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4 章

2025-04-03 04:38:39

银杏见她犹豫, 姑娘也没说自己,就又继续说道:奴婢自知见识浅薄,却也知道如今在侯府里日子好过了不少, 月钱从未有拖欠不说, 四季衣服, 逢年过节的赏赐都是挑好的来, 即使是夫人去了淮安,可姑娘这里的东西,也都如往常一样,奴婢觉得世子夫人是仁善之人,若是姑娘真的有问题去问的话,想来她是会帮您的。

其实秦清澜是懒得去弄这些东西, 除了把下人的东西提了提, 之前苛待的也都补上,顾承毅和顾承娴的东西都维持原状,长嫂本就不易, 婆母不在的长嫂更不易,底下一堆弟弟妹妹,稍微慢待别人就有理由说你了,还不如维持原状。

且顾承娴在府里也住不了多久了, 又能破费到哪里去,更何况顾承娴一味的装鹌鹑, 躲在屋子里, 秦清澜就更是乐得清闲了。

而顾承毅,只要她不作妖, 她不介意养着他, 本就是侯府里的东西, 该他的不会少,不该他的,也不会再多了去。

要是他在作妖,弄一些别的下作手段,秦清澜觉得都不用她出手了。

顾元武就是第一个要分家的了,若是真的分家了,一个爹娘都在,却分了出去的人,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名声呢?之后别人再看淮安侯府,老大顾承远锐意进取,已然中了进士,是侯府未来的当家人,以后还可能是有权有势的当家人,少不了要客气些。

而老二顾承毅这边,亲娘不知道因何被送回老家,虽然说养病,可京城名医这么多,更是有太医院,为何要去那小地方养病呢?肯定有问题。

他没了亲娘,在亲爹面前也就说不上话了,也只是禁军的侍卫团中混着,那地方不说是侯爵次子,就算是国公嫡长子都有,升职轮的上他吗?这边顾承娴想了两天,终于是鼓起勇气来了东跨院,秦清澜倒是疑惑她为何而来,顾承娴吞吞吐吐的好几句才说了个明白,秦清澜才明白是因为什么事情。

这事的确是她打听的,去年就打听过一遭,后来因为一年过去了,有些人家已然定亲就又打听过一次。

所以其中事情倒是能说上几句。

说实在的,父母的过错不应该牵扯到孩子身上,顾承毅是他自己找麻烦,顾承娴,倒也省心,这也是为什么她愿意为她去打听的原因。

现在她既然过来问了,她自然是要说的:想来侯爷也给你说了大致情况,你担忧的也不是夫君前程这种事情,而是婆母好不好相处,家里家风是否严谨等等。

宫家宫平,他年幼丧母,你去了之后上面是没有婆母压着的,而他父亲你也不必担心,在任上做的不错,想来明年就要升职并外派出去了,他家里只有一位老祖母,和一个妹妹,老祖母年纪大了不管事,妹妹如今在皇后娘娘身边做女官,听说也已经是正六品了,十几岁的年纪,做到如此成就,比平常的老嬷嬷都要强一些,说明也是明事理懂进退的,你若嫁过去,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想来他家里也是会好好待你的。

只是他家毕竟刚刚得到重用,家底确实薄了些,不像侯府宅子这么雕梁画栋,你去了之后怕是得先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自然,你自有嫁妆,倒也不至于太辛苦,只是要多富贵怕是没有。

听见大嫂如此细心为她打算,顾承娴的眼睛也红了,长嫂如母,她今日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大嫂娘家在吏部做事,那升迁的事情应当是真的,这样她嫁过去,公婆就都不用操心了,小姑子也不在,只用体贴丈夫,管家理事,当真是好去处,唯有家底薄了一点着一个不好,可若是都好,只怕也是轮不到自己的。

秦清澜见她耐心的听着,也就继续说道:楚国公府二房嫡子楚明旭,听说功课还可以,但是中进士可能不大,以后也就是中了举之后凭借着家里封荫得一六七品小官,靠着国公府的势头过日子,只是毕竟家里是国公府,好东西不少,家底大,以后也能落个富贵平安。

他母亲家里是武将,听说不识字,但是人倒是厚道,也不难相处,他父亲如今身在正五品,于仕途上是无指望了,倒是醉心诗书,你之前有些才名,他应该还是喜欢你的,唯一点,楚明旭身为二房长子,底下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家里人不少,以后这些弟妹你都得费心。

以后妯娌之间,小姑子之间相处,怕是会比较难。

听见大嫂这么说,顾承娴当真是羞红了脸,可不就是吗?她就是妹妹,还得靠嫂子去打听。

以后三个妯娌,两个妹妹,都是要天长日久相处下去的。

东安侯府谢天昭,你的从表哥,因为是亲戚,待你总归是不会太差,他父亲如今在地方,是从四品,至少这几年是不用怎么相处的,只他母亲倒是有些溺爱这个长子,幸好你从表哥他自己争气,并不是那种一味愚孝的糊涂人,你嫁过去,虽然婆母不一定好相处,但是侯爵夫人的诰命是一定有的,体面尊贵自不比说。

只是大家族宗妇不是那么好做的,你以后要操心的事情也多,不只是侯府,还有二房、四房、六房都是嫡出,都依靠着侯府过日子,就像咱们府上后边不也住了几家吗?且身为嫡长,你嫁过去,若很快有喜信倒罢了,若两年三年的没有喜信,怕是之后会有不少姨娘。

后头那几家顾承娴自然是知道的,依靠着侯府的名头,在外边混着,日子过的也不差,因为爹爹强势,他们也不敢作妖,可若去了别家,东安候在地方上任,这几家呆在侯府,又都是长辈,她一个新媳妇嫁过去,怕是很难相处。

韩家书香传家,家里人也都上进,就算是说上一句书香世家也不为过,韩家祖父更是在二品的任上荣休的,只是他的大儿子也就是韩洲平的父亲不怎么会读书,只考上了同进士,名次还不好。

可韩洲平是会读书的,他去年科举,二甲第三,相当不错的名次了,翰林院也多有他家交好的人家,以后自然是不必愁前程的。

且最重要的是他本人据说长得极好,面如冠玉、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

他母亲也是官宦世家的嫡女,通诗书,明事理,将偌大一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你若嫁过去了,虽是低嫁,可定能学到很多。

且这种人家,家风严谨,那种寻欢作乐的事情一贯是不会有的。

且你是低嫁,她母亲就算是不喜欢你,也要依靠你,以后的日子受的委屈能少点。

且他家人虽然多,可这一房人却少,他只有两个妹妹,将来是要嫁出去的,没有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家虽然不是新贵,也不是公府侯府,可这种书香世家,顾承娴一向是心向往之的,虽然是低嫁,可也算不差了。

最后这家广阳候府,长得也好,贵公子的模样,虽然说比不上韩洲平,但是长相上比前几个都好些,他出身侯府,子弟也有出息,可他家侯夫人教子严厉,听说已经到了大小事情都要管着的地步,他家大儿媳听说一天天只是呆在院子里不出来,侯夫人把持侯府,对于儿子管的很严,你去了,先是一大家子人都要相处,再是不能管家,三是丈夫也不一定站在你这一边,这也是广阳侯府被排到最后的原因。

孩子都是父母的命根子,顾承娴也是知道的,但是听大嫂这么说,这个侯夫人教子甚至连细节都不放过,那她过去了,那就是插在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一根刺,就算是丈夫之前喜欢她,可后来想来还是会选择母亲,这家被顾承娴第一个排除掉了。

那照大嫂看,哪一家比较好呢?如果是你,你选哪一家呢?顾承娴觉得既然来了,问就要问个清楚。

看了顾承娴一眼,秦清澜缓缓说道:那就要看你究竟要的是什么了,若是要富贵平安,我选楚国公府,百年世家不是说的简单的,楚国公府在朝中屹立不倒,以后日子绝不会难过。

若是想要夫婿将来有权有势,我会选宫平,可新贵终究底盘不稳,眼下看着当红,可若要做皇帝手上的一把刀,那势必是要沾血的,将来最终如何,还得看皇上如何去想,且官做的越高,想要拉你下马的人就越多,这家虽然看着都好,可你要应对的完全不是内宅的事情,而是来自外边的陷害。

能应付过去,等待你的是荣华富贵、尊贵权势,应付不过去,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若你想要体面尊贵,那就选东阳侯府,熬一熬,侯爵夫人终归会是你的,若你想要一个俊秀知礼,对着吃饭十几年都不会厌弃,老了之后也能相敬如宾的人,那就选韩家。

自己想要什么呢?以前母亲在的时候,顾承娴以为自己想要的是尊贵体面,后来她却也不这么想了。

抬起头来,顾承娴下定了决心,说道:我选韩家,我自有嫁妆,足够富足的过一生,且韩家也不差,好歹也是传了这么多年的家族了,公府侯府,大家族里边的龌龊事不少,母亲做的事情,我很羞愧,但也没有办法,我代我娘向你和大哥道歉,如今我只想找家简单的门户,好好过完一生。

宫家虽好,可我学的东西,怕是应付不了那么复杂的情形,还是韩家好,也简单些。

说完,顾承娴就去找父亲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