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还是这时候更各位看看质量有没有下降降了告诉偶,还有各位别急,十九和宋MM的戏份后面会有很多。
剧透下她们再次出现,就是扑倒的时候现在最急的该是吕毅伯。
东海传来固伦公主控制兵权,李舸中毒昏迷的消息。
哪条不是让他急上了火的。
在大厅里坐立不安地等着进一步的消息,心里责备着自己大意轻敌,才让那小皇帝给唬了过去。
大人……小厮打扮的人,风尘仆仆地急步冲到厅内,单膝跪在吕毅伯面前。
免了,免了,事情怎么样了?吕毅伯焦急地问,现在他也顾及不了那么多礼数。
回大人,当初抢走兵符的人查清了,是武林周家姐妹,她们的大姐就是为前些日子皇上召进宫保护淑妃娘娘的侍卫。
好你个皇帝小儿!吕毅伯怒火中烧,气极地用力一拍桌子,茶杯里的茶被抖得全洒了。
相爷息怒!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原想让你好好当这皇帝,可你太不识时务,和老夫作对,你只有死路一条!吕毅伯目露凶光,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
现在的他已动了杀机。
丞相……那跪于地上的人,抬头询问式地等待吕毅伯的下一步命令。
通知手下的人,下月十九把所有的人都召集来京,此次行动,不成功便成仁。
是,相爷!退下吧。
吕毅伯挥了挥手,手里拿起佣人刚才新添了茶。
是!干净利落地应声,转身刚想离开却又被吕毅伯叫住。
相爷还有吩咐?派几个人去保护宁儿,我不希望她受伤。
相爷放心,小的会派人保护好小姐的。
下去吧。
吕毅伯挥了挥宽大的衣袖,等人退了下去后,无力的倒在了椅子上,这几天为了东海的事情,他真的太累了。
两眼出神的看着天花板。
想着自己唯一的女儿。
宁儿,为了爹爹,只有牺牲你的幸福了。
爹爹亏欠你的太多了。
想着当初自己逼着女儿入宫,现在又要毁去她的幸福,吕毅伯不住地喃呢。
他真的太过于自私了。
老爷,外面有位姓李的先生求见。
姓李?家丁的禀报略微了拉回了吕毅伯的一丝心神。
是的,他说老爷一定会有兴趣见他的。
带他到内堂。
吕毅伯整理了一下情绪,恢复平常的气度。
他能猜到来的人是谁。
相爷,多年不见,可好?李忌一身白袍,儒雅风流。
一合手上的羽毛扇,给吕毅伯行礼。
李兄不必多礼。
吕毅伯忙阻止李忌行礼。
李忌对他来说简直是神人。
当年自己去请他出山,被他所拒绝,但幸好被他的诚意打动,让他的儿子跟着自己,为自己办事。
现在李忌亲自来,无论他处于什么目的,对现在的吕毅伯来说都是好事,这人是把双刃的剑,若是运用得当便能握帐千里,若是运用不当,随时都会有可能伤到自己。
但对于现在人才及其缺乏的吕毅伯来说自然求之不得。
多年不见,李兄依然风采啊!吕毅伯赞道。
李某闲云野鹤,相爷日夜为国事操劳,实属让李某惭愧啊!李忌笑到。
李兄言重了,当年李兄随先帝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岂是尔等能比。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吕毅伯奉承地拍着李忌马屁。
相爷过谦了,李某惭愧。
李忌也不是省油的灯,想跟他玩太极真难。
不知今日李兄来找吕某所为何事?终于忍不住想问了?听闻小儿出了事,李某特地来问问情况。
李忌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十足一个慈父担心儿子的模样。
在下对不起李兄。
吕毅伯一下子拉下脸来,俯身想要作辑,作出负荆请罪的样子来。
相爷言重了,办差自然会有危险,在下并无怪责相爷之意。
李忌一把扶住就要下跪的吕毅伯。
这两只老狐狸依然没有走到正题上去。
其实他们大家都在试探对方,想知道对方到底是何打算。
吕某无子,早已视李世侄为己出,此次世侄不幸中毒,是吕某保护不周。
谢相爷厚爱,李某在此谢过。
舸儿能为相爷效力实属平生之幸!哪里,哪里。
好你个李忌,到现在还在给老夫大哈哈。
李某今日来,还有一事。
终于说明来意了?你这老狐狸。
李兄但说无妨。
相信在下的侄儿日前早已来拜访过相爷,李某是想让相爷帮忙……李兄……不是在下不帮,只是在下实在有心无力。
东海现在战捷,兵权几乎全落入了公主的手中,现在老夫也正为此事焦急。
真有此事?李忌露出吃惊的表情。
唉……吕毅伯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继续道:实不相瞒,李世侄便是因为此次前去东海,惨遭皇帝小儿敌手才会中毒昏迷。
好你个狗皇帝!李忌狠狠地道。
先下老夫手中就只握有三分一的兵权,加上皇宫御林军,倒是可以与那皇帝小儿斗上一斗,只是……相爷但说无妨!只是吕某年事已高,处理很多事情早已力不从心,原想再撑几年便把这兵权拳□还给皇上,不想这小皇帝欺人太甚,现今居然下老夫面子。
那乳臭未干的小子确实过分。
当年我为他父亲辛苦打下江山,怎奈功高盖主遭受猜忌,才会迫得自己要辞官还乡。
李忌这样一表态,便说明了自己现今还有心官场。
此话当真?吕毅伯闻言双眼一亮。
李某这些年来,在江湖不断地笼络人才,目的就是有一日能助贤主义登高位,原想扶持侄儿上位,怎奈他只爱美人不爱这江上,只想着与他那青梅竹马双宿双飞。
令老夫着实失望。
李忌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更让吕毅伯两眼闪光。
以李兄的智谋,要坐拥天下何其简单,何必屈居人下?吕毅伯再抛出试探的疑问。
坐这天下必须名正言顺,李某不才,未出皇室,顾一生只求通达,丹青书卷留其平生功绩,便别无他求。
原来这人只为个儒生名声,果然是个书呆子。
李兄若能助吕某,他日事成吕某原尝其所愿。
吕毅伯抛出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