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妳而来 > 第 161 章

第 161 章

2025-04-03 13:45:06

大将军!何事?李舸转头问道。

丞相有信。

参将随即把信呈上。

你下去吧。

李舸接过信,并未急着打开。

是。

见人退下之后,李舸才打开信件。

我儿见字如父,久日居京,多日甚思之,念男儿志在四方,我等身为邵华臣民,当精忠报国,为邵华竭尽所能。

初率师五万,御敌抗战,朝中吾皇励精图治,文成武治,福泽天下。

看着李忌所写的书信,李舸便知事情已办妥。

太祖创立邵华,为阻军权转职,专设,治国安邦、平定天下双玺并用,互相牵制,篆刻这中,又纹蝇头小字,书‘千秋万世’和‘战无不胜’为了打造这两个玉玺,好费了工匠二十年的时间。

平定天下之玺,至今无人识得。

其中还藏着前百年来不为人知晓的秘密。

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江湖中打探,却丝毫没有收获。

江湖上风传的君王令最终也被证实是空穴来风。

传我命令!击鼓叫阵。

是!三军听令!李舸举着令旗,随即道:前军一裨,冲锋于前,中军分以两校,从旁进攻。

后军布阵,弓箭手,战车以方圆之阵布之!是!战鼓激昂,李舸亲率部队冲锋陷阵。

敌人随长途跋涉,但占据沿海三省,有了一个天然的后背粮仓,烧其粮草显然没有多大的作用,唯今之计只有束战速决,以多取胜,如今在守三军,一共三万七千人,边疆驻守一万,皇宫留三千御林军,邵华十万,却只能用用五万,若是被地方知晓,必处下方无疑。

如今只盼偷袭天朝阳城的军队达到,扰乱敌人的行军排布,从阳城回上,敌人在沿海三省驻兵不多,要夺回并非难事,夺回沿海三省,敌人的后方供应一断,前后夹击,最后只能弹尽粮绝。

尔等言而无信之小人,休要在此放肆!李舸勒紧缰绳,高声喊道。

一派胡言,邵华沿海三省本事天朝属地,收回本是理所当然,如今挥师北上,是要你们给我国死去的长公主殿下一个交代。

冯不言冷静的回应,同时道出此次乃出师有名。

圣德皇妃诞下我皇便驾鹤西去,此事虽是我朝责任不可推卸,但人无力于天抗衡。

相信谁也不会责备于我朝。

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长公主亲笔书信还难作假不成?邵华若不给一个交代,难堵天下人悠悠之口。

冯不言举剑,随即高声喊道:天朝的将士们,我们要为长公主讨回公道,把那冒充长公主血脉的人拉下邵华的皇位!长公主千岁!长公主千岁!士兵的士气一下子高涨了起来,他们贤惠爱民的长公主不能被欺负。

不可否认,冯不言很会激励士气。

由于李舸布阵精巧,利用周围熟悉的地下,使得军队陷入被动,但由于冯不言的一席话使得士气高涨,形势一下子便扭转了过来。

一场厮杀下来,双方也没占到任何便宜。

三天后。

元帅!邵华突袭阳城,皇上希望你能回师救驾。

副将那种黄色的纸张进来急切地道。

如今此方才是战场中心,敌人只不过是想打声东击西之法,引我们回去,以此退敌罢了,我们若回去,便中了敌人的计谋了。

冯不言拿过黄纸,展开细细地看一遍,随后放入火烛之中烧毁。

阳城为皇都防城,若阳城被攻占,皇都便危险了。

听着冯不言没有退兵增援的意思,副将忧心忡忡道。

我即刻修书,禀明皇上,皇都守城一万,邵华派去的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万,阳城易守难攻,行军甚难,即使我们行军至此,也是绕到而行。

只是如今皇上慌了阵脚,非要我等回都救驾不可。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若阳城当真被破,要攻都城也非易事,如今只有釜底抽薪才是解决之道,班师回朝确实能解都城之急,但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彻底控制邵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命令下去!即刻拔营,叫阵敌军!未等副将有下一步动作,冯不言率先道。

诺!东海之上,十九的船只即将到达幽云州。

十九拿着望远镜站在船头看着远处。

皇兄。

固伦从船舱中走出来。

怎么了?我们在海上行船,陆上的战事无法得知,该如何?不急,如今大船已几近幽云州,我们先放小船,上岸,查探清楚之后再作打算。

我们在这多耽搁一日,便多一分危险,皇兄!我知道,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要解决的,按照日子来算,李忌的兵也该到阳城了。

十九收起手中的望远镜,极目远望,地平线之上依旧与海相接。

之后两人是许久未有的沉默,我还得感谢周前辈,只有她才能找到如此通莹剔透的宝石来给我打磨镜片。

十九低头看着手中的望远镜笑着道。

确实也只有她能弄得到,只怕若是看见了如此稀奇的宝贝,当是回来抢。

一想到被周辞雪发现这样有趣的东西的时候的反应,固伦便不由开怀。

不管如何,我们都会赢的,李忌这一生谨慎,却独独忽略了一点,此次他退无可退。

若如此,我们是否要通知顾姐姐?让她来都城?我在江南岭之时已经命斯轩去通知了,相信都城不久将上演一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