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锟是中央级的高官,驾临北平,本应由二十九军的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亲自前来迎接,但是宋军长不堪与日本人长期周旋的郁闷生活,到山东乐陵老家养病去了,北京一摊子就交给副军长秦德纯、佟麟阁等打理。
日本中国驻屯军根据《辛丑条约》长期以来占据北平天津各个战略要地,塘沽、滦州、秦皇岛、山海关都有日本驻军,刚才遇见的便是驻北平的日军第一联队。
我们二十九军的战线和日本人犬牙交错,摩擦无可避免,将士们一忍再忍,终归有忍不住的一天,刚才那样算是客气的,通常日军遇到我部,都要无理取闹一番,然后逼宋军长道歉撤军,每每如此,无非想逼我开第一枪。
秦德纯道。
陈子锟道:二十九军的弟兄们辛苦了,忍辱负重与敌周旋,功不可没。
秦德纯道:压力不止一处,东面有日本人扶持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军一万七千人,北面热河有关东军的重兵,还有察哈尔的伪蒙军四万人,我们处在重重包围之中,日本时常举行实弹演习,我们几度提出抗议都无果,难啊。
由于陈子锟是以私人身份来平,所以婉言谢绝了秦德纯的招待,只是借了两辆汽车,便直奔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林文静和林文龙依然住在这里。
汽车刚停在门口,张伯就出来了,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腿脚依然利索,嗓门响亮的很:老爷,您可回来了,太太整天想着您呢。
陈子锟笑呵呵的进了院子,四下打扫的干干净净,院子扎着凉棚,一角种着桂树,墙上爬着丝瓜藤子,中央还有个鱼缸,老妈子和丫鬟都恭恭敬敬的站着,一派老北京富足人家的景象。
太太呢?陈子锟看了一圈问道。
回老爷,太太去东文昌胡同那边了。
老妈子答道。
陈子锟点点头,出门上车,直奔东文昌胡同,那里也是他的宅子,只不过长久以来不住,已经变成北平青年学生旅社了。
来到东文昌胡同,两个青年学生正结伴从里面出来,看见陈子锟不禁一愣:您找谁?陈子锟道:劳驾,我找北大的林文静老师,她在这儿么?其中一个学生眼睛一亮:姐夫,是你啊。
陈子锟定睛一看,不对啊,这小伙子不是林文龙啊,便道:您是?学生道:我叫姚依?h,姚启桢是我二伯父,姚依蕾是我堂姐,上回在天津我见过您的,您忘了?陈子锟恍然大悟:想起来了,那时候你还小,才到我腰这么高,现在已经风华正茂了。
姚依?h道:姐夫,林老师不在这儿,她在海淀那边,我们正要过去呢,不如一起。
陈子锟自然满口答应。
这是我朋友,黄敬。
姚依?h指着旁边的青年道。
陈将军,久仰。
黄敬以仰慕的目光看着陈子锟。
陈子锟和他握握手,带着两人上车直奔海淀而去。
他们去的地方是海淀军机处四号院,坐西朝东的宅子,黑色的铁栅栏门,能看见里面树木繁茂,整洁有序,敲敲门,里面跑出一个学生来,打开门请他们进去,看到陈子锟也是狐疑了一下:这是哪位教授?姚依?h道:这是林老师的先生,陈子锟将军。
学生大吃一惊,随即兴奋起来,跑进屋里大喊大叫,立刻出来一大堆人,跑在前面是小舅子林文龙,当年爱吃糖葫芦的上海小囡已经变成英俊潇洒的大学生了,相貌依稀有些当年林之民先生的影子。
姐夫,你到北平也不提前打个招呼,你这回带了多少兵来?林文龙兴奋道。
学生们也都以期盼的目光看着陈子锟。
我只带了几名卫士,这次北上是接你们回去的。
陈子锟道。
林文龙顿时变了脸色,大学生们也都一副失望的样子,还有人小声嘀咕:虚有其名……林文静和一个外国人走出了屋子,当年北京大学预科班的小女生现在已经是英文系的讲师了,看到丈夫千里迢迢前来,她并没有失态的扑上去,而是向他介绍站在旁边的朋友:子锟,这位是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埃德加・斯诺先生。
陈子锟上前握手:你好,斯诺先生,我听凯瑟琳提起过你。
斯诺笑道:纽约时报的凯瑟琳・斯坦利,她是我的朋友,也是一个中国通。
陈子锟道:说道中国通,还是斯诺先生比较有发言权,你可是第一个进入共产党地区的西方记者。
斯诺道:我这里有很多照片和采访记录,你想看么?当然。
大家进屋,斯诺拿出自己的手稿和两个大相册,一边翻看一边讲解,这是个毛泽东,哪个是周恩来,还有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先生是一位很有男子气概的好汉,他的一部大胡子非常气派,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竟然在南开上学时出演话剧里面的女主角。
彭德怀最大的本领是吃西瓜,整个苏区没人吃得过他,不过后来吴起镇有个医生,吃瓜的速度比他还快……斯诺如数家珍的讲解着他的苏区见闻,大学生们都如同朝圣般认真的听着,陈子锟看着照片上一张张清教徒般的面孔,不禁感慨:润之兄可瘦多了。
众人大惊:您认毛泽东!陈子锟道:当年他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我经常去借书看,偶尔讨论时政,也算是故交了。
林文静微笑不语,并不拆穿陈子锟的牛皮,当年他就一拉洋车的,啥时候去图书馆借过书啊。
不过大学生们并不清楚十八年前的事情,纷纷肃然起敬。
斯诺道:陈将军,我想请你帮一个忙,或许有些冒昧,但只有您才能帮到。
陈子锟道:凯瑟琳曾经关照我,只要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一定帮忙。
[http://www.repanso.com]百度云搜索引擎,找小说、找电影、追剧。
斯诺道:我打算出一本书讲述苏区的经历,书名都拟定好了,叫《红星照耀中国》,可是出版方面遇到很大阻力,或许您可以和有关部门打个招呼。
陈子锟道:你也知道,中国的有关部门是很多的,就算新闻出版当局批准,党务部门也会阻挠,总之我会尽力而为。
斯诺家里聚集了许多大学生,看样子是在讨论时局,青年学生满腔爱国热忱,但总有些不切实际,陈子锟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便道:文静文龙,咱们回去吧。
久别胜新婚,林文静也打算赶紧回家,不过林文龙眼珠一转,道:姐夫,你说回去,是回北平的家里,还是回江东的家里啊?陈子锟想了一下,慢慢说道:是回江东家里。
林文龙道:我不回去,我要留在北平抗日。
林文静也道:还没放暑假呢,怎么现在就要走?陈子锟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平津局势危如累卵,此时不走,战事一起,机场铁路停运,想走都走不了。
林文静笑笑:不会的,再等几天吧,等放了暑假就回去,我是老师,要以身作则。
林文龙道:放了暑假我也不走,我已经参加了二十九军的大学生军训班,现在也是半个军人了,日本人敢来挑衅,我们就坚决打回去。
百度云搜索,搜小说就是方便 http://www.pan58.com大学生们纷纷挥动拳头:对,坚决打回去。
林文龙热血沸腾起来,道:姐夫,你也留下和我们一起打日本吧!陈子锟环视众人,道:打日本,是军人的事情,自有宋军长,秦副军长他们处理,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万里挑一的大学生,天之骄子,抡大刀你们不行,搞研究写文章,军人不行,让大学生当步兵,那是败家子的行为。
林文龙胸膛起伏:姐夫,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正因为我们是大学生,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是民族的精英,才更要作出榜样来,大学生都能豁出命来和日本人拼,才能带动全民族的抗战。
姚依?h也道:我赞同文龙的观点,民族危亡,不是珍惜坛坛罐罐的时候了,大学生又怎么样,别说是大学生了,就是大学教授,博士生,面对敌人的炮口,一样要挺起胸膛迎上去,如果国家不在了,我们学的知识又有什么用!陈子锟无言以对,他明知道这些青年的选择是错的,但却不得不赞同他们的生死抉择,民族危亡,就是需要热血来唤醒民众,没有什么舍不得,没有什么不能牺牲,如果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反而打击了民众抗日的积极性。
好吧,我支持你们,我以私人名义,赞助你们大学生军训班两百支步枪。
陈子锟道。
学生们欢呼起来,林文静也露出微笑。
走,我们上街去!姚依?h忽然振臂高呼,学生们纷纷响应,一帮人当即上街喊起了口号,进行抗日宣传,吸引了一群老百姓围观。
陈子锟夫妇走出门来,依偎在一起看着这些热血青年慷慨陈词。
远处两辆洋车过来,见前面路被封死,一个俊美男子轻笑道:家勇,学生娃娃们又闹事了,一个个气性这么大,日本人就在城外头,也不见他们去打。
另一辆车上男子道:可不是么,依我看啊,这些学生是火气太大,憋得难受,您想啊,穷学生没钱逛八大胡同,没处泻火啊,这火气就冲日本人发了,这日本人也是倒霉催的,东三省都占了还不知足,还想占咱们北平。
美男子道:管他呢,哎,你看,那不是陈子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