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下来,吴军和曹军打了几场,倒也不是什么大战,东吴的水军步步紧逼曹营。
周瑜在营中议事,都督,岸边有人靠岸,说是都督认识,叫蒋干。
,周瑜闻言,笑笑:看来是说客来了。
,随后望向诸位将领:各位,我有一个计策,若是成功,则可以除掉我们的大患蔡瑁和张允。
诸葛亮虽为谋士,但总归不是东吴的人,除非有重大计划,这些小事是不会传到他这里的。
傍晚,士兵设宴,诸葛亮才知是蒋干来访。
群英会?恐怕是‘群鹰会’吧。
,凌昊奇了,师父知道周瑜的计划?,诸葛亮应了声,蒋干是周瑜的故人,却又属于曹营,今日前来,无非是劝降。
而周瑜一直对蔡瑁和张允顾忌颇深,这一来恐怕是想借蒋干让曹军内部出乱子罢了。
,凌昊张了张口,他现在已经不止一次怀疑诸葛亮是不是开了天眼了……无论如何,吴军上下一排和谐。
蒋干看不出任何破绽。
是夜,周瑜留宿,正和蒋干之意。
二人看似相谈甚欢,直至后半夜才醉酒睡去。
蒋干半夜起身,见周瑜睡得正沉,轻手轻脚开始翻周瑜案上的文令,这是?!,蒋干忙捂住嘴,急急看向信封,这是一封密函——蔡瑁张允谨封。
蒋干拆开信封,快速读了一遍,大惊:这二人竟然暗中勾结吴军!,蒋干将信函揣进怀里,再想查看其他,却听周瑜有动静,额上冷汗瞬间冒了出来,急忙回到床榻,心惊胆战熬到四更天,越发觉得呆不下去,想到周瑜第二天如果不见了信函,定会加害自己。
蒋干起身,轻声试探地喊了周瑜几声,见周瑜还没醒,于是快速更衣,小心地走出营帐,直接向岸边走去。
先生去哪?,守门士兵的询问让蒋干吓了一跳,吾在此恐怕会耽误都督的大事,所以今日暂且离去。
,士兵不疑,直接放行。
蒋干匆匆上了船。
这么些年不见,还是一样的愚笨。
,周瑜自蒋干走出营门,便睁开眼,坐起身,下一步就看曹操的反应了。
周瑜不再睡,更了衣,一人去了中军帐。
清晨,漫天大雾,能见度似乎不足三十米,凌昊暗自忖度是不是要到了草船借箭的时候,却见一个士兵跑过来,都督请军师和大人到中军帐议事。
,好,我知道了。
,凌昊点头。
诸位,蒋干已经中了计,带着假文书去见了曹操,曹操素来疑心颇重,想来不多时就能传来好消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一切准备好,众位还有什么要汇报的?,都督,如今水面作战,当以弓箭为首,但是军中弓箭数量不足,我认为应该趁此空当,抓紧时间赶造弓箭,以备必须。
,周瑜点头。
说的不错,我听说诸葛先生精通兵器八甲,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需。
,周瑜此言一出,众将哗然。
凌昊叹气,看来该来的总归要来,他周瑜和诸葛亮也注定是死对头了。
都督多礼,我自当效劳。
,诸葛亮从容不迫,敢问都督这十万支箭何时需要?,十日之内最好。
,诸葛亮不言,周瑜笑了。
思量了一会儿,诸葛亮开口:都督,这十天是不是有些——,话还没说完,另一个声音插进来,都督啊,十天十万支箭,时间也太紧了,况且诸葛先生又是一人监造。
,凌昊看着黄盖,鲁肃也皱眉,是啊,都督,这弓箭的数量和时间都有限制,我们还是多派些人监造为好。
周瑜不悦:战事吃紧,军事加急,十天已经是极限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但是这也太——。
黄盖还想再说,却听诸葛亮道。
各位等一下。
,周瑜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上前:我的意思是,十天太耽误时间,都督只需给三天时间,我即可拜纳十万支箭。
什么?!先生啊,你疯了不成?,鲁肃急的就差去拽诸葛亮的袖子了。
这怎么可能啊,诸葛先生,你得慎重啊!。
周瑜看着诸葛亮,先生可知,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淡淡一笑:怎敢戏都督,我愿纳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以军法处置。
,周瑜像遇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一样,好!来人,草拟军令!。
虽然不知道诸葛亮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凑不到十万支,少一支也是违了军法。
师父……,凌昊此时有些担忧,诸葛亮摇摇头,示意不用担心。
周瑜从位上站起,等到军事完毕,定有重赏。
,诸葛亮起身行礼,不卑不亢,谢过都督,不过今日已经来不及了,明天再开始造箭也不迟,等三日,都督可派五百人到岸边搬箭。
,一干人等搞不清状况,各怀心思又说了下其他部署,诸葛亮先行离去,凌昊看了眼和一人交谈的周瑜,也退了出来。
师父……,凌昊有些不知道想说些什么,诸葛亮见凌昊为难的样子,不用担心,周瑜毕竟年少,行事轻狂了些,我不会多加计较的。
,那您打算怎么办?,诸葛亮看着弥天大雾笑笑:天要助我,这十万支箭,从曹操那里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