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琅琊郡,琅琊县。
琅琊港。
当年为了方便徐福出海,始皇专门征调了大批的民工,在琅琊县建造了这座琅琊港。
不过,如今,这座琅琊港明显已经荒废了。
只有零星的几个渔民,将渔船停泊在附近,在码头上规整着鱼获。
哎!一个渔民重重的叹了口气,埋怨道:这些天鱼价越来越贱了,累死累活打了一天鱼,也只能换来勉强糊口的粮食。
旁边的渔民听完了这番埋怨之后,安慰道:这世道,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自打陛下驾崩之后,这天下,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大泽乡的陈胜吴广反了,沛县的刘邦也反了,还有会稽郡的项梁,田荣,田豹......如今这天下反贼四起,之后怕是更没有什么安生日子。
咱们的日子还算好的嘞,靠着大海,总归是能打些鱼来果腹。
要我说,鱼价贱咱们就不卖,将鱼晒干了,每日便吃这咸鱼,也饿不死。
............就在这些渔民聊着闲,埋怨着世道的时候。
突然,一个眼尖的渔民似乎看到了什么,他指着海面上喊道:船......船.....海上有船......这渔民一喊,码头上的渔民齐齐的朝着海面上看去。
只见,海面上头,十几艘大船迎风而来。
等等!这船好像有些眼熟。
一个渔民望着越来越近的大船,陷入了回忆。
这时,一个年长的渔民似乎想到了,他大喊道:寻仙船,是寻仙船。
九年前,徐福道长奉命出海寻仙的船只,当年,我亲眼看着这些出海的。
如今,寻仙船归来了,莫非,已经寻到了仙药?可惜,陛下,陛下啊!这年长的渔民,突然痛哭起来。
年长的渔民一边哭,一边喊:寻仙船回来了,仙药八成也寻到了。
可惜,始皇已经驾崩,没有等到这天啊!这年长的渔民一哭,其他的渔民也跟着哭了起来。
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直在用心经营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
百姓们眼瞅着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
谁能想到,偏偏在这个时候,始皇驾崩了。
始皇驾崩,天下大乱,反贼四起。
百姓们担心啊!他们担心,这天下又沦为春秋战国时候,那可是绵延几百年的大战。
若是那般,不光他们要活在战火当中,他们的子子孙孙也要活在战火当中。
与此同时,那十几艘大船已经靠岸了。
哒。
哒,哒。
这十几艘船上下来的,居然都是身穿黑色甲胄,骑着健壮的黑色骏马的骑兵。
没错,这支骑兵,正是嬴寿的军队。
在他将扶桑亡国灭种之后,他完成了新的军团成就---亡族灭种。
这个军团成就的奖励,是整整三千副的玄甲骑兵套装。
连带盔甲和马匹,一应俱全。
等到所有将士上岸之后,黑虎驮着嬴寿,从船上一跃而下,稳稳的落在了码头上。
看到黑虎出现,几个渔民吓的一个激灵,连连后退。
老乡莫怕,这大猫不伤人!嬴寿安慰道。
听闻嬴寿此言,几个渔民这才略微安心一些。
看着骑在黑虎上的嬴寿,渔民心想,这位将军真乃神啊!居然,能够降服这般巨虎。
老乡,刚刚看到你们在这码头上哭泣,不知为何啊?嬴寿询问道。
渔民抹了抹眼泪,如实回答道: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这时,那位年长的老渔民,上前试探性的问道:冒昧的问上一句,将军,你们可是当年随徐福道长出海巡仙的那批人?你们回来了,怎么未曾见到徐福道长?嬴寿点了点头,应道:不错,正是我们!至于徐福,不提也罢!这时,尉迟南在旁说道:这位是当年随徐福一起出海的二十三公子。
得知了嬴寿的真实身份之后,这些渔民心中万分震惊。
这时,那些当年亲自看到徐福出海的渔民,这才想到,当时随行的人当中,的确有陛下的二十三公子。
当初,二十三公子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想到,如今已经长这般大了。
反应过来之后,渔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跪倒在地,朝着嬴寿施礼,大喊道:吾等草民,不识公子真颜,冲撞了公子,还请公子见谅。
嬴寿从黑虎上跳了下来,扶起跪在地上的渔民,和蔼道:不知者不怪,诸位起来吧!我久在海外,初回大秦,有许多事情,要向大家询问。
看到嬴寿如此和气,这些渔民的心也就放回肚子里了。
嬴寿和这些渔民盘膝而坐,在码头上围成一圈。
尉迟南,你带人警戒!止羞,牧歌,你们两个过来分析情报!嬴寿吩咐道。
尉迟南得令之后,带人将码头附近包围起来。
牧歌和止羞两人,则是凑到嬴寿旁边,一左一右的也盘膝坐下。
渔民们这才发现,军队当中居然还有两个姑娘。
待到止羞和牧歌坐下之后,年长的渔民率先开口道:公子,您想知道什么就尽管问,我们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年长的渔民话音落下,嬴寿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我父皇,还活着吗?嬴寿此话一出,止羞和牧歌不由的精神一震。
在扶桑岛上的时候,嬴寿就曾经告诉他们,他得仙人托梦,告知始皇已经驾崩了。
回公子的话,陛下......陛下,已经驾崩两月有余了!年长的渔民语气有些哽咽。
此话一出,犹如一道雷霆一般,击中了止羞和牧歌的心灵,让她们不由的为之一震。
陛下真的驾崩了?也就是说,仙人托梦所言,都是真的。
这个结果,是意料当中的事情。
历史记载,始皇死于夏天,而如今,已经是夏末了。
得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嬴寿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我兄长,扶苏还活着吗?这个问题一出,渔民们齐齐一愣。
这......我等并不知晓。
渔民们有些迷茫的摇了摇头。
扶苏远在长城之外,琅琊郡的渔民不知道扶苏的情况,也是理所应当。
毕竟,这个年代信息传递不便,即便扶苏已死,消息传播出去,也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