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
窗间过马,二十多天的假期咽了声。
沈西洲返校得早,入校门打卡时还不到七点,校园里没什么人,只有两个校工在校前广场扫地。
南方天气湿寒,农历上虽属入春,冽风割过肌肤依旧是渗骨的疼。
她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走进教学楼。
这学期,高一的班级进行重组,学校重德教德学,所以是随机分班,无分优劣。
沈西洲被分在高一(7)班,和上学期一样。
班里果然没有其他人,课桌上堆满上学期期末,同学们来不及搬走的学习资料。
沈西洲恍惚觉得自己只是刚放完周末,前天才和大家道过再见。
她打开灯,再把每扇窗推开,冷风灌进来,将教室内刺鼻的味道吹散。
走回原来的座位,放下书包,她往桌上一点水,然后找出抽纸,就着这些水擦桌面。
突然,她听到声响,抬头往门口看去,一个人往她这边走来。
来人穿着一件藏蓝色风衣,搭配经典款牛仔长裤,脚上是一双经典款白色球鞋。
长相看起来和沈西洲的同龄人差不了几岁,她的手上还拎着一个保温盒。
哪位同学的姐姐?沈西洲礼貌地收回视线,将纸巾丢进垃圾袋里。
嗨!宋纾主动向她打招呼,她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的人,居然有人比她更早。
你好。
沈西洲看向她,等着她继续说。
你叫什么?我叫宋纾,是你们的班主任。
宋纾的咬字带着一点家乡的口音,柔美轻软。
沈西洲觉得耳熟,但不记得是哪地的方言。
她答:沈西洲。
宋纾又念一遍她的名字,音节于唇齿辗转:沈西洲?老师好。
她想起来了,那是江南一带的吴侬软语,悠扬如小调。
宋纾拉开一旁的椅子坐下,心想这小丫头生得真漂亮,长眉暗眸,姿容温雅。
你怎么来这么早?今天是开学日,学生八点前回班报道即可,她回来的确实早了些。
沈西洲如实回答:早点回来收拾东西。
吃过早餐了吗?宋纾笑,两边嘴角露出浅小的梨涡。
还没有。
她打算等学校食堂开门后再去吃。
宋纾松口气,目光殷切:吃粥吗?她把手里的保温盒放在沈西洲桌上。
沈西洲斟酌措辞准备婉拒,宋纾及时掐灭她拒绝的机会:我感冒刚痊愈,胃口不太好,早上煲粥不小心煲多了,你趁热吃。
合情合理,沈西洲也不忸怩:谢谢老师。
她旋开保温盒盒盖,一盒粥正好是一个人的量。
但她拿起勺子时,动作有些犹豫,宋纾看出她的顾虑,说:勺子消过毒,是干净的,直接用就可以了。
她点点头,开始吃早餐。
粥熬得稠,米粒开了花,葱香和虾仁入味,舀一勺入口,绵柔细腻。
沈西洲吃相斯文,粥吃完后,她拿纸巾擦嘴角,简短评价一句:味道很好。
这言简意赅的称赞挺符合她的气场,宋纾谦虚:还好。
然后她站起来,把保温盒和勺子收好:我去找校长,等会儿见。
这些我来洗吧。
是沈西洲吃别人的,她哪里好意思要宋纾来清洗。
宋纾已经站起来了,她拒绝:不用不用,回见。
回见。
等她一走,沈西洲才后知后觉地想:宋shu,哪个shu?作者有话要说: 晓莺窗外春啼晓。
睡未足、把人惊觉。
翠被晓寒轻,宝篆沈烟袅。
宿酲未解双娥报,道别院、笙歌宴早。
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海棠春》佚名沈西洲和宋纾的相遇,正值春寒料峭,人易醒时,所以选此词牌为章节名。
全文除番外,其余章节一律以词牌名命名,有的是只遵字面意思,有的是其中的一首词贴合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