇子妃吴氏也跟着问三公主,三妹妹,洗三的东西可都预备齐全了?预备好了。

今儿是她闺女的洗三礼,三公主还真怕谢莫如与太子妃翻脸,三公主问侍女,什么时辰了?其实时辰还早,三公主道,你再去检查一遍洗三的东西,别落了什么。

大家便说些洗三的事,藏宝图的什么的,太子妃自恃身份都得了一噎,她们更不想去碰这个钉子。

太子妃碰了个钉子,别人还好不过看个热闹,大皇子妃崔氏心下却很有几分幸灾乐祸,这倒不是崔氏心胸狭窄,只是刚刚太子妃说的什么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

太子妃说这话时,崔氏已有几分不悦了。

她如何能与三公主相比,三公主天生贵胄,她生儿生女唐家都只有欢喜的,可崔氏身为皇长子妃,连生两女,压力不可谓不大,太子妃还说这样的话,再加上大皇子与太子早就有些不对付,崔氏听到太子妃这话,再宽厚的人心里也有了气。

只是尊卑有别,太子妃到底是太子妃,且太子妃这话说的叫人挑不出半点儿不是,是故,崔氏纵使不悦也只得哑忍了。

如今见吴氏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崔氏自然高兴。

待吃过洗三酒下午回府,晚上见了丈夫,崔氏还与丈夫说了一回,崔氏道,太子妃也是,明知是流言,还问五弟妹真假。

这样的流言,搁谁身上谢不烦恼呢,哎,也难怪五弟妹生气呢。

大皇子先是一乐,问,老五家的与太子妃掐死来了?难不成竟有这样的好戏?看殿下说的,我们是皇子妃,又不是街上泼妇。

太子妃身份高贵,也须得给她留些颜面呢。

只是我瞧着五弟妹的口气不大喜欢罢了。

崔氏拍丈夫胳膊一记,殿下少在这儿偷乐了,以往殿下只说五殿下与太子相近,可殿下想一想,您与五殿下难道就不是兄弟手足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您待五殿下好了,情分自然就有了。

我看五弟妹为流言之事颇为烦恼,殿下当多宽慰五殿才好。

可别真傻啊!这么好的机会,太子妃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心下定是不快的。

谢莫如也不是好惹的,太后在她面前都讨不得好儿去。

女人们已是半翻脸状态了,男人们这里就有了可乘之机。

上次大皇子发昏给五皇子府放闲话儿,此番正得缓和一二。

大皇子虽时有发昏,要说聪明也是有的,他想了想,拍手笑道,你说的是。

妇人之间的事我不好多理,你也多宽慰五弟妹吧。

丈夫总算说了句正常话,崔氏松口气,就听丈夫道,你说,老五家是不是真的有藏宝图啥的?崔氏挑眉,要不殿下去问问五弟妹?大皇子此方不提了,崔氏命人传晚膳。

太子妃吃瘪之事,当天就在皇室传遍了,主要是三公主家长女洗三礼上,又是在诸妯娌姑嫂面前,大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

至于给太子妃帮腔的永福公主,许多人不知出于何等目的,心有灵犀,默契十足的把永福公主给略过去了,便是有未曾略过的也说,永福公主与太子妃是亲姑嫂,难免偏颇一二的。

当然,此事中,谢莫如的风评也一般。

不过,谢莫如一向风评一般,大家说她,无非就是,早便是个厉害的。

这些话于谢莫如委实不够新鲜。

太子妃先与太子诉苦,我不过玩笑,五弟妹就当了真呢。

太子道,你也是,说这个做甚。

这事父皇心里就比谁都明白,五弟妹的脾气,咱们皇室谁人不知,她那张嘴,谁能讨得好儿去?就是看着五弟的面子,你也不该提,只当不知便罢了。

心里有疑惑归有疑惑,怎么就傻到说出来了呢。

便是东宫属官对谢莫如也多有怀疑的,只是大家都放在心里,他媳妇这嘴也忒快了。

太子妃受了丈夫一通埋怨,只得继续苦情叹道,就随口打趣她一句,她既这般小性儿,以后我不说就是了。

以后可别这样了,伤情分。

五皇子与他一向关系不错,何况近来年,五皇子差使得力,如今又去检修御前苑,在御前也有脸面,何苦因些个小事生出嫌隙来呢?五皇子又一向是维护谢莫如的,委实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