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承诺,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由于李大山一次性接纳了三十名毕业生,而且招收了一百多个日新村的村民做自己的员工,李大山今年并没有从**原市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招人。
在六月份的时候,黄教授以及专门给罗校长打了电话,说明了八鲤农场这边的情况。
罗校长心里也没有盘算着今年再要李大山接收自己的学生,毕竟人家已经帮了自己那么大的忙,所以他也很客气的感谢黄教授和李大山的支持。
不过时间到了九月初,罗校长却给李大山打来了电话,说学校刚刚开学,他打算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老师来八鲤农场参观学习。
因为他觉得李大山的农场发展思路很好,非常有前途。
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于食物特别是高档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过眼光也越来越挑剔,任何掺假或是粗制滥造的东西都难逃老百姓的口诛笔伐。
所以他想带领学校的核心力量来学习、考察李大山的发展模式,以便在新学年的教学之中加以应用。
李大山听到罗校长是为了教学需要来农场参观,非常热情的就答应了。
九月五日,罗校长一行二十来人坐着一辆大巴车来到了农场。
大巴车身上印着**原市牧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名字,一看就是校车。
罗校长也没有单独开小车,搞特殊化,照样同大家一起坐的大巴车。
罗校长一下车,就上来就握住李大山的手,四下里看了看,说道:李总,你好你好!才短短一年多时间没来,八鲤农场可是又大变样了!你可真是厉害啊。
这次我们来就是来学习的,你可千万不要藏着掖着。
李大山谦虚的回答:哪里哪里,我也就是小打小闹。
在你们专业人士的眼里,算不得什么。
有什么要了解的,我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还要请你们这些专家多给我提宝贵意见。
等大家下车以后,罗校长开始一一给他和黄教授、李贺等人介绍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
校领导有张副校长、牛副校长、葛副校长,另外还有教务处洛处长,农场办张主任,十多个骨干教师都是各科系的精干人员,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教师9人。
其中还有三个李大山认识,就是给农场员工上课培训的老师。
这三人见了李大山都热情的上来打招呼。
介绍完毕,李大山就领着罗校长一行参观八鲤农场。
现在农场可真是变了模样。
以前破破烂烂的大门和围墙,李贺都雇请人手进行了加固和整修,而且全部粉刷一新,现在从外面看上去,整个农场布局宏伟大气,建筑齐整美观,给人一种发展兴旺、事业大展的印象。
随行的校领导和教师也是不住的点头称赞。
首先,李大山带他们到生活区看了看。
生活区从办公大楼穿过去就是了。
现在篮球场在李贺的安排下,已经重新铺了水泥地,画上了标准的篮球场标线,购置了几幅篮球架。
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大家就会在这里打球。
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发泄过剩的体力,三嘛,就是在四个国宝式的女生面前显露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不过,打篮球这事情还是要身高力壮才行,柳铭铭的手下兼仰慕者马健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强则是居中调度的组织者,而唐柯从来不上场,都是在旁边组织做些服务工作。
柳铭铭等女生则是天生的拉拉队,她们的一声喝彩能让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再亢奋几度。
细节看成败,生活看工作,此话确实有它的道理。
但是李大山从来不敢上场,不是他水平差,而是因为他一个人单挑一个队都没有问题,如果上场那就太吓人了。
走过篮球场,李大山带他们参观大礼堂兼食堂。
因为手下的固定员工都是牧业学校的学生,李大山也让各位领导和老师看看自己提供的伙食情况,免得人家以为自己在苛待他们的学生。
现在,大礼堂前后用砖石和木板完全隔离开来。
前半部还是按照会场的形式摆放的会议桌椅,由于李大山不注重这些形式的东西,桌椅什么的都还是以前的老款式,只是经常有人打扫,显得比刚来时干净整洁而已。
而大礼堂的后半部则是改造成了餐厅,十来张大圆桌,再配以椅子,就是农场全体员工平时用餐的地方。
不过平时在用的就四张桌子,因为大家都爱挤到一起吃饭,特别是柳铭铭在的那桌,更是人满为患。
由于现在餐厅和会议室完全隔开,冬天的时候,安装的暖气片就能保证舒适的室内温度,大家也能吃个安心饭。
餐厅的后面就是厨房。
因为李春花对于饮食一直比较关心,给予厨房的采买额度也相对大一些。
为了大家吃得好,她前前后后批准购买了三万多元的厨房用品。
虽然人不多,但是什么蒸饭柜、豆浆机、洁具柜、消毒柜、保温柜等一应设施样样俱全。
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两个做饭阿姨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经常也能给大家变个花样,弄点新鲜菜式尝尝。
厨房旁边是锅炉房。
自从维修和购买新锅炉以后,锅炉房就一直开着,由做饭阿姨管理,平时大家洗澡、用热水都非常方便。
看到这里,罗校长一行人都露出赞赏的笑容,不时的有人表扬李大山几句。
李大山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手下人做的,自己平时根本没有管,但是自己也不好解释,只好陪着笑笑。
李春花在旁边可就得意了,昂着头对着李大山一个劲的表功。
李大山只好装着没看见。
过了大礼堂,就是小花园。
因为原有的树木还在,土壤肥力损失不大,加上刘阿姨整天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现在小花园里面已经是一片绿色,花**丛丛了。
晚上天凉下来,刘阿姨就爱拉着黄教授到小花园里面坐坐,有时候还给其他年轻人讲讲人生的哲理,教他们怎么工作,怎么找朋友,怎么生活。
大家也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长辈,对他们的建议都是认真的记在心里。
潜移默化的时间一长,连李大山也觉得这些年轻人成熟稳重了不少。
不过,大家在李大山等人的影响下,还是叫她刘阿姨,搞得黄教授郁闷得不行。
前段时间放暑假,李志远和李奕回来,把刘阿姨给忙的,每天都要教他们学习,另外还要教他们画画、弹琴,还逼着黄教授教他们写大字。
惹得黄教授一个劲的说孩子应该轻松些,放假就让他们休息好了,可惜被刘阿姨一个瞪眼就给逼退了。
两个小家伙也是经历过磨难,非常懂事,对于学习从来不叫苦。
除了李大山给的零花钱,他们从来不开口要钱,而李大山事情多,没有细致的关心这些,搞得刘阿姨经常要硬塞钱给他们用。
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他们俩已经和以前的苦孩子两个模样了。
以前又瘦又小的李志远现在不仅个子长高了许多,而且体格也大了不少,关键的是更加懂事,更加成熟了。
而李奕出脱得越发水灵了,越来越有向资深美女靠近的趋势,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和柳铭铭等几个女生一起玩,向她们学写字,学唱歌。
小花园后面就是职工宿舍和场领导小院子。
罗校长送学生的时候看过,倒是没有奇怪的。
不过其他校领导和教师看了宿舍以后,异口同声的夸李大山考虑周到,农场的设施条件好,竟然每个员工都有一个这么大的套间。
想他们早年参加工作的时候,还要和别人挤上下铺。
而等他们看了场领导小院后,大家对李大山更有好感了。
因为李大山等人的住房除了大点,其他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职工宿舍,因为宿舍是重新粉刷装修过的,而李大山等人的住房仅仅只是打扫了一遍。
而李大山等人又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此根本不在意。
黄教授老俩口则是返璞归真,见不得那些奢华的装修。
结果,住了一年多,大家也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