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钟家父子休息,将两只托付给他们照顾,姜宁不忘提醒道:钟奶奶,最近气温在回升,现在已经升了十几度,你们有注意到吗?钟奶奶连连点头,我刚想跟你们说,气象站那边检测到了,说极寒可能会很快结束。
姜宁佯装打探,他们有没有说接下来是什么天气?不好说,但天气回暖的话,冰肯定会融化,可别再来台风洪涝什么的,我们经不起折腾了。
姜宁此地无银三百两,我怎么感觉这两天雪屑好像小了?老人家怕冷,钟奶奶连着几天没出门,不过姜宁的话倒是提醒了她,气温回升,雪随时可能会停,到时想要取水就难了。
小姜,咱们有备无患,要提前囤点水才行。
奶奶说的是,等我们回来就囤。
等两人离开,钟奶奶提醒儿媳妇,你看有没有办法换水箱或水缸回来,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得提前做打算才行。
粮食紧张不假,但钟家收了三茬土豆,日子还是比普通人好过不少,她拍板做决定,实在不行,拿土豆去换。
同时,钟奶奶不忘叮嘱父子俩,别只记得埋头工作,现在气温有变,上点心打听消息,比别人早知道一天半天,咱家指不定就有机会活下来。
钟平满口答应,气象科研人员预测可能是高温酷暑,但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没对外发布。
高温酷暑?钟奶奶心惊胆战,不确定的事,上面肯定不能公布,否则底层就乱套了。
但并非无迹可查,农科所不分日夜加紧研究而耐高温作物,可见他们是有预测的。
家里多少物资,钟奶奶心知肚明,盯着儿媳妇道:气温不断往上升,你的工作不能再干了,这几天多打听下,看能不能换点降暑的东西回来,尤其是杀菌消毒的。
一旦寒冰融化,在高温炙烤下,水里的尸体跟生活垃圾会加速发酵,发生瘟疫的可能性很大。
钟奶奶想想都心惊,日子一天天的真难。
她得努力活着,万一哪天闭眼了,这三根木头怎么办呀?……要的东西挺杂,姜宁给尖嘴猴列了份单子,这些东西有吗?姐你要的东西,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给你弄来。
尖嘴猴见人笑三分,可当看到上面的清单时,不由傻眼道:姐,你要这些干嘛,没用啊。
姜宁看着他,似笑非笑不说话。
哎呀,老毛病又犯了,跟谁熟就想唠嗑。
不过,二手风扇,二手UBS车载冰箱,硝石,不锈钢纱网,蚊香,杀虫剂,水塔?这都什么鬼!姐,你要的都有,电器还能给你全新的。
不用,我就要二手的。
可以。
尖嘴猴反应很快,东西虽然不值钱,但零散又不好找,我们得花时间去找,以物换物可不便宜。
姜宁点头,用土豆换。
尖嘴猴伸出二根手指,起码得这个数?2斤?尖嘴猴差点吐血,不低于200斤。
吸血鬼都不带她这样的!姜宁逗他的,100斤。
真是没脾气了,尖嘴猴挫败道,行,你是姐你说了算。
收货要时间,约好三天后交易。
时间还早,两人到百货大楼的交易街,看能不能淘到以后需要的。
别看温度往上升,零下五十度仍然瑟瑟发抖,路上零星的路人行迹匆匆。
霍翊深戴着厚手套,拉着姜宁的手往前走。
仍不习惯太亲密,她下意识想将手抽回来,谁知他握住不放。
于是,姜宁没再挣扎。
到交易街,两人仔细逛起来,意外发现半人高的小型脱粒机,可以脱小麦,绿豆,黄豆,玉米等十来种作物。
姜宁一眼相中,不想再徒手搓小麦。
霍翊深检查脱粒机,皮带包裹完好并没有冻硬化。
一台要20斤米或面,总共有2台。
小机械在末世前才上千块,现在就更不值钱了。
姜宁不差这点粮食,但无脑给的话,保准很快就会被吃黑的人盯上。
没电,普通人也用不上。
姜宁摆出二道贩子的姿势,啧啧摇着头,没有强烈的购买欲。
摊主见她要走,顿时急了,你说多少?脱粒机是找物资时搬的,本来就没啥用处,摆摊不过碰运气而已,好不容易来了个问价,可不能让这条鱼跑了。
二道贩子收购大砍价,跟摊主各种打手势说道上的行话,最终以每台10斤土豆成交。
脱粒机不重,手拎着就能走。
避开人流到偏僻角落,确定四周无人,再借着霍翊深的身高遮挡,姜宁将机器收入空间。
回来继续逛,她在一家书法字帖摊前停住脚。
老熟人,过年卖春联那位。
书法造诣极佳,可是幸存者连肚子都吃不饱,又哪来心情欣赏这些?报价低到离谱,一幅只要一两米,仍无人问津。
姜宁看了几眼刚打算离开,谁知摊主叫住她,小姑娘,我看你也是爱好书法之人,不买几幅?你写得挺好,但价值不大。
男人神情复杂,强撑笑道:我这儿有好东西,你要看吗?收藏品?男人压低声音,明代字帖。
姜宁顿时打起精神,她对这个没兴趣,奈何空间就好这口。
男人拎起袋子,打开重重缠裹的布,取出纸张泛黄的字帖,小心翼翼摊展开。
姜宁没有艺术细胞,对着字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从纸张跟字迹来看确实是年头的老货,但也别怀疑末世之前的造假能力。
她开口问旁边的,你觉得呢?霍翊深还真仔细打量起来,半晌才回答,我觉得可以。
爷爷爱好书法,早年有过不少收藏,更没少结交藏友,三不五时相聚交流。
那时他还小,耳濡目染之下,不敢说精通但比普通人懂得多。
姜宁斟酌,开口问男人,多少粮食?姑娘,这字帖是我前几年花500万拍的。
他将鉴定书拿出来,语气既激动又心痛,绝对的物超所值。
姜宁微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