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六公主这样说,想必皇后生得不是小病,不可能是偶感风寒之类的。
你进宫去探过病?按理,若是皇后生病,六公主她们这些公主都可算做皇后的女儿,应该在病榻前轮流服侍。
没有,我是听人说的,宫里没传消息出来。
六公主往后靠,挪一挪位置,给自己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我现在才懒得管那么多事情,再说那些也不该我管。
我把自己和肚子管好就行了。
我就是和你提一声,你心里有个数就行。
小冬由衷地点头:这就对了,你现在养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象现在这样活得舒心.和和美美的可有多好?不比从前那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打互骂互相找碴强多了?想不到一怀了孕.六公主的改变这么大。
以前那些尖酸刻薄要强似乎都收了起来一一不.也不是都收了起来.她的作派还是象以前一样直来直去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可是……她还是有很大的改变。
嗯.是心态变了。
以前的六公主总觉得所有人都对自己不公。
皇帝偏心.她的母亲宋淑妃也把共爱都给了新生的儿子.公婆也偏心.丈夫也是人在心不在。
她时时刻刻都在努力武装自己.想从旁人那里抢到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但是现在她整个人那松下来了.依然很直率.却不再满怀恶意。
她开始学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学会乎受生活中每一点温存的细节。
小冬探头看看骑马跟在车旁的罗渭,以前这两个人闹得那样凶.现在却相亲相爱起来.真有意思。
其实罗渭的性格和六公主应该合得来.两个人都很活泼.性子直……六姐姐……嗯!你和驸马.怎么变得这样好了?小冬离开京城的时候这两位还不是这样呢.去了一趁遂州回来.他们之间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
六公主嘻嘻笑.脸竟然微微有点红。
她不涂脂粉之后.看起来整个人比从前小了好几岁似的.带着一股她这个年纪应该有的青春和开朗。
也没什么嘛……就是我有孕之后.我婆婆罗夫人把罗渭叫去好好说了一道,让他不可惹我生气什么的……可是罗渭的心结能这么简单就解开吗?他的前程可是因为当驸马才硬生生被拦腰斩断的。
六公主看小冬的神情.又说罗渭他哥也说他来着.男子汉大丈夫.天下能走的路又不止当井吃饷这一条道.这世上能做的事多着呢。
再说.自己憋着气.把火撒在妇孺身上.闹得阖家不宁什么的……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顿。
再说.我那阵子没精神,懒洋洋的浑身乌不得劲儿.后来又开始害喜.他也确实着急.忙前忙后的.还跟我认错赔不是……六公主越说声音悲小.可是满脸的喜意遮都遮不住。
这可真好。
小冬终于安下心来:家和万事兴。
有句话说‘夫妻不和邻也欺。
两人要是齐心.邢就没有什么事儿算是真正的难事儿。
六公主把头转到一边儿去,过了一个儿忽然说:咦.我想起来了。
我还有事想和你商量呢。
你说。
六公主坐起身亲.掠了掠头发:你知道的.我出嫁.按制是陪了田地和庄子的.不过那些都是一年两次收租.也没多大出息。
我想开个铺子.你说好不好?开铺子是好啊.小冬点头说:赚些脂粉钱.钱在手里是死的.要用起来才能活络。
说的对呀。
六公主皱起眉头可是开什么铺子.我一点儿头绪也没有。
你家那位可是有本事的人.连四姐夫提起来都要竖大拇指的,你帮我问问?好.回来我就问他。
不过六姐姐,你现在还是别操心劳力.开铺子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等你生了孩子养好习体再做也不迟。
我知道.不过是先筹划着。
者是在哪儿开.开个什么铺子好……六公主脸上露出憧憬的神色.仿佛铺子已经开起来了一样:对了.你和那个殷姑娘.都说了什么?也没说什么.就是聊聊平时闲着做什么.还有看书。
六公主最不耐烦看书.或者说.她对一切需要细致耐心的事儿都不喜欢。
嗯.这又是她和罗渭的一个共同点。
看书?六公主恨铁不成钢.摇头说:合着你把她拉到一边儿去就为了和她说看书?看书什么时候说不得?你该问点儿实际的才是。
呃……小冬笑笑又不是很熟.哪问得出来……没出息.你刚才就应该把我捎上.我替你问.包管现在什么都有数。
小冬虚心请教:那六姐姐觉得我该问什么.怎么问?嗨.这还用问?当然要先问她定没定过来,是不是有人家了。
这个很重要.万一她要是许过人了.咱们这可不成了白忙活?这怎么问得出口……六公主白她一眼:其实你才不用这么费功夫呢.以你哥哥那人才.那门第.京城里哭着喊着想嫁他的姑娘那得是丰载斗量.用得着为一个小小的殷姑娘费心思么?她又不没有多美.也没有多丰厚的陪嫁。
丰载斗量是这么用的么?小冬想象一下一车一斗的姑娘,花枚招展地齐齐向赵吕挥帕子喊世子爷~~的情形.激灵灵打个寒噤。
太可怕了。
行啦,你打小儿就这样.嗯,其实这事心让四姐去打听,不出两天肯定有准信儿.她的圈子……可别.小冬忙说:这事儿可不能张杨得人尽皆知.能成还好.若是不成的话……那吃亏的也不是咱们呀。
小冬又好气又好笑:那也不能不管人家姑娘的名声啊。
虽然六公主咱们这话是挺护短挺窝心的,可是她公主脾气.全没替女方家考虑。
恩.小冬看看她的肚子——若是六公主生了儿子.将来也娶了儿媳妇做了婆婆.那肯定是个刁钻的恶婆婆。
两人在街口分别.小冬上了自家的车回去。
四公主这集会差不多月月都有.这么看起来.还是挺有用处的.起码大家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机会交往接触——不过花销也不小,亏得四驸马能赚.要换个穷驸马.四公主办不了几次某会.肯定把家底都给填光了。
三公主小冬不熟.四公主五公主和六公主三个人里头,现在两个过得不错.只有五公主……唉……小冬换了件常穿的衣裳,红荆替她系肋下的带子。
今天府里有什么事么?没什么事,啊.姑爷中午回来了一趟.说上次请您收着的那个八宝连环锁扣的檀木匣子回头找出来.明天他有用。
外头有人禀报说:郡主.张子千张公子求见。
啊,请他先坐.我这就来。
张子千八成是为了李家兄弟的事来的。
这两个小子随小冬他们一路回了京城,先安置在新宅子那边。
现在小冬迁回王府.他们自然也跟着过来了。
难道他们惹了什么祸.张子千是来告状的?晤.不大可能。
要告状.应该找秦烈才对——可是张子干比那两小子加起起来还要精明,小冬很怀疑在他眼皮底下这两小子有什么机会闯出祸来。
张子千并非来告状的.可是说的事情的确与李家兄弟有关。
什么?小冬意外之极。
嗯.我打算送他们去书院。
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丰南书院.离王府近些.不过书院里多是官宦子弟.学风并不甚好,近几年没教出好学生来.倒是丑事出了好几桩。
还有一个是双林书院……可是.双林书院好象不在京城吧?小冬记得以前听赵吕说过这个书院,也有百余年的来历了.是一位大儒开办的.后来渐渐名气越来越响.出过状元的地方。
对,离京城有近八十里地。
为什么要送他们去书院呢?李万河把两个侄子交给张子千.是指望学他的本事的。
可是张子千这还没教什么.就要把他们送到一所那么远的书院去一一土生他们兄弟俩自己也不会愿意吧?这两个家伙可都不是爱读书的人。
要论顽皮捣蛋,那他们可以并列状元。
要说起读书来.榜末都挂不上。
也不单是为了让他们去读书。
张子干说:要做事.先学做人。
他们在遂州一向骄纵.天不怕地不怕。
真要和京城的这些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们比起来.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我打算送他们去历练历练.和同年龄的人多交际来往.取长扑短.增长见识.学学怎么和人打交道。
有时候.自己经历一件事.比从书上者一百个故事例子还有用哦.不是打算把他们改造成小书呆啊。
恩、那哪个合适呢?汉林书院有点太远了.小冬可有点儿放心不下。
我想送他们去丰南书院。
啊?刚才他把丰南书院说得很糟糕……小冬已经满以为他说要送兄弟俩去双林了。
张子千说:若是想让他们读书成材.自然双林合适。
言下之意.就没指望他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