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打, 就得卧床休息,等到顾承毅彻底好了的时候,顾承远已经过了殿试, 切切实实的从贡士变成了进士, 还是榜眼。
据不可靠消息, 本来皇上刚看到顾承远是想给探花的, 可惜他已经结婚,并且考的确实当得第二名,总不能为了长得好把人家的名次还降了一名吧,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给了榜眼,和状元、探花一起授从六品史官修撰。
翰林院这种地方, 说是清贵, 有入内阁的希望,且再升一品,就能做侍讲、侍读, 面见皇上了,要知道很多三四品的大员,都不一定能定时定点的见到皇上,只能上折子。
但是实打实的论, 翰林院也是清苦、清寒并且清贫,若是家里没什么钱, 考的还好, 进了翰林院,且一直升不上去, 那日子当真是要捉襟见肘了。
毕竟在这里, 左边一个探花、右边一个榜眼, 打前边还有几个状元,考的好的人在这里那是一点都不缺的,毕竟三年一轮春闱,几年就又有新人进来了,若是出不了头,那就一辈子只能呆在翰林院了。
史官修撰这工作,主要是编修国史,和史书打交道,虽然做好了,是一份能传千古的工作,也能在皇上面前得脸,不过的确也没什么油水,还好顾承远也不靠这个吃饭。
又因顾承娴和韩洲平年纪都不小了,既然定了下来,就要赶紧将事情办了,于是秦清澜这两三个月的主要任务就是忙这一件事。
给顾承娴的东西,秦清澜自然是问了顾元武的,然后才开始细细的将这些东西分出来,收拾到箱子里去,放在府中一处小库房内,这处小库房收拾出来就只放顾承娴的嫁妆。
毕竟顾承娴的嫁妆,也有一百二十八抬之数,足足一百二十八个两人抬的大箱子,不另收拾出来一个小库房,怕是搁不下。
自然了,她也不会只自己一个人忙活,这是顾承娴自己的嫁妆,自然要她自己上心,也省的之后她觉得自己不上心,白操心还没落好名声。
顾承娴刚听到这大嫂要她也帮着收拾嫁妆的时候,很是震惊,素日里也没有这样的风俗,且若是规矩森严的人家,对于婚嫁,更是问也不要问一句才对,怎么大嫂竟然让自己收拾嫁妆。
后来她也就明白了,这是大嫂在教她,管家理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先收拾嫁妆,准备宴席,等去了婆家,才能更好的打理家事。
不过秦清澜主要不是这么想的,她是觉得季氏之前就让她办婚宴来着,那叫顾承娴来帮忙应该也行,抱着这样的想法让她自己准备的。
准备婚礼的途中秦清澜还带着顾承远一起回了趟家,是季氏的生日,家里子女小小的聚了一场。
秦清澜上次一家团聚还是过年,中途也回来过,只不过人不齐,这回回来看见二姐圆润了不少,手扶着腰,挺着大大的肚子,就觉得心惊,虽然她身旁跟了四五个婆子,可还是瞧着不稳当,如今不过四月底,二姐怀孕大概在六个月的样子,肚子已经瞧着已经很大了,弄的秦清澜很是小心,走在一起的时候都仔细搀扶着她,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了。
这样大的肚子,你怎么不跟母亲说一声,就算不回来,她也定是能饶了你的。
秦清瑜见她处处仔细着自己的样子,有些好笑,却也心中熨帖,只笑道:哪里就那么金贵了,我在家都躺了好几个月了,若不是郎中说不能一直躺着,你二姐夫怕是连床都不让我下呢。
还好还是有郎中知道的,秦清澜也多说了两句:这肚子也确实有些大了,二姐你还是少吃点,多走走路,哪怕是在院子里逛逛也好过一直闷着,郎中说的话没错,要是肚子里的胎儿太大了,到时候不好生产了,那才有苦头吃呢。
早知道我就不炖汤给你喝了,白白把你的肚子喂的这么大。
两三月前她去看过一回秦清瑜,可当时她因为害喜什么都吃不下。
因为这个,秦清澜自然送了不少羹汤过去,也都是加了灵水的。
秦清瑜也暗自记下,这些日子她总饿,吃嘛嘛香,早过了之前害喜的时候,丈夫也都顺着自己,想要什么立即就派人去办,当值回来也都给带着东西,不是张家的点心,就是李家的糖水,倒是吃的多了些,也是之前吃的少了,觉得自己瘦了好多,就想着不回来,且肚子里还有一个,一人吃两人补,就放开了没节制。
好了,我知道了,这不是最早害喜弄的我什么都吃不下,也就你炖的汤能喝上几口,那些日子吃的少,也比怀孕前还瘦了不少,你姐夫就四处搜罗好吃的东西,等我不害喜了,这胃口也上来了,吃的自然也是多了。
其实也就是看着吓人,实际上这两三个月是最稳当的时候,等过了这段时间。
八九个月了,那才是真正的难受呢。
和二姐说了会儿话,就到了花厅,季氏就在那里坐着,瞧见大女儿小女儿一起进来,别提多高兴了,嘴上的笑都没有收回来。
她也不在乎多大的排场,只要子女都好好的,那就是阖家之福了。
因为今日正好是休沐,大哥秦清昀和大嫂何敏文一起过来的,两个人虽然没有挽着手,可形影不离,就知道感情多好了。
秦清昀来之前,顾承远在和秦爹说话,秦爹正在夸顾承远正在夸他科举文章写的如何如何好,文采风流,见识不凡等等。
秦墨正结亲的时候是真的没想到顾承远居然还能中进士,本来当时就是权宜之计,后来他身子好了,自然更是开心女儿将来有依靠了,等到顾承远春闱名次一下来,他当即觉得自己这是捡了个大漏。
二十多岁的榜眼,以后只要不犯大错,活得久一点,三品是没跑的,稍微加点助力,就能摸到二品的边缘了,以顾承远的出身,这几乎是铁定的了,若是再能得皇帝赏识,一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顾承远正想换个话题,见秦清昀自然就将话题扯到了翰林院的身上,毕竟他俩现在可是同僚,都在翰林院,天天上值都能见到的,工作上也多有接触,比之前更是要熟悉不少。
秦清羽也是带着礼物和夫婿,兴冲冲的就回来了,来了就和秦清澜聊天,进了京城,各式各样的八卦听都听不完,顺便还聊了聊顾承娴的事情,听说事情已经定了,倒是大呼惊讶:你们家怎么和韩家定亲了?顾承娴也愿意?这古代婚嫁,能找的范围不多,要不是秦清澜打听能力优秀,家里又在吏部,知道的消息多一些,顾承娴可选择的范围也不过就是知根知底的勋爵人家,且一般这样的人家嫁女儿,也倾向于嫁给和自己一般的人家,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让女儿过的舒服,两种圈子,两种不同的生活习惯。
这还是她自己选的呢,其实旁的都是有爵之家来着。
这答案又是让秦清羽惊讶了一下,她真的是没想到,还是她自己选的:你快给我说说,为什么?秦清澜自然不能说因为韩氏的关系,顾承娴对勋贵印象不好,只能说她从小熟读诗书,想要找个书香门第。
本来秦清羽还想着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成想秦清茹这时回来,自然调转了她的注意力。
此时的秦清茹还是珠光宝气的,站在旁边的柳玉洲倒是比秦清澜之前见他黑了点,也壮实了一点,本来这也没什么,可不巧的是柳玉洲之前端的是文采风流,走的是才子这一挂,如今进了禁军,黑了壮了也没有武将的英武,反倒是没之前好看了。
两个小的秦清安、秦清庭去了书院念书,此时虽然回不来,但是礼到了,瞧着两个孩子精心准备的礼物,季氏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剩下的人自然是齐齐的开始送礼,各色锦缎、珠钗玉石的都送过来的了,也不少东西了,其中数秦清澜的多,两匣子珠钗,两箱子蜀绣的锦缎以及一个麻姑献寿的青玉摆件,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点睛之笔就是其中三颗圆滚滚的寿桃居然是天然的红玉,当真是妙极了。
一家子人聚在桌子上,虽然内里怎么想的不知道,可终究是维持住了面上的和谐。
连秦清茹都没怎么搞事。
等吃完了,秦清澜对着秦清羽感叹道,秦清茹今日居然这么颓废,话都没说两句,倒是不像之前的她了,秦清羽这才悄悄的说道:她家里的花姨娘怀孕了,柳玉洲又嫌弃秦清茹的陪房只是清秀,闷葫芦一般,又不想要聘来的良家女子,觉得不知情知趣,就在外头又置了门外室,也不知是什么来路,听说是仙妃苑里的,仙妃苑你知道吧,那女子哄得他天天待外边,永平侯府的亲朋中有不少都知道了,明着不说,暗地里都笑呢,前几日她才好说歹说让外室进了门,好歹算是妾室,有什么事情家里解决,不至于在外头出丑。
这,秦清澜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去说,花姨娘怀孕了,他不仔细照看着,开始寻摸妾室,还嫌弃丫鬟不好,良家女子不知情识趣,这人真的是贪花好色还理直气壮的,且仙妃苑,那不就是青楼吗?难怪知情知趣呢,哄的柳玉洲都不回家了。
古代男人要是都是这水平,那女子还要不要活了。
幸好她看着周围自己家哥哥还有姐夫,虽然有的有小小的缺点,但是大体都还算好的。
其实她也不是觉得青楼女子怎么了,这时候的青楼女子其实都很苦逼,血与泪更是说不清的,青楼这种地方,大部分不像影视剧里那样富丽堂皇,吃得饱饭还能穿金戴玉的,那种绝对是小部分,大部分的青楼床又窄又小,为的什么呢?为了客人在享受完服务之后不能在床上休息,以便于楼里的姑娘能继续接下一个客人。
仙妃苑作为接待权贵的高级青楼,里边的女子据说琴棋书画俱全,吹拉弹唱更是不在话下,且好些属于卖艺不卖身,只不过可以赎回去。
那女子或许是为了富贵攀上柳玉洲,或许也只是混口饭吃,找个饭票捞一手,就算以后他对她冷了,总能得上个几百两银子,吃穿不愁。
可柳玉洲这人就着实很垃圾了,秦清澜很是看不上,之前在孝期孝出一个庶长子来就不说了,现如今这个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怀孕了,他反倒是自己找女人去了,嫌弃这、嫌弃那,还置秦清茹这个正妻于不顾,直接养在了外边,真的是难怪秦清茹脸色不好了。
秦清羽又继续说道:听说她前些日子门都不愿意出了,也是这两天柳玉洲听说被顶头上司司都尉当众表扬了,这才有脸出门的,否则估计母亲的生日宴,她也是要告假的。
两个人除了这个,还说了好些八卦,秦清羽可谓是极大的丰富了秦清澜的精神世界,后来又陪着季氏说了好一会子的话,秦清瑜是怀孕了只能先走,晚上快日落的时候,秦清澜才从秦府中出门。
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想着柳玉洲的事情,秦清澜忽然觉得,她遇到的人都还不错或许也不全是因为运气,也是因为秦老爹和季氏的靠谱,所以她家除了秦清茹的夫婿乱搞之外,别的人都还算自持。
而顾承远,本来没活路的人好了,还只看得到自己,答应了一心一意,真的算是很难得的了,于是主动亲了他一下。
两人本来就刚刚开荤,这下就收不住了,第二天早上顾承远当值差点迟了,而秦清澜则是睡到了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