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二十五章 九叩礼成,结发夫妻

第二十五章 九叩礼成,结发夫妻

2025-04-03 08:01:13

说有意思,不是资格问题。

醇王福晋是多罗郡王福晋,当然有足够的充任迎亲命妇的资格。

另外,她是白氏的义姊,是关卓凡的嫂姐,比起别人,同关卓凡又多了一层渊源,代表额驸出面迎亲,十分合适。

有意思的是:醇王福晋是奉迎命妇,老公醇王却是送亲大臣,夫妻俩同在队伍之中,一送一迎,一起办差,实在有趣。

大伙儿都说,上头如此安排,别出心裁,真正是佳话一段呀。

还有一样有意思的事情,传了出来,亦为人津津乐道了许久:送亲、奉迎的四位命妇,两位亲王福晋,一位郡王福晋,一位镇国夫人,都是骑着马的!这是满洲旧俗。

满洲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精擅骑射,男女老幼,都会骑马,迎亲、送亲,一律控辔往来,就连新娘子亦不例外。

开国之初,旧俗未废,风气犹在,王公内眷,福晋夫人,城内郊外,纵马驰骋,司空见惯。

亲贵之间,婚嫁迎娶,新娘子是依了汉俗,改坐轿子,迎亲、送亲的,却不论男女,都要骑马。

这个规矩,在康熙年间定了下来,并着为永例。

可是,两百年过去了,这条规矩,早已名存实亡。

旗下的贵妇,打小起居出入,都是坐轿、乘车,除了一对天足,其他的,和汉人的大家小姐,几乎没有任何分别。

不要说骑马了,马毛没摸过一根的,也大有人在。

懿旨钦派的两位送亲命妇、两位奉迎命妇——庄王福晋、睿王福晋、醇王福晋、白氏,四位贵妇,就没有一位会骑马的。

几个女人都发了慌,庄王福晋、睿王福晋、醇王福晋,都悄悄的跟自己的老公说,能不能跟上头说说,改骑马为坐轿?或者乘车?唉,这条规矩,早就是个摆设了,怎么突然间这么较真儿?几个王爷,哪个肯张这个嘴?这不仅乱制,还丢面子。

庄王一向恬淡,自不肯做这个出头椽子;醇王年轻面嫩,更不肯落这个脸;睿王呢,大声嚷嚷:这是‘上头’借着公主‘釐降’的机会,恢复满洲人的骑射本色,涨咱们满洲人的精气神儿!皇家以身作则,好,好,好得很!既然好,那就只好现学现卖了。

四位贵妇,丫鬟老妈子一大堆跟着,集中到皇城西苑中海的紫光阁,这儿地势开阔,中有驰道,可以走马。

内务府从下辖的上驷院中,挑了十几匹既神骏、又驯良的骐骥,由宗室中最精骑乘的贝子奕绪总责,教三福晋、一夫人骑马。

粗通骑乘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反正也只要四位命妇摆摆样子,并非叫她们纵马疾驰。

如此个把月学下来,四个女人都算中式了。

荣安公主釐降这天,四位命妇骑在马上,平日里照料这匹骏马的马夫,换上銮仪校的服饰,牵着马缰,缓缓而行。

马上的命妇,不过手扶马鞍,微微纵送而已。

一路下来,什么纰漏也没出,顺顺当当地到了朝内北小街,这个骑马迎亲的差使,终于好好儿地办了下来,四位贵妇的心儿,放回了肚子里。

公主的彩舆进入朝内北小街,之后何如,就没有普通的老百姓看得见了。

不过,釐降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事后,不止一个亲历者做起了义务的宣讲员,有的一五一十,有的难免添油加醋,总结起来,情形大致如下:敕造轩亲王府中门大开,从门口看进去,整间王府,披红挂彩,喜气洋洋。

大门前,生着一个烧得极旺的白云铜的炭火盆。

开国之前,满洲人的婚俗,是真的要跨火盆的,时移世易,如今自然不会要大妆的公主真的去跨这个火盆,摆盆火在大门前,不过取个红红火火、兴兴旺旺的意头而已。

公主要跨的,是二门的平平安安。

彩舆抬入大门,在二门前停下。

公主一落轿,第一件事,是将手里的两只苹果,递给四命妇中居首的庄王福晋。

庄王福晋接过,转交给身旁的女官,女官随即将之藏在二门前的一个朱漆马鞍之下。

马鞍横置,上面覆以红缎,命妇、女官,引导着公主跨过这个下藏苹果的马鞍,就算完成了平平安安的仪式了。

进入二门,醇王福晋将一个金漆木瓶交到公主手里,此谓之宝瓶,红绸封口,里面装着小金元宝、小银元宝、各色宝石和五谷杂粮,取个五谷丰登、兴旺发达的意头。

公主就捧着这个宝瓶,一路走到俗称银安殿的亲王府的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