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群体的文明程度,科学技术,从来都是重要的指标,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人类历史上,却不乏悲剧般的案例,技术上更先进、更发达的文明,却无力抵挡野蛮落后文明的进攻,最终与其创造出的灿烂辉煌一起灰飞烟灭。
这样的情形,是如此多见,很直白的证明,漫长蒙昧时代的科学技术,还太弱小,群体中掌握这一武器的人太少,掌握的程度也太浅显,凭借这样的科学技术,并不足以在人类群体的内战中取得足够大的优势。
这一情形,直到近现代的第一次工业变革,才被彻底终结。
科学技术的作用,正是在发源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工业变革中,崭露头角,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赋予人类强大到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无疑是动力,是燃料通过热功转换,代替人力、畜力的巨大变革。
思考进行到这里,方然的关注点,集中在蒸汽机的力量之上。
不仅如此,也顺便将气候的第二次工业变革、甚至第三次工业变革中的基本要素一起考虑进来,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电动机,这些生产领域的动力之变革,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替代人力。
如果说,工业变革早期的蒸汽机,还只是效率低下、灵活性更低下的庞然大物,只能在一些粗陋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那么内燃机,就是更灵活的装置,可以在从汽车、到割草机的诸多场合应用。
待到电动机被发明,其结构与原理的限制更少,可以做的更加精密,时至今日,在全产机的各单元、模块中,已经有数不清的大小、规格不一之电动设备在工作,这些设备的动力,驱使其可动部分的力量,都完全来自于精巧而精确的电动机。
不论蒸汽机,还是电动机,倘若一下子从盖亚消失,那么,其所有应用场合都必须用人力、至多用畜力或传统的水力等装置去代替,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而从高炉、到精密组装等应用场合,人力原则上,或实际上根本就无法替代。
从工业变革一直梳理到当今时代,事实,是确凿无疑的,方然的观察和思考却自有其独特性,他将这一过程定义为科学技术的成果,取代了人的肌肉。
科技的发展取代了人,这样的陈述,不能说错,但也有一点以偏概全。
单纯观察蒸汽机、内燃机或电动机,乃至一切现代科技催生出的运动机械,其真正取代的并非完整的人,而是人类的一整套运动系统,用肌肉来指代,还算恰如其分,这些机械在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都是如此这般的情形。
借助机械,去做人力做不到的工作,是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一大作用。
从这一角度,倘若不拘泥于第n次工业变革的分划,而着眼于事实本身,从第一次到第三次、乃至于第四次工业变革,其一大表现,始终是科技对人力的替代。
方式各有不同,替代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且精细,但本质并没有变。
机械对肌肉的替代,是科学技术的一大关键作用,正是从那时起,拥有科技优势的群体,国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继而有能力轻易击败幅员、人口、财富都胜过自己,科技水平却相对落后的的敌对一方。
在那之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导致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思考进行到这里,目之所及,已十分接近于现实世界,梳理浩如烟海的现象、数据与结论,方然逐渐意识到,人类经历的若干次工业变革,不论其核心要素——动力如何演变,也不论其他要素如何变化,其实,根本上讲一直都只有两种效应:一种效应,是科技替代肌肉,各种机械替代了人的体力,这已经分析过。
另外一种效应,则是从第二次工业变革开始,在第三、四次工业变革中极大推进的,科技替代小脑的重大作用。
替代小脑,表述略显晦涩,方然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取代关系。
蒸汽机,内燃机,乃至电动机,能够替代人的体力,这固然是事实,但,过去若干年的社会现实也清楚的表明,并非一切人类活动,建立在体力之上的人体行为,都能够被这些机械所替代。
用不着举一些高深莫测的例子,当今时代,仅仅在若干年前,就连空气开关这样常见的东西,都只能依赖人的双手去组装。
在这里,并非机械无法取代人力,单论力量,前者显然远胜后者。
而是机械的灵活性、准确性与协调性,相差太远,在it领域的大发展之前,任何精妙的机械,都无法取代人类的一双手,去完成从精密加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操作。
这一状态,直到it技术突飞猛进,现代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取得重大进展后,才逐渐被打破,传统的动力机械,在计算机、ai与微电子等领域成就的加持下,逐渐具备了可以与人比拟、甚至在一些指标上更优的精密活动能力。
在崛起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体系支持下,这些精密而灵活的机械,开始大踏步的取代了人,继动力机械将一部分人逐出生产循环后,又利用智能机械的灵活性、持久性与精密性,将更多的人逐出生产循环。
一言蔽之,在智能机械面前,人类仰赖小脑而进行的精密、灵巧运动,已优势不再。
从替代肌肉到替代小脑,又一次替代的大变革,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空前激烈的冲击,其程度前所未有。
早在很多年前,机械动力崭露头角、人力逐渐被边缘化,这一变革就极大的冲击了人类世界。
但也还好,毕竟除单纯的体能外,大多数人都有性能中规中矩的小脑,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便可以掌握当时之机械无法胜任的复杂、精密、灵活操作,从而在机械的阴影之下,继续从事需要这些特质的工作。
第482章 第四八〇章 趋势(auzw.com)除此之外,也必须看到,小脑指挥的复杂、精密、灵活操作,相比于机械的粗糙笨拙之巨力,两者间并无本质的区别。
灵活的操作,并不比粗糙的力量,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料。
大量人口从以体力谋生,变为以灵活操作谋生,这一转换,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但是到了现代,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的一切,情况则完全不同,在小脑支持的灵活操作被智能机械所取代、正如联邦大地上曾发生的那样,大多数人的生存手段,就完全丧失,进而陷入无路可走的绝境。
事实是很清楚的,与人人都有的小脑相比,大脑的作用,十分复杂,绝非每一个人都拥有足够聪明、足以据此谋生的头脑。
当体力被替代,小脑也被替代,能否运用大脑的知识、能力,在新时代的研发机构谋得一个职位,这对许多人而言,完全取决于智力等因素,而不是一个短期内便能自主,便能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一场全世界的天翻地覆,这是事实,但也只是表象。
本质原因,则是it领域的大发展,让机械在灵活、精密、复杂操作这一领域,具备了与碳基生物现有水平、甚至理论极限叫板的实力。
不仅如此,这种足以取代人的实力,还会随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而增强,直到盖亚大战爆发前夕,智能机械已经在流水线组装、实时翻译(是的,你没看错,这是小脑运动)、临床医疗乃至极限运动等领域,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
既替代肌肉之后,人类又一次被机器所替代,替代小脑对社会的冲击,却比上一次替代要严重得多。
原因很简单,当肌肉、小脑都被替代后,人类唯一的谋生手段,就只剩下大脑。
而要利用大脑来谋生,严格地讲,必须从事探索性、创造性的科技研发,盖亚表面的人类文明,却根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更没有足够多的研究方向,让全世界的几十亿人口一夜间转向用大脑求生存。
科研,在当今时代,是一项极其消耗资源的人类活动。
以盖亚表面的资源、能源规模,不用讲,绝无可能支持几十亿人的科学技术研究,这一点,才是凌驾于任何社会现实、社会矛盾之上的,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
人,降生到这世界上,所具有的无非肌肉、小脑与大脑,对应体力、动作与脑力。
当前两者都被机器取代,民众,在顶层眼中的价值则趋近于零,这一判断,根本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无关,而是盖亚表面资源总量所决定的残酷现实。
民众,不论怎样激烈竞争,也必定只有极少的一部分顶尖人才,有资格调动资源、进行科技研发,绝大多数头脑稍逊、或者根本就不灵光者,则注定没有任何参与生产循环的机会,进而成为活的垃圾。
意识到人类文明的惨淡现状,恐怕是命中注定,方然便感到了一丝绝望。
他绝望的意识到,人类文明,之所以从蒙昧时代一直走到今天,陷入渐行渐远的消亡危机,根本上讲,与人类自己的抉择无关,甚至也与人类社会的变迁、沿革无关,而完全是客观规律在发挥作用。
这种宿命,是由盖亚表面的资源态势所决定,换做其他任何物种、文明,也一概无法规避,更无法逃脱。
甚至于,在这略感绝望的氛围中,他还渐渐的明白了一点:盖亚表面的现状,人类世界的表面和平之状态,本质上,同样由这规律所决定。
当一个人的能力,从体力、到动作都被智能机械所取代,而最后的希望——脑力,又绝非每一个人都能具备,退一步讲,倘若认为所有人的头脑,多多少少都可以勉强进行严肃的科学技术研究,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很明显,这一问题并无须猜测:今天的世界,本质上讲,就是这种假设之下的模样。
当今时代的人类,在盖亚表面,以大区为界限而彼此隔离,这本身并非一个多么关键的事实,关键在于,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本身并毫无意义,只是为科研体系提供人口更替而存在。
倘若降低门槛,将所有人视为可以胜任科研工作,那么接下来,身为管理员,方然很清楚自己和其他竞争者会如何决策:极大降低治下民众的数量,将人口规模,维持在现有的约一万名即可。
人口总量,不论是一千万、还是区区一万,本质上并无甚区别,甚至于,人类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否停滞,其实也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人类世界将在这种状态下,长久的维持下去:由于体力、动作都完全被只能机械所取代,现存之全体人类的唯一任务,就只能是科学研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动机去做其他任何事。
除科学研究,没有其他任何事,出于外界的种种压力而必须一直这样下去,这样的所谓文明,所谓世界,简直比地狱更恐怖。
前景,竟然如此惊悚。
思维一旦深入到这种层面,接下来的很多天,方然脑海中一直都萦绕着这些念头。
并非对未来深表担忧,身为管理员,或者说,执着于无限长生命的追寻者,打从踏上这一条道路的那刻,自己就有直面任何情形的觉悟。
而是他格外想知道,科学技术,究竟是怎样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走向,这一惊人事实的背后机理,究竟是怎样的,对困扰着自己的突破何时出现、战争何时降临之谜题,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无到有,一直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过程,何其波澜壮阔。
回顾历史,观察这条潜伏在文明史中的主线,过去发生的一切,对预测科学技术的未来,究竟可能有一些什么样的突破,又有何用。
替代肌肉,替代小脑,这些,是曾发生之一切的高度提炼。
那么在这之后呢;未来,假使有的话,被替代的又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