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夜 >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六十七章 大明湖开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六十七章 大明湖开

2025-04-03 13:40:58

很高的地方听说都很寒冷,道痴叶红鱼境界很高,她随意一念洒向湖畔如暴雨般的万柄道剑也很寒冷,湖水凝成的剑身蒙着淡淡的霜,已然成冰。

万柄冰霜剑,遮蔽了来自山谷上方苍穹的天光,黑压压一片来到湖畔,就在这时,一朵伞花开于万剑之前,花『色』如夜空一般漆黑,顿时让万剑失『色』。

生死关键时刻,宁缺撑开了大黑伞。

这个选择毫不出乎意料,甚至就像那些被人看厌了的陈词滥调,然而正如同文章里的陈词滥调往往是数千年文人总结出来最不容易出错的精华,大黑伞也同样如此——能承万世尘埃,能遮眼遮天,面对再大的暴雨,也不会漏下一丝。

小而锋利的道剑,密密麻麻而至,像真的暴雨般连绵击打在大黑伞腻污厚实的伞面上,发出啪啪啪啪巨大沉闷的撞击声,道剑无法刺破伞面,伴着强大的冲撞力量纷纷碎成冰屑,然后化为水雾消散在黑伞之前。

撑伞同时,宁缺把莫山山拉到自己身后,大黑伞很大,两个人半蹲在伞下,头顶仿佛多出一片半圆形的黑夜,没有留下任何缝隙。

道剑无法刺破大黑伞,但上面蕴积着的恐怖冲击力却留在了伞面上,然后顺着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伞柄,传到宁缺紧握伞柄的双手间。

他低着头皱着眉,双臂不停颤抖,双手指间现出苍白『色』,已经用尽全身的力气,却依然还是无法抵抗住黑伞伞面传来的一阵强过一阵的冲击力。

万柄道剑在湖畔空中列成繁复的剑阵,依序降下,连绵不绝猛然轰击,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甚至冰凝剑身带着出鲜红的尾艳,仿佛正在燃烧一般!大黑伞伞柄从宁缺指间滑脱,重重撞到他的胸口!伴着一声痛苦的闷哼,鲜血自他唇角淌落,但他左手紧握着伞柄中段,右手像铁丝般紧紧抠着黑伞上端的伞骨,用胸口抵着伞柄。

道剑的轰击还在持续,大黑伞伞面传来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他紧抠着伞骨的手指渐渐被割破,流出血来,甚至渐要向指间陷下去。

宁缺盯着模糊血肉间隐约可见的白骨,脸颊因为剧烈的痛楚而变得苍白,甚至身体都开始颤抖起来,但他依然没有松手的意思。

他向来对自己够狠,尤其是在事涉生死的紧要关头,所以在湖畔万柄道剑之前,他死也不会放开黑伞,因为他知道一旦放开,自己和莫山山都会死。

破指间流淌下来的鲜血没有滴落到地面,而是顺着黑伞伞骨淌到伞面上,骤然间他识海里出现了一抹亮光,可惜在这种时刻,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寻找那道亮光的真实模样,只能盯着黑糊糊的伞面,盼望着道痴的念力赶紧衰竭。

虽说在箭『射』隆庆皇子之后,他就很清楚自己与神殿,尤其是那位道痴已然成为生死之敌,但他落在黑伞上的目光,依然止不住生出很多赞叹与佩服。

颜瑟大师亲自书写的锦囊神符,集合了书院后山智慧与能量的划时代元十三箭,再加上已经悟了半道神符的书痴莫山山,这是怎样的力量?虽说道痴在雪崖上晋入知命,但如果是普通的知命境初品大修行者,这样的力量和宁缺藏着的大凶险手段,只怕也只能命丧当场,面对宁缺和莫山山还有那些隐藏着的大凶险手段,只怕也会命丧当场,然而道痴却没有死。

虽然被两道符箭波及受了重伤,但这个修道痴狂的少女终究还是没有死,非但没有死,她漠然站在湖面薄冰之上,被缚字神符所制,却是凛然舍了最珍贵的本命物,心意一动便用万柄道剑把宁缺和莫山山压制的无法还手!宁缺曾经听闻西陵神殿掌教曾经称赞道痴万法皆通,如今看来果然如此,道痴不止境界高妙,更震撼的是她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决心眼光和无穷无尽的手段,忍不住心想:居然这样都杀不死你?看来必须要想办法杀死你。

…………虽说不是符师本人发动,所以大明湖上这道缚字符的符意失了几分妙处,但这道缚字符毕竟是颜瑟大师写的神符,无论符力持续时间还是强度都非常恐怖,即便以道痴叶红鱼的境界能力,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摆脱。

白皙的肩头被元十三箭再次『射』中,鲜血凝成的血珠紧贴在她的赤『裸』上臂处,有些血腥,一丝不苟庄严的道髻早已『乱』了,缕缕黑发刚飘到空中,便被缚字符束至她的脸颊上,黑丝衬着洁白的肤『色』,显得格外美丽,却又有几分狼狈。

但道痴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表情,只是冷冷看着湖畔那把大黑伞。

身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偏生如此弱小,书院任宁缺代表后山行走天下,必然会让他带着些保命手段,所以她虽然慨叹于那把大黑伞的强大防御能力,却并不吃惊。

真正让她感到吃惊甚至隐隐敬佩服的是宁缺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指不是境界或者对天地之息的『操』控程度,而是指他对所有战斗手段的巧妙运用,对出手时机的精准选择,甚至可以含浑称之为某种气质。

今日在大明湖畔,为了杀死宁缺她已经尽了九分心思,极罕见的动用了参悟时间并不长的昊天神术,最后动用了昊天道门掌教震慑世间的万剑宗道法,却依然无法杀死对方,甚至反而被对方重伤了身躯。

肩头凄惨的伤口,掌心还微热的血水,上臂处紧粘着的血珠,都让叶红鱼感到愤怒羞辱甚至疯狂,但她的眼眸却像那些水鳞凝冰结成的剑般开始燃烧起来,透出一份狂热的冰冷——只有面对真正值得尊重的对手,这种眼神才会出现。

为了证道,她于西陵桃山上觅强者,于四海野地觅遗辈,这些年来与很多高手较量过,然而极少有人能够让她尊重甚至敬佩,因为在她看来,那些所谓高手徒有境界和雄浑实力,却根本不知道怎样发挥,便如读死书的酸书生那般不值一提。

直到今日她遇到宁缺,发现这个史上最弱的天下行走,竟是极为罕见的懂得战斗真谛的修行者,虽然如今境界尚低,但只要境界稍有进益,生死证道之时必然极为强大——她很确认这个推论,因为她自己便是这样的人。

大黑伞在湖畔的暴雨道剑下瑟瑟支撑,似乎随时可能崩溃,却一直没有崩溃,那些冰剑化成的水雾越来越浓,渐要将它掩埋,道痴面无表情看着那处,在心里很认真地说道:这样都杀不死你吗?看来,你真的必须死了。

…………叶红鱼痴于道,痴于证道,何以证道,唯生死耳,所以她狂热地追求战斗。

宁缺痴于生,痴于贪生,何以求死,唯避死耳,所以他战斗起来非常拼命。

缘由虽然不同,所形成的外显气质却有几分相似,如果他们能够知道彼此的童年生活,大概会清楚原来彼此原来是同样的一类人。

因为拥有同样的气质和理念,所以他们互相佩服,互生更深重的杀意,因为不好杀,所以尊重,所以更必须要杀死对方。

道剑袭击着黑伞,黑伞抵抗着道剑。

立于湖上的道痴身体无法移动,肩头的伤口还在不停的流血,不知道什么时候念力会枯竭;躲于伞下的宁缺身体无法移动,指间的伤口不停的流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握不紧这把伞。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叶红鱼脸『色』苍白,但看不出来有念力枯竭的征兆,宁缺低着头紧紧抿着因为失血而发白的嘴唇,也看不出来有放手的可能。

大明湖畔的战斗从极激烈的动态画面,转成绝对的静止画面,除了剑与伞,然而隐藏在其中的凶险却是越来越激烈,只要一方无法坚持下去,那么便是毁灭之时。

局面似乎进入了一种死局,两个人都太狠,狠到看不到这个死局的结尾,最终是生存还是死亡,似乎只能取决于谁能坚持到最后。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名少女符师似乎被人遗忘了,但她是书痴,怎能被人遗忘,事实上最终解开这个生死之局的人,便是她。

…………莫山山站起身来,站到了大黑伞的外面。

宁缺大吃一惊。

看着迎面而来的密密麻麻道剑,少女符师平静咬破自己的手指,凭由鲜血从指间淌落,然后轻轻向空中伸去。

随着她的动作,那些迎面刺来的道剑骤然间变得缓慢了几分。

纤细指尖滴落的血珠很奇异地悬浮在了空中。

然后莫山山的指尖轻轻蘸进空中的血珠,就像一根纤细的紫毫蘸进黄州沉泥砚的墨汁之中,柔柔一拖复落空中无形之纸,便画出一道血线。

依旧是那半道神符,只不过这一次符线行走不再无形,而是依遁血线,清晰的无以复加,湖畔渐生的符意并不比先前更强,但却更为生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书痴此生所写的最强大的半道神符,并没有向着湖面上站立着的道痴而去,因为距离太远,因为她知道即便自己出手,也不见得能够击倒那个强大的女子。

她的半道神符投向了大明湖!就像刚刚写好一幅淋漓墨卷的枯笔,投向瓮里的清水,想要濯清自己。

大明湖清澈的湖水里,骤然多出无数条极细的血丝,仿佛朱砂。

以这一笔为引,一股悠远古老的气息自湖底生出,令人心生震撼膜拜之感。

大明湖活了过来,湖水蒸腾翻滚,水雾笼罩山谷。

大明湖消失无踪,湖水失了涛声,水雾遮掩一切。

那股悠远古老的气息,汇聚在浓郁的水雾里,骤然暴涨,瞬间占据整座青翠的山谷,再过瞬间漫上奇崛的雪峰,最终直冲遥远灰暗的天苍。

仿佛要把这片天掀开一般。

…………(『操』他妈的,小爷我还是清清爽爽写出来了,谁有我狠……)请病假休养四天请病假休养四天(本章免费)颈椎问题越来越严重,终于不再讳疾忌医,去了医院,因为核磁要排期到周五,想着不能白去一趟,便顺便ct了一下腰,结果就这样,顺便被医生大人确认了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嗯,这算是赚了还是亏了?大夫姓薄,『性』情极好,很是可爱,看到ct片子后,兴奋地指着间盘突出的那两张画儿对我解说:看,这本来应该是苹果,但你已经变成鸭梨了……其实除了头昏屁股痛脚麻之外,没有什么严重的无法抗衡的痛苦,甚至根本就不痛苦,嗯,但我是个胆子很小的人,禁不住医生吓唬,医生要求卧床静养或者走路散步都好,就是别坐在电脑前面,所以这几天我向大家请病假,好好静养一下,同时想想情节,思考一下人生,然后去什么地方逛逛玩一玩。

周五去做颈椎的核磁,希望问题简单一些,治疗起来顺利一些,因为今天做腰椎理疗复位,做的很顺利,感觉很好,以前不觉得有问题,但做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现在的腰才是真实的腰,以前的以为没问题的腰,原来是有大问题的。

四月一号恢复更新,要抢***嘛,虽然现在看起来,估计原先的想法纯属虚构,只能等十一月抢第一了,不过总还是要回来继续写的,因为总是要挣钱,要过好日子嘛。

三十一号是周六,所以请四天假其实只有三天哈,我知道你们都是特别温柔和善的人,争这个天数也没啥意义,反正我也不会补,我只是心情有些低落,想和你们开开玩笑罢了。

领导的病假好像是到明天就结束了,祝她身体健康。

也祝你们及你们的家人身体健康。

最后要声明,我得的这些病和写书没有什么关系。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在电脑上码字并没有占据我太多时间,我觉着应该是这十年来,在电脑前面发呆玩耍时间太长以及懒得运动的缘故,特此说明,以免被误会成劳模。

叹息,四天不写,要少挣多少钱啊。

叹息,四天不写,这该有多么爽啊。

亲爱的大家伙,四天后见。

下去躺去了。

晚十点前更新晚十点前更新(本章免费)重新恢复工作状态,确实很难,而且坐的时间在自我控制,间接导致写的反而更慢。

慢慢写着。

向大家报告一声。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六十八章 何以浇块垒(上)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六十八章 何以浇块垒(上)悠远古老的气息,暴涨依山而起,直刺灰暗天穹,却在似乎将要触碰到天幕的那瞬间骤然收敛而回,雪峰顶端浮雪渐飞,青翠山谷气息大『乱』,空中劲风狂舞,瞬息之间横扫,湮没所有事物。

道痴的万道冰剑、书痴的半道神符,宁缺捏碎锦囊释出的缚字符,沸腾的湖水,都被狂风卷动的烟雾所吞噬,消失无踪不知去了何处。

宁缺和莫山山直接被暴涨的气息震飞,眩晕片刻后才醒过神来,他看着笼罩天地间的浓雾,不由感到身体有些寒冷,这等恐怖的气息,完全不像是人类可以施展出来的力量,即便是知命巅峰的至强者,也做不到这一点。

箭筒和行囊都还在身旁,他震惊之余又生出诸多不解,这道狂暴气息直接吞噬了所有,包括道痴的气息,可为什么自己依然完好,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是什么符?宁缺难以压抑心头的震惊,望着身旁的莫山山问道。

莫山山抬袖擦去唇角淌下的鲜血,摇了摇头。

先前她以血为墨写就半道神符袭向大明湖,才引发山谷里的异变,然而她自己似乎也没有想到会造成如此后果,听着静寂无声的周遭,发现再也无法听到大明湖的涛声,如漆墨眸里显出几丝余悸,颤声说道:和我无关。

二人相互扶着艰难地站起来,视线所及尽是一片水雾,根本看不清楚是在何处,宁缺不是很理解她的话,用询问的眼神望向她。

莫山山轻轻咳了两声,感受着浓雾之中依然盈绕回『荡』的悠远古老气息,满怀敬畏向往情绪说道:这道气息是魔宗山门阵法开启时渲泄的力量,我先前只是试图让阵法开启,但真没想到只是开启渲泄的阵力,便如此强大。

魔宗山门阵法开启?宁缺大吃一惊。

前些日子在那道雪崖上,隆庆皇子曾经说过魔宗山门开启还需要时日,这些天他一直在大明湖畔悟道,也没有感受到任何魔宗山门开启的征兆,结果没有想到,莫山山竟然有能力看破魔宗山门大阵,让它提前开启!一念及此,他看向莫山山的目光便多出几分灼热,心想天下三痴果然名不虚传,平日里看着淑静平和,并没有太特殊的地方,到了关键时刻,却总能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书痴少女竟真的能够达到符阵不二的境界。

被宁缺灼热目光看着,莫山山有些不适应他目光里的赞叹敬佩意味,微羞低下头去,轻声解释说道:这些日子你在湖畔悟道破境,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做,所以在湖畔看这座山门大阵看了很长时间,所以看明白了一些。

她低着头继续小声说道:而且这不是本阵,只是山门外的掩阵。

虽说颜瑟大师曾经说过符便是阵这种话,宁缺也曾经被七师姐当作苦力修复书院后山大阵,但他对于阵法知识的了解依然极为贫乏,完全听不懂什么本阵掩阵。

然而他很清楚,前一刻在道痴叶红鱼的攻势下,局面已经陷入绝境,莫山山开启魔宗山门等若是直接打破了死局,这比什么都重要。

宁缺感慨说道:道痴果然强大,入知命境后你我加起来都不是她的对手,只是很可惜你在这里,那么大明湖对她来说就是个错误的战场。

莫山山抬起头来,眸子里现出喜意,从燕北边塞来到荒原深处,她总觉着和宁缺相比自己徒有书痴之名,却起不到太多作用,不免有些神思黯然,这时过宁缺的称赞确认自己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轻声说道:我也只是试一试。

宁缺笑着说道:过度谦虚就是骄傲。

莫山山笑着点了点头。

宁缺看着身周弥漫着的浓雾,微微蹙眉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魔宗山门如果已经开启,我们该怎么进去?水雾太过浓郁,遮住所有的视线,天地气息太过紊『乱』,便是识海也只能感知到极混沌的一片,在这种环境中不要说找到魔宗山门,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这时候究竟在哪里,是还在青翠山谷中抑或被那道气息震飞到了别处?莫山山闭上眼睛,细长的手指探出棉袖伸到雾中,微微屈伸计算感知,片刻后她睁开眼睛,蹙着墨般的眉儿说道:先等雾散。

雾开雾散总有时,没有过多长时间,魔宗山门大阵开启时造成的天地元气变动,渐渐被真实的天地所淡化,半空中的雾气率先散去,隐约可以看到极高处的天空,不知因为什么,原先灰暗的雪云已然散去,『露』出一角湛湛青天。

水雾散开的速度越来越快,从青天到雪峰再到峰顶的葱葱绿『色』,连绵不断进入宁缺视线里,看着那些已经看了好些天的雪峰,再加上相对方位,他愕然发现,自己二人此时所站立的位置,竟应该是在大明湖的湖心中!然而脚掌下接触的明明是实地,怎么可能会是在湖里?大明湖的湖水去了何处?如果说湖水被魔宗山门大阵开启时的威力直接蒸发干净,脚下也应该是淤泥才对,可是那种坚硬厚实的感觉明显有些异样。

雾气继续从天空向陆地散去,已经能够看到湖畔的青青阔叶林梢,看那些林梢的高度,宁缺愈发确认自己二人的位置是在地势更低的湖底,心中也愈发疑『惑』。

不过这时候他来不及去思索大明湖神奇失踪的答案,眼看着水雾渐散,青林渐现,他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挽弓搭箭,强忍着肩部的剧痛,顾不得指间还在流淌的鲜血,警惕地用肉眼和念力搜寻着四周的画面。

视野恢复清明,狂『乱』紊杂的天地气息波动平静,也就等若先前像战壕一般保护自己的东西都不存在,道痴随时可能发现自己,并且再次发起进攻。

魔宗山门开启,他和莫山山都没有因此而受重伤,他自然更不相信道痴这个强大而疯狂的女子,会遭受怎样严重的损害。

锋利寒冷的符箭箭簇稳定地缓慢移动,瞄向清明视界里的所有方位,随时准备离开紧绷的绞弦,『射』向突然出现的那抹红衣。

然而当云雾散尽后,他还是没有发现叶红鱼的身影,无论肉眼还是念力都是如此,甚至连最轻微的杂音都没有听到,整座青翠的山谷变得静寂无比。

不是绝对的静寂,有泉水叮咚,有流水潺潺,在四周间歇响起。

宁缺不知道痴去了何处,但他直觉此时应该暂时安全,缓缓收弓回肩,看了身旁的莫山山一眼,向四周走了几步,靴底踩在石砾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们这时候确实是在大明湖原来的底部,但脚下踩着的不是黑『色』的淤泥,也不是银『色』的细沙,而是密集的满是棱角的石头。

前些日子在大明湖畔悟道破境,看着这片静湖面积并不是太大,然而今天行走在干涸湖底,他才发现原来很大,就像是一个挖空了的巨大石碗。

前一刻还是凛冬静湖,下一刻便成了干爽的砾地,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妙画面,不过想着魔宗山门这种不可知之地本来就极神妙,宁缺和莫山山虽然难抑心间震惊,却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

观察片刻后,二人终于发现湖水去了何处。

他们脚下的碎石砾里就有水,只不过是很薄很浅的一层,顺着石砾的缝隙,向某一个方向渗漫而去,然后逐渐汇流成平溪,向低洼处流去,最终在湖底的最中心处消失不见。

湖心处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渲泄如此多的湖水,不免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仿佛那里有一头远古的巨兽正张着贪婪的嘴。

宁缺和莫山山对视一眼,顺着脚底清水漫流的方向,抬步向湖心处走去,然而还没有走几步,他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双脚仿佛灌了铅一般再难抬动,身旁的莫山山的脸『色』更是变得无比苍白,显得极为痛苦。

这是怎么回事?宁缺感受着那股令人感到畏惧的气息,皱眉望向周遭,却看不出来什么异样。

湖底一片石砾,确实没有任何异样,有的只是石头。

这些石头或大或小,形状各异,有的中空似被风镂出的艺术品,有的圆滚如鼓,有的纤细如林,有的则是模样怪异根本不知该如何形容。

有些石头上生着厚厚的青藓,有的则是光滑如玉,但无论哪种石头,上面都没有湖水留下的痕迹,仿佛它们并没有被湖水浸泡千万年的那段时光。

满山满谷的石头,就这样出现在视线中,仿佛同时出现在胸中,哪怕圆滑的石头也充满了无形的尖锐棱角,让看到它们的人感到胸中堵塞不安。

那种感觉好生不舒不畅不痛,充满怨怼之意,不甘倔犟之念。

宁缺看着眼前这些石头,终于感觉到了古怪。

莫山山在他身旁怔怔看着这些石头,苍白的脸上忽然现出两抹红晕,眸子明亮异常,薄唇轻颤,不可置信说道:难道这就是……块垒?宁缺问道:块垒是什么?莫山山颤声说道:西陵教典曾经记载过一种阵法,那种阵法横亘天地之间,强大到难以想像的程度,与它相比,裁决司的樊笼神阵简直不堪一提。

她脸上满是敬畏和仰慕神情,看着四周看似随意堆放的石头,说道:我总以为这种阵法只可能存在于传说中,没想到……居然有人真的能布阵成功。

宁缺好奇问道:这些石头就是……那个传说横亘天地的强大阵法块垒?莫山山转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块垒……就是石头。

…………(限于身体,最近更新不可能太饱满,四月的***第一,暂时也是没想法了,但是雄心壮志还是要在胸间的,不然块垒之气太浓郁,这biaji一下,在太后面实在不好看,大家手里有***的,还是请鼓励我一下,我虽无法保量,保质吧。

)第二卷凛冬这湖 第六十九章 何以浇块垒(下)宁缺站在满山满谷的石头里,感受着那道气息,捂着胸口眉头微蹙,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他此时胸口里仿佛被塞进去了几十颗硬梆梆的卵石,已经快要顶到咽喉处,堵的发慌,涛的难受,哪里还能说出话来。

先前他没能听懂莫山山那句块垒就是石头,直到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把他的眼眶全部撑满,把他的胸腹全部堵塞,他才明白原来所谓块垒,便是胸腹间那股不知因何而生的不平意,那些不平意最终凝结成石,不得畅快。

石头是世间最普通寻常也最不寻常的事物,千万年来沉默存在于天地间,可以长草但草都是外物,可以崩裂但裂开仍然是石,哪怕风化成砂砾依然是石的子孙,它的本体是那样的坚强而纯粹,仿佛永远不会有任何变化。

宁缺看着充塞于天地间的千万块石头,不由想起师傅颜瑟大师曾经说过某些话,亭榭楼台总被风吹雨打去,石基无语千年本质不毁,看似不洁却洁到极致。

天地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气息,那便是牙,气,玉金亦不便外,只有顽石最为沉默低调,它的气息浓厚却深敛于内,从不愿意放肆喷吐,所以对于修行者面言,石头是最难感知的存在,想要操控更是非常困难。

想着这些石头在湖底在海里在山上在田奎下,安安静静存在了无数年头,养蓄着自己的气息,却不愿意让天地知晓……宁缺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魔宗的修行功法吸纳自然气息于体内,等若在体内再造一个自己的天地,在昊天教义中这是极大的亵渎和不敬,所以才会被世间称之为魔。

这座块垒大阵里的石头和那些修行魔宗功法举世不容的人们何其相似?这鹏员亘天地间的不堪倔犟意,不正是对昊天的无言反抗?符阵修行到高深处便会汇入同一条河流。

莫山山痴于符道自然也痴于阵法,她感受着这座块垒大阵的神妙,发现自己身处其间,顿时仿佛也变成一颗水底无言千年的小顽石。

块垒大阵的气息……让她苍白的脸颊上现出疲惫的感觉……她却毫不在意体内的痛楚,出神望着四周……散乱堆着的石块,专注思索着其间隐藏着狗秘密。

宁缺看着她的紧蹙苦恼的眉梢,摇头说道:这些石头隐喻着某和态度,我想,当年有能力有胆量设下这座块垒大阵的人,只可能是那位入荒原传道,却最终背叛昊天开创魔宗的光明大神雷。

莫山山抬起头来,美丽的微圆脸颊上筹满了惊讶与不解,片刻后明白过来,这里职然是魔宗山门,设下块垒大阵的高人当然和魔宗脱离不开关系。

她相信宁缺的推论,虽有些遗憾这样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大阵,是由魔宗中人打造而出,但她并没有考虑太多,心神迅速再次沉浸到这满山满谷的石头之中。

湖底干调石砾地,荒野上躺着万颗顽石,这等风景怎么看也谈不上美丽,但在书痴眼里,却美丽不可方物,里面蕴藏着令她感到心悸的大智慧。

何以浇心中块垒?看着天地间横亘着的万块顽石……少女神情沉醉,喃喃说道:那人用的是千顷湖水……以湖水静柔之意掩块垒严杀棱角,掩阵破时,依自然之力引湖水而去,块垒大阵便会重新出现在人世间,这等水落石出之意,真是妙夺造化。

宁缺自幼过的是苦日子,虽说写的一手好字,却吟不出一首好湿,审美偏弱毫无情趣,面对着满山破石头,实在是看出什么美丽,更看不到什么妙夺造化的水落石出之意,他只觉得胸腹间的石头快要从喉咙管处喷涌而出,难受到了极点,急着想办法离开或者走进去,看着莫山山陶醉模样,虽有些不忍,还是不得不极煞风景地打断对方,问道:职然这座大阵这般厉害,我们能进去吗?世人皆称书痴性情淑静贤贞,但职然带个痴字,一旦真的痴醉起来,便泣然忘却身外天地,甚至连自己体内的伤势都都忘了个一干二净,哪里这般容易清醒过来,她根本没有听到宁缺的话,神情黯然难过说道:这座块垒大阵竟是被人毁过一次,如今大概百中只余其一,真是可惜,也不知道当年这座块垒大阵完好时开启,会是何等模样,也不知日后还有没有人能让块垒重现人间。

她非常难过,宁缺却听着有些高兴,心想若非如此自己二人早就牙,了,随意安慰说道:先找路进去再说,日后你多参详阵法,让块垒重现也不是难事。

莫山山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思考什么问题,微疏的细长睫毛轻轻抖动,片刻后薄唇微启,看着宁缺认真说道:十三顺兄你说得对,世间能见到这座块垒的人极少,我职然看见并且有所明悟,那么日后便要想办法让它重现世间,如果我不努力修行学习,块垒真的就此消失,那便等若是我的责任。

宁缺没有想到随意一句话,竟让她主动载起这般沉重的责任,修行世界里的传承,总有断续处,若能重新拾回这座神奇大阵,自然是好事,但他又有些担心,这等重任会不会让对她的心境修行造成影响……时无语。

忽然间他想到一个问题。

满山顽石只余百分之一威力便如此强大,当年完好无损时又该是怎样的无敌存在?这座名为块垒的传说级阵法,能让书痴迷醉如此,能在西陵教典上留下自巳的赫赫声名,居然被人毁了根基?当年究竟是谁有能力毁掉这样一座大阵?想着这个问题,他看着身前一块普通无奇的石头蹲下,缓慢伸出手指轻轻抚摩石头上那两道青苔,随着指尖移动青苔刻落,露出里面深刻入骨的痕迹。

那些痕迹是清晰的划痕,被湖水和青苔遮掩了数十年,不见天日。

宁缺转头望向别处,发现这片块垒大阵里还有些石头上也生着类似的道状青苔,想必那些道状看苔之下,也是类似的剑痕。

石头上的剑痕分为两道,简洁凛冽甚至显得有些粗疏,很随意的左一划右一划,却透着无可匹敌的强悍意味,多年之后,青苔附着在划痕之上写了一个字。

宁缺垃受着指尖的触感,威受着刮痕间残存的淡薄气息,明白便是这些简单而强大的划痕,直接摧毁了块垒大阵的根基。

划痕间的气息很熟悉,很亲近,与京些日子指引他来到这片青翠山谷的气息完全相同,只是要淡上很多,应该只是那道气息的残存。

然后他注意到肖些石块的截面太过光滑,明显是被切开,寻着三块拼在一处,发现果然是一整块石头被两划斩成了三截。

三截断石依着光滑的划痕重新回复为整体,缝隙间喷出几抹浮尘,那些残存的气息也变得浓郁了几分。

宁缺沉默看着身前石头上的剑痕,仿佛再次看到雪峰之顶倔强生存的那棵雪松,千年积雪压不弯它的腰身,它强大骄傲却不屑霸道,它俯瞰苍生却不屑看天。

多年前破阵那人的气息与块垒大阵的气息很相似,都是那般的倔强不甘充满棱角,然而细细品味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千年之前那位开创魔宗的光明大神官,布块垒大阵时将不甘与愤懑被锁于石中,只以沉默的姿态横亘在天地间,用沉默和棱角向上苍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力量。

数十年前破阵那人剑痕残留的气息,传递的信息则是更为鲜明此,亮,虽时常沉默却从无自锁之意,一味尽情释放,好不潇洒慷慨,稍有不满便要直起腰身捅上一剑,不说的时候是不屑说,他一旦说便要让整个上苍都知道。

何以浇块垒?莫山山说,唯有千顷湖水。

宁缺看着石上剑痕,知道还有别的答案,至少很多年前曾经有过。

数十年前,依然是这片青翠山谷,千顷湖水静掩其间。

忽而狂风大作,魔宗山门阵法启动,湖水渲泄一空,水落而石出。

石出块垒现,横亘天地间,堵塞世间路。

一名青衫书生骑着一头小黑驴行走世间。

忽然前路被堵,满山满谷的石头令他不悦令他不爽。

于是他抽出腰醚佩划,将这座传说中的块垒大阵尽数斩成击粉。

然后他骑着小黑驴继续呵天骂地而行,眉儿和神采同样飞扬,好不快哉。

何以浇块垒?凭胸中一股浩然气足矣。

数十年后,宁缺跪倒在石上划痕之前,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头。

剑痕上熟悉的亲近的气息,在他的识海里凝成一座高山,这山高而不险,与书院后那座大山差相仿佛,让他眼眶微酸,胸间生出无穷情思。

这样的人物,果然值得二师兄以生命去崇拜,值得简大家用余生去追忆,自然也值得他毫无道理、满怀沧桑的骄傲,从膝盖一直骄傲到隐隐发麻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