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3 章

2025-04-03 04:38:39

回家的路上, 看着提前过来接她的顾承远,秦清澜决定提前结束他的实习期,一个又高又帅对自己还好的男人, 错过了可是损失。

于是她主动牵起了顾承远的手, 两个人拉着手回了家, 要说这感情发展果真是身体接触最有效, 没两天,瞧着给她带松鼠桂鱼的顾承远,秦清澜主动亲了顾承远一下,当时的顾承远傻楞在那里,一点没有往常的沉稳。

晚上的时候,小夫妻两个也就自然而然的圆房了。

要说这第一次体会这事的两个人刚开始都十分的生疏, 可慢慢的也就步入正轨了。

还好第二天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 顾承远罕见的天亮了一个时辰才起来,秦清澜更是睡到了日上三竿,不过身边的听雪凝霜雾雨都很识相的什么也没说也没问。

不过说实话, 秦清澜觉得这吃肉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毕竟人都是饮食男女,也正常。

这种事情,有了一次就很快的有了第二次, 当然了,秦清澜也是食髓知味, 而且秦清澜觉得, 顾承远应当是真的好全了,这体力不是盖的。

很快的, 这大半个月就过去了, 全家人都等着放榜, 若是考中了贡士,即使未经过殿试,那最差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了。

等到放榜的那一天,本来秦清澜还想着派人去看呢,结果她昨天晚上还有点担心,稍微有点没睡着,还是顾承远将她用被子裹住,一点灯火也看不见了,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早上起来的时候,喜报已经传到家里了。

刚醒她就听到下面人说:咱们世子爷是第二名,第二名!第二名?这不就是榜眼?不过现如今才是贡士,等到殿试了之后,才是真正的定名次的时候。

不过殿试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再筛人下去了,顾承远现在可是铁定了进士了。

顾承远最近嘴角都带着笑意,心情很是愉快,今天早上听到这个消息估计是更愉快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凑到同一时间段了,谁还能比他心情好?秦清澜自然是十分替他开心的,好歹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如今算是开花结果了,也不枉费十几年的苦读了。

府中上下自然都替顾承远高兴。

连淮安候顾元武都亲自调了假期,这日也等在家中,一听见中了,还是第二名这样的好名次,忙的跟什么似的。

嘴里还念叨着没想到顾家这样的人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还是在二十多岁正年轻的时候。

听雪服侍秦清澜起床的时候,说是侯爷一大早就开了祠堂,正在拜祭祖先呢,前院现在都忙疯了呢。

她梳洗完了之后,顾承远正好进来,面上却并没有很高兴,她有点疑惑,问道:怎了么?考的这么好,怎么还这么冷着脸。

顾承远坐在她身旁,缓声说道: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不乐意见我的,可今日我瞧见他如此高兴,却仿佛他还是小时候那个会抱我,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的父亲。

只有我一个的时候,我记得他每回回来我都会有玩具,后来我读书,他也是全力支持,可后来我病了,加之在外读书,慢慢的也远了。

近乡情更怯,说不定就是因为是嫡长子,顾元武寄与了太多的厚望,也真心的疼过,后来顾承远病成那样,他才不忍心去看。

承远承远,继承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顾承远想习文,说不定他是真的很高兴的,楚宁握住他的手,安静的听着他说话,心里想着,顾元武与顾承远这么多年,也不知什么时候,亲情就慢慢的淡了,可哪有孩子不渴望父母的爱呢?如今看到父亲这样子,顾承远自然是心里有些触动。

侯爷应该还是爱你的,只是他身为一介武夫,向来粗枝大叶,不会注意到细枝末节,又忙于军务,时常住在营里不回来,想来就算是心里有什么,也不会说出来。

如今你也知道了,父子俩哪里有隔夜仇,何况你们两个之间本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好好相处,总是能好的。

听着这话,顾承远也觉得是啊,如今都好了,慢慢的,总会越来越好的。

然后就拉着她的手看着她吃早膳,顺便说一下今天的安排:今日午膳估计是要全家一起吃了,晚上咱们去仙客来,你不是最近正念叨着那儿的佛跳墙吗?说是新来了位南边的大厨,做这个一绝。

她自然是答应,她想吃这个很久了,可京中居然没有厨子能做,当真是令她失望,现在终于能出去尝尝,自然是高兴的:好,那晚上咱俩套了车就出去,反正也没多远,听说那儿的师傅做这菜得准备近两个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晚上的时候到店里问问厨子不久知道了?顾承远笑着答道。

楚宁想了想,也是,然后早饭也少吃了一点,不饿了就停了,她要留着肚子晚上吃佛跳墙。

中午吃饭的时候,别的人都很高兴,唯独顾承毅脸色难看的很,前些天他才刚在席上说那样的话,转头顾承远就考了个这么好的名次,这不是伸出脸让别别人打呢吗?不过也还好,他这两天已经看上了襄国公府的嫡长女袁黎若,襄国公如今正任地方二品大员,管一方军务,听说极宠爱那个女儿,要是有这样一个岳丈,何愁争不过顾承远?顾承毅怎么想楚宁不知道,但是看表情就知道他没想什么好的,不过她也需要在乎他,跟别的人庆祝就好了。

午饭后,顾承娴被顾元武叫到书房,她近些日子越来越沉默,哥哥的心思她不是不知道,可她是真的没想到母亲会下毒,她虽然争强好胜,也喜欢虚名,但真的没有想到那里去,如今侯府长嫂管家,她处处不便,也就更不喜欢出门了。

前些日子我说要给你二哥哥定亲,可你的亲事也不能再拖了,甚至比你哥哥还慢不得,这里是我看好的几家,你选一家吧,你的嫁妆府里、我、你娘都会给你备一份,你不会吃亏。

原本去年就想着为你打算了,可后来拖了拖就又拖了一年,时间不等人,如今是该定下了。

对于这个女儿,顾元武说不清是什么感情,小的时候一个粉雕玉琢的闺女他自然是喜欢的,后来他老不回家,家里的孩子就疏远了,只全托于韩氏教导,可惜没想到她是这样一个毒妇,真的不知道他的女儿被教成了什么样子,不过如今来看,这些日子她倒是真的在想这些事,席间看她对远儿也是真心祝福,可见心还是好的。

顾承娴听见此话,心里一暖,原来父亲没有忘了自己,随即仔细看纸上写的情况。

第一家是宫家宫平,二十二岁,父亲为上林苑五品监正,他自己如今正在户部做事,正五品的郎中,朝廷新贵,新皇宠臣,前程远大。

第二家是楚国公府二房的嫡子,楚明旭,十九岁,如今正在应天书院读书,说是身上已经有秀才的功名了,以后虽然于爵位无关,可靠着大树好乘凉,也完全不愁退路,第三家是东安侯府大房嫡子,在羽林卫已经谋了个差当了,十八岁,如今是正七品武骑尉。

第四家是钦天监监正韩家的嫡长子韩洲平,去年刚考中的进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当值。

第五家是广阳候府的嫡次子,二十二岁,长得还不错。

侯夫人教子很是严厉,已经中了进士了。

顾元武瞧着她看完了,详细解释了一下:宫家应该是在皇上还没登基前就投靠了的,如今那宫平,深的皇上宠信。

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郎中了,我打听了一下,办事沉稳周到,瞧着是定然能升上去的,难得他还这么年轻且没有妻室,如今京中不少人家都在打他的主意,要不是他身上带着孝,且他家底终究是单薄了些,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楚国公家你是知道的,朝廷柱石。

门第比其他三家都要高很多,但是他家大房的话,如今嫡子都以娶亲,二房嫡长子倒是未娶,今年才放出的消息,我瞧着这孩子还算上进,虽然之后分了家就不算国公府了,但国公府多年的底子在,二房所得不会少,将来你嫁过去,也算是富贵安稳一生。

第三家还是亲戚,你奶奶就是东安侯府出身,算起来还算是你的从表哥,那孩子我见过,魁梧壮硕,是个习武的好材料,将来凭借着侯府护佑,在军中定是能有一番作为。

你小时候应该也见过的,可惜你应该不记得了。

那韩家乃是书香传家,家中子孙多有功名,读书应考,科举上进,家中族学在京城也颇有名气,那孩子也有些文气,瞧着将来有望做一方大员,嗯,据说长得很不错。

最后广阳侯府的嫡次子,虽然于爵位无缘,他父亲也只是六品,可他去年已然中了进士,今后是十分有指望的,又背靠侯府,总不会差的。

京城中的这些人家我挑了一圈,静王府、魏国公家、颍川侯府、泌阳伯府都看过,拖了一年之后有的人家已然定亲,后来又重新挑了几家,我瞧着这几家都不错,也托你大嫂打听过,说是还算不错,你回去仔细想想,想好了便来告诉我,不过若你想好了,就得尽快了。

看着这些人家,顾承娴也深觉父亲这是为她考虑了,那怕是母亲在的时候,嫁到这些人家,也是好的。

母亲虽然一直期盼着自己成为皇妃或者王妃,可顾承娴自己知道她很累,如今母亲不在了,有时候她还会有种解脱的感觉,那种松了一口气不用时时刻刻端着的感觉真的很轻松。

只是有一点,顾承娴想着,父亲只会看门第是否配的上,子孙是否上进,将来是否有指望,可不知道家中如何。

这她要如何打听呢?因为她婚事已经算晚了,所以身边多有小姐妹嫁了出去的,她倒是也听了那么一两耳朵。

有那刁缠的小姑子,还有那不好伺候的婆母,甚至还有宠妾灭妻的,还有那丈夫在外边纳了外室都不回家的,一桩桩一件件,她又能如何不怕呢?从前有母亲为她打算这些事情,可如今,她竟是要自己选了。

回到房内,顾承娴看着那张纸,心中定不下来,这其中许多利害她也分辨不清,又要她去问谁呢?此时她身边的银杏大着胆子说了一句:姑娘何不问问世子夫人,奴婢瞧着她人应该还不错。

刚刚侯爷也说是托世子夫人打听了些消息,说不定她知道内情。

问大嫂吗?她会给自己说吗?顾承娴有些犹豫,但是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