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孙子兵法》有十三篇,而孙子文界的战场从下到上共分了十三层大陆,由于从远处看像一种墨家的攻城云梯,而且各大陆之间有云状楼梯连接,因此这十三座大陆被命名为兵家十三云梯。
兵家之人进入第一云梯后,可以参与一些战斗,只要取胜,会获得一定的杀伐之力。
在积累到足够的杀伐之力后,便可以进入第二云梯,以此类推。
十三云梯进入的最低资格也是经过殿试的兵家进士,而且普通进士每年只有一次机会进入,圣院进士每年可进入三次,利用文榜的文墨可兑换三次机会,用军功可额外兑换三次机会,半圣世家弟子可额外获得三次,亚圣世家弟子可额外获得六次,孔圣世家弟子则可获得九次。
文位每提升一阶,则每年可额外获得三次机会。
一个孔家圣院的进士,每年最多可进入十八次。
唯独孙子世家和孙膑世家例外,这两个世家的弟子每年直接可额外获得十次机会。
方运乃是虚圣,哪怕现在没有经过殿试,不是圣院进士,每年基础的进入次数也达到十三次,而在封虚圣后,孙子世家与孙膑世家各额外赠与其十次机会,圣院也额外赠送十次。
方运也可用文墨与军功兑换,现在每年可得整整四十九次机会!除却半圣,天下无人比得过方运,连孙子世家的家主都不行。
兵家十三云梯之难,难于上青天。
哪怕是韩信、张良、司马懿、周瑜等等举世闻名的兵家大儒,最终也只踏足到第九云梯,再难上升。
第九云梯之后,有个别名。
被称为圣位战场!因为第九云梯之后,战争往往是波及整片大陆,若文胆不够强。
没有圣道力量,兵法再强也难以兼顾全局。
第九云梯前不过是国家之间或与妖蛮的战斗。
而第九云梯后,将涉及各个种族,乃是百族之战,战斗方式和地形也非常特别,甚至时不时有圣位妖蛮出现,凶险程度远在普通战争之上。
十三云梯,是兵家的核心圣地,对兵家之人来说。
宁可不入书山学海,也不能不攀登十三云梯。
兵道对垒,便是进入某一座云梯大陆,胜者可夺败者一部分杀伐之力,而败者无论杀伐之力有多少,必然会下降一层云梯,然后杀伐之力会快速消散,最后降到本层的最低限度。
若是从第二云梯降到第一云梯,那所有杀伐之力都会消散。
正是因为兵道对垒的惩罚太过苛刻,所以若非深仇大恨。
兵家之人很少用这种方式战斗。
只不过十国人数太多,各国各家族之间的矛盾太复杂,每年都会有几十起兵道对垒。
庆国和景国不同。
景国北面就是蛮族。
所有将军都经历过大量的实战。
但庆国承平多年,除了驻扎在各妖山的少数将军和各古地的将军,余者平平。
像周君虎现在虽然在京城任职,但几十年前一直在领军作战,最近虽然没有参战,但把精力放在兵法之上,有之前充足的积累,兵法不退反进。
兵家大学士至少会达到第三云梯,优秀者可入第四云梯。
而周君虎在去年刚入第五云梯,已经算得上顶尖的兵家大学士。
就兵家人才方面。
两国最顶尖的一批人在伯仲之间,但在中层。
景国人数少的缺陷显现,不如庆国,而在整体方面,景国依旧居于劣势。
景国这次出使为了保护方运,派出周君虎等几位大学士和大儒,但庆国的名将都在守卫要地,不可能随庆君来,自然有所不及。
按理说,周君虎提出兵道对垒,哪怕辛植不敢,在场的庆国兵家大学士也应该接下,但,他们心知肚明,真比不上周君虎这种凶人。
兵家大学士的杀性重不重,主要看成大学士的时候形成的文台,像周君虎的一位在启国的远房堂叔,乃是大儒周晴天,兵家文台是万军文台,更重运筹帷幄,杀性一般。
而周君虎的文台是百兵文台,一旦激发则显现数不清的兵器,杀伐极重。
辛植也算是庆国名将,在翰林中算是出类拔萃,但跟周君虎一比,就差得极远。
辛植避开周君虎那如枪剑般锋利的目光,看向那些景国翰林,道:周大将军以大学士之位压我,我自然敌不过,不过,你们景国喜欢以强欺弱吗?景国翰林,可敢与我一战?此话一出,景国官员反倒鸦雀无声。
景国现在内忧外患,而最顶尖的翰林都在北方,准备对抗妖蛮,兵法强的翰林在保护方运方面不如普通的大学士,不可能跟随方运前来。
在场的翰林以礼部和鸿胪寺等文官文院翰林居多,兵家翰林只有何鲁东等少数几人。
何鲁东刚成翰林不久,并没有指挥大战的经验,若与辛植文战,他不惧怕,甚至有信心取胜,但兵道对垒,现在的确不如辛植。
大殿内陷入平衡的尴尬,双方各有长短,偏偏又都能被对方拿捏。
辛植之前被方运压的厉害,现在终于除了一口恶气,见景国人不答话,嘿嘿一笑,道:怎么?景国只会以大欺小,碰到同文位之人,全都成了缩头乌龟?何鲁东终究是血性的汉子,怒道:那本将就与你这腌臜货兵道对垒,一较长短!哈哈哈……好,那本将就在十三云梯中夺你杀伐之力,让你……慢着。
方运的声音响起。
辛植吓得舌头一哆嗦,心里骂道方虚圣你够了!从昨天见面开始到今天,一直把庆国众官压得死死的,一首诗就把庆君和皇室都推进沟里,沾染一身污名,现在怎么还要出手?辛植闭上嘴,有些畏惧地看着方运,眼里一片阴影。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方运如君王一般俯视众人,缓缓道:辛将军说我景国无人,喜欢以大欺小,但本圣却认为并非如此。
本圣反倒觉得,让何将军与辛将军兵道对垒,乃是杀鸡用牛刀,依旧是欺负人。
所以,本圣觉得,景国为彰显气度,便选一进士与你兵道对垒。
辛将军,你可敢?百官发愣,辛植眼中则浮现狐疑之色,快速扫视景国所有人,心道景国这些年可没有出色的兵家进士,而且也不可能在队伍中。
辛植下意识看向方运,呆了瞬间,恍然大悟!(未完待续)某几个人,别闹了行吗?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首先承认错误,最近更新不力,但我在慢慢努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诸位指责,我绝无半点怨言,我认错。
后面主要对少数几个人说。
前面我改了《何满子》,明明改成古体诗,不是绝句,有人非得用绝句的标准来否定,说我这个作者不懂平仄,说什么儒家的世界绝句不能这样写,一副誓要代表月亮消灭我的架势,能不闹吗?咱就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了好吗?我改《商山早行》,写明特意在乎平仄格律,你不说平仄改得没错。
我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不说平仄对。
我改《忘江南》,格律有个问题,你看不出来!所以,咱就不装诗词圣手、文学大师了行吗?你卖弄,拿我改的闲梦远错误卖弄,我绝对无话可说,你拿《何满子》说事,只会让人看笑话,真的。
我其实真的不明白那几个人,许多事我在小说各处都解释了,比如平仄问题,我在二十二章说过,而且这并非是唐朝,不重绝句律诗,写古体诗很正常,更何况杜甫工于律诗但不是靠律诗奠定诗圣地位,李白也是古体诗第一。
至于粘连孤平这些话就别说了,多看看诗词历史没坏处。
我其实最烦写这种非正文单章,浪费时间,招人嫌,但我无奈啊,本来明明没错的事,被几个人那么一喷,明白的知道我没错,不明白的还真被这几个人误导,以为我真连基本的平仄都不懂,然后在心里暗骂这作者啥也不懂。
我之前说过,其实不怕别人说,但我怕别的读者被误导。
就好比有些事,别人不在乎,但你在乎,我就是这种情况。
我要是真错了,我肯定老脸通红,偷摸把错的地方修改一下,然后在心里记住,感谢提出问题的人,以后尽量不犯。
可我没错,那几个人偏偏模仿书中反派喋喋不休指责我,我心里没法舒坦,本来应该是写作的时候,我没法静下心来,还得反复考虑,写不写这个单章,应该怎么写才好?然后时间就慢慢过去了。
谁在被冤枉的时候能心平气和?我从来没遇到过。
我经常被少数同行明里暗里说怪话黑话,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挺累的,咱读书人能不能别这样,让人看笑话。
别的不说了,我继续认错,今天的更新会很晚,为这破事我忙活快俩小时……跟气量气度无关,但淡定与否无关,跟在乎不在乎有关,跟错没错有关。
因为把各位读书人当自家人,所以有时候就说说,希望诸位别见怪。
六一快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