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七十章 我变幻了时空,我改变了历史

第七十章 我变幻了时空,我改变了历史

2025-04-03 08:01:15

慈禧固然心潮彭拜,关卓凡在一旁,也是颇为感慨的,不过,两个人的点,并不一样。

关卓凡感慨的是,原时空的仁寿殿,其实是面阔七间的,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仁寿殿才在本时空变成了面阔九间。

原时空,仁寿殿局促于七间的规制,并不是因为什么僭越的问题。

虽然,为了讨慈禧的欢心,起了一个仁寿的殿名,但仁寿殿作为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的使用者,是德宗,不是慈禧——彼时的慈禧,名义上已经撤帘了。

就是说,仁寿殿其实是天子正殿,不是皇太后正殿。

堂堂的天子正殿,面阔只有区区的七间,是因为——钱不够了。

颐和园是清漪园的复建,但是,限于财力,原时空的颐和园,只恢复了清漪园三分之二的规模,而且,其中不少的殿阁,都是原版的简化版——仁寿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清漪园时期,仁寿殿曰勤政殿,听这个名字,便晓得它是皇帝在园内的正殿——并不是什么皇太后正殿——因此,正正经经,面阔九间。

清漪园重建,易名颐和园,勤政殿易名仁寿殿,面阔九间变成了面阔七间。

如今,它又变回来了。

关卓凡想,仁寿殿的变化,算是历史的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吧——不论是原时空,还是本时空。

这个变化,不仅仅是财力的变化。

事实上,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各种物价变动因素,原时空的颐和园——简化版的清漪园——的造价,也远远超过了原版清漪园,最重要的原因,无他,两个字:**。

修建清漪园的时候,大工的工程款,八、九成到工,落到经手人腰包里的,大约一到两成;修建颐和园的时候,倒转了过来,大工的工程款,只得两成到工,落到经手人腰包里的,有八成之多。

这么搞法,钱怎么可能够用?这是关卓凡为何一定要另起炉灶,坚决不许内务府染指大工的原因。

另外,组织、动员的能力,清末也比不上清朝中期了。

穿越七年,较之原时空,不能说整个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系统性的变化,但是,就某些局部来说,确实已经发生了根本的、系统性的变化。

我应该为自己骄傲。

好吧,说回那位心潮澎湃的御姐。

此时的慈禧,看什么都是赏心悦目的,她开始留意慈安说的哎哟,院子里头,摆了这许多的东西了。

慈禧很快发现,院子里的太湖石,并不止于门口的那块照壁石——除了居中的照壁石之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摆了一块形态各异的太湖石。

皇夫介绍,这四块太湖石,寓春华、秋实、夏荣、冬枯之义,称四季石,连同照壁石,可比拟庐山的五老峰,称峰虚五老。

两位皇太后都连连点头,有意思,有意思!关卓凡又说,这个四季石,其实是圆明园的旧物——自圆明园水木明瑟移来,上头还有高宗纯皇帝的御笔。

两位御姐都是一怔,细看时,果然,那块春华的下半部,刻着高宗的题诗: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再细看,连印章都刻了上去,一方是惟精惟一,一方是乾隆宸翰。

慈安嘀咕,怪不得有点儿眼熟呢。

既知这是圆明园的旧物,两个女人的心境,就变得十分复杂了。

慈禧注目片刻,轻轻的说了声,也好。

什么也好呢?当然,没有人追问。

慈禧的目光,从春华移到院子中央的两只巨大的铜麒麟上面。

似乎……也有点儿眼熟?不错,皇夫说道,这两只铜麒麟,是从长春园二宫门移过来的。

长春园?两位皇太后,愈发的感慨了!这一回,轮到慈安了——也好。

慈安的意思是,三山五园,火焚之后,尽成废墟,现在,清漪园恢复了,将其余四园残留的精华,汇聚于颐和园,也好。

不过,这个也好,和慈禧的也好,是一个意思吗?铜麒麟之后,就是殿前露台了,上面的陈设,还真是不少。

最前面的一排,是四尊铜鼎,一字摆开,这个不稀奇;铜鼎之后,是一对铜龙,一对铜凤,龙在中间,凤在两边——这个就比较稀奇了。

另一处皇太后正殿——慈宁宫,殿前摆了什么,两位皇太后都说不上来——她们很少去慈宁宫,慈禧更是绝足不去;能够拿来做参照的,只有乾清宫和皇极殿,那两处,殿前摆的,都是铜龟、铜鹤,眼前的这种摆法儿——铜龙、铜凤,还从来没有见过。

慈安笑着问道,铜龙、铜凤——这是什么讲究呢?这也是慈禧想问的问题。

回太后,关卓凡微笑说道,自然是‘龙凤呈祥’。

微微一顿,这两对龙凤,均为空腹,可在其中燃点檀香,请太后想一想,彼时,龙、凤口中,香烟袅绕而出,龙、凤皆如在云中,这个,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啊?啊,是,是,好,好!慈安连连点头,慈禧的脑海中,却一连转过了好几个念头。

这个龙凤呈祥,一定还有花样的,不过,到底是什么花样,一时之间,她还无法确定。

不过,一定不是坏事儿——别的不说,龙、凤,总比龟、鹤的档次要高吧?乾清宫还是天子正寝、皇极殿还是太上皇正殿呢!在这儿,狮子替关卓凡啰嗦几句。

原时空,仁寿殿前的铜龙、铜凤,是凤在中间,龙在两边,原因呢,并不难想:慈禧以为,她这只凤,该凌驾于德宗那条龙上头的。

还要,前头提到的铜麒麟,原时空,仁寿殿前,只有一只。

铜麒麟是一九三七年才从长春园移过颐和园的,彼时,两只铜麒麟,只剩下一只了,还是跛了脚的——另一只,已毁于辛丑之乱了。

原时空的辛丑之乱,绝不可能现于本时空,这两只铜麒麟,必会无灾无病的留诸后世,这,就是历史的改变吧!还有一个小小的改变,也要提一下:原时空,铜龙、铜凤,以及殿前储水用的铜缸上面,都铸有天地一家春字样;本时空,这个字样,欠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