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7 章

2025-04-03 04:38:39

这般重罚, 京城的这股子传言算是一下子就被打压了下去,虽然还有人说是因为皇帝心虚,所以才不敢拿立太子的诏书出来看, 但是已经你没有人敢是在明面上书哦这件事情了。

等到四月份, 这件事自然也就隐没在其他的八卦里了, 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关心起了别的八卦, 是而不是皇上得位正不正这种事情。

等到五月份,地震的后续都处理好了,这事就几乎再也没有人提及了,仿佛从未发生一般。

这件事对秦清澜的影响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爹升官了,左侍郎空出去之后, 右侍郎补上, 现如今是名副其实的吏部二把手了。

虽然品级没怎么变化,但是权力上升了。

吏部的尚书胡尚书今年都六十多了,看着就没几天了, 秦墨正这几天心情是十分的愉悦,等他再外放个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再回来,没有问题的话就是吏部尚书了。

而吏部尚书这位置, 因为其特殊性,几乎是铁定进内阁的, 也几乎是进去了, 除了首辅、次辅,之后就是他了, 以后说不定还能进太庙, 这怎么能不让秦墨正高兴呢。

古代文臣想要成就巅峰, 除了自己会考试,一步一步的经过童生、秀才、举人再到进士之外,还要自身的本领出色,能干事。

在此之外,想要混成青史留名的文臣巅峰,还有一点,就是要活的长久。

要不你就是个小天才,青年时期,也就是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然后从七品的小官开始熬资历,熬三十年从二十岁到六十多,九或者十个任期,每次任期都是优,一生之中从不犯错,那也是二、三品的大员了。

要不就是皇上特别信重你,觉得你能干事,特别幸运的在某一个年龄被皇上看中,每次提升都是三连跳,一次任期就从最初的正七品,直接升成从五品,每次任期也不是按正常的三年一考核来,而是皇上要你去南边办事,你一两年办完事回来,就能升职,这样的话,你或许也能在十年间混成一二品的大员。

秦墨正如今才不到五十,就算是再熬三年,再外放三年,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再呆七八年,入内阁的时候他或许也才六十多,秦墨正觉得自己身体非常棒,活个七十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文臣巅峰,当真不是一个梦想,而是就在眼前的目标。

而四月份了之后,各路赏春或者宴会的帖子也就多了不少,其中还有楚瑞静的帖子,邀她去府中逛新修的园子,还有江云梦的帖子,想要邀请她去赏桃花,她是去年五月成的婚,对象是刑部主司沈大人的儿子沈理,如今也已经成婚近一年了,在信中说她日子过的不错。

这里两个人的帖子秦清澜自然是得抽时间去的,四月中旬,安排好两个孩子,秦清澜坐着马车就去了杜府。

杜府自然是没有侯府大的,但是也大差不差了,毕竟是新皇宠臣的府邸,皇上还是很给面子的赐了老大一座宅院,据说是之前一位将军的府邸,秦清澜看着和侯府一样有个练武的台子,空空的,上边铺的很平整,周围还是空地,也算是武将家里的特色了。

侍女引着到了楚瑞静居住的正院里,这院子一看就被打理的很好,院子里还有一座秋千,可以荡秋千玩,古代的秋千和现代的秋千其实有点不一样,古代的秋千实际上是踩着的,而不是坐着的,是以这个秋千的木板放的位置也不高,甚至还有点矮了。

四周也都中了树,虽然如今看起来还是小树苗,但是秦清澜能想象到这以后遮天蔽日的时候,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边,放上一把摇椅,摇着扇子乘凉应该也是十分惬意的选择。

进了屋子,楚瑞静看见秦清澜来了,立马也就起身迎了过来:你可算是来了,我最近可没趣儿了,偏你生了龙凤胎,一点空都没有,我也不好请你。

对此,秦清澜只能说是养孩子实在是太麻烦了,今天其实她也是不放心的,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孩子,只不过是她明白,孩子总要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她应该提前学会放手,这样以后不仅对孩子好,也是对自己好。

府里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今天出来,她也只带了听雪一个,剩下的人都被她放在屋子里,替她看孩子了。

瑾哥儿和琳姐儿如今也快一岁了,她也是时候出来放放风,总不能老憋在家里不出门见太阳。

孩子还那么小,你就是请我,我也是不来的,也是他们两个都渐渐大了,我瞧着,都快学会走路了,这才放心出来一会儿陪着你逛园子不是?你那两个孩子我见了我也喜欢,之前听你说早产了一段时间,刚出生的瘦瘦巴巴的,我还担心来着,谁承想满月酒见了你家孩子喜人的很,之后我再去你家的时候,瞧着孩子的脸蛋圆圆的,还随了你,有一对小酒窝,笑起来那可真是甜死了,要是我有这么一堆儿女,我也是放心不下的。

听说你最近都在整修园子,那咱们逛逛,边走边说?一直呆在屋子里也闷闷的,呆在家里的时候不觉得,觉得可以一直呆着不出门,可一旦出了门,秦清澜就总想多跑几个地方,总觉得这样才算够本。

这次叫你来就是逛园子的,怎么能不叫你逛呢,走吧,后边就是。

这么大的宅子我们两口子再加个老太太住,能占多大的地方,好些房屋其实都封着,这次也是因为地震,接着这个机会整修一番。

之前这宅子之前是一直只是让人看管着,并没有认真修缮过,宅子又好久没住人了,没有人气的屋子可不是容易坏嘛。

也都是样子货,稍微震震就塌了,这我不可得请泥瓦木工过来修缮嘛,索性要修的地方多,就直接将这园子也改一改,就算翻新了,之后住着也踏实。

楚瑞静引着,秦清澜跟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园子里。

秦清澜看着这园子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这怎么像是江南的样子似的。

她只见这院子静谧、深邃、幽深,花花草草,亭台楼阁都像是精心安排过的,不像是如今京城中流行的大气疏朗风格。

我娘小的时候在江南住了近十年,小时候我在我娘的屋子里翻到了江南园林的雕景,当时就觉得这可真好看,之后才修的这园子。

东边还引入了一处活水,你往里走,是有水声的,还有做的小瀑布和小溪。

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让我娘也过来逛逛呢,只是她最近在忙我哥哥的婚事,倒是没又空了,只好让你先观了。

你亲自整修的园子,我第一个看,那我可是有福气了。

秦清澜笑着应道。

秦清澜去了小瀑布那里,一人高的瀑布,顺流而下流入底下的小谭里,谭里还用大石头刻了玄武的样式,祈求长寿。

这园子布置的确精妙,移步换景,每走几步,换个角度,都是新的风景:这都是你一个人弄的?那当然了,我家那位可是忙的不行,新婚第二天出了祠堂他去当差了,如今更是连家都不回了,时不时的就睡在营里,也不知道一天天的都在干些什么,如今太平盛世,要他一个大头兵做什么。

虽然朝堂上有些传言,可那终究只是传言,很快又被压了下去,如今更是没人敢提了。

再说了,就算是要抓人,也不是禁军该干的事情啊。

秦清澜听着这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杜统领如今这么忙碌,难道是皇上要用兵?禁军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除非是皇上信赖的人不能胜任的,杜统领难道是早就知道了什么?所以在提起那准备?之前就听说皇上要整军,也不知是整完没有,若是整完了,以后若是京城有叛乱,能不能第一时间压制下去。

秦清澜是不想换个皇帝的,她觉得这个皇帝就挺好的。

当初的二皇子以半个嫡子加长子的身份还要和弟弟打擂台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昏庸好色,才疏识浅、身无长处吗?三十多的年纪,府里已经有了七男八女,足足生了一个篮球队,若是再加紧些,生出一个足球队来,也未可知。

在朝堂上办什么事情要么是拾人牙慧,要么是直接办不成。

她可不想换瑞王这样的人登基。

不过如今秦清澜也只能说道:你家这位可不是什么大头兵,人家可是统领,整个禁军都在你家这位的手下当差呢,可是位高权重呢,之前不是听说皇上要整军吗?应该是正忙着呢,你就多担待。

其实他不回来也有不回来的好,我总觉得一个人待着更自在些,他在,我总是要端着,累得慌。

楚瑞静叹道。

她实际上也才新婚不久,还没几个月,还没学会如何去做人家的媳妇。

总归是这屋子里也没有公公婆婆挑她的错处,唯一一个老太太还因为年纪终究是大了,没什么力气,一向只呆在自己的院子里晒晒太阳,连晨昏定省都免了,有时楚瑞静闲了,也会去陪着老太太晒晒太阳,也挺舒服的,日子也过的算是平顺安稳。

听见楚瑞静这么说,秦清澜只能安慰道:其实你的日子已经过的很不错了,满京城不知道多少姑娘羡慕你呢,夫婿不回来多好的,自己一个人待着还清闲些,要是没趣儿了就请姐妹来府里一叙,我还羡慕你这样的日子呢,我可是想有空闲时间自己呆着都没有呢。

其实你面对夫婿的时候也不必就一直端着,杜统领是个习武之人,规矩未必有那么大,或许你放松些,你们两个人都能自在些,轻省些。

有的时候一直端着,不仅是自己受累,还会让整个氛围都有些僵硬,有些话反倒是不好说出口了。

楚瑞静听了秦清澜的话,仔细一想,好像也是,终究杜府是没有国公府规矩那么大的,那她又何必自苦,反而拘着自己呢?想通了这些,楚瑞静反而是轻松了不少,两个人在园子里逛了半天,当真是体验到了江南园林的景色秀美、玲珑与雅致,因为秦清澜是早上就来了的,中午两个人就在听悠然亭中吃了个午饭,饭菜也是江南那边的风味,偏甜口,让一向吃惯了北方风味的秦清澜倒是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做是每一盘菜都是甜的,吃了个新奇,味道也很不错,厨子做的好,风景也好,吃着十分令人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