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莫笑农家腊酒浑l > 第五章 冷眼旁观

第五章 冷眼旁观

2025-04-03 08:06:13

文氏见状便笑着上来抱起了齐敏儿,转身去到外面,顺便也替她洗脸。

齐宝儿见母亲抱了小妹妹出来,心里也知道其实是自己先招惹了她,便赶紧在毛巾上擦干了手,一猫腰跑了出去。

文氏见五岁的儿子已经知道趋吉避凶,心中也是好笑,也不去管她,便替齐敏儿洗了脸,然后把她放了回去,再来找儿子。

齐宝儿这年刚刚五岁,齐长春便开始教他读书念字——看来齐长春的确是个念过书的,只是不知怎么不去考取个功名,却在这里种田为生。

虽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把他国内的百姓,按职业和所服的差役僵化地划分为军民匠灶四大类,但是并没有说这四种人在守着国家分配的职业之外不能考取功名啊。

有很多地位低下的贱户,都寄望于自己的子孙考个功名,不但光宗耀祖,也能摆脱贱籍的身份。

而种地的农民,也一样有着各种划分,比如归于那四种户籍内的菜户、米户、渔户等等的。

所以农民希望靠读书中举来改变命运和地位的想法,应该更强烈才是,怎么齐长春却不这样做呢?不过齐敏儿并不知道这家人到底是什么户籍,哪怕自己的名字已经定为了这家的养女,登入了黄册。

这黄册大概类似于现代的户口本,上面登记着一户男子的成丁或不成丁,以及女子的大口、小口等详细资料,齐敏儿应该算是小口吧。

不过按说看齐长春教齐宝儿念书的样子,就算不是满腹经纶,也该是饱读诗书的,怎么会沦落到只能以种地为生这步田地呢?不过时间一长,齐敏儿也就明白了。

因为有一次,齐宝儿在他爹让他考取功名时,也问了类似的话——爹,你老让我考取功名,怎么你自己不去?结果齐长春把眼一瞪:我去考功名,谁下地干活挣钱养活你!没错,考功名也有一辈子考不上的,就像《儒林外史》里的那些老童生一样。

看来齐长春还算是个务实的人。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可能齐长春的父母死得也早,让他不得不过早地担起了养活自己的任务,不能靠父母了。

想想现代人往往一直被父母养到大学毕业后成为啃老一族,这齐长春还是很有男子气概的。

不过齐宝儿一看就不是个喜欢念书的人,听了父亲的话后非但没有一点感激的意思,反而道:让我和娘来养活你嘛!齐长春大怒,把桌子一拍:胡说些甚么!我还会你们来养活我吗!你也给我听好了!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不能靠妻子儿女养活,万事皆要靠自己!等你老了,再说什么靠儿子的话吧!齐长春难得发一次火,齐宝儿被他一吓,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只好苦着脸继续背他的四书五经。

不过齐长春的教育方法也有问题——齐宝儿才五岁,一上来就教这么难的东西,如同揠苗助长一般。

按齐敏儿的想法,怎么着也该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学起吧!不过看齐长春的样子,似乎是等不及这样教了。

但是这样也好,齐宝儿起码没什么时间总是来撩拨齐敏儿了,也让齐敏儿乐得清闲一些。

到了冬天,齐敏儿的走路方式已经从颤颤巍巍进化到跌跌撞撞了,说话也流利了很多,齐宝儿更是多了一个同学。

这个同学是齐宝儿的堂兄齐福。

齐福的父亲齐永春与齐长春是亲兄弟,而且是比邻而居。

只是两家人平日里绝少走动,齐敏儿也是因为齐永春上门让齐长春教自己儿子念书才知道,原来隔壁还有着这样一门亲戚。

不过这家人的起名水准,实在是让齐敏儿不敢恭维。

齐永春和齐长春分明是一个意思,齐家老太爷的起名创意也太贫乏了吧!而且齐福这个名字,怎么听怎么让人联想到齐人之福,虽然自元代以后,没有功名者也可以娶妾,但是齐敏儿对于一男多女的婚姻制度还是没什么好感。

不过看看两家人近在咫尺,但齐永春却是从来也不上门来,齐敏儿也知道两家人的关系其实不怎么样的。

但是两家人家看起来毕竟是亲兄弟,那晚齐永春上门时,齐长春夫妇对他还是很客气,当齐永春提出要齐长春教自己儿子念书时,齐长春却没有推脱。

待齐永春走后,文氏却有些不悦,对丈夫道:当年咱爹去世了分家,他尽得了好处,只与你几亩地,分明是欺你只会读书,要等你日子艰难了,他再把这几亩地也买了去。

齐长春道: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必再过多计较。

再说这事多半还是我那嫂子窜掇的,何必都怪在我大哥身上。

文氏道:偏就是你仁厚,你嫂子再吹枕边风,最终拿主意的还不是他!齐长春沉默了片刻,又道:便是他们做父母的有甚不到之处,福儿却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在咱爹面上,也就罢了。

文氏道:福儿今年才十三岁,谁知道长大了是个什么样,若与你哥哥一样,岂不没的寒了咱的心。

齐长春笑道:那更要好好教导他才是,怎能看着他变成那样刻薄的人。

文氏道:啊,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说你大嫂刻薄。

齐长春道:你这回又来装什么好人,平日里你还不是这么想的。

文氏道:这会子你也这样说我,可知我平日里便也是个刻薄的人了吧。

齐长春搂着妻子,笑道:有我这样不知节俭的汉子,也亏得有你这刻薄的婆娘,如若不然,咱家还不早就坐吃山空了。

齐敏儿在一旁听着,也大略猜出几分来,想是那齐永春的妻子是有些刻薄的,所以齐长春夫妇才对她颇有微词,甚至拿这个词来互相打趣。

只是近几年可能表面上说得少了,所以齐敏儿一开始也不知道,直到齐永春上门,这才知道还有个大伯在隔壁。

而齐长春之所以会去种田而不念书,只怕也与这兄嫂在分家之后对他的刻薄所致。

而齐长春如今不计前嫌,答应教侄儿念书,也算是仁厚了。

齐敏儿躺在这边的小床里想着,那边的床上却又传来让她脸红心跳的声音——没办法,谁让她齐敏儿只是个一周岁多的孩子,人家大人干些什么事儿,也不必避讳她不是。

便是五岁的齐宝儿,齐长春夫妇在办事的时候也会先把他哄睡着——比如现在,齐宝儿顽皮了一天,刚才听着大人说话,早就烦了,所以睡得也很早。

于是齐敏儿只得在这一阵阵激情四溢的声音中闭目养神——就目前而言,还是了无睡意的。

齐敏儿忽地想到,那些同样身为穿越女的人,难道就从来不曾这样尴尬过么?看来胎穿的坏处,就在于被迫充当限制级演出的观众或听众啊!从那天的次日起,十三岁的齐福便与五岁的齐宝儿做了同学。

齐福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长得却比齐宝儿壮实多了——这种壮实不是年龄的差距可以填平的。

依齐敏儿看来,除非齐宝儿特意去健身,否则想要赶上齐福的块头,那是挺难了。

不过看齐长春和齐永春兄弟两个,似乎都不是很健硕的人啊,是基因突变?还是隔代传?总不会齐永春的妻子,是个母大虫型的吧?不过想想齐长春先前的话,齐永春很有可能是个畏妻的,那他的妻子是个膘悍之人也是有可能的啊!不过虽然齐福块头大,脑筋却是不笨,齐长春教的东西,虽然做不到举一反三,但是触类旁通却有时也能做到。

齐长春对齐福的表现很是赞赏,之后对齐宝儿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你看看福哥儿,你怎么就差着人家这么多?齐长春经常对齐宝儿这样说。

齐敏儿听了也只有无力——这样的教育手法是不可取的啊,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啊!前世因为做过家教,所以也曾略看过儿童教育方面的书。

如今听到齐长春的话,齐敏儿只能暗自祝福齐宝儿了。

不过齐宝儿好像浑不在意的样子,只说自己还小,比不得已经十三岁的齐福——没想到齐宝儿年纪小小的,倒是辩才无碍。

这话说得也是在理,只是齐长春不跟他说理,只用巴掌招呼——古代的孩子比现代的更没有人权啊!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古代更是真理一般的存在。

齐敏儿不禁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没有穿到一个男人的身上。

虽然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总算不必为了出仕而学那无聊的八股文了。

齐敏儿在前世是看过几篇八股文的范例的,看得她泪流满面——这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作出来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