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靠医术考科举 作者:莳文 > 第六十章、认师父

第六十章、认师父

2025-04-03 04:38:13

秦越代入了一下勇毅侯的心理, 觉得没有将自己当场拿下,已经算是克制了。

可是,他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来历呢?那些神神叨叨的说法, 骗骗寻常老百姓还行,可这样一位功勋卓绝的老侯爷,他会信吗?秦越不由苦笑了一下:庄生晓梦,虚虚实实, 人活一世, 有太多无法预知的事。

若是我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那就好了。

他也想明白,自己为何会在车祸后来到这个陌生的朝代?现代的自己,究竟是生是死?他还有没有可能, 再回到现代?这一切的问题, 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依旧会不经意地出现在秦越的脑海中。

可是,没有答案。

他所能做的, 只有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我不愿欺瞒侯爷,所以也不必费劲脑汁编造借口了, 想来侯爷已经打听清楚了,我的变化,始于那次死里逃生。

自醒来后, 我忘了很多事, 又记起了很多事, 我是秦越, 可又不是秦越。

我亦不知一切始末, 只是顺心而为。

秦越目光平静地望着勇毅侯, 他不知道, 这些话,会不会成为他在这世上最后的遗言。

不过,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秦越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平静。

就当自己已经死在那一次车祸中吧,在大晋的这段时光,只当做是一场梦罢了。

没想到,勇毅侯却突然抚掌大笑起来:好一个顺心而为!勇毅侯用力拍了拍秦越的肩膀:你的事,本侯确实都打听过了,否则,你以为你还能站在这里跟本侯说话吗?若不是调查得知,秦越醒来之后所做的桩桩件件,皆是善事,他又怎么会放心将小皇子继续留在他这里?了凡大师曾与本侯说过,这世间一切皆有缘法,若不是有你在,只怕石头如今也不在人世了。

勇毅侯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寒光,但是很快就遮掩过去。

也许,你就是石头的缘法吧。

勇毅侯微微一笑,精锐的目光转瞬变得慈祥起来,只是,日后若有人问起,你不可再这么回答。

秦越一时无言。

勇毅侯又接着道:本侯与了凡大师曾有几分交情,便自作主张,替他收下你这个弟子了。

日后若有人质疑你的来历,你便说,是了凡的弟子即可,他那人佛道医文,什么旁门左道都会一些,教出你这么一个不按常理的弟子,也是正常。

秦越眨了眨眼,他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勇毅侯这是给自己认了个师父?他虽不知这了凡大师是什么来历,可是就凭勇毅侯说起他时这般熟稔的口吻,便知道这定是一位地位不凡的长者。

能够成为了凡大师的弟子,是晚辈的荣幸。

只是……师父他老人家,不会有意见吗?秦越弱弱地问。

勇毅侯怅然一叹:他若是能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怪罪本侯替他乱收徒弟,本侯倒也认了。

秦越竟无言以对,合着他这位师父,已经圆寂了,倒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这个弟子了。

反正有勇毅侯为他做证,世人谁又会怀疑他这弟子压根名不正言不顺?晚辈多谢侯爷!秦越立即顺坡下驴,顺便在心里默默给新认的师父上了三柱香。

一大早的,就经历了这么惊险刺激的场景,秦越顿感疲惫,好在最终有惊无险,而且日后也不必再为自己的来历烦忧,倒也算是一劳永逸了。

事后,秦越问了安林路,这了凡大师究竟是何来历。

没想到一提及这个名号,安林路便露出一副极为尊崇的模样。

了凡大师,与侯爷都是圣祖爷的左膀右臂,若说侯爷是圣祖爷的一把利刃,那么了凡大师便是圣祖爷的军师。

原来,这了凡大师,当年也不是出家人。

最开始的时候,他与勇毅侯一道追随圣祖爷打天下,一人上阵杀敌,一人安稳后方。

据说,了凡大师年轻的时候,超凡出尘,乃是当世罕见的才子,却因前朝皇帝昏庸,满门被杀,只有他一人逃出生天。

自那以后,他便以推翻那个昏庸的前朝为己任,最终追随圣祖爷,建立了如今的大晋。

前朝灭亡之后,兴许是因为心中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再没了方向,了凡大师便不顾圣祖爷的挽留,坚持出家去了。

可就算出了家,了凡大师也依旧是圣祖爷最信任的人之一。

他自出家后,游遍五湖四海,为圣祖爷发掘了好几位得用的奇才,也为圣祖爷在民间留下了极好的名声。

而他自身精通四书五经六艺,博学多才,亘古难见,若能得他指点一二,几乎胜过自己苦读半生。

可以说,了凡大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秦越这才知道,勇毅侯给自己找了一位如何了不得的师父。

挂名在了凡大师座下,简直就像是小菜鸟突然得了一位院士导师的感觉。

为了不坠恩师名声,秦越读书倒是越发用心。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两个月。

赵恩禾渐渐习惯了与众人为伴的日子,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冬去春来,当第一次南飞的燕子出现在屋檐下的时候,勇毅侯也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密信。

得知小皇子与徐娘娘遭遇刺杀的第一时间,勇毅侯便给圣上发去了密信,圣上得知此事,震怒不已,命他务必亲自保护小皇子的安危,待找出那幕后真凶,再迎小皇子进京。

顺郡王的手段并不算高明,可要找出线索,却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等到冬雪消融,隆庆帝才算是彻底解决了此事,顺郡王夫妻赐毒酒,剔除皇籍,削去爵位,子女皆贬为庶人,圈禁至死。

而那个通风报信的奶娘,则是五马分尸,夷灭九族。

至于其他替顺郡王谋事的,杀的杀,贬的贬,菜市口的血几乎就没有干过。

一时间,京城内人人自危,这位上位以来以仁厚为名的年轻帝王,第一次展露出了雷霆手段。

直到此时,不少老臣才又想起来,这位年轻帝王当初之所以被立为太子,可不就是因为他在处理江南官场贪腐案时的狠厉决绝吗?只是登基之后,为了彰显仁德,隆庆帝极少使用重刑,底下的臣子过了许多年的安稳日子,竟忘了他的本性!伴随着顺郡王府的倒台,小皇子的存在也不再是秘密。

虽没有明面上宣扬,可是有点门路的人家都已经知道,顺郡王之所以落得这个下场,是因为得知了小皇子的存在。

为了保住次子的太子之位,顺郡王竟胆敢刺杀小皇子,最终导致小皇子生母遇难,而他一家也惹得圣怒难消,最终落得一个咎由自取的下场。

这突然冒出来的小皇子,虽人还未进京,可已然成为京城最热门的话题。

关于小皇子的身世,自然是最引人瞩目的。

据说,小皇子的生母,乃是当年圣上去江南查贪腐案时同生共死的官家小姐徐氏。

圣上遇险时,只有徐氏陪在他的身边,圣上感念其情意,与之许下白首之约,应许待江南之事了结便迎娶她入王府。

只是没料到那些贪官狗急跳墙,竟敢对徐氏下手。

一把火,徐氏外祖家被烧成了灰烬,圣上也以为徐氏已死在火场之中,伤心欲绝之下,将江南官场搅了个底朝天,其中不乏为徐氏报仇的意思。

徐氏死后三年,陛下才迎娶了当今皇后曹氏,如今看来,倒是有几分为未婚妻服节之意。

没想到老天有眼,当年徐氏从火海中逃过一劫,只是损了容颜,无颜再见陛下,便一个人带着小皇子隐姓埋名。

这十余年过去了,可怜陛下一直不知自己有一个皇子生在民间。

好在老天有眼,昔日陛下亲手所赠的玉玦不知为何,再度出现在陛下眼前,这才得知徐氏母子下落。

可就在陛下派人去接徐氏母子的途中,顺郡王竟派出水匪,徐氏为保护小皇子壮烈牺牲,至死也没能与陛下见上一面。

据说,得知徐氏死讯的那一日,陛下将自己关在寝殿内,第二日早朝之时,双眼通红,似是为徐氏流过眼泪。

如此种种,似真似假的传言,为徐氏与小皇子的身世更添一份传奇。

当然,这些所谓的小道消息,绝大多数都是隆庆帝授意别人传出去的。

哪怕当时他确实对徐氏有过几分情意,如今岁月更迭,后宫美人众多,他早就快记不清徐氏的面容了。

可即便她丑若无盐,就凭她生下他唯一的儿子,他便能够对她一往情深。

说到底,徐氏与他到底不曾真正结为夫妻,又是在宫外生子,若真要追究起来,小皇子只能算是私生子。

隆庆帝若是儿子多的话,倒也不在乎这一个的名声,可问题就在于,他如今只有一个贵妃所出的长公主,那这唯一的儿子,就不能身份有失。

如今这般宣扬他与徐氏的情深义重,只是为了让众人知晓,若无意外,他当时是愿意迎娶徐氏为妻的。

那样子的话,小皇子合该是正宫所出的嫡长子。

可惜当初阴差阳错,他与徐氏有缘无分,小皇子也在民间长大,可他母亲,本该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如今虽无皇后之尊,却拥有他这个作为帝王的情意。

帝王恩宠,胜过万千。

如此这般,小皇子也能弥补几分·身·份上的差距。

隆庆帝为这个儿子,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了。

如今京城内万事俱备,只待小皇子归来。

勇毅侯收到密信,长叹了一口气。

这一天,终于是要来了。

作者有话说:马上要去出差了,之后能不能日更我也不知道了o(╥﹏╥)o◉ 61、分别即。