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共考九日, 分三场,每一场为三日,和乡试一样, 乡试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顾承远只觉得会试的时间过的很快, 题不难, 四书五经他自小熟读,但是要面面俱到还要猜的中主考官的心思就比较难了,其中有道策问他有新的想法却又觉得主考官可能不喜欢,最终还是决定将心中所想都写出来,并且尽可能多的列举原因。
文章要写的出彩还要不断的打磨,就更费时间了, 所以他觉得这九日简直是一晃而过。
贡院门口, 好些人家的马车都在这儿等着接家中子侄回家,这两天倒春寒严重,虽然备了厚被子, 秦清澜也不知道顾承远在里边有没有冷着。
贡院门开的时候,好些考生都已经站不起来了,得家人搀着才能走动,有不成的, 直接就倒在了贡院门口,应当是强撑着考完的, 这考完了一放松人就不行了, 想来这两天京中的医馆药铺又要火红了。
上个月回春堂就卖了好些现成的丸药方剂,估摸着都是为着科考备下的。
要说这虽然不是武举, 但是若是没有个好身体, 还真扛不住这九天的考试。
那号舍地方本就小, 虽然既要考试又要休息,可终究是不能怎么动弹,只能闷在屋子里。
又是初春考试,天气还没有完全暖起来,若是身体差一点,估摸着考两天人就不行了,只能被抬出号舍,是三年白费力气。
中途弃考的虽然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看着周围考生萎靡的样子,她心中有点担心,身体健康的人都成了这样,顾承远毕竟病了好几年,这才刚好了几个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把身体养好了。
这样想着,她下了马车,带上了厚实的披风,准备走进一点,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顾承远正巧就出来了。
他刚出来就看见秦清澜站在贡院门口望着自己,心中高兴,大步上前,抱住了她,秦清澜见他安好,最多是考了几天试之后的疲累,也就安心了。
侯爷晚上才回来,说是等明天大家都得了空,咱们一家人一起吃个饭。
也好。
上了马车,顾承远到底还是累着了,靠着靠垫就睡着了,秦清澜也没有打扰,等到了家门口才叫他。
顾承远想是真的累了,回了家,吃了饭,晚上洗漱完就又睡着了,等第二天都辰时了才醒。
秦清澜想想也是,考试是巨大的脑力劳动,她高三的时候每天都能比平常多吃一个饼,可见消耗,这一下子考完了,总得好好睡上一觉才能恢复的过来。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默契的没有问顾承远考的怎么样,毕竟他之前缠绵病榻,大家本来也没觉得他会参加这次的考试,大概率考不上的情况下还是不要问考试了。
只顾承毅不知怎的问了句:大哥考的如何?顾承远抬眼瞧了他一眼,总归是家宴,不好闹得太僵,说道:挺好的。
题目并不难,且好些都在秦清昀给他的资料上,他当时瞧见考题当真是松了一口气。
估算名次的话,应该是榜上有名了,二甲三甲就不知道了。
顾承毅瞧着顾承远的样子,还以为他是考差了才面容冷肃,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却被顾元武打断了:头肉不错,快吃饭。
他就爱吃肉,府里还专养着一位特别会卤肉的厨子,这菜就是他所做。
顾元武自然看出了顾承毅的不安好意,原本他觉得这个儿子还算不错,可之前不去军营选了禁军的侍卫团,着实是让他失望。
之后做的事儿就更是上不得台面了。
也不知道一天天的都在干些什么。
现在明面上就这样看不惯远儿了,背地里还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难道真的学了韩氏的黑心肠吗?他还是不愿意这样想的,可若是真的,那就不得不让他分家单过了。
顾元武想了想,决定给顾承毅说一门亲事,身为男子,成家了也就是大人了,到时候若是学的上进些、务实些也是好事,总不能一天天的在外边瞎转悠,顾承毅今年也十九了,明年就及冠了,也是时候了。
且顾承娴的婚事他也看好了,女子成婚的年龄也就在那几年,顾承娴如今已经十八了,即使本朝流行晚婚,也得定下了。
到时候给顾承毅说好了,就给顾承娴也定下才是。
顾承年没必要急,可顾承娴不能再拖下去了,长幼有序,顾承毅是嫡亲的哥哥,还得是他先成了亲,才不至于耽误了他妹妹。
当然了,相看还是得一起相看的。
顾承毅自然看出来顾元武偏向于顾承远的样子,心中不忿,可碍于礼法,又不能直接摆脸子,当真是难受,还没等他想出其他什么话的时候,顾元武就在饭桌上说道:如今你也十九了,我准备今年就给你定下来,明年你及冠之后就成亲,时候也刚好。
既要寻亲事,这些日子也就别乱出去了,好好在家呆着,亲事上可不能马虎了。
这消息来的突然,顾承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过成婚是早晚的事,顾承毅已经打定主意了,一定得找个得力的岳家才是,这样自己才能青云直上。
且他成婚的时候母亲总不会不回来,到时候也好又借口将母亲从淮安接回来,这样也好。
终究还是母亲比他厉害点,也比他心狠,有了母亲,难道还怕世子之位夺不回来吗?是。
想着接下来的好处,顾承毅自然是答应了的。
那我就提前恭喜二弟了。
虽然不喜欢顾承毅,可毕竟是一家人,礼节上的事情顾承远还是不会让人拿到把柄的。
韩氏是韩氏,顾承毅是顾承毅,在没有明显证据顾承毅参与的情况下表面的礼节不能出错。
有父亲亲自相看,那二嫂肯定是错不了的,做弟弟的就提前祝哥哥觅的佳媳了。
这时坐的最近的顾承年,也是一幅好弟弟的样子。
其他几位像是顾承乐、顾承瑞、虽然小也是祝福的话。
反而是顾承娴有些担心自己的婚事,母亲走了,父亲也没见给她说亲事,要知道女子可不比男子,等不得。
被这样说着,顾承毅当真的想着到时候他有个得力的岳家是个什么情形了,要是能在禁军中得一份实实在在的差事,再凭借着他侯府嫡子的名号,还有得力的岳家提携着,圣上难道还能看不见他吗?那柳玉洲不就是,凭着前去救驾的功劳,这才几个月,年底又升了一级,这都快五品了。
靠着科考熬资历那得几年,有谁能一次就中进士的?不都是寒窗十年、二十年苦读,顾承远才读了多久,又缠绵病榻了多久,这次铁定考不上。
就算是考上进士了,也不过是正七品,三年一次考核,一个任期,还不知道多久他才能熬上个三四品呢?怕是七老八十了,才三四品而已。
若是自己再有个什么功劳,不说救驾这种天大的功劳,就算是普通的,那也肯定比顾承远强百倍。
顾元武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是他不好,在军营当中没空教孩子们,才使得顾承毅这么喜怒形于色,这么打眼一看,顾承远果真是不错,沉稳大气,顾承年也很好,说话圆满周到,比他小一岁的顾承年都比顾承毅表现好当真是让顾元武惊讶。
可能是之前有韩氏在,他倒是真的没有发现顾承毅急功近利这点,若是如此,他的岳家身份倒是真的不宜高了,人只看眼前早晚都是要摔跟头的,慢慢来才是真的。
吃完这顿饭,大家也就都回去了,顾承毅娶媳妇这种事,原也不是他们该操心的。
不过秦清澜倒是想着,顾承毅娶媳妇的话,岂不是要她操持?虽然她也办过好几场婚宴了,熟门熟路的,可这成亲婚宴的规格,人数,怎么办都是问题,办婚宴不是事儿,给顾承毅办婚宴就难了,他这人,看着还行,实际上却不好说话,顾承远又因为韩氏和顾承毅不对付,这基本上就是个烫手山芋。
且男方自然是要置办聘礼的,这顾承毅的聘礼她要置办多少啊?这倒是把她难住了。
当初给她的聘礼自然是不少的,她细细的看过一次,有顾承远自己的,有顾承远母亲的,还有侯府的,侯爷也出了一份,不比她的嫁妆少。
后来都跟着她算作嫁妆过来了。
这她一个长嫂,聘礼给多了,自己划不来,顾承毅又不是个好的,她自己也不愿意,聘礼给少了,倒像是对弟弟不好一样,秦清澜想了想,决定之后还是事事都问问侯爷再做主,不管是婚宴的规格还是聘礼的多少,这种事情,自己还是少过手。
不过这事儿也不急,从定亲到成婚,得好一段时间呢,现在才相看,明年都成不了婚也失有可能的。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等顾承远的榜,等到杏花开放的时候,榜也就下来了。
离现在也不过就是快一个月。
要说慢吧,等待的每一份每一秒都是焦急的。
但是要说时间过得快,倒也是真的快,因为秦清澜这几天都很充实。
顾承远像是得了闲,基本上都跟她在一起,两个人逛吃逛喝的,倒也畅快。
有人带着,都不用自己做攻略,就能吃好好吃的东西,自然极好的。
期间秦清澜还和顾承远回了趟娘家,看看季氏和姐姐妹妹们,挑些首饰衣裳,好不快乐。
饭桌上还得知了自己即将有个侄子或者侄女,大嫂怀孕了,也就这两个月的事情。
秦清澜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季氏瞧见她这么开心,吃完饭后悄悄的问她:你成亲也快一年了,怎么身上还没有动静。
这话秦清澜当真是有些尴尬,她和顾承远都没圆房,怎么可能有孩子。
不过季氏这问的也是让她觉得好像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也挺好的。
顾承远的实习期,要不要提前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