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的姚明还是很帅和很酷我叫姚明,人们都这样称呼我。
在美国,我姓名的叫法是明姚,因为姚才是我的姓。
我爸爸叫姚志源―――但妈妈不姓姚。
妈妈叫方凤娣。
在美国,妻随夫姓。
中国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如今中国妇女婚后都保留自己的姓名,因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
有关于姓名的变化,只是中国今天诸多变化中的一个。
有些方面,中国变得越来越像美国,但我认为,两个国家永远不会变得完全一样。
这就意味着,我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与过去经历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世界,另一个是我熟知的、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
中国正经历着巨大变革,但要了解这些变化并非易事,也许是因为在回国期间我没有处处留意。
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自己深信不会改变的事物,比如饮食习惯和朋友。
我难以觉察外界所有的变化,我内心的感觉总是一样的。
如果你阅读本书,我想是因为想对我有更多了解。
但我希望你了解的不止是我个人的事。
从中国到美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很少有人尝试过我正着手做的事情―――同时成为美国和中国的一部分。
或者说从来没有人在大众的密切关注下做这些。
一个原因是以前条件不允许。
这也许是所有变化中最显著的。
也许这也是很重要的一课―――假以时日,凡事皆有可能。
我不知道本书是否能让你了解我及我生活的全部,但我会尽力而为。
我不喜欢跳过几步,就让我从头开始吧,先告诉你我名字的中文写法:姚明英语中,有时名字有另外的意思,比如说姓Rice(米)、Bell(钟、铃)或者名Summer(夏天)、Jack(起重机、千斤顶等等)。
我的名―――明,字面的的意思是光亮。
明字由两个字组成,左边的日意指太阳,右边的月意指月亮。
日月在一起意思是所有时间,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光亮。
我的姓―――姚单独用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Jones(琼斯),它只是一个姓。
但是组成姚字的两个字单独看都有实在的意思。
左边的女意指女人,右边的兆意指许许多多―――是比10亿还要大的数字。
两个字合在一起指众多的女人。
这要比威尔特·张伯伦的女友还要多吧?(已故NBA巨星张伯伦号称有两万多女友―――译者注)如果了解我,你会明白我是在开玩笑。
首先,我喜欢开玩笑。
其次,17岁以来,我只对一个女孩着迷过。
我跟别人这么说,他们不相信。
也许像我这样的人,在NBA球员中是绝无仅有的,但我说的是大实话。
英文和中文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中文字声调不同则意思也不同。
比如说shui,可以是水、睡或者谁,就看你的声调。
名字也是这样。
我的名字如果声调不对的话,就变成了要命―――致命或者要你性命的意思。
很多美国人念起来就像要命。
要命还有一种意思是难以置信。
要命和姚明在中文里写起来完全不同。
你是知道我本来是拒绝写书的。
有许多原因,一是我这人不喜欢公开谈论自己的事情,这是我的天性;另外我一直觉得只有英雄才写书,或者别人为他们写书立传。
了解美国人和中国人对英雄的不同概念很重要。
在美国,电影和书中的英雄总是大难不死,他们身临险境,却常常死里逃生。
在中国,最伟大的英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
当然也有例外―――中国第一个宇航员,他成败与否,都会成为英雄。
我不是英雄,也不觉得我做的事情会使我成为一个大英雄,我只是在做自己的份内事。
再者,我觉得自己要活的年头还很长,没什么非说不可的话。
在中国,一个篮球运动员,不管他如何出色,都不会像在美国一样被人看成一个大人物。
我喜欢读历史书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
历史上许多人承受的压力比我可能面临的要大得多。
中国历史上,农民无数次地起义,但真正掌权的却屈指可数。
农民领袖胜利了就能登基称帝,但胜利的希望非常渺茫,失败的代价十分惨重。
他的家族会永远背负恶名,且被株连九族。
古代的法律就是这样!。
千万别误解我―――我并没有把到NBA打球看成一件开天辟地的革命大事,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像农民起义军领袖那样的风云人物。
我很自豪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我在中国学会了打篮球。
我从没想过要更改国籍,当我的NBA生涯结束后,我会回中国生活。
为了来NBA打球我经历了很多,但如果你让我在NBA和在中国国家队打球选择其一,我的选择一定是中国国家队。
我爱读关于勇于变革的人的书,原因是跟他们相比,我所面对的显得不那么困难。
我不必担忧如果我失败了,什么事情会落在我家庭头上。
尽管史书和自传叙述的时代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读一读别人在巨大压力下是如何决策的,还是能够帮助自己作决策的,并且能让我暂时不去想面临的挑战。
我也明白,进入NBA打球不等于说我不会遭受失败。
中国同胞对我的期望不仅仅是能在NBA打球,我对自己的期望也远不止如此。
一开始,我认为写出我的经历未必能帮助别人。
许多同胞初来美国,试图在一个新的文化中生活,但我作为选秀状元有许多他们所没有的优势。
我的经历如此不同,是否对他人有借鉴意义呢?但转念一想,我这种想法也许是错误的―――从年代那么久远的人物身上,我不是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呢?我还想,如果我写了一本书,国内同胞会怎么看呢?在中国,夸耀自己是件很恶劣的事,国人对这样的人嗤之以鼻。
大家的鄙夷虽不会表露出来,但却禁不住会这样看。
有几个中国运动员出过书,但都是在运动生涯结束的时候才动笔,而非在运动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
中国人中出自传的,大都是已离休的政府要人。
或者,在他们辞世以后,由别人为他们立传。
非常重要的大人物也许会例外。
我不觉得自己可以作为一个例外,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超级明星,现在还不是,也许有一天会是吧。
我还没打算退休,也许这本书出版后我会被迫退休。
我又在讲笑话了,我希望仅仅是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