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2025-04-03 08:00:21

千禧年年底的时候,市区又开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原先国有银行与信用社垄断江湖的局面渐渐崩裂。

新来银行自然难以撼动大国营银行的地盘,必然灵活机动地另辟蹊径,寻找遗珠堆里的成长型企业发展业务。

新银行虽然初来乍到,但除了一个上层,其他人员基本上就地取材,就地从国营银行挖角。

从同学那儿获知新银行降临的消息,柳钧便盘算上了。

柳钧而今已经学会一个诀窍,那就是别贸然上一个全然陌生的门谈对他很重要的事,以免一开始便以严肃的互相警戒拉开序幕。

柳钧通过同学朋友,辗转联系上新开张银行的信贷人员,通电话交谈良好之后,才上门拜访。

因已有三分情面在,彼此沟通非常良好。

尤其是柳钧的财务外包,做帐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因此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自然也高了几分。

从报表上看,很显然的,腾飞成长性良好。

新开张银行办事效率很高,初步审定之后,便来两个人到腾飞实地查看。

现场自然是没说的,柳钧陪同的解释更是让银行职员很是意外。

不过眼下腾飞规模不大,他们转一圈不用多少时间,便走了,约下晚上一起吃饭。

令柳钧惊讶的是,很快就有两家私人融资来电接洽,愿意降低利息借款给柳钧。

可私人融资利息再低,比柳钧现在千辛万苦谈下来的还低,也不可能与银行贷款利率相比。

柳钧只是很奇怪,那两家私人融资怎么知道的他,又怎么会清楚他公司业绩有成长性。

但无论如何,在春节到来之前,柳钧看到前路显现曙光,那曙光是金晃晃的有点儿俗气的铜钿色。

晚上,柳钧请银行信贷人员吃饭,叫上钱宏明一起作陪,因他知道钱宏明一准喜欢参与这种聚餐,果然。

但才刚入席,柳钧的电话就响,柳钧一看,竟然是余珊珊主动来电。

他连忙接起,那边余珊珊就淡淡地问:很忙,在应酬?柳钧连忙赔笑,是,是,你吃了没?钱宏明一边儿打趣地道:女朋友?怎么脸色都变了,高中时候的威风哪儿去了?请她一起来吃饭吧。

但柳钧并不愿余珊珊出现在这种他需要赔小心的应酬场合,只摇手否决。

没吃。

余珊珊说话硬邦邦的,我爸妈要来过春节……哦,告诉我时间,我去接。

就是今天,半个小时之后,火车站。

余珊珊只差一声哼了,她这是思想斗争好几天,最后关头才放下面子给柳钧机会。

朋友们都要她坚持到底呢。

柳钧一愣,只得起身走到包厢外面,珊珊,我今天走不开,很重要的公务。

这样吧,你打个车,请伯父伯母屈驾一下,回头我这边结束了立刻过去。

嗯,我记得你骄傲地说起过,你绝不靠吃饭喝酒办事。

对不起,这回不一样,回头我跟你解释。

真的非常非常不一样。

余珊珊平静地道:我明白。

你凡事遇到我的时候,就非常非常不一样。

余珊珊那边挂断了电话,柳钧看着手机愣了会儿,想到余珊珊父母是离乡背井多年春节回老家,和探望宝贝亲女儿,可能手上行李一大把,余珊珊叫他去接合情合理。

可问题是他这边今天的饭桌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而他的公司又早有规矩,没有司机给总经理扛私活。

他想到几个朋友,可时间紧张,人家又不认识余珊珊,等联络上,黄花菜早凉了。

他唯有拨通申华东的电话。

申华东也在应酬,但是申华东一呼则灵,自己联络余珊珊去了。

柳钧心中窝囊之极,可是脸上又无法表现,他清楚申华东会怎样利用这种见伯父母的机会。

可是他以办厂之后培养起来的周全考虑早已想到,两个长途跋涉后筋疲力尽的老人,一堆装满笨重土特产的行李,火车站地道翻来覆去的台阶,只有毛毛糙糙的余珊珊才会最后时刻才想到通知他,他却凭大学扒火车出游得来的经验知道,这种情况是需要买站台票进火车站台迎候拎行李的。

即使熟悉余珊珊的申华东出马,半个小时也未必够用。

他既然好事已经做了一半,只能将好事进行到底,再给申华东打电话提醒,阿东,行李多,余家都是老弱,你上站台去接,别忘记买站台票进去。

哦,对。

呵呵,阿钧,你完了。

柳钧嘿嘿一声干笑,很好,这样我放心了。

什么意思。

总之我非常非常感谢你,谢谢啦,睡我下铺的阿东兄弟。

柳钧哈哈哈三声,结束了电话。

他相信那头的申华东掉进云里雾里了。

小把戏,谁不会。

虽然挺对不起余珊珊,可他唯有出此下策。

整个应酬上,他心里虽然忐忑不安,可总算是好过许多,宾主尽欢。

可惜两位银行人士意犹未尽的样子,柳钧无奈,只有陪他们继续去卡拉OK唱歌。

打电话给余珊珊,余珊珊不接,给申华东,申华东则是给他嘿嘿嘿三声,全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等柳钧打完电话进包厢,四个三陪女已经齐刷刷上阵了。

柳钧分到一个,可他不敢挑战自己的欲望,便将属于他的三陪女贡献出来点歌。

包厢里又喝又唱又闹,融洽的气氛下,银行人士将银行贷款审批程序,以及每个领导的喜好倾向,对柳钧托盘而出。

他们还谈了很多本事金融界的八卦趣闻,连钱宏明听闻后也惊讶不已。

柳钧心说,这种低于底线的氛围之下,大家将脸皮搁在一边,大概才方便坦诚相对,这个坦,其实用袒更恰当。

曲终人散,四个人都已醉醺醺,大家勾肩搭背地称兄道弟,言语之间,柳钧得知他的贷款这回将极有把握。

他也得知,原来前儿两个私人融资是眼前这两位银行人士介绍。

往往他们能替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他们取得提成,便罢;若不能,而企业又是他们看好的,他们就卖情报,他们手头多的是自己撞上来的企业,又能看到一手的资料。

柳钧反正也见怪不怪了,他已经习惯大家的职业道德。

余珊珊那儿他当然不会去,他一脸醉意,此时又是三更半夜,不是等着被人讨厌吗。

他不知道申华东究竟有没有使出浑身解数,他想知道得要命,也为此心烦得不行。

可是幸好,他心里有贷款可能得逞的喜悦。

银行贷款啊,多么难得,虽然第一次可能只有三百万,可是他们不是说了吗,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挂上钩了,未来只有越钓多多。

柳钧太需要资金了,若是能把他自己卖了换钱,他都愿意。

每天束手束脚、拆东墙补西墙地工作,却还连新车都不敢买,他已经快窝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