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姐妹

2025-04-03 08:10:40

赶回安王府之后的头几天,小冬都有点恍惚。

她常常以为自己还在新宅子那边,睁开眼睛看着头顶的帐子时,一时间想不起是什么时候,自己又在什么地方。

然后渐渐清醒,才把一切都想起来。

这是安王府。

她在这里住了十几年,度过了那么多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窗子外面红芙和妙儿在小声说话,四周弥漫着她熟悉的气味儿。

就像她还未出嫁时一样。

郡主醒了?红芙端着水盆进来,过来挂起帐子,服饰小冬起身。

什么时候了?外面阴着天,不像早晨,倒像是午后近傍晚的天色。

辰时过三刻了。

红芙给小冬梳顺头发:姑爷一早儿走了,说不让吵着您。

小冬吃了一惊:已经这么晚了?她的作息一项规律的很,除了生病时,很少睡懒觉。

今天居然破天荒一觉睡到半上午。

您八成是折腾屋子累着了。

红芙将她的头发利落地挽成髻。

小冬戴耳坠的手顿了一下。

也许是累着了。

郡主起来了?小冬笑着招呼:齐妈妈请进来吧。

赵吕的乳母齐氏现在还管着赵吕那一院子的大小事务,她从来都是干练利落的,略显严肃,不过小冬不怕她。

世子走时吩咐让我来看看郡主这儿缺什么不缺?毕竟这屋子好久没住了。

让你费心了,我这儿不缺什么。

哥哥还说什么了?齐氏笑着摇头,把手里的盒子递过来:也没说什么了,郡主这一回来,王府这里上上下下的,可都热闹多了。

送走齐氏,小冬才把盒子打开看。

里面是一套四枚印章。

受秦烈的影响,赵吕闲时也会自己刻些小东西。

小冬拿起来看看,笑着吩咐:去取印泥来。

铺开了纸,蘸了印尼,小冬端平着印章在纸上稳稳的盖下去。

雪白的纸上殷红的印记格外鲜明,小冬扑哧一声笑出来。

红芙在小冬身边服侍,也认了不少字。

她探头看了一眼,头一枚章上原是一句诗:白毛浮绿水,角落里还有一只伸长了颈子的大肥鹅。

红芙忍着笑,心想世子这章只怕就是刻了郡主解闷的。

下一枚小冬盖出来,瞅着那印不知想什么,红芙待要看,小冬伸手遮住了。

难道是什么要紧的话,所以不能看么?红芙朝后退了半步。

小冬嘴角直抽抽,憋笑憋得脸都酸了。

赵吕实在是——那上头也是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上投还应景的刻了一支红杏探出墙头。

那朱砂红的杏花肥嘟嘟的,十分蓬勃丰硕。

第三枚章上刻的却是个冬字。

那字秀颀柔婉,分明是小冬自己的笔迹。

想必赵吕刻这个,是特意找了她的字,照着一式一划的刻出来的。

小冬以前也刻过章,刻的是玩闹时取得闲号。

那时候赵芷就刻了个芷若,还是小冬给她出的点子,白芷杜若都是药物,也可作香草。

赵芷还赞小冬取得好,孰不知小冬暗地里笑破了肚子,没告诉他曾经有本书中,峨嵋美女周芷若可是十分有名。

想到赵芷,小冬的心情渐渐沉落下来。

不知赵芷现在过得怎么样。

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在全然陌生的地方生活——不过,她有份不菲的嫁妆,秦氏应该也会照应她。

红芙看着她出神,轻声问:郡主,换纸吗?小冬回过神来,将面前的纸抽去,又摊开一张纸,把第四枚章也印了下去。

舜华?小冬低声念,有点不太明白。

这是什么意思?她不知道,红芙当然更不知道了。

赵吕已经回成岭去了,小冬想解惑也找不着人。

她大半天都在琢磨这两个字,等晚间陪安王说话时,顺口问了起来。

安王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三个字。

殷舜华。

小冬顿悟。

啊,原来如此。

人美,名字也美。

安王笑着在后面两个字上个点了一点:等下次他回来,你就拿这个去问他。

想必他刻时没有多想,后来就一起装盒里送给你了。

这天下还有安王不知道的事情吗?小冬还是刚知道殷姑娘的名字呢。

小冬嘟着嘴:刻时送错人了。

赵吕刻这两个字时,应该想的是殷姑娘吧?小冬握着那枚章,也许是错觉,总觉得章有点热热的,象是会灼手一样。

她好奇地要死,安王给他出主意:你不是也见过殷姑娘么?带点茯苓饼,再装上些遂州的茶和笔,去殷府坐坐。

啊?小冬向挠头:这行么?八字还没有一撇,她大剌剌的跑到人家姑娘家里去——别好事没成,反而节外生枝了。

这有什么好顾虑的,只管去。

安王都这么说,小冬心理也有了底了。

她也着实相见殷姑娘。

结果没等她上门去,机会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六公主杀上门来了,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兴师问罪:你好啊!回京都这么些天了,也没见你去看我!她的肚子已经凸出来,人也丰满了些许,虽然话不客气,可是脸上却带着笑得。

小冬忙让她坐下:你怎么来了?这种时候还不好生呆在家里。

我不是让人给你送了厚厚一份儿的礼物么?礼物有什么稀罕的,我现在天天闷得要死,就盼着有人来陪我说话。

你又不过去,那我只好来了。

她看起来比上次相见要开朗多了,说一会儿话笑了好几回。

不等小冬问,她自己就忍不住先说了。

罗渭他现在。

脾气好多了。

平时也不乱跑,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家里陪我,下棋呀,说话呀。

六公主的脸微微红,笑容里带着满满的喜意,手轻轻抚上隆起的腹部,我们给孩子想了一串名字了。

真超前。

还不知道男女呢,怎么取名字啊?男女都取了。

六公主扳着手指,数出几个名字来,说生儿子就用这名。

又扳另一只手继续数,说生女儿就用这名。

咳,小冬清清嗓子:想得很是周到,这次就算用不着,下回还可以接着选用。

六公主一笑:可不是么。

看来怀孕大大改善了他们的夫妻关系,谢天谢地。

看起来六公主脾气好得多了,绝不象一开始的时候那样总是尖酸刻薄,憋着一股气,觉得身边的人全都慢待他。

罗渭听着也成熟稳重了不少。

夫妻关系也是需要好好经营的,两个人都争强好胜,那不天天对打对骂才怪。

刻时两人如果都各退一步,那事情顿时就宽和圆圜了。

那你今天出来,家里人放心吗?你现在身上觉得怎么样?六公主咬着唇,凑过来小声说:他送我到了门口,只是没进来。

前些天畅干呕,尤其是早上起来的时候,要难受好一阵子。

可这些天已经好了,太医也说挺稳当的,出门没有关系。

哇。

罗渭还真体贴呀,从愣头青到三好相公,这个转变简直是飞跃式的。

那怎么不叫他进来呢?又不是外人。

他去四海聚宝寻你那口子去了,也是好久没见,肯定有好多话想说。

快快,跟我讲讲,遂州怎么样?出去好玩吗?恩,我们来回走的都是水路,沿途风光很好,见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还尝了许多别处的名菜小吃。

六公主听的悠然神往:唉,听你说的那么有趣,我都想去瞧瞧了。

也不是没机会啊,罗家的故里是在侗州吧?让罗渭陪你也去瞧瞧——不过得等你生完之后。

六公主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

对了,四姐又要请客,你知道了么?小冬摇摇头。

四公主长袖善舞,和京中各家的命妇闺秀关系都算不错,三不五时办个诗会,花会什么的。

她那为驸马虽然也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是家中买卖却不少,人面广,关系多,听说生意是挺红火的。

那八成明后天就给你送帖子来。

六公主说:这次情的人不少,我是懒得去,你去不去?恩,我回京后还没见过四姐姐,要是不去。

好像不太好。

小冬顺口问:都请了什么人?我也不清楚,反正她的帖子每次都撒出去一大把。

小冬心里一动:我以前认识位姑娘,有阵子没见了,不知她会不会去?谁呀?我替你问问。

她住光禄坊状元巷头一家,姓殷。

六公主的消息果然很灵通,过了午便有回话,这位殷姑娘,恰好也在受邀之列。

六公主靠在软榻上,懒洋洋地问:什么人啊,值得你惦记着?小冬只说:是为才女,性情也好。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见见。

六公主撇了下嘴:听着怎么和某人挺像啊。

不用说,小冬也知道她在影射谁。

六公主一直和五公主不对付。

不过他侧头想了想,口气比刚才和软:不过她也不容易,命挺苦的。

五驸马去了,她也没有孩子,下半辈子可怎么。

五公主的不幸终于化解了她积累了许多年的敌意。

小冬还是头一次,听到六公主这么心平气和的,带着善意的提起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