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二三三章 造王者

第二三三章 造王者

2025-04-03 08:01:16

这个道理,赵烈文慢吞吞的说道,不仅‘里头’得懂,‘外头’也得懂才行啊!‘里头’、‘外头’?爵相,赵烈文说道,前头我提过一嘴,‘曹琢如籍隶江阴,许星叔籍隶杭州,而杨侧福晋是江阴人,扈侧福晋是杭州人,可是挺巧的’——是吧?之前,赵烈文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曾国藩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不同了!——仔细一想,排名在前的两位汉军机的籍贯,同辅政王两位侧福晋的籍贯,居然分别对应——不得不说,还真是巧!里头,自然是指关氏子弟;曹毓瑛、许庚身以及那位脑门上写了个‘扈’字的,等等,就是外头了吧?三大汉军机之中,还有一个郭筠仙,湘籍——又如何呢?曾国藩突然一阵心烦意乱,右手食指神经质的在案几上轻轻敲了两下。

爵相的神态动作,自然都在赵烈文眼里,不过,他可不会因此就不再说话了。

就算——赵烈文依旧慢吞吞的,曹琢如同杨侧福晋、许星叔和扈侧福晋,私底下,并没有任何交集,可是,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到了时候,别人会替你‘归类’,你自个儿呢,也会不由自主的自个儿替自个儿‘归类’,真想置身事外,乃至超然物外——嘿嘿,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这一层,赵烈文确实见得深。

曾国藩默然不语。

别说‘外头’的难以置身事外,赵烈文笑了笑,到时候,就是外国的,也未必不过来凑热闹呢!微微一顿,我想,到时候,咱们那两个盟友——美利坚、普鲁士,大约都会跃跃欲试的!曾国藩缓缓透出一口气来,美利坚、普鲁士?是!赵烈文说道,照我看,美利坚其实已经在下功夫了!——不然的话,总统夫人那儿,怎么隔三差五的,不是写信,就是透过领事馆,往清雅街送礼呢?曾国藩目光一跳。

过了片刻,微微颔首,也是,既有过这样子的一段渊源,美国人当然乐见将来执掌大权的,是‘杨出’——顿了顿,可是,普鲁士?——他们没有什么可着力之处啊?怎么没有?赵烈文说道,米姨太太可是普鲁士裔!‘米出’的天晟,可是不折不扣的长子呢!曾国藩愕然——普鲁士裔?还有这一茬儿?若‘米出’的得意——姑且不论怎么个‘得意’法儿,赵烈文说道,普鲁士不必说了,就是美利坚,也一定乐见其成的——米姨太太虽是普裔,却是美籍,这位天晟,可说是一半儿中国人,一半儿美国人了!曾国藩那种心烦意乱的感觉,更强烈了,滞了一滞,说道:这两个孩子——天晟一个,另一个女孩儿,叫什么来着?大名一个‘昕’字——是长女,也是老大——轩邸的第一个孩子。

是了!曾国藩皱着眉头,昕、天晟,这两个孩子,连同他们两个的娘,得赶紧接回国内!——一直搁在外头,算怎么回事儿?时候长了,真就变成洋人了!也不晓得轩邸是怎么想的?我看,赵烈文含笑说道,他根本就没怎么想!老婆太多了嘛!老婆之外,还另有——嗯,这个,手忙脚乱的,哪儿顾的过来呢?老婆之外云云,自然是指辅政王和圣母皇太后的绯闻,不过,这一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赵、曾独对,也不能明说的。

目下的几头家,赵烈文继续说道,大约就已叫轩邸有些顾此失彼了!不然,小苏州胡同那边儿,也不能有那些闲话传出来!如果再摆多两位洋姨太太在身边儿,嘿嘿,还不晓得怎么个热闹法儿呢!顿了顿,所以,别说美国这两位还没什么正经名分,就是上海的两位,正正经经的侧福晋,不也一样?——一直呆在上海,没往北京搬?唉!曾国藩皱着眉,叹了口气,还真是——麻烦!顿了顿,不过,惠甫,我听你的口气,怎么有些……幸灾乐祸似的?赵烈文一愕,随即哈哈大笑,还真是!抱歉了!这个……唉,别的事情也罢了,这种事情,我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能不有些……幸灾乐祸啊!曾国藩无可奈何的一笑,可是,不能真‘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啊!轩邸的家事,不是他一家之事啊!赵烈文隐去笑容,爵相说的是!我不过说笑罢了——微微一顿,爵相‘轩邸的家事,不是他一家之事’之说——实在真知灼见!‘天子无私事’,轩邸是皇夫,是辅政王,他的家事,亦不能以私事目之!这就是我前头说的,‘此家务非彼家务’!到时候了,形势比人强,国家重臣,恐怕不能不……有所为啊!曹琢如、许星叔、左季高如是,爵相,咱们——亦如是啊!打住。

关于辅政王的家务,赵烈文来来回回说了这么一大篇儿,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醒曾国藩,要提前有所因应,至于左扈右杨,还是左杨右扈,那得曾国藩自己先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意向,然后,他才好进一步献议。

曾国藩不是功名底子,赵烈文本人,对银钱名位,亦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他是那种自认身负屠龙之术的人,最理想的人生轨迹,就是辅佐贤者得成事业,然后,飘然名山,载酒看花,结庐著书。

因此,不同于曾国藩,赵烈文对于介入上位者的家务,并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心理障碍。

曾国藩不说话。

赵烈文决定再把话说的透一些。

扈、杨之间,赵烈文说道,其实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局面——顿了顿,扈侧福晋同轩军诸将,固然有‘共患难于微时’的情分,不过,这一层,杨侧福晋亦约略仿佛——杨侧福晋是以‘勤务兵’的身份,随侍轩邸赴美的,认真说起来,她同轩军诸将,是一个‘袍泽’的关系,由西而南,由南而东,几千里征战,一直紧随轩邸,不避弹矢,身浴血火,说是‘出生入死’,亦不过分,这一层,扈侧福晋就比不了了。

杨侧福晋的劣势,在于‘资历’——较扈侧福晋浅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