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9 章

2025-04-03 04:38:39

在江云梦那里听了一通秦清茹的光辉事迹之后, 过了不久,因为给郑老太太过寿,秦清茹坐着四驾的大马车, 施施然而来, 下马车的时候, 一身石榴红散花绫蜀绣双鸳鸯长衫加银红色云锦苏绣葫芦裙着实是十分亮眼, 头上簪着掐丝并蒂莲花赤金五彩凤,还戴着并蒂海棠青玉步摇,脖子上的璎珞,手上的镯子手钏,腰上的禁步也都明晃晃,简直要将人眼睛晃花了。

秦清瑜看着她这个样子, 当即就不高兴了, 拦着秦清澜低声骂道:今日是给老太太做寿,她穿成这样,华冠丽服、珠光宝气的个谁看呢, 还不是回家来耀武扬威来了,要不是今儿不能搅了老太太的场子,我都想赶她出去了。

在特殊场合的穿着打扮是有特定规矩的,这种文化不仅古代有, 甚至流传到了现代,就算是现代这么开放了, 如果你去参加婚礼, 不是新娘子,也不是公公婆婆或者岳父岳母这样的人的话, 最好身上也别穿带大面积正红的衣服, 或者特别张扬的衣服, 就像是伴娘的衣服一定要比新娘子差一样,这就叫不能抢了新娘子的风头,在婚宴这种场合,新郎新娘就是主人公,也是唯一被允许十分亮眼的存在。

秦清澜也觉得秦清茹如今的样子当真是很奇葩,今儿是给老太太做寿,来着众多,一个小辈的孙女,穿的比老太太还要夺目,这不是抢风头呢吗。

放大了说,这就是不尊重。

在古代,就是不孝顺而且说实话,秦清澜觉得秦清茹这个衣服确实是华丽无比,可却并不符合她的长相,一朵清丽的百合,非要打扮成艳丽的玫瑰,不仅失去了独有的姿态,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进了屋子,季氏瞧着也是十分不喜只不过毕竟是老太太的寿宴,此时不能砸了老太太的场子,才忍住没发作。

秦清澜和秦清瑜一齐挽着手入了已经装扮好了的寿堂,只见寿堂之上挂着一幅寿联,是她父亲写的,风和璇阁恒春树,日暖萱庭长乐花。

里边的恒春树是长春树的意思,也就是四季开花的树,而萱庭则是母亲住的地方,时常用来祝寿,说的是在精致的楼阁里和风吹拂,母亲像长春树一样长寿又美好。

日光温暖,母亲就如同长乐花一般快乐。

虽然寿联很平常,但是秦墨正亲手书成,也是孝道了。

*郑老太太穿着檀褐色京绣五福捧寿滚蝙蝠金边的团花褐缎,坐在上边和季氏说笑着,旁边还有好几个交好的夫人,都是过来给老太太祝寿来的。

老太太好友不多,但都是处了几十年的了,来往者多的公府侯府的贵眷,至于秦家的亲朋好友,自然也都是要来的。

所以今日场面算是少有的大宴了。

秦清澜就端坐着,时不时的也和周围的人说说话,话题也无非就是那几样,孩子、首饰、衣服、天气。

而秦清茹那边就忙多了,时不时有人过去敬酒,跟秦清茹搭上两句话,毕竟柳家如今正热,总是有人上赶着巴结的。

而在席间她的笑声比老太太的声音还要大,可见是极为高兴的。

毕竟只有她这边人来人往,而她的姐姐,妹妹们附近的都只是寥寥无几,这样的对比怎么能不让她满意呢。

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比别人都要强,她们都得巴结自己的秦清茹也开始炫耀开了,这边是安昌大长公主赏的掐丝十足龙凤呈祥的手钏,那边又是东宫太后娘娘赏的是蜀锦缎子。

最近公主府特地寻来了一位匠人,极会做掐丝,那丝做的,可细了呢,我都没见过这样的手艺,当真是巧夺天工,我不过说了一声,公主竟就送我了,倒是叫我怪不好意思的。

哎呀,妹妹这样出挑的人物,这样好的镯子合该配你才是呢,不止安昌大长公主喜欢你,我也喜欢你呢。

某位夫人这样回道。

秦清茹说那番话,就是想要别人夸她,别人夸了之后,她却又回道:哎呀,我这样的怎么比的上诸位呢,不过是运气,运气而已。

后秦清澜又听到秦清茹说道:上次随着婆婆去拜见太后娘娘,那真的是雍容华贵、典雅大方,不愧是当了几十年皇后娘娘的人,在后宫中多年,瞧着真是德才兼备,大气无比,也是个极为慈祥的人,与我不过是见了一面,就送了我这么名贵的蜀锦,当真是母仪天下的范儿呢,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太后娘娘一面。

刚开始旁边的人还不明白秦清茹说的是那一宫的太后娘娘,这两宫太后并立有时候就是容易让人混淆,不过后来又听说当了几十年皇后的那位,也就都明白了,这是东宫太后娘娘。

不禁感叹,这得安昌大长公主的喜欢已经不容易了,她居然能一下子得到东宫太后娘娘的喜欢,蜀锦都赐下来了,看来这柳家不仅得皇上看中,太后娘娘也喜欢,瞧着是要起来了啊。

秦清澜则是在想,书里秦清茹真的是皇上这边的人,之后还升了官,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心腹,而是如今她怎么看秦清茹在席面上说什么全是太后?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瞧瞧的发生了改变而她不知道?就如同此次的地震一样。

等进入祝寿的环节时,秦清澜准备的是一张松鹤延年图,是本朝大师连一无的作品,这位大师的画工精巧,简单几笔,也不是多繁复的画法,画上的人物动物却栩栩如生,十分灵动,堪称是一画难求,在京城中也是极有收藏价值的。

且最主要的是,季氏给的情报,老太太最近喜欢上了这位画家,差点为了寻画还想去趟江南呢,还是秦墨正好说歹说才劝回了自己母亲。

那老太太喜欢的东西,秦清澜怎么着也得弄来啊,所以命人特地去了江南,来回几个月,这才买到了这幅画。

果然老太太见了画,自然是喜爱无比,拿着画左看看,右看看,不停的赞连大师的画工浑然天成。

而穿金戴银的秦清茹则送了沉甸甸得有秦清澜手掌大的十足金寿桃,当真是金光闪闪的,秦清澜的眼睛都要被炫花了。

不禁感叹,秦清茹的品味怎么变成了这样,自己穿的富丽堂皇,让她想到了后世某一段时间流行起来的那种欧洲古典宫廷风,如今送礼的品味也变了,之前明明是小白花,而且文雅的很,秦清澜还记得她每年送自己的礼物要不就自己做的祝寿诗,要不就是笔墨纸砚,又或者哪里的书法字帖,又或者是某位画家的画作。

对于这种阿堵物向来都是不假辞色的,结果一夕之间,也没多久,眼光怎么就完全变了。

不过秦清澜昧心自问,如果是自己收到这个礼物,她开心吗?那自然是开心的,她可是世俗中人,这可是金子啊,金子是什么,金子就是钱啊,这么大的金子,那得多少钱啊,刚刚婆子抬过来的时候,都要两个搬才能搬的动,就算是不是全实心的,也得是半实心的,一两金子五十克,秦清澜现在在估计这得有多少金子。

周围的人对于这个金寿桃也是十分的惊讶,这个份寿礼,虽然说是俗了点,但是的确是很阔气,要知道一个人喜不喜欢另一个人,是要看给他花多少钱的,这么大的金寿桃,当真是罕见。

有想要巴结秦清茹的人立刻就赞美开了。

哎呦,我还是第一次见真的是大的寿桃呢,今儿可算是开了眼了,什么时候我家的猴崽子能有这样的孝心,我也满足了。

周围人也多是称赞她的孝心的。

不过郑老太太看着这寿桃,只是淡淡的,她公府出身,自小金尊玉贵养大,长大后除了丈夫死的早了一点之外,什么烦心事都没有,和娘家关系和谐,亲儿子孝顺无比,儿媳也从不惹事,虽然只有一个儿子,可孙子孙女一个一个的出世,算的上是子孙满堂了,又有几个至交好友,守着嫁妆过了一辈子,十分富足,怕是金山银山摆在跟前也是无所谓的,如今这个金寿桃,还入不了她的眼。

反而是秦清瑜那一件自己亲手做的一套寿字纹的衣服更得她的心意,这件衣服是秦清瑜亲手做的,怕是得做了近一年,因为要确保老太太穿的舒心,所以她亲自挑了舒服透气的细绸,内衬也薄而透气的那种。

又要照顾到老太太的品味,亲自选了线,然后一下一下亲手在上边绣出寿字纹和金边,这寿字纹也不是那种明晃晃的,而是暗纹,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只有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出来的那种,颜色也不是大红大紫,而是一种特殊的带着灰调的红褐色,看起来十分典雅,却也喜庆。

摸着衣服,老太太怎么不知道这是她最喜欢的孙女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小的时候她还教了秦清瑜好一段时间的女红的,当即心疼的说道:你才刚生完孩子多久,怎么不知道心疼自己?这样繁复的活计,得做上许久吧,我知道你是体贴孝顺我,可你也要注意着眼睛,熬坏了眼睛那可是没得治的,以后别做了。

我知道你孝顺,送什么都行的,我知道你的心意,以后可千万别这样了。

要知道亲自做衣服,还是这样子一个一个图案的绣出来,需要的时间起码不得三五个月,看着这衣服的精细程度,以及衣服上的一百个寿字纹,郑老太太就知道秦清瑜一定是绣了很久。

哎呀,祖母,就是没事的时候顺手做做,没花多少工夫,您穿着舒心比什么都重要,孙女保证一定照顾好眼睛,孙女的眼睛没事的,您看我的眼睛,是不是还亮亮的。

听秦清瑜这么说,郑老太太虽然略放心了一些,但是还是十分感动,又怕她不拿自己的话当回事,下次还这样亲自做衣服,接着训道:咱们这种人家,针线上的活,自然有针线上的人去做,以后要是真想给我做衣服,你身边的人也帮衬些,别一股脑的全做了,没的累坏了自己,叫我反倒是担心。

玛瑙,以后你可得看着,别叫你家姑娘再这样子了,要不我可不依的。

自小她就觉得这个孙女像她,长得像,爱吃的东西也像,所以无比亲厚。

相处的时间也比别的孩子多不少。

玛瑙是郑老太太当初给秦清瑜的陪嫁丫头,如今嫁了人,早已秦清瑜身边最得力的人了,连季氏给她的兰秀都比不上。

秦清茹看着祖孙和谐的场面,也不甚在意,反正都比不上她,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她从来不相信什么情分,她只相信利益。

就如同周边的这群夫人一样,以前她未出阁的时候,因为庶女百般看不上自己,现下还不是要来巴结她?之后听戏的时候,郑老太太身为寿星,身边围的人居然还没有秦清茹身边围的人多,连公府出身的老太太都比不上她,秦清茹自然是更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