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可取名字了吗?江雅珺是戳了戳大哥儿的小脸蛋, 又摸了摸二姐儿的小脸,觉得这两个孩子当真是生的好看,随了他们的母亲, 一双乌黑晶亮的眼睛骨碌碌的在打转, 白亮亮, 嫩生生的脸蛋摸着手感极好。
比她家小子那糙脸蛋可好多了,还没呢,就大哥儿,二姐儿这样叫着,孩子还小,恐受不住,等等再起名。
其实顾承远没选好, 觉得都不好, 这才拖到了现在。
也是,小孩还是晚些起名为好。
大楚向来有这么个说法,贱名好养活, 有些人家,取名字要等到年纪大了,像是女儿及笄,男子及冠或者上学, 这才取名。
不过一般人家大多是孩子周岁前取名,等周岁了, 也就立住了, 取好名字就可以入家谱了。
两个孩子已经满月了,孩子的名字就应该提上日程了, 要说顾承远也准备了不少名字, 但是每次他都是想上两天又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好, 应该再仔细些,慢慢起名字才对。
而秦清澜则是觉得吧,她一向选择困难,要不就全都要,要不就都不要,日常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抓阄或者摇色子,以此来判断自己要吃清蒸鲈鱼呢,还是红焖排骨。
再者她觉得顾承远想的那些字都挺好的,随便哪一个当名字都不错。
要是他决定不出来,那就都写在纸上,让孩子抓阄就是了,抓到什么就是什么,以后就告诉孩子,这都是你自己选的。
不过顾承远觉得还是不行,他名字中的远字,就是母亲给起的,希望他承袭祖辈的远大志向,做一个对朝廷,对百姓有功之臣。
所以他觉得,两个孩子的名字都应该精挑细选才对,还要带着对儿女的盼望才是。
顾家这辈儿的小辈取名从如字辈,也就是第二个字都是景,例如顾如x这种。
现如今孩子已经生出来了,还大哥儿,二姐儿这样混叫着,顾承远觉得给孩子起名这件事非常紧迫,但是有决定不下来,所以很是艰难之后秦清澜正在清查家产,毕竟刚分完家,她就生了,之后坐月子,也没时间打理这些庶务,现下孩子都满月了,她月子也坐完了,正好也快冬天了,先清查一番,以后账也好做。
侯府库内存银自不必说,挨个清点就是,剩下的庄子、田地、铺子以及库房内的珍玩珠宝,古董字画之类的,她也管了一年多的家了,侯府又多少底细她还算是知道的,她这个公爹的确是很公平,说怎么分,就怎么分。
侯府里的祖产和爵位带来的产业,都还在,剩下的就是家中公产,现下府里除去分走的三成,顾承年以及顾承瑞的四成如今都在顾元武手底下打理着,等之后直接交给他们两个。
这也是为了避免别人说长子把持这些产业,之后交还给他们的时候缺这个,少那个。
不过就是这三成以及爵位带来的,也已经是十分可观的数量了,如果拿秦清澜的嫁妆来比对的话,大概在二十倍左右。
每年产出的银子也着实是不少,可见淮安侯府有这么一个世袭的爵位,究竟攒下了多少庞大的家底。
之前她打理家事就没出过乱子,如今东西更少了,弄起来也就更顺当了。
等到秦清澜迅速的将这些东西打理完,顾承远终于将想出来了这俩孩子应该叫什么名字。
大的叫顾如瑾,怀瑾握瑜,比喻人有高尚纯洁的美德,瑾,美玉。
《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我希望咱们的孩子将来也是位仁、义、智、勇、洁俱全的君子。
小的那个叫顾如琳,琳,也是美玉的意思,也指珍贵的东西,咱们的女儿就是最珍贵的。
对此秦清澜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如瑾,如琳,确实好听,又都带斜王旁,瞧着就是一母同胞的龙凤胎。
过年的时候顾家好好的吃了顿团圆饭,过了一个团圆年,秦清澜也在初二的时候回门去了趟娘家,大嫂何敏文已经生产,七斤重的大胖小子,现在可是季氏的心肝宝贝蛋。
秦清羽反倒是没回来,她腊月刚生完,如今在坐月子,也就回不来了,秦清澜去看过,是个六斤重的小外甥女,季姐夫瞧着也很是疼爱的样子。
秦清澜就送了一套掐丝镶绿宝平安如意的发梳、发簪、发钗以及耳环。
如今回了家,对着自己的小侄子,秦清澜自然手里也不能小气了,送了个小玉佩,是上好的老坑玻璃种,高冰的货色。
大嫂看着她如此大手笔,当即笑道:还想妹妹生了一儿一女,我送礼都得送双份,我会亏了呢,谁承想,还有的赚。
这要是我再生两个,妹妹岂不是亏死了。
这话一出,旁边的季氏自然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之后又说起大哥秦清昀,他在翰林院也三年了,年底的考评自然是优,应该外任了,调令已经下来了,秦墨正全程没有插手这件事,所以秦大哥去的地方是宁县,一个沿海的小县,有个小港口和小码头,经济还算可以,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那嫂子?一般古代官员随着调令出门,有带家眷的,也有不带的,主要看家里人怎么想,若是家里穷,自然是要跟着的,去了就能住大院子了,或许还能有下人伺候着。
若是像秦家,家底在京城,去不去就两说了。
有那种妻子一直呆在京城打理家事,奉养双亲,照顾儿女的。
也有妻子一直跟着丈夫上任四处奔波的。
像是何敏文这种刚刚生完孩子才几个月的,一般来说是去不了的,毕竟刚刚生产完,得养着,养好身体了,才能出发。
风尘仆仆可不只是说人旅途劳累,在古代,这就是个形容词,黄土是真的会扑人脸上的。
这样的身体,出去,大概率是会病一场的。
但是夫妻分离三年,情分难免就淡了,再见面恐怕连话都不一定能说到一起,这还是好的,若是夫君直接弄个姨娘回来,那妻子当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还有更甚的,当地官员或许就是上司看你一个人上任,也没有个人照顾着日常起居,推杯换盏间就说要送你一个妾,这个时候收了妻子伤心,不收那你就是不给上司面子,不给当地官员面子,以后你要做什么事或许都会艰难许多,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就这样的妾室三年抱俩的都有,等三年后,丈夫回来了,顺带还带着两个庶子,那妻子可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何敏文自然知道秦清澜是什么意思,平静的说道:我先不去,等简哥儿满周岁了,那时候我再启程去宁县,那时候简哥儿也立住了,不会烦着婆母了,我也就放心将简哥儿这个混世魔王交给婆母抚养了,这样也不会累着婆母,其实还是儿子太小,何敏文放心不下,养到周岁,也是个办法,古代小孩夭折率太高了,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稍微生一场病,都是要命的事情,将小孩带过去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方便如现代,一个新手妈妈带着孩子做飞机或者高铁都是件极其麻烦的事情,更别提古代了。
秦清澜虽然向往云游四方的日子,但是她其实也知道,古代的道路可不是水泥柏油路,是砂石土路,这样的路,马车走上去定是要把人颠个七上八下的。
一个大人尚且受不了,更何况是小孩子。
所以简哥儿是一定得呆在京城的。
但是要大嫂撇下刚刚出生不久,还不会走路的儿子,着实也是另一种艰难,所以才会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
等简哥儿周岁了,会走路了,她的身体也差不多养好了,这才放心离开孩子,将孩子交给婆婆教养,她自己一个人去寻丈夫。
等两年后回来,儿子也三岁了,能记事了,身子壮了,之后就算是带着上任,也无妨了。
其实若是顾承远要外放为官,让秦清澜来选,她自然也是选择她的孩子,而不是顾承远。
孩子虽然刚刚出生才几个月,可她觉得,至少现在孩子在她心里的地位,比夫君要高得多。
过完了这个年,三月里,就在秦清澜以为万事皆休,可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过日子的时候。
她忽然感觉到地下传出隆隆的声响,如果她住的是楼房,她可能还觉得是楼下的声音,但是如今是院子,平房,这种声音?她之前经历过地震,顿时心中大惊,迅速反应过来,这不是地声吗?秦清澜忽然想起来,书中有过一次地震。
那是在柳玉洲授了礼部的差事之后,他因差事当的好,所以之后外放了,然后又因为柳家夫人生病,需要去温暖湿润的地方养病,就和他一起走了,就是在任上,条阳县发生地震,秦清茹冒死救了柳夫人,自此之后,柳夫人就完全倒向了秦清茹。
她本来以为书中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很多事情都没有出现,就像是柳玉洲没有被授礼部的官一样,地震应该也不会发生了,即使发生,也不该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她脑子飞速运转,几秒钟就将书中的情况细想了一遍。
可忽然她又看到了桌子上的杯碟茶具在极其细微的震动,她身负异能,本身五感就比正常人强一些,秦清澜顿时确定了,这就是地震,秦清澜想到自己刚刚出生没一年的孩子,然后冲出门去,边走边吩咐道:地龙翻身了,听雪、凝霜、雾雨,你们快着人,去通知让几个弟弟妹妹都出来,去演武场,那儿地方大。
演武场不仅地方大,还没有遮挡,就算是地震了也不容易被砸到,且前边就是大厨房,就算是之后安顿,也比较方便。
说罢,她也就冲到了东厢房,奶妈妈正在带着瑾哥儿喂奶,她就将琳姐儿抱了起来,飞快的说道:地龙翻身了,快,抱着瑾哥儿出来,护好瑾哥儿,我保你全家一生荣华富贵。
那奶妈妈姓海,虽然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了,却还只是二十三岁,反应也快,先是一顿,后来听明白了,也就立刻跟着秦清澜往出跑,然后两个人一起朝着府中的演武场跑去。
作者有话说:琳,美玉也。
——东汉·许慎《说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